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这事儿也太大了
刘婶说的,确实是刘莺的亲事。
“这两个月给莺丫头说亲的人不少,我们也都去打听了一下,可你也知道,大家都是前几年,因为逃难时一起搬过来的。”
“刚来的时候,经过镇上,镇上都是破破烂烂的没几个人,现在也才刚恢复没多久。”
?苏宁点头,她也还记得呢,从当初的废墟难民,恢复到现在的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真的很不容易。
不过,她大概猜到刘婶想说什么了。
“刘婶,您是不是觉得,大家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在这里定居的时间也不长,也算不傻瓜知根知底,不敢随意给莺莺定亲?”
刘婶连连点头:“对对,可不就是因为这个,要不说宁丫头你聪明呢,一下就猜到原因了。”
苏宁脸上带着笑,真心的。
刘婶有这份心,就证明他们家对刘莺是真的好,就像她家一样。
事实也确实是如此,半大不小的丫头,若不是爹娘真心在意,早在逃难的路上或扔,或卖,或是直接饿死了。
刘莺也一脸惊讶,她确实不知道爹娘担心的,原来是这个。
苏宁又问:“婶子,既然您说也去打听过说亲的人,是不是心里有了人选,但是又不是很放心,所以心里纠结?拿不定主意?”
“是呢,这不是昨天莺丫头回来,说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我们就想着也问问你,你跟莺丫头关系最好,你觉得她嫁给谁比较好?”
说着,刘婶还真就说了几个人选出来,其中两个都是同村的,还有一个是镇上的。
这三个是他们挑出来家里条件不错,家里人都能干的,可是吧,互相又都有点不大不小的瑕疵,所以就想跟苏宁说说。
这要是搁以前,这么大的事情,肯定不可能问苏宁一个年轻姑娘。
可架不住苏宁现在也是不同往日了,而且本来还迷迷糊糊,什么都不懂的女儿,昨天被苏宁一点拨,对未来夫君,也有了一点自己想法了。
于是两口子一合计,觉得可以问问苏宁。
所以才有了今天一大早,特意来赶车的事情。
随即刘婶把那三个人的情况,又相继说了一遍。
村里的两个,一个住在河对面,家里没有兄弟姐妹,只有他自己和一个老娘。
那娘也是能干的,逃难的时候带着十几岁的儿子,愣是走了几百里路,最终找到了活路。
而且这几年,也有没媳妇,上年纪的汉子,想要娶她,但是都被她拒绝了,母子俩都是能干人,日子也是过得红红火火。
还有一个就住在村口,说起来还就在准学堂的旁边呢,那男孩是家里老二,大哥逃难的时候瘸了腿,讨不到媳妇。
另外家里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一共五姊妹,弟弟才一岁多,去年年初生的。
他们家也开了十几亩荒地,日子虽然过得有些紧,但也不会饿肚子,但如果嫁过去了,大伯哥,也就是瘸腿的大哥,以后养老肯定也得靠弟弟,或是侄儿们。
苏宁听杨婶说着,脸上表情没什么变化,只是在脑子里快速回忆那两家人的情况。
“婶子,你说的镇上的那个呢?那又是什么情况?”
“镇上那个啊,他也不算是镇上的人,就是河下游,河坝村的人,来给我说亲的,是他家大嫂。”
河坝村的那个小伙子,比刘莺大三岁,他们家不是逃难过来的,就是当地人。
据说当年大家都逃跑的时候,他们家带着粮食跑进了山里,在山里一待就是一年多,粮食吃完了,连草根树皮都吃,反正是熬过来了。
只是后来灾荒结束,朝廷赈灾的时候,他爹娘年纪大了,终究是没坚持下来。
他原本是家里最小的儿子,中间还有几个姐姐哥哥,但是其他人都跟着一起往县城逃难。
只有大哥大嫂,带着爹娘孩子,和最小的弟弟,一起逃进了山里,也侥幸活了下来。
那些逃走的,反而几乎都要么死在路上,要么在异乡重新扎根,总而言之,没回来。
逃难之前,小儿子本来定了亲的,结果自然不用多说,这事儿还是嫂子主动说起的,毕竟其他人都不知道。
前两年,那小子也在家里种庄稼,就是今年看到镇上酒楼招工,工钱还不低,一合计,比种庄稼赚的多多了。
苏宁终于有些惊讶:“婶子,您说的酒楼,该不会就是那来福酒楼吧?”
刘婶嗨呀一声,算是承认了。
也是,整个镇上,就一家算得上有牌面的酒楼,其他的,大多都是支个小摊之类的。
不过听到这里,苏宁才终于有些明白了,无奈一笑。
“婶子,其实您心里应该已经有想法了,只是还没有完全确定吧?”
要不然怎么会今天特意去镇上?
她每天都要给镇上酒楼送菜,刘婶带着刘莺,两人空着手,明显没准备买东西,也不是卖东西,但是要搭乘她的牛车,这目的,还不够明显?
刘莺也是哎呀一声,瞬间就有些娇羞。
“娘,您怎么不早说啊,你该不会是要我去看看那个人吧?”
看来这就是刘婶的目的了。
但刘婶还是摆摆手:“哎呀,我虽然心里觉得那小伙子还不错,知道赚钱,可心里总觉得不踏实,这不种地,哪来的粮食啊,万一酒楼把他辞了,那以后可怎么办?”
“村里那两户,虽说家里情况也差了点,但他们家都有地,还不少呢,家里也都是勤快人,只要地里不荒,肚子就饿不着。”
苏宁心说,那可不一定,他们家也不少粮食,爹娘大哥都很能干,攒钱攒粮一把好手。
可家里人虽说没饿肚子,但也没怎么吃饱过。
不过这话苏宁没说出来,只是想了想,换了个问法。
“婶子,你是不是说,村里的两个好歹都是熟悉的,也知道他们家情况,但是镇上酒楼的那个你没见过,所以今天想去看看?”
刘婶连连点头:“是呢是呢,也确实是想问问你,你天天给酒楼送菜,对他们那里的人都熟悉,你觉得那小伙子人怎么样?”
说着还专心听着苏宁的回答,显然是这是真心想问。
就连刘莺也屏住呼吸,紧紧盯着苏宁,这反倒是让苏宁迟疑了。
虽说是好朋友,可这么重要的终身大事,让他来拿主意,她还真拿不准啊!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753/1111106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