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安魂之曲(上)
陈罗生转头看着苏语,思索了片刻,开口道:“你说得对,我们不能只盯着‘施害者’,被动的等。‘夜哭郎石’这个局,有两端,一端是他们,另一端,是那些孩子。我们对另一端的情况,了解得还不够。”
苏语眼睛一亮,一拍大腿:“你的意思是,咱们得主动出击?”
“不是出击,是摸排。”陈罗生纠正道,“我们得搞清楚,除了哭闹,那些孩子和他们的家庭,还有没有其他异常。百目会的行事风格,是‘真假混杂’,物理手段的背后,往往还有精神层面的诱导。只盯着一个点儿,会让我们陷入被动。”
陈罗生总算是说到苏语心坎儿里去了,他最烦的就是等,让他主动去干点儿什么,哪怕是去胡同里瞎转悠都行,再继续窝在车里,恐怕他真的要疯了。
“成,就这么办。”苏语掏出手机,准备给老吴打电话。
“等等。”陈罗生拦住了他,“我们不能就这么去,得有个由头。贸然上门打听人家孩子的事,容易引起警惕和反感。”
“那你说怎么办?”
“就说是街道卫生办的,来做婴幼儿居住环境的回访调查。”陈罗生一脸的认真,“我很小的时候跟着我爷爷,见过他怎么跟这些街坊打交道。”
苏语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咧嘴笑了:“陈老师,你这一身行头,又是罗盘又是古书的,跟人说你是街道的,谁信呐?你往那一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庙里出来给人算命的。”
“那你说怎么办?”他把问题抛了回来。
“这你得跟我学。”苏语嘿嘿一笑,“走,咱们回家,睡好了我带你串胡同去!”
第二天上午,苏语真就带着陈罗生,大摇大摆地进了官书院胡同。他翻出点儿家里的旧衣服,自己穿着旧夹克衫,头发也用水抹得溜光,甚至还抹了几下定性啫喱,胳肢窝下面夹着个小破文件夹,看起来还真有那么几分基层办事员的意思。
陈罗生跟在他身后,穿着一件儿苏语的白衬衫,虽然大上个半码,但是掖到裤子里,手里再拿着个笔记本,配上他那表情严肃,看着也有点儿像个来视察工作的年轻领导。
他们敲开了王大妈家的门。
开门的还是那位大妈,一看是苏语,愣了一下,这小伙子一米八几的大个子,长得也怪精神,她印象还挺深刻,只是见他身后不是那个自来熟的年轻人了。
“大妈,又是我,”苏语脸上堆起热情的笑,“我们是街道新成立的‘婴幼儿健康关爱办公室’的,这不是最近反映您家小孙子这情况的街坊比较多嘛,我们特地过来做个详细回访,看看能不能帮着想想办法。”
他这套说辞编得滴水不漏,又提到了“街坊比较多”,一下就拉近了距离。王大妈一听是来帮忙的,看着又是这么俊俏的两个小伙子,立马把他们请了进去。
孩子的母亲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女人,正在屋里抱着孩子,边慢慢溜达,边轻轻摇晃,那孩子闭着眼睛,呼吸均匀,睡得正香。
“白天就跟个小天使似的,怎么哄怎么是。”王大妈压低声音,一脸愁容,“可一到晚上……”
就在这时,里屋走出来一个女人。那女人约莫四十岁上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气质娴静。
“小同志,你们是?”女人主动开口问道。
“哦,这位是‘慈心文化’的刘老师,是专门过来帮助我们的志愿者!”王大妈赶忙介绍道,“刘老师可真是个活菩萨,她说她们公司跟一些民俗专家有合作,专门研究这种小儿夜啼的古方,这不正教我儿媳妇一首安魂曲嘛,说是能安抚孩子的心神。”
苏语和陈罗生对视了一眼。“慈心文化?”苏语装作好奇地问,“是那个经常在电视上做公益广告的‘慈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吗?”
“对对对,就是他们!”王大妈连连点头,“刘老师说,她们这是公益项目,不收一分钱。”
这位被称为“刘老师”的女人笑了笑,显得很谦和:“我们企业大了,总要尽一些社会责任。正好我们最近在做一个‘传统文化守护与新生’的项目,发掘整理了一些濒临失传的民俗疗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她说话慢条斯理,声音温柔,确实很有亲和力,任谁看了,都会觉得这是个热心肠的好人。苏语仔细打量这个女人一番,一种不协调感在他脑海里荡开。
他打小就是个胡同串子,后来更是在市井里摸爬滚打,对于看人这一块儿,他有着比他“招邪体质”还要准确的判断。
他注意到,这位刘老师的眼神,在不经意间扫过那熟睡的婴儿时,流露出一种让苏语很不舒服的情绪。但真正让苏语觉得不对劲的,是她脖子上挂着的一枚玉佛吊坠。
苏语在琉璃厂混了这么多年,好赖东西还是分得清的。那块玉佛,材质浑浊,颜色发灰,可以说是很差劲的低级岫玉了,就跟二十块钱的地摊货似的。可就是这么一块破玩意儿,上面却隐隐透着一股黑气,看着就让人膈应。
“刘老师,您刚才说那个……安魂曲,能教教我们吗?”陈罗生一脸求知若渴的学术探讨模样,“我们也好记录下来,推广给其他有需要的家庭。”
“当然可以。”刘老师欣然应允。
她清了清嗓子,轻轻哼唱起来。那曲调初听之下,确实很平和,旋律简单,带着一种江南小调般的温婉,年轻的母亲也跟着哼唱,脸上带着期盼。
陈罗生闭着眼睛,侧耳倾听,眉头却在别人看不见的角度,越皱越紧。他听出来了,这首曲子的旋律,在几个关键的转音和收尾处,用了一种甚是古怪的音阶。普通人很难听出来,但在他这种精通音律和民俗学的人耳朵里,这根本不是什么“安魂曲”,这分明就是“招魂调”……它会悄无声息地引动人心里最深沉的悲伤和焦虑,根本就不能安抚心神。
一曲哼完,刘老师微笑着说:“这首曲子,最好是在孩子睡着的时候,在他耳边轻轻哼唱,让他慢慢习惯这个旋律,等到了晚上,他再听到那些‘不好的声音’时,就不会那么害怕了。”
这话听起来合情合理,可苏语却听出了一身鸡皮疙瘩。
又寒暄了几句,刘老师便起身告辞,说是还要去下一户人家。王大妈和儿媳妇千恩万谢地把她送出了门。
苏语和陈罗生找了个借口,也跟着走了出来。“陈老师,那曲子……”苏语压低声音问。
“是催命符。”陈罗生压低了声音,“她说得没错,这曲子确实能让孩子‘习惯’,习惯了之后,孩子的精神和旋律产生共鸣,就会像一个打开了盖子的瓶子,自身的‘生气’会流失得更快,更彻底。那些‘夜哭郎石’,就能更有效率地汲取能量。”
“我操,这帮畜生!”苏语的火“噌”的一下就上来了。
“她身上那块玉,也有问题。”苏语指了指自己的脖子,“那玩意儿是个邪器,我感觉,她在用那东西收集什么。”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756/2238972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