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书记上菜,敢吃不?
江炎放下电话,就对地委办公室主任郑光宗说道,跟我到香格里拉走一趟。
郑光宗通知司机,司机就将黑色的皇冠轿车开到了地委办公室门口,郑光宗跟着江炎出了地委办的法式小楼,郑光宗抢先几步,开了车门,等江炎上车,才自己开门上车。
郑光宗告诉司机,“到香格里拉。”
皇冠轿车风一样的上了路。
钱小雁的新闻生涯中,从来没有遇到过香格里拉这样的礼遇,这种感觉比得到年度新闻奖还要欢喜,能得到新闻奖的人不少,但能受到如此殊荣的人却不多,如此隆重的礼仪让钱小雁感到了笔的重量,也感到了为民发声的责任。
从‘民心为旗’开始,舆论的力量一直在羊拉乡,以及香格里拉的变革中,起到了峰回路转的推波助澜。
朱恩铸放下电话,就摆了一个造型,唱起了京戏,“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抒豪情激壮志面对群山,愿红旗,五洲四海,……迎来春色……“
秘书猜想朱恩铸一定遇到了什么好事,精神大爽,试探地问道,“书记,下午的会?”
朱恩铸从椅子靠背上拾起军大衣披上,“当然是照常,走。”
会场里的人坐得满满的,县委五套班子的主要领导按会议的安排,已经在主席台就座。
朱恩铸走到主席台中央的书记位子,把军大衣脱下,放在椅子靠背上。
严伟民主持会议,“好,现在我们接着开会。根据会议的议程,本来是到了签订责任书的环节。但地委领导有通知,县委常委在朱书记的主持下,召开了县委常委紧急会议,会议决定,遵守地委‘暂停’丰收计划的决定,接下来,请朱书记为我们作重要讲话。”
台下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朱恩铸,原本动摇的思想已经被朱恩铸说通了,可上面又说暂停。
这‘丰收计划’干还是不干,大家的思想又开始波动,意见不统一,咋干呢?大家猜想,多半是干不成了。
朱恩铸伸手把话筒压低了一些。
“同志们,严部长说得没错,县委常委会决定,遵守地委的决定,暂停‘丰收计划’的执行。我也坚决执行地委的决定,确实我们的条件还不够成熟。”
朱恩铸咳嗽了几声。“可是,江炎同志又打来电话,说‘丰收计划’必须搞,而且,还要让我们做出详细的书面材料,作为省‘县书会议’的典型交流材料。”
朱恩铸摆出满脸的万般无奈,“同志们,我现在太为难了,我确实认为,我们太冒进了,应该等到条件成熟的时候再搞。”
“如果地委坚持要我们搞的话,就要在支农资金的安排等条件,给予我们支持。江炎同志要来现场,看大家签订责任书。今天结束会议,就不太现实了。”
主席台上的人相互张望,没料是这个结果,严伟明的脸更是难看。
台下的人们也没有料到会如此逆转,会场里突然响起热烈的掌声。
朱恩铸话锋一转,“看来同志们的积极性很高,原来是县委要你们干,现在是你们自己想干,既然是这样,责任书签订之后,到明年底算账,就不要怪我无情了。”
掌声再次响起。
朱恩铸接着说,“今天下午的会就改为分组讨论,大家在讨论的时候,一定要把困难想透,既要信心翻番,还要做最坏的打算,这是一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不敢签订责任书的干部,现在就可以提出来,各组讨论的时候,统一将名单交到组织部,县委将根据具体情况,作统一调整。好,今天下午的大会就开到这里。”
严伟民接过话,“请大家认真领会朱书记的讲话,进行分组讨论。”
朱恩铸披上大衣,走下主席台,遇到张敬民和钱小雁。
朱恩铸叮嘱张文银,“领着钱记者听听各组讨论,或许对钱记者有用。”
钱小雁点了点头,“我就想到各组听听。”
朱恩铸喊道,“张敬民跟我走。”
“领导,我那边组上讨论,我是召集人。”
“你那边,我放心得很,你不用去了,跟我走。”
张敬民跟在朱恩铸的后面,边走边嘀咕,“我又不是你的秘书,天天这样跟着你,影响不好,已经有人议论,说我们俩关系不正常。”
朱恩铸停了下来,扭过头,“那,为了人们议论正常,我还是把你调上来算了。”
“总是一副威胁的口气,咋说你也是县委书记,这样做,有意思吗?”
“想跟着我的人,多得数不过来,你还不愿意?不想跟着,就滚。你觉得我应该咋样,才像个县委书记。”
“你看,又来了。你怎么就台上台下,两个样呢?你看看人家焦裕禄。”
“去去去,不要跟着我了,咋啦?县委书记就不能有自己的性格?你以为我喜欢你跟着我吗?我是想问你,现在羊拉乡的粮食不是问题了,公路也不是问题了,怎样才能有新的突破。”
朱恩铸走路如风,张敬民跟着像小跑。
“嗯,羊拉乡的粮食,也只是暂时解决了困难,但并不稳定。如果科技措施不落实,还会回到原来的样子。”
“至于突破吧,要做的事情就太多了。最重要的就是搞钱。粮食稳住,公粮,吃饭解决了。农民手头没有钱,没钱是最恼火的问题。孩子读书,老人看病,人情往来,哪里哪里都要钱。”
朱恩铸点题,“说重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抓住吹糠见米的事情。”
张敬民补充说,“我觉得有两样来钱最快,一是畜牧业,二是万亩梯田。万亩梯田的水渠在大集体的时候,就修得差不多了,只要连起来,有水,梯田就活了。”
说着,就到了县委招待所。
县委机关食堂的林师傅,临时抽调到县委招待所食堂负责,近千人的伙食够忙的,厨师和临时请的小工忙得不可开交。
林师傅迷惑地看着朱恩铸,“书记,你这是?”
“我不是说过吗?每餐的菜不能重复,八菜一汤,一定要让干部们感觉到回家过年。”
“书记,都是按你指示,你看看,这是今晚的菜单。”
朱恩铸接过菜单,菜单上写着,“清炖羊肉,酥肉炖粉丝,凉白肉,小炒肉,凉鸡,清汤丸子,爆炒回锅肉,千张肉,清菜汤。”
朱恩铸放下菜单,脱下军大衣,系上围裙,告诉林师傅,“今天的小炒肉,我来炒。”向张敬民喊道,“快来给我当下手。”
分组讨论结束,吃饭时间差不多就到了,餐厅里的人越来越多。
县委招待所住宿能容纳五百多人,但餐厅上下三层可容纳近千人,所有参会的干部都能聚在一起。
有人问道,“咋厨房里的那个厨师有点像朱书记。”
接话的人答道,“啥有点像?就是朱书记。”
厨房外的人越聚越多,林师傅喊道,“朱书记炒菜好看吗?请上坐吧。”
朱恩铸边炒菜边大声吼道,“这道菜叫‘壮行小炒’。想吃,就得拿丰收来换。”
小炒肉起锅,朱恩铸给每桌都送上,干部们看着桌上的小炒肉,拿着筷子,互相问道,“敢吃不?”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747/4435727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