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生万物:从民国小地主到开国元帅 > 第48章 别人可能亏,但俺永远是血赚

第48章 别人可能亏,但俺永远是血赚


富贵攥着账本,脚步“噔噔噔”往长工房跑,一进门就扯着大嗓门喊:“柱子、老杨!恁几个赶紧跟俺来,有要紧活计!”

柱子正擦着镰刀呢,听见喊声立马直起腰:“富贵哥,啥活这么急吼吼的?”

“别问了,先干活!”富贵领着几人往粮仓走,到了门口指着囤得冒尖的旧粮囤说,“把这些陈粮都挪到院门口去,一斗一斗地搬,都给俺码得齐整整的,别撒了一粒!”

几人不敢耽搁,扛着木斗就往粮囤里装。陈粮虽说干得能敲出响,可分量不轻,柱子搬了两斗就喘着粗气:“富贵哥,这粮搬出去干啥?往年不都是拉到县里粮行卖钱吗?”

富贵一边帮着扶斗,一边说:“今年天旱成这样,少爷心善,要分给村里的庄户。

不过不是一次给完,每家每天来领一碗米就行。”

老杨听了愣了愣:“就给一碗?这够干啥的?多给点不更实在?”

“你懂啥!”富贵摆手,“升米恩,斗米仇,咱家里的粮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能让他们饿不死就中了。”

几人点点头,接着埋头搬粮。

没多大一会儿,牛家大院门口就码起了好几排粮斗,金黄的陈粮在夕阳下泛着光,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停下脚瞅两眼。

粮搬完了,富贵又喊来俩机灵的小子:“狗蛋、二娃,恁俩这会儿就挨家挨户去说,就说咱家少爷发话了,从明天起,每家每天都能来院门口领一碗米,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娃娃,都有份,让大伙记着点,别错过了。”

狗蛋挠挠头:“富贵哥,这话咋说才好?”

“就照俺说的直白点!”富贵嘱咐道,“跟庄户们说清楚,是少爷心疼大伙今年没收成,特意拿陈粮救济的,别让人家以为是啥别的意思。

还有,别摆架子,好好跟人说!”

俩小子应了声“晓得了”,拔腿就往村里跑。

狗蛋先到了张大爷家,推开门就喊:“张大爷!张大爷!好消息!牛家少爷让俺来通知,从明天起,恁家每天都能去牛家院门口领一碗米!”

张大爷正坐在门槛上愁秋收的事呢,一听这话噌地站起来:“真的?领一碗米?没糊弄俺吧?”

“哪能糊弄您啊!”狗蛋拍着胸脯,“全村都得通知到,每家都有,您到时候早点去就行!”

另一边,二娃也到了李婶家,把领米的事一说,李婶手里的针线都掉在了地上:“哎哟,这可真是救急了!今年地旱成那样,正愁冬天没米下锅呢,牛少爷可真是善人!”

没多大工夫,全村都知道了牛家给米的事。

庄户们凑在一块儿念叨,都觉得心里暖烘烘的,盼着明天早点来,能领到那碗救命的米。

而富贵站在院门口,看着码得整整齐齐的粮斗,又瞅着村里渐渐亮起的灯火,心里头琢磨:少爷说的日行一善,原来是这么个意思,既帮了人,又合规矩,还是少爷想得周到。

第二天。

天刚蒙蒙亮,牛家大院门口就热闹起来了。

先是张大爷揣着个粗瓷碗,背着手慢慢挪过来,见院门口粮斗旁已经站了俩人,忍不住问:“恁俩也是来领米的?”

那俩人点头:“可不是嘛,昨天听狗蛋说的,赶紧来占个前儿。”

没多大会儿,人就越聚越多,顺着院墙根排起了长队,有抱着娃的媳妇,有扛着锄头的汉子,还有拄着拐杖的老人,叽叽喳喳的,跟赶大集似的。

富贵早早候在粮斗旁,手里端着个大木勺,见人来齐了,清了清嗓子喊:“大伙别挤,排好队!一家一碗,都有份,保证不少恁一粒!”

队伍前头的是李婶,她把手里的蓝花碗递过去:“富贵啊,麻烦你给舀满点,家里俩娃等着喝粥呢。”

富贵笑着接过碗,勺伸进粮斗里,满满舀了一勺,又轻轻颠了颠,把冒尖的米拨下去点:“李婶您放心,这一碗不多不少,刚好够恁家五口喝顿稠粥,要是多添两瓢水,熬成稀的,撑一天也中。”

李婶接过来瞅了瞅,米粒颗颗分明,瓷碗都快满了,笑着说:“中中中,这就不少了,多谢少爷,也多谢你富贵!”

后头的人跟着往前挪,富贵一勺勺地舀,动作麻利又匀实,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来领,都是一碗的量,没偏没向。

有个汉子瞅着碗里的米,忍不住问:“富贵哥,就这一碗,能顶事儿不?”

富贵擦了擦额头的汗:“咋不能顶事儿?这米看着少,熬粥最禁饿。恁家三口人,早上喝顿稠的,晌午和晚上添点水熬稀的,一天饿不着。

再说了,这是天天都能领,不是就给这一回,慢慢攒着,冬天也能对付过去。”

汉子听了点点头:“也是这个理,多亏了牛少爷,不然今年冬天真不知道咋过。”

队伍慢慢往前挪,每个人领了米都要跟富贵道声谢,有的还会念叨两句牛少爷的好。

太阳越升越高,晒得人身上暖烘烘的,富贵手里的勺子就没停过,看着每个人领了米满意地走了,他心里也敞亮:少爷这法子真不赖,既帮了庄户,又不浪费粮,往后村里的人,该更念着牛家的好了。

这工夫,牛天赐正坐在自家堂屋的太师椅上,手里夹着根哈德门,烟丝烧得滋滋响,一缕缕青烟往上飘。

他眯着眼,慢悠悠抽了一口,刚把烟圈吐出来,耳旁就“叮”地蹦出个声儿。

【恭喜主人日行一善,获得500造化值。】

牛天赐挑了挑眉,没太当回事,昨儿就琢磨着,今个分米指定能有造化值进账,倒比想的还快些。

他指尖夹着烟,又往嘴边送了送,还没等吸第二口,那提示音就跟串了线的炮仗似的,连着响起来:

【恭喜主人日行一善,获得500造化值。】

【恭喜主人日行一善,获得500造化值。】

这下牛天赐坐直了些,嘴角悄悄往上翘了翘。

他心里门儿清,这是院门口领米的庄户多了,每一户领走那碗米,系统就给算一回“善举”。

烟卷烧到了滤嘴,牛天赐把烟头摁在旁边的铜烟缸里,刚要再摸一根,提示音还在不停响,跟外头卖糖人的拨浪鼓似的,一阵接一阵没个停:

【恭喜主人日行一善,获得500造化值。】

【恭喜主人日行一善,获得500造化值。】

他干脆不摸烟了,双手往膝盖上一搭,心里头扒拉着算:村里差不多五十来户人,一户500造化值,这一趟下来,就是两万多。

虽然500造化值不多,但架不住多啊,天牛庙村百余户人家,就算每日有五十户庄户来领粮食,每天就能入账25000点造化值,简直就是血赚啊。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241/2248531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