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 第932章 突击视察县医院

第932章 突击视察县医院


听到林三七的突然质疑,金县长一点也不慌,反而笑呵呵答道:

    “林部长,这个你有所不知道,我们安都县全称安都瑶族自治县,全县70%人口都是少数民族,所以政策方面相对自由,并没有像大城市管得那么严。

    我们这里已经够穷了,没有工业,农业生产也不行,用一穷二白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林部长你也看到了,我们安都县到处都是大山。

    关键这个大山属于岩溶地貌,全县到处洼地密布,石山联绵,石山面积占总面积的90%,人均耕地不足半亩。

    就这半亩地想要养活一家老小,太难了,如果我们不允许少数民族做点小买卖,老百姓连盐巴都买不起,这样会乱的。”

    林三七懂了。

    少数民族聚焦的地区,往往都是什么深山老林里,条件最艰苦。

    如果不给他们特殊照顾,开个口子,老百姓日子过不下去了,那社会就会不安定。

    穷则思变,对沿海的老百姓来说是下南洋,去欧洲讨生活。

    “能做生意好啊,哪怕是小买卖,呵呵。”

    林三七这下更放心了,能做小买卖,那就饿不死,生病了花个几毛钱,几块钱总是问题不大的。

    这样赤脚医生的收入来源就解决了。

    哪怕没有钱,这茫茫大山里有得是可爱的小动物,什么野兔野鸡野山羊来一只,也足够支付诊金和药费了。

    几人走了几百米,就到了一座破庙前面,门口挂着一块十字。

    金县长指着介绍道:

    “林部长,这就是我们安都县医院,也是目前全县唯一的医院。原来是县里的城隍庙,解放后改成了医院。”

    林三七早就看到旁边的牌子了,心想这年头的寺庙可真是糟了大罪了,不是改成学校,就是改成医院。

    因为没有提前打招呼,所以就没有出现陕省临童县的造假一幕。

    林三七进入院子后,发现病人还真不少,一个个都在那边哼哼。

    甚至还能看到不少竹椅子制成的简易担架,显然是下面乡镇赶来治病的人。

    金县长对着屋里喊了几声:“老单,老单!”

    就看到一个60多岁的老头,匆匆从屋里跑了出来。

    林三七观察了一眼,戴着眼睛,穿着破旧的中山装,光着脚,压根就不像一位县医院的院长。

    其他院长都是知识分子,恨不得在胸口口袋里别上三、四支钢笔,以显示自己的身份。

    单光明跑到院子里,一看是县里的老大了,于是点头哈腰道:

    “金县长,你怎么来了?是有哪里不舒服吗?”

    金县长赶紧介绍道:“老单,这是首都来的林三七副部长,上次你提到过的抗结核四联疗法的发明人就是他。”

    单光明一听,眼睛都发亮了,赶紧伸出手来:

    “原来您就是林部长,啊呀幸会幸会,你看我都没提前收到通知,一点准备都没有。啊呀,不好意思,你看我这手脏的。”

    两人手分开后,林三七的手上就遗留着一些黑色的粘状物。

    林三七嘴角扯了扯,当医生的多少都有点小洁癖,但这时候是绝对不好表现出来的,反而故作轻松道:

    “单院长,你好,你这是在给病人看病啊,这手上的是,狗皮膏药?”

    黑色粘状物气味还是挺浓的,林三七当然不会怀疑是一坨屎。

    单光明不好意思道:

    “对,有个病人从山上摔下来了,我正在给他制作膏药,刚刚一激动忘了,嘿嘿。”

    林三七点点头又问道:

    “单院长,我这次来安都县就是来调研的,我想问了下,你们全县现在有多少医生?多少老百姓?”

    单光明看了看屋里,咬牙道:

    “林部长,我这还有病人,等我处理完我再跟你汇报。”

    林三七赶紧双后合十道歉道:

    “啊呀,不好意思,你赶紧去看病吧,病人第一。”

    单光明又快步跑进了房间,林三七环顾了县医院一圈,发现这就是一个普通四合院,占地面积不算大。

    但是病人不算少,几乎把院子给占满了,现场起码有30多人。

    金部长心里还在埋怨这个单光明死脑筋,大领导来视察了,把病人交给其他医生就行嘛,怎么管自己跑掉了。

    于是主动帮着介绍道:

    “林部长,目前我们安都县一共有18万人,医生……医生有6个,原来都是县里的土郎中收编的。包括这位单光明医生也是,他是祖传的骨伤科,单家在安都小有名气。”

    十多分钟后,单光明又小跑了过来,把众人请到了院长办公室。

    说是办公室,其实就量个吊脚楼一样的房间,全是木头坐的,里面有几把竹椅子,一张估计会摇晃的木书桌。

    单院长亲自泡了几杯茶过来:

    “林院长,这是我们自己家里摘的野茶叶,乡下地方没有好东西,您请喝茶。”

    林三七不以为意,条件更艰苦的三年自然灾害他都经历过,没有比那时候更苦的事情了。

    “单院长,刚刚你治疗的病人是什么情况?”

    单光明坐直身子,认真回答道:

    “那病人呀?是县城以东30里的龙湾乡人,病人昨天上山种地,从山上摔下来,肋骨和前臂都骨折了,伤势还是比较重的。

    因为病人今年才29岁,是家中的壮劳力,所以家里人凑了点钱,送到了我们县医院。如果是其他人,一般是不会送到县里来的。”

    林三七小小吃了一惊:

    “咦,你的意思是,壮劳力才有资格看病,普通的老弱病残有病是不治的?”

    单光明苦笑着点点头:

    “虽然说出去很残酷,但事情就是如此,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死了就死了,只能怪自己的命不好。

    就像这个骨折病人,挂号费是2毛钱,虽然用的都是中草药,但几个疗程下来,加起来药费也要5块钱。

    这点钱对城里人来说也就是三只鸡的价格,普通工人一个月30元,5元钱并不是什么巨款。

    可是对山里人来说,他们一年到头赚的工分,连饭都吃不饱,哪来的钱看病啊。5元钱,可以说99%的农民都拿不出来。”

    林三七心里盘算了一下,心想六十年代,果然是北方比南方要富一些。

    像昌平县的农民,5元钱,一般的家庭还是拿得出来的。

    甚至逢年过节,还能进到京城里面去买点东西,除开三年时期,平时饭还是吃得上的,并没有饿死人的情况。

    但在西广省的农村,穷就是彻底的穷,连饭都吃不饱的穷,饿死人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这种情况在浙南、胡建、粤东地区也非常普遍,也恰恰是这些地方往往都成为了侨乡,老百姓只能背井离乡去外国讨生活。

    归根到底,还是田太少。

    像安都县人均耕地0.5亩,再加上石灰岩土地太贫瘠,粮食产量非常低,没办法养活更多人。

    林三七看向了身边的王晋,问道:

    “老王,你就是安都县出来的,你说说你老家的情况?”(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525/1111019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