第291章 去迎接他们心爱的姑娘
震天的喜乐声中,两条红色的巨龙——尔康与萧剑率领的迎亲仪仗,在京城百姓的欢呼与祝福声中,浩浩荡荡地抵达了紫禁城的宫门。
宫门早已洞开,但皇家威仪丝毫不减。御前侍卫持戟肃立,目光如炬,但在今日,他们严肃的面容上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缓和。内务府官员与礼部官员早已在此等候,见到仪仗,立刻上前按制引导、核对流程。
队伍在宫门前稍作停顿,乐声也暂歇。尔康和萧剑深吸一口气,压下胸腔里那几乎要跳出来的心脏,整理了一下仪容,这才在官员的引导下,翻身下马,步履沉稳却带着急切地踏入这庄严的宫禁。
宫内又是另一番景象。红毯铺地,一直延伸到深处。沿途所有侍卫、太监、宫女皆垂首恭立,但脸上无不带着喜庆之色。皇家乐班奏起了更为庄重恢宏的乐曲,与宫外的喧闹喜庆不同,这里的乐声带着皇家特有的雍容气度,每一音都仿佛敲在人的心上。
迎亲队伍不能全部进入内廷,大部分仪仗和聘礼留在了外朝指定区域。尔康和萧剑在内臣的引领下,穿过一道道宫门,向着后宫,向着漱芳斋的方向走去。每一步,都离他们的新娘更近一步。
漱芳斋内, 早已得到了通报。 “来了来了!额驸他们进宫了!”小凳子气喘吁吁又兴奋地跑来报信。
屋内顿时又是一阵小小的骚动。全福嬷嬷赶紧做最后的检查,为紫薇和晴儿盖上绣着龙凤呈祥的华丽红盖头。一瞬间,她们的视线被一片喜庆的红色所笼罩,只能听到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和外面隐约传来的乐声。
小燕子一下子冲到窗边,踮着脚尖往外看,激动地小声报告:“看到了看到了!尔康和哥哥!他们过来了!好神气啊!”
盖头下的紫薇和晴儿,听到这句话,手指不由自主地绞紧了手中的平安果,呼吸都屏住了。
终于,那庄严而喜庆的乐声在漱芳斋院门外达到了顶峰。司礼太监高声唱道:“吉时已到——请新郎官迎亲!”
尔康和萧剑在门外站定,按照礼仪,他们需要经过一些小小的“考验”才能接到新娘,这既是习俗,也增添了乐趣。
尔康文采斐然,一首表达急切与爱意的催妆诗作得情真意切又合乎格律,引得院内女官们暗暗点头。
萧剑回答问题时,语气沉稳坚定,每一句承诺都掷地有声,毫不花哨却更能打动人心。
“请新娘升舆——” 考验通过,院门大开。
在宫女嬷嬷的搀扶下,头顶红盖头、身着华丽嫁衣的紫薇和晴儿,缓缓走了出来。
那一刻,仿佛时间都静止了。 尔康和萧剑的目光瞬间被那两抹鲜红的身影牢牢抓住,再也移不开分毫。尽管看不到容颜,但他们知道,盖头之下,是他们此生挚爱,是即将携手一生的妻子。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深深凝望和激动得微微颤抖的手。
他们上前一步,从嬷嬷手中,小心翼翼地接过了自己新娘的手。
指尖相触的瞬间,一股巨大的电流般的喜悦和踏实感同时击中了两对新人。紫薇的手微微颤了一下,随即被尔康温暖的手掌牢牢握住。晴儿则感到萧剑的手心有些汗湿,但那力度却坚定无比。
没有过多的言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尔康和萧剑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他们的新娘,一步步走向停在漱芳斋外的两顶凤舆。
小燕子跟在后面,看着姐妹们的背影,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却又赶紧擦掉,努力露出大大的笑容。
新娘上轿,司礼太监再次高喊:“起轿——” 乐声瞬间变得更加激昂热烈。
凤舆被稳稳抬起,在庞大的宫廷仪仗簇拥下,缓缓向着举行正式婚礼典礼的乾清宫行去。
尔康和萧剑翻身上马,护卫在凤舆之侧。他们回头望了一眼那华丽的轿子,心中被无与伦比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填满。
红盖头下,紫薇和晴儿握着平安果,听着轿外喧天的乐声和脚步声,知道心爱之人就在轿旁,心中那份离家的彷徨渐渐被对未来的坚定期盼所取代。
接亲礼,在紫禁城的红墙黄瓦下,完美落幕。接下来,将是更为庄严的皇家婚礼仪式。
迎亲队伍簇拥着两顶凤舆,在庄严喜庆的宫廷乐曲和仪仗的引导下,缓缓穿越一道道宫门,最终抵达了今日婚礼仪式的核心场所——乾清宫。
此时的乾清宫广场,已是极致的皇家盛典景象。 文武百官按品级肃立两侧,身着隆重的朝服,如同彩色的静默森林。御前侍卫盔明甲亮,持戟而立,神情肃穆。巨大的宫灯、飘扬的旌旗、以及汉白玉栏杆上系着的无数红绸花,将整个广场装点得既威严又喜庆。
丹陛之上,龙椅宝座披着明黄绣金龙幔帐,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乾隆皇帝身着明黄色龙袍衮服,头戴珠冠,面色威仪中带着难得的慈和与喜悦,端坐于龙椅之上。皇后娘娘身着凤袍朝服,头戴凤钿,仪态万方地坐于皇帝身侧,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而最令人瞩目的,是龙椅旁特设的宝座。老佛爷身着超品级的凤纹吉服,头戴镶满珠宝的钿子,手持凤头杖,虽年事已高,却精神矍铄,目光扫过全场,带着无比的庄重与满足。她能亲临主持孙辈的婚礼,无疑是给这场盛典增添了无上的荣光。
“新娘降舆——” 司礼太监的高唱声划破广场的肃静。
凤舆稳稳落下。尔康和萧剑早已下马等候在旁,亲自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自己的新娘走出轿门。
两位新娘身着大红嫁衣,头顶龙凤盖头,在新郎的牵引下,一步步踏上铺着红毯的御道,走向那至高无上的丹陛。她们的步伐缓慢而庄重,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心跳的节拍上。华丽的嫁衣裙摆曳地,珠翠在行动间发出轻微而清脆的碰撞声,与庄严的乐声交织在一起。
全场目光都聚焦在这两对新人身上。百官垂首,以示恭敬,但无不感受到这份皇家喜事的隆重与美好。
在礼官的引导下,新人在丹陛之下站定。
“跪——”
“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
宏亮而悠长的唱礼声中,两对新人向着老佛爷、皇帝和皇后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这是对皇权、对长辈最崇高的敬意与告别。
乾隆看着台下珠联璧合的两对新人,龙心大悦,朗声道:“好!今日朕心甚慰!尔等佳儿佳妇,日后需相敬如宾,同心同德,不负朕与老佛爷厚望!”
“臣(儿臣)遵旨!谢皇上(皇阿玛)隆恩!”四人齐声应答,声音虽因激动而微颤,却清晰坚定。
老佛爷也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却充满力量:“紫薇,晴儿,今日出嫁,即为人家妇。需谨记孝悌忠信,相夫教子,绵延后嗣。尔康,萧剑,哀家将她们交予你们,望你们珍之爱之,护之一生。”
“谨遵老佛爷教诲!定不负所托!”尔康和萧剑再次叩首,语气郑重如山盟海誓。
盖头下的紫薇和晴儿,听到老佛爷的叮嘱,眼眶瞬间湿润,强忍着才没让泪水落下,只是深深地叩首下去。
礼成。皇家最核心的仪式至此完成。
接下来,新人还需前往奉先殿告祭列祖列宗,随后新娘将正式离开紫禁城,前往额驸府邸,完成最后的拜堂礼。
“起——” 乐声再次变得高昂恢宏。新人起身,在礼官和仪仗的簇拥下,缓缓退出乾清宫广场,向着奉先殿的方向行去。
老佛爷、皇帝和皇后目送着他们离去,眼中充满了祝福与感慨。这庄严盛大的仪式,不仅是一场婚礼,更是皇家血脉的延续与荣耀的彰显,每一个环节都承载着厚重的礼制与深远的期望。
庄严恢宏的乐声指引着方向,两对新人在礼部官员以及庞大皇家仪仗的簇拥下,缓缓行走在紫禁城深邃的宫道之上。身后的乾清宫广场渐渐远去,但那份被帝王与天地见证的荣耀感依旧萦绕在心间。
他们穿过一道道宫门,周遭逐渐变得更加肃穆宁静。最终,队伍在一座巍峨肃穆、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烁着深沉光泽的殿宇前停下——奉先殿。这里是供奉清朝历代皇帝、皇后神位之所,是皇家的宗庙,最为神圣庄严之地。
殿门缓缓开启,露出里面幽深静谧的空间和层层排列的神位牌匾。一股庄严肃穆、带着历史沉淀感的气息扑面而来,让所有人的神情都不由自主地变得更加恭敬虔诚。
乐声在此刻变得低沉而庄严,不再是之前的喜庆喧天,而是充满了对祖先的敬畏与告慰。
司礼太监高声唱道:
“告祭列祖列宗——
新人叩拜——”
尔康与萧剑神色凝重,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自己的新娘,迈过高高的门槛,步入殿内。殿内烛火通明,香烟缭绕。
在赞礼官的引导下,两对新人于殿中央的蒲团前跪下。
“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
他们向着列祖列宗的神位,行最隆重的大礼。每一次叩首,额头轻触冰冷的地面,都仿佛是在向祖先禀告:祈求祖先保佑,家族昌盛,国运绵长。
紫薇和晴儿盖头下的面容无比虔诚。她们知道,这是作为皇家格格,在离开这座皇宫、成为他妇之前,必须完成的仪式。这是血脉的告别,也是责任的传承。她们在心中默默祈愿,愿不负皇家恩典,不负祖先荣光。
尔康和萧剑更是心潮澎湃。在此地此刻,他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肩上承担的责任——不仅是丈夫的责任,更是作为皇家女婿、作为朝廷臣子的责任。他们许下的,是对一个家族、一段历史的承诺。
告祭礼毕。新人在赞礼官的唱喏声中缓缓起身,再次向神位行注目礼,而后一步步退出了奉先殿。
当再次沐浴在阳光下,所有人都仿佛完成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仪式至此,紫薇和晴儿作为皇家格格在宫内的所有礼仪已全部完成。
接下来,便是出宫。
队伍再次启动,这次是向着紫禁城的出口行进。乐声重新变得喜庆起来,但比之前多了一份沉稳。
穿过最后一道宫门时,紫薇和晴儿的脚步都不由自主地微微一顿。盖头之下,她们虽看不到,却能感觉到——她们正在迈出这座生活了许久、承载了无数喜怒哀乐的皇宫,迈向一个全新的、未知的、却充满希望的人生阶段。
身后,是她们的过去和皇家的荣耀。 身前,是她们的未来和一生的幸福。
尔康和萧剑感受到了她们这瞬间的停滞,不约而同地更加握紧了她们的手,传递着无声的支持与承诺。
宫门外,那两顶华丽的凤舆和迎亲队伍依旧在等候。鞭炮声、鼓乐声、百姓的欢呼声再次如潮水般涌来。
新人登上凤舆。轿帘落下。
“起轿——回府——”
高昂的唱喏声响起,迎亲队伍再次化为红色的洪流,载着今日最耀眼的主角,向着福大学士府和忠毅伯府的方向,浩浩荡荡而去。
最终的拜堂礼,将在那里完成。而紫禁城,则在这场盛大典礼的余韵中,渐渐恢复了它往日的庄严与宁静,只留下满城的喜庆色彩和一段将被长久传颂的佳话。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898/2234977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