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初唐小国公 > 第三百九十一章 轻慢之心

第三百九十一章 轻慢之心


第三百九十一章  轻慢之心

海军舰队离开广州港口之时,辽东的战事正如火如荼的展开。

去年十一月,李世民出了长安驾临洛阳,原本想在冬季赶赴辽东,但被劝住了,这会儿辽东马上就要冰天雪地了,他一个皇帝去受那份罪干什么?

于是就在洛阳等着冬天过去,这个时候,李道宗、程咬金、段志玄等人已经在幽州等地整顿好府兵,顶着漫天风雪向辽东进发。

高句丽在辽东的探子在探查到大唐大军已经赶往辽东后就果断后撤,放弃这些年在辽东占的地盘,收拢兵力,把辽东的大部队部署在辽水东边的“长城”一线。在辽水东岸的山脉上,高句丽借助地势,修建了一道西南——东北朝向的“长城”,同时还把卡在山脉险要隘口的玄菟、辽东、白严、新城、盖牟等城不断加固,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而李道宗、程咬金、段志玄等人则在一月份的时候陆续带着大军抵达辽水西岸的柳城,十万大军再加上差不多数量的民夫,二十余万人齐聚柳城,与高句丽大军隔着几百里隐隐对峙。

二月的时候,天气开始转暖,李世民终于从洛阳出发,同时命已经在柳城窝了一个多月的李道宗、程咬金、段志玄等人对高句丽发起进攻。

在接到李世民的命令后,作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的李道宗率大军直扑辽东城,程咬金率军攻打新城,段志玄率大军攻打盖牟城,张俭率兵攻打建安城。

四路大军每路近二万人直奔自己的目标。

高句丽在辽东所建的诸多军事重镇,以辽东、安市一南一北两座重镇最为坚固,每座城里有驻军三万余,还有普通百姓五六万。

安宁市前方还有盖牟和建安两个重镇为门户,拦在大唐面前较难攻克的就只剩下辽东城,李道宗作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当仁不让的带大军去攻打辽东城。

李道宗率领大军到达辽东城下后,看着完全用巨石垒成的城墙,心里就有些打鼓,他手中虽然有十门火炮,但火炮能不能轰开面前这面城墙,他心里也没底。

要是十多年前,想攻下这座城,显然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

但如今既然手里有火炮,还有炸药,哪怕心里没底,李道宗也准备试一试。

辽东城守军完全没有出城与唐军作战的意思,李道宗也没想过能把高句丽大军从城里引出来,所以就在城外十里找了个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休整了半天后,大军对辽东城发起了进攻。

第一天的攻击完全是试探性的攻击,随军而来的匠人只花了半天的时间就组装起二十余架投石车。

这些经过格物研究院改造,重要部件全部换上了弹簧和柔钢的投石车把一块块巨大的石头丢进了辽东城。

重达几百斤的巨石声势惊人,连续不断地砸了半天,在辽东城的女墙上砸出一个个巨大的缺口。

第二天,李道宗就让人用小一点的投石车往辽东的城墙上扔燃烧弹。

这些燃烧弹都是经过一次次改良后的产物,威力比王宁才弄出来的时候大了不少,李道宗让人尽量往城墙上面扔。

这些燃烧弹是用陶罐装的,还装了类似于引信一样的装置,点燃后丢出去,在城墙上炸开的瞬间就已经发出一阵阵火光。

已经被一块块巨石砸得有心理阴影的辽东城守军还是第一次见到燃烧弹。

在见到燃烧弹的瞬间,守城士卒的心里其实是不以为意的,因为火油一般是用作守城,而且往往有奇效,他们也准备了很多。

只是当一滴滴带着火苗的漆黑液体溅在他们脸上的时候,痛入骨髓的疼痛就让他们下意识的哀嚎出声。

让他们更加绝望的是,这些黑色的液体抹不掉,灭不了!

和投石车造成了破坏相比,燃烧弹对城墙造成的破坏有限,但对于守城的士卒来说,燃烧弹炸开后的火焰仿佛真的是来自地狱,让他们恐惧到了骨子里。

投石车砸了一天,又用燃烧弹烧了一天,把守城士卒的士气打下去后,第三天李道宗果断下令全军发起攻城之战。

首先发威的还是投石车,但依然是铺垫。

在铺垫了两天,让辽东城守城的士卒以为自己手段已经用完时,李道宗终于祭出了杀手锏,十门火炮在一里之外排开,随着一阵阵巨大的轰鸣声,一颗颗炮弹在辽东城的城墙上炸响。

与此同时,一个个巨大的炸弹也被用来投燃烧弹的小型投石车丢上了城墙。

顿时城墙上几只剩下此起彼伏的爆炸声。

而在火炮和炸弹的掩护下,攻城车缓缓的靠近了城墙,士卒们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攻击,就把一架架云梯架在了城墙上。

攻城车上面的贞观弩不断地射出一根根巨大的弩箭,掩护云梯上如蚂蚁一样往上爬的士卒。

在这个时候,一部分被训练有素的高句丽士卒已经反应过来,虽然被炸得头昏眼花,还是顶着弩箭的威胁下意识的抬起滚木砸向云梯上的大唐士卒。

大唐如今不缺钢铁,甚至可以说一句富裕也不为过,因为在得到王宁的土法高炉炼钢之法后,大概是穷怕的李世民疯狂的在太原一带建造冶铁工坊。

攻城的士卒为了活动方便,并没有穿上重甲,但身上还是穿着轻甲,同样是以钢铁制造,防护力比皮甲高了不少。

但面对滚木,哪怕穿着重甲也没用,于是大唐的士卒开始出现伤亡,但伤亡不算大。

眼看着士卒已经接近墙头,李道宗连忙让火炮和投石车停止攻击,接下来就看攻城士卒能不能在城墙上站稳脚跟了。

只是高句丽的守将显然不是易于之辈,在火炮停止攻击后,守城的士卒很快就组成一个个盾阵,与爬上城墙的大唐士卒展开了厮杀。

大唐的士卒甲胄坚固,武器锋利,每个人的身上还挂着短弩,但守城的士卒人多势众,组织起盾阵后,一根根锋利的长枪让爬上城墙的士卒陷入了苦战。

拿着望远镜的李道宗看着爬上城墙的士卒被逼得不断后退,而云梯上的士卒依然还努力的往上爬,供他们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

叹了口气,知道自己的计划失败了,出征的时候李世民已经交代过,此次征讨高句丽,炮弹不能省,但要尽量减少府兵的伤亡。

此番奇袭无效,大不了一点点炸掉辽东城的城墙便是,当机立断让人敲响了铜锣。

听到后方的鸣金声后,大唐士卒竟然有序的开始撤退,当士卒退下城墙后,火炮就开始发威,让准备乘胜追击的守城士卒投鼠忌器。

首战失利,士卒伤亡了近千人,对唐军的士气影响并不大,李道宗也不急,大唐此次征讨辽东准备充分,粮草辎重最短也能坚持半年,他还有时间。李道宗率领大军攻打辽东城失利,程咬金率大军攻打新城却一战而下,仅仅花了三天时间。

和辽东城相比,新城只有不到一万守军,城墙也没有辽东城的高,而且不像辽东城的城墙一样是以青石砌成。

程咬金直接让人用火炮轰炸了三天,然后让人直接用炸药把城墙炸出一个巨大的豁口,轻而易举就破了新城,杀敌三千,俘虏六千余。

还有近两万百姓自然也成了战利品。

而建安城和新城类似,城墙都不是太高,而且守军不多,张俭带着大军只花了五天时间就攻克了建安城。

反倒是段志玄率领的大军在盖牟城遇到了和李道宗一样的麻烦,盖牟城虽然城墙没有辽东那么高,但同样以青石砌成,而且盖牟城地势险要,城外地形陡峭,不利于攻城。

不过段志玄也不着急,他和李道宗是一样的想法,这时候完全没必要用人命去填,多花点时间把城墙炸掉便是,只要敲碎最外面的这层乌龟壳,躲在城里的高句丽士卒不过是土鸡瓦狗!

李世民依然带着大军不紧不慢的往辽东赶,途中不断接到李道宗、程咬金等人送去的战报,虽然在辽东城和盖牟城受阻,但李世民知道攻下这两座城不过是时间问题。

而渤海水师也在行动。

在长安拟定作战计划的时候,渤海水师会把粮草辎重运到辽河口的建安城一带登陆,然后和辽东道大军合兵一处,攻打辽东防守最严密的安市城。

当然还有渤海水师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派出一支偏师,袭扰高句丽的都城平壤。

张亮作为水师统领,自然不可能带着偏师去袭扰平壤,于是派水师副统领程名振率领一万水师、一百余艘战舰去执行袭扰计划,他自己带着剩余的三万水师浩浩荡荡的朝着辽水口进发。在辽东半岛的尖角上,有一座小小的坚城,名为卑沙城。

倭国使臣藤原池出使高句丽,说服高建武一起对付大唐水师后,便开始做准备。

大唐水师的战舰大而坚固,而且武器方面又占了便宜,摆明车马的对阵肯定是打不过的,哪怕是合高句丽和倭国水师之力,战舰比大唐水师多也肯定不是大唐海军的对手。

高句丽和倭国的船没有大唐的船大,也没有大唐的船坚固,仅仅靠战舰数量多是不够的,只能以有心算无心,埋伏偷袭才有一战之力。

经过一番精挑细选之后,把卑沙城西北五十里左右的海域作为设伏的地方。

因为这片海域靠西边的海域水比较浅,如大唐水师的五牙大舰太过靠近西边有触底的风险,所以只能靠着东海岸航行。

而在东海岸的海域,则有一片大大小小的岛屿,最大的岛叫做东敖岛,是一个天然的藏兵之地。

因为王宁的缘故,如今的倭国真的是恨大唐入骨,和高句丽谈好后,几乎把国内水师的战舰全部调往高句丽,大约三百余艘,此外还准备了大量火油,箭矢。

还有三万精兵!

这几乎是倭国水师的全部,为了能够一战功成给大唐水师以重创,倭国决定孤注一掷。

高建武见倭国这么有诚意,心里非常高兴,哪怕前线兵力和物资都已经非常紧张,还是派出了两万水师,两百艘余战舰,还有大量的粮草物资。

倭国和高句丽近五万水师在卑沙城汇合后,便乘船进入了东敖岛附近海域。

同时在卑沙城以西的海域放出大批侦查船,探查大唐水师的动向。渤海水师的战舰张满了风帆在大海上缓缓而行,张亮作为渤海水师统领,他的座船自然也就是帅帐,是一艘才下水不到两年的五牙大舰。

战舰方方正在,长约二十丈,高八丈左右,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安置在前后左右的六台拍竿,这六台拍竿乃是近战利器。

张亮虽然没有见过威武级战舰,但听说比五牙大舰还长一点,只是没有五牙大舰这么高。

不过他还是想要威武级战舰,因为他听说王宁把火炮装在了威武级战舰上,他的船上也有十门火炮,是他去找李世民要来的。

只是当他当渤海水师的匠人想办法把这些火炮装在五牙大舰上的时候,匠人支支吾吾的表示如果把这些火炮装在五牙大舰上,只怕打过几炮后,敌方的战舰还未散架,自家的五牙大舰先被震散架了!

张亮气得不行,不过皇家海军被派到远在万里之外的林邑,肯定是赶不上征讨高句丽之战了,张亮的心情又好了起来。

他是骑军的大将,对水战并不算精通,但水战其实和陆战也差不多,比的还是哪方的士卒更加骁勇,哪方的船更大更坚固。

一法通而万法通,熟悉了渤海水师后,指挥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在征讨辽东以前,渤海水师就已经逼得高句丽水师完全退出了大唐以东的海域,所以张亮并不担心高句丽水师来找渤海水师的麻烦。

最近这些年,穷苦出身的他逐渐喜欢享受,即使在船上,他依然带着三名侍妾,美酒佳肴一样不少。

海上航行非常无聊,再加上最近天气不算好,天空阴沉沉的让人不舒服,他便懒洋洋的躺在船舱里的软榻上,手里端着葡萄美酒,醉意朦胧的欣赏侍妾的优美舞姿。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766/2239471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