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为了水争吵起来
自打村里人开始种红薯,那两口井边就没断过热闹。天刚蒙蒙亮,张二叔挑着空水桶往井边挪,心里打着小算盘:这时候人指定少。哪成想刚到学堂院外,就见挑水桶的、拎瓦罐的排了老长一串,尾巴都甩到墙外头了。
他赶紧往队尾一站,前头的李五叔听见动静回头,俩人一对眼,李五叔先开了口:“你这老小子也来这么早?”张二叔擦了擦额头的汗:“想着早上凉快呗,合着你也是这么想的?”俩人叹着气,张二叔扭头想往村东头那口老井绕,脚刚抬起来又落了回去——谁知道那边是不是也排着长队?只能老老实实在这儿耗着。
太阳慢慢爬高,井边的人越聚越多,后头的开始脚不沾地地挪,嘴里嘟囔着“这得等到晌午去”。正憋得慌,前头突然吵开了。赵婶子拎着绳子往井下送,旁边王婶子叉着腰:“你都打了十桶了吧?攥着井绳不撒手,我家灶上还等着水做饭呢!”
赵婶子把瓢一墩:“谁告诉你十桶?刚满八桶!”
“八桶还少?该轮着我了!”
“急啥?我打完自然有你的份!”
王婶子急得直跺脚:“等你打到天黑,我家老少喝西北风去?”
“你喝不喝风,碍着我啥?我又不是我孙子!”
这话一出口,后头的人都炸了锅。
“赵家嫂子这就不地道了”
“就是,哪能自己占着井?”
赵婶子见人多嘴杂,索性往地上一坐,拍着大腿哭起来:“我不就多打两桶浇红薯嘛!这是要逼死我老婆子啊!不浇地,红薯怎么种,我一家吃啥?”
有人见劝不住,飞跑着去叫村长。井边的人看着赵婶子撒泼,心里却都转着同一个念头:还是老时家精明,自家地里打了两口井,院里还有两口,哪用在这儿遭这份罪?
村长慢悠悠晃过来,往井台边的大石头上一站:“都给我消停点!排队就得有排队的规矩!一家最多打十桶,就要给下家腾地方!谁也别想耍赖!”
赵婶子还坐在地上,仰着脖子喊:“十桶了不够浇地的,地里的红薯咋办?”
村长皱着眉琢磨半天:“不够用?那咱凑钱再打口井!各家匀点银子,这事不就结了?”
话音刚落,下头就有人摆手:“我家可没闲钱!”
“这年头银子得攥手里才踏实,哪能瞎往外拿?”你一句我一句,没一个松口的。
村长看着这光景,脸沉得像块铁:“没人愿意?那就在这儿好好排着!再吵吵,可别怪我按村规来!”
井边顿时没了声,可那股子火气没处散,都憋在嗓子眼。太阳越晒越毒,水桶在地上“哐当”响,没人说话,可那排队的影子,是越来越短。
狗蛋在井边看够了热闹,挑着空扁担就往老时家去。看门的见是他,摆摆手让他自个去时义的院子。刚进月亮门,他就扯着嗓子喊:“三哥!三哥!找你有事儿!”
时义正抱着小儿子在屋里哄,听见动静就出来了,笑着问:“狗蛋这是咋了?急慌慌的。”
狗蛋把扁担往墙根一靠,搓着手说:“三哥,我想跟你商量个事。晚上我想用你家地里那井的水浇地,成不?”
时义愣了下:“你要晚上浇?”
“嗯!”狗蛋点头,“晚上不用跟他们挤着排队,凉快不说,还能安安静静干活。”
时义抱着孩子颠了颠,笑道:“行啊,你不嫌黑就去用。反正那井闲着也是闲着。”
“那可太谢三哥了!”狗蛋乐颠颠的,“我这就回去睡觉,晚上好有精神干活!”
他出月亮门的时候,正撞见时小四。“四哥!”打了声招呼,脚步没停就走了。
时小四进了院子接过时义怀里的小侄子,亲了亲脸蛋,问:“三哥,狗蛋来干啥了?”
时义笑着摇头:“还能啥事儿?这傻小子,想晚上用咱家地里的井水浇地呢。”
“嘿,他倒能想,知道晚上干省事。”
“可不是嘛,越长大脑子倒越灵光了。”
时小四逗着怀里的孩子,忽然笑出声:“这还不是咱小时候的功劳?”
哥俩对视一眼,想起小时候合伙“欺负”狗蛋的事儿,忍不住哈哈笑起来。
老时家按部就班地过着。汉子们每日照旧打水浇地,肩膀磨红了也不吭声;女人们守着家,做针线活、照看孩子,屋里屋外收拾得妥帖。家里的小娃娃们一个个养得白胖,尤其时仁家的安喜,天生一张笑脸,见了谁都咯咯地笑,时老太疼得不行,总爱把她抱在怀里逗弄。虽说亲阿奶牛氏对这丫头总淡淡的,可大姑姑、小姑姑和老太太疼她,也就够了。
李青青脸上的笑容也一天比一天多了,眉眼间渐渐有了活气。
这天,牛氏又踱到时小四的院里,拉着任雅问:“小雅,最近有没有觉得恶心?想睡觉?”
任雅摇摇头:“没有啊,娘。”
牛氏又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问:“那……这个月小日子来了没?”
任雅脸“腾”地红了,小声说:“刚走没几天呢。”
牛氏脸上的笑一下垮了,数落道:“你们俩可得抓点紧!你姐家孩子都会叫娘了,你这还没个动静。”
任雅只能低着头点头:“知道了,娘。”
“你看你大嫂,这也有了,估摸着冬天就生,那时候坐月子多舒服,不冷不热的。”牛氏又唠叨起来,“你们赶紧的,别等天热了再坐月子,遭罪!”
“知道了娘。”任雅无奈应着。
牛氏看实在没什么可说的了,才跺了跺脚,转身离开了小四的院子。
没人能真正懂牛氏那颗急着抱孙子的心,她自己心里跟明镜似的——闺女再好,长大了终究是要嫁人的。嫁得好,或许还能时常顾着娘家;若是嫁得不如意,反倒要娘家时时操心拉扯,那日子更难。
可儿子不一样。儿子是家里的根,娶了媳妇往家里添人进口,生了娃也是自家的血脉,能守着老屋,撑起门户。看着别家孙子绕膝,牛氏夜里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自己家里男人多人丁才兴旺,日腰杆也能挺得更直。
这份心思,她没法跟旁人说透,只能一遍遍催着儿媳。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246/2248455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