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免职
第三百九十六章 免职
在火油还剩下两成的时候,卑沙城已经已经完全变成了火海。
即使隔着半里的距离,渤海水师的将士仍然能感受到一阵阵热浪。
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没必要浪费火油,但张亮恨极了卑沙城里的高句丽人和倭国人,依然让人把剩下的火油和燃烧弹都丢进了卑沙城。
卑沙城的火从早上一直烧到傍晚,中午的时候,程名振就让守着东门和北门的士卒全都往后撤,因为已经没有守着的必要了!
派人去和张亮说了一声就直接带着一万多人撤回了大营。
水师的将士都是身经百战的府兵,见过太多的生死场面,按理说应该早就看淡了生死。
但守在城门口的时候,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个火人从城门口跑出来,大多数士卒还是下意识的有些恐惧和不忍!
张亮也见识过燃烧弹的威力,但从来没有想过一座城池都会被点燃,当他用望远镜看到木制的卑沙城东城门被烧成灰,看到城门甬道里面横七竖八的焦黑尸体时,他就知道卑沙城完了!
就算里面的人能在这地狱一样的火焰中活下来,也不会再对大唐水师产生任何威胁,所以就果断的带着人撤了!
把高句丽人和倭国人活活烧死,虽然解恨,但这样的方式在他看来有伤天和,还是让张亮自己去承担这份因果吧。
燃烧弹和火油的威力也出乎了张亮的预料,他预想的最好情况,是能把卑沙城的守军逼出来,渤海水师在城门口摆好弩阵守株待兔。只是他没想到直接把火油的威力会如此恐怖!
傍晚的时候,城头上的火焰已经熄灭,只是整座城依然还在冒着黑烟。
在夕阳照耀下,静悄悄的卑沙城显得有些诡异,张亮派了一些人慢慢的靠近,只是才走到距离城门不到百步的距离,张亮派去的士卒就无奈的退了回来。
城里的火虽然熄灭了,地面和城墙却依然滚烫,根本进不去。
张亮只能让人把城门口守住,只是这显然是多此一举,卑沙城依然是静悄悄的。
直到第二天早上,渤海水师的斥候才进了卑沙城,期间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一个时辰后,张亮和程名振带着各自的亲卫进了卑沙城,从西城门进去后,映入眼帘的就是横七竖八躺在地上的焦黑尸体。一路往前去,路上全是各种奇形怪状的尸体。
连空气中似乎都还有一股皮肉烧焦的味道,让人闻之欲呕。
“还有活人吗?”程名振问道。
“回将军,还有五千余人,都押在城主府!”一个校尉拱手回道。
程名振点点头,再次看了一眼街道两边的尸体,突然拱手对张亮说道:
“大帅,末将还有些事情没安排好,就不陪大帅过去了!”
“程将军,这报功的折子还需要你签字画押呢,有什么事派个人回去安排就是!”张亮笑着说道。
“攻下卑沙城是大帅的功劳,末将不敢居功,报功的折子就有劳大帅费心了!”程名振摇摇头。张亮看了程名振两眼,点了点头,轻声说道:
“既然如此,咱们就此别过吧!程将军还是按之前制定的计划行事!
听说陛下已经过了辽水,老夫把卑沙城的事情处理完也要去觐见陛下!”
“是!”
程名振拱拱手,带着亲卫大步往外走去。
张亮看着程名振离开的身影,再也压抑不住心里的火气,恨恨的骂道:
“彼其娘之,装什么善人!”
带着人来到城主府大门前,看着街道上被绳子串成一排排的俘虏,张亮的心情又好了起来,不费一兵一卒就攻下了卑沙城,杀敌五万,俘虏五千,如此巨大的功劳,程名振竟然不屑一顾,真是不可理喻。
城主府的大门敞开着,看着大门附近挤做一团的焦黑尸体,闻着让人作呕的奇怪味道,张亮的捂着鼻子带着人走进了城府府。
城主府前院有块很大的空地,还有一个小水池,再加上围墙的格挡,才让高建麒和藤原池等百余人免去了被活活烧死的命运。
虽然没有被活活烧死,高建麒和藤原池也被烧得一脸水泡,身上也只穿着里衣,要多狼狈就有多狼狈。
在被士卒拖到张亮面前见到张亮的一瞬间,两人眼中都露出毫不掩饰的恨意。
杵着横刀的张亮看着高建麒和藤原池,脸上露出一丝快意,笑着说道:
“在下张亮,见过高将军,藤将军!”
“张亮,唐军如此行事,就不怕遭天谴吗?”高建麒声音嘶哑的问道。
“天谴?高建麒,你带着人偷袭大唐水师的时候怎么就没想过会遭天谴呢?”张亮好整以暇的问道。
“你们唐国仗着兵强马壮就大举侵略我高句丽,和强盗有什么区别?难道还想我们束手就擒不成?”高建麒沉声问道。
“高建麒,辽东的土地是汉家的,不是你高句丽趁着中原虚弱占了就变成你高句丽的了!我大唐不是强盗,你们高句丽才是可耻的小偷!
既然你们高句丽想与大唐为敌,大唐就成全你们!
你们敢偷袭我大唐的水师,老夫就烧了你们的城池!至于天谴不天谴的,你们都不怕,老夫又有什么好怕的!”张亮笑着说道。
高建麒看着张亮,知道逞口舌之快并没有什么用,干脆闭口不言。
张亮也没有再理高建麒,而是把目光转向藤原池,问道:
“藤原池,老夫记得前几年有一个叫藤原河的倭国使臣还到过长安,是你什么人?”
“那是我的兄长!”藤原池冷冷的说道。
“如此就奇怪了,当时藤原河在长安的时候,态度恭敬,说倭国对大唐非常敬仰,想与大唐世代交好!
怎么你会带着人和高句丽一起偷袭大唐水师呢?”张亮疑惑的问道。
“呵,我们对大唐一向恭谨,可是大唐是如何对待我们的?前几年兄长带着几百人出使大唐,结果在海上被渤海水师偷袭,张亮你不会忘记了吧?
前年在苏州外面的海域,大唐的舰队再次偷袭我们的水师!
唐军既然偷袭我们,我们自然也能偷袭你们!”藤原池淡淡的说道。
对于渤海水师偷袭倭国使臣的事,张亮还真不知道,那是百骑司的人直接指挥带着人去做的!
但王宁在苏州带着人在海上抢了倭国商队和长孙家商队的事情,张亮是知道的,毕竟牵扯出两百具贞观弩,还牵扯到长孙无忌和长孙顺德,当时这件事闹得可不是一般的大。
张亮点点头,笑着说道:
“如此说来,此事倒也公平,也罢,那咱们就战场上见真章吧,说起来,渤海水师虽然在海上也遇到过你们倭国的水师,但老夫其实连你们倭国具体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
倒是王宁对你们倭国好像挺熟悉的,既然你们如此自不量力,相信王宁会非常乐意带着皇家海军去你们倭国逛逛的!”
抓到了高建麒和藤原池还有五千俘虏,灭掉了高句丽和倭国的几万人,水师损失了几千人和一百船粮食的事情就勉强有个交代。
卑沙城自然是不派人守的,现在的卑沙城就是鬼蜮,没有人想进去,而且张亮带着的是水师,要占卑沙城也只能等着李世民派人来。
当然走之前肯定要把卑沙城搜刮一空,只是卑沙城本就是一座边城,粮食都被烧光了,张亮派去的人搜了大半天,也只有找到些破烂,张亮都不好意献到李世民面前去!
带着俘虏离开了卑沙城,张亮带着人再度坐上战舰朝着辽水口赶。
而李世民此时已经带着人渡过了辽水,在距离辽东城不到百里的马首山安营扎寨。
李道宗带着数万大军已经攻打了半个月,辽东城却依然没有攻破的迹象,这时李世民就在他身后看着,李道宗心里也不免有些焦急。
大唐的第一波进攻,除盖牟城和辽东城,其余的城池皆已攻破,段志玄手里只有一万余人,盖牟城又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攻不破情有可原。可是李道宗手中可是有足足二万余人,打了半个月依然没有打下辽东城,李道长自然会焦急。
要是段志玄带着人再把盖牟城给攻下了,他这个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的面子往哪搁?
偏偏在这个时候,高句丽的援军到了,足足四万余人,其中有一万左右是骑兵,距离辽东城只有不到五十里。
李道宗手中只有二万人,根本不可能兵分两路,只能先打掉高句丽的援军再说,于是只能派人去向李世民说明情况。
只是他人还没派出去,李世民的信使倒是先到了大营,让他马上去见李世民。
不明所以的李道宗安排好军中事务后,就心怀忐忑的带着亲卫到了马首山。
即使是远征辽东,李世民这个皇帝的架子还是要摆了,金黄色的巨大帐篷在大营的正中央,显眼无比。
在他身边,除了侍卫,还有数十个内侍,除了没有宫女,和出巡没什么区别。
李道宗到了帐外请见,很快就被内侍带进了大帐,见李世民一脸阴沉,杜如晦也面无表情的坐在一旁,心里就更加忐忑,连忙躬身行礼:
“见过陛下!”
李世民摆摆手,说道:
“坐!”
等李道宗坐下后,才沉声问道:
“辽东城是怎么回事?”
“回陛下,辽东城的城墙皆是与青石砌成,而且城墙又厚又高,即使有火药也炸不开!
也不知道辽东城的守将使了什么法子,城头上的守军似乎不怕手榴弹和炸药!
如此情况下,要是一味强攻的话,怕是伤亡不小!
另外斥候还来报,高句丽有四万左右的援军很快就会赶到辽东城,臣准备先打掉这支援军,再进攻辽东城!
还请陛下再给臣一些时日,臣肯定攻下辽东城!”李道长尴尬的说道。
“援军的事,朕派人去解决,辽东城必须尽快攻下,朕只给你五日时间,要是攻不下,就让程知节带人去打吧!”李世民沉声说道。
李道宗愣了愣,想张嘴求情,只是见李世民脸色不好,便只能拱手应道:
“臣遵旨!”
李世民点点头,从案桌上拿起一封公文递给李道宗,说道:
“这是百骑司刚刚派人送来的,你看看!”
李道宗接过公文看了一眼,眼皮就突突突的跳了起来,渤海水师竟然在海上被高句丽和倭国人偷袭,还损失了近万人和一百船粮食?
而且还带着人去追高句丽和倭国人去了?
张亮的脑子里莫不是被驴踢了不成,真觉得李世民不会砍他脑袋?
不算李世民带来的十万大军,辽东道几路大军加起来近十万人,连续打了这多天,还都是攻城,伤亡加起来也没超过二千人,渤海水师就伤亡了近万人?
还有最重要的粮食,二十万大军在辽东每天消耗的粮食都是天文数字,虽然粮食依然源源不断的从后方运来,但都是计划好的。
突然少了几万石粮食,肯定会出现巨大的缺口,就是紧急从后面调运,一时间肯定也是来不及的啊!
这下他才算是明白李世民为何会突然把他叫来,确实不能再拖下去了!
刚想说话,一个内侍快步走进来,躬身说道:
“陛下,卢国公等人在帐外求见!”
“传!”
不一会儿,程咬金、张俭、段志玄等人就到了大帐,见过礼后,李世民的目光先转向段志玄,问道:
“攻下盖牟城还需几日?”
段志玄心里一突,连忙说道:
“三日内,臣一定攻下盖牟城!”
李世民点点头,对李道宗说道:
“给他们看看!”
李道宗便把文书递给了坐在他下首的张俭。
等几人都把文书看完,李世民才淡淡的问道:
“张亮这个匹夫,真是枉费朕对他的信任,带着几万人运点粮食这点事都做不好,诸位觉得朕该如何处置张亮?”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没敢出声,出了这样的纰漏,杀头都是轻的,只是张亮到底是军伍上的人,这屋子里坐着的除了杜如晦,可都是军伍上的,这让他们如何开口?
李世民扫了众人一眼,目光转向杜如晦,问道:
“克明,你说说!”
“陛下,依臣之见,郧国公也只是一时大意,如今还是战事要紧,要是重罚郧国公,怕是于军心不利,不如等回长安再做处置?”杜如晦苦笑着说道。
“那就先免其职,打入大牢,等回长安再处置吧!”李世民点点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766/2239471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