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雾锁孤灯
楚璃的指尖在斑驳的木门上停顿了片刻,指腹碾过一道深可见骨的刻痕。那痕迹像极了某种兽爪的印记,边缘却带着刻意打磨过的圆润,仿佛有人用数年光阴,一遍遍摩挲着这道伤口。
暮春的雨总带着股沁骨的凉,顺着檐角坠成珠帘,将这座藏在苍崖深处的“听风小筑”裹在一片朦胧里。三天前,她循着师父临终前攥在掌心的半块玉佩,一路从金陵追到这闽地群山,玉佩上刻着的“听风”二字,在雨水里泛着温润的光。
“进来吧。”
门内传来的声音像被水泡透的棉絮,软塌塌的,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楚璃推门时,铁锈的合页发出刺耳的吱呀声,惊得梁上几只灰雀扑棱棱飞起,溅起的雨珠落在她肩头的青布衫上,洇出点点深色。
堂屋没点灯,唯一的光亮来自西窗——那里糊着的窗纸破了个洞,恰好漏进半盏残阳,将窗边端坐的老者剪影拓在斑驳的墙面上。他背对着门,手里正摩挲着个物件,轮廓在昏暗中看不真切,只听见木头被反复摩挲的沙沙声。
“沈先生?”楚璃按在腰间软剑上的手松了松。师父的信里说,若寻到听风小筑,便找一位姓沈的故人,他会告知当年“玄铁案”的真相。
老者缓缓转过来。楚璃这才看清,他手里捏着的是个核桃大小的木刻,雕的是只衔着桂枝的青鸟,翅膀的羽毛被磨得发亮,露出底下浅黄的木色。他的脸藏在阴影里,唯有一双眼睛,亮得像浸在寒潭里的星子。
“柳长风的徒弟?”他开口时,嘴角牵起一道极淡的弧度,“他倒是舍得让你来找我。”
楚璃从怀中取出那半块玉佩,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家师上月仙逝,临终前只留此物,说唯有沈先生知晓,当年他为何要退出六扇门,为何要将‘玄铁案’的卷宗付之一炬。”
老者的目光落在玉佩上,瞳孔骤然收缩。他抬手时,楚璃才发现他左手的小指缺了半截,断口处结着厚厚的老茧。“这玉佩……原是一对。”他声音发哑,“另一半,在当年负责玄铁案的总捕头手里。”
“总捕头?”楚璃心头一震,“您是说,李默?可史书上记载,李捕头早在二十年前就死于劫狱的乱匪之手。”
老者忽然笑了,笑声里裹着雨气,听得人脊背发凉。“史书?那东西能信吗?”他将木刻青鸟往桌上一放,“李默没死,他只是换了个身份。你师父当年之所以退隐,就是因为发现了李默的秘密——玄铁案根本不是劫狱,而是李默监守自盗,那批失踪的玄铁,被他藏在了……”
话音戛然而止。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一道惨白的月光从窗洞钻进来,恰好照在老者的脖颈上。那里不知何时多了根细如发丝的银线,线的末端,沾着一滴暗红的血。
老者的眼睛还圆睁着,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他的手保持着指向桌角的姿势,指尖距离那只木刻青鸟,不过寸许。
楚璃猛地拔剑,剑光在昏暗中划出一道冷弧,却只斩断了半空中飘落的一缕灰发。她冲到窗边时,只看见院墙外的竹林里,有个黑影如鬼魅般闪过,衣袂翻飞处,露出半截绣着青鸟纹样的袖口。
风从窗洞灌进来,吹得桌上的木刻青鸟轻轻转动。楚璃这才发现,青鸟的翅膀底下,刻着一个极小的“默”字。
她俯身去看老者的尸体,却在他紧握的右手里,摸到了一块冰凉的硬物。摊开手心,是半块碎裂的玉佩,玉质温润,与她带来的那半块,恰好能拼出完整的“听风”二字。
而玉佩的断口处,沾着新鲜的血迹,和一丝极淡的、属于龙涎香的气息——那是京城里只有王侯将相才能用的熏香。
远处忽然传来几声犬吠,撕破了山间的寂静。楚璃握紧两块拼合的玉佩,目光扫过桌上的木刻青鸟,又望向竹林深处那片浓得化不开的黑暗。她知道,自己找到的不是答案,而是一个更深的漩涡。而那个戴着青鸟纹样、用龙涎香的人,究竟是死而复生的李默,还是另一个藏在暗处的猎手?
檐角的水滴再次坠落,敲在青石板上,发出单调的声响,像是在为这场刚刚开始的追逐,倒计时。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365/5036819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