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西游:稳健人生,从高中进士开始 > 第110章 欲建书院

第110章 欲建书院


颍川陈氏千年老宅,深似渊海。

陈曦归宗,老祖陈群亲定琅琊婚约。

更有王羲之、贾诩、郭嘉这等跳出红尘的散仙之尊联袂背书,其地位于族中已如日中天,凌驾于寻常族老之上。

不过陈群深谙陈曦性情与所求,归宗翌日,便亲自过问了陈曦起居。

不过半日,府邸西北角,一处原本清幽雅致、专供族中宿老静修的独立院落澄心苑,便被腾挪出来,由老祖亲口赐予陈曦。

澄心苑坐落在府邸深处,背倚一片苍翠古柏林,院墙高耸,隔绝内外喧嚣。

院内布局疏朗,数间青砖黛瓦的精舍错落有致,檐角飞翘,积雪压檐,更显静谧。

院中一池活水引自府外清溪,此刻虽覆薄冰,却依稀可见几尾锦鲤在冰下游弋。

几株老梅虬枝盘结,疏影横斜,点点红蕊在寒风中傲然绽放,暗香浮动。

“公子,老祖宗特意吩咐了,此苑内外皆有族中精锐护卫,等闲不得靠近,绝无人敢扰您清修。”

引路的管事躬身垂首,语气恭敬至极,将一串沉甸甸的黄铜钥匙交到阿福手中。

更令陈曦微感讶异的是,澄心苑东侧,紧邻着一处稍大些的院落,原本似是库房杂院,此刻也已打扫干净,修葺一新。

数十名随陈曦而来的格物学子,连同张铁山、赵清源、周大壮等核心弟子,皆被安置于此。

两院之间仅隔一道月洞门,往来极为便利。

“老祖宗说,公子传道授业之心拳拳,学子既随公子南下游学,自当就近安置,方便公子随时指点课业,亦不误公子自身修行。”

管事察言观色,连忙解释道。

这份安排,可谓思虑周全,给足了陈曦无与伦比的尊重与礼遇。

既保证了他个人修行所需的绝对清净,又照顾了他格物传道、提携后学的需求,一举数得。

陈曦颔首,对陈群的安排并无异议。

他本就不喜俗务缠身,如此环境,正合心意。

待管事退下,陈曦步入澄心苑主屋。

屋内陈设古朴雅致,一应器物皆是上品,地龙烧得温暖如春,驱散了深冬寒意。

屏退左右,只留阿福在外照应,陈子凡与牛小虎则安置在侧厢房。

心念微动,空间泛起水波般的涟漪。

下一刻,陈曦的身影已出现在水月洞天灵山之巅。

外界不过一日,洞天内却是十日光阴流转。

浓郁的灵气氤氲如雾,清泉潺潺,古木参天。

陈曦盘膝坐于清泉畔的青石之上,五心向天,气息与整个洞天浑然一体。

突破亚圣之境带来的磅礴气象已然沉淀内敛,此刻他神念澄澈如镜,返照己身,梳理着自身根基与未来道路。

【仙道】:天仙圆满之境,仙元浩瀚如星河奔涌,精纯凝练,已达此境极致。

单论仙元雄浑与精纯,已隐隐触摸到玄仙的门槛。

然玄仙之境,需对大道法则有更深层次的领悟与掌控,非单纯积累可成。

【武道】:九转金身第二转中期圆满,筋骨血肉如神金浇筑,气血奔流似汞浆轰鸣,单凭肉身之力,便足以硬撼寻常玄仙而不落下风。

此乃护道根基,亦是力量承载之器。

【儒道】:此乃根本!亚圣之境已然稳固。

识海深处,那口浩然正气温润如玉,又隐现金芒,奔涌间气象万千,无数承载着圣贤微言、天地至理的金色符文生灭流转。

身后虚空,竹简沉浮、书声琅琅、山河社稷的异象虽隐而不发,却已凝实无比,心意一动便可显化,言出法随,教化一方。

更关键的是,承载了格物大道真髓的《格物天工论》金书,已与这口浩然正气彻底交融,成为其核心本源的一部分。

【稳健经验值】:52383点。

【神通秘术】:《文王后天六十四卦》圆满,洞察天机,趋吉避凶。

《浩然剑典》圆满,正气为锋,代天行宪。

《春秋》原典完全炼化,圣贤微言,契合圆满。

有此三大神通,再结合陈曦当下的实力,不知不觉间已然成为一方巨擘。

“亚圣已成,根基浑厚。下一步,便是梳理学问,传道天下,将格物大道真正推及四海,泽被苍生。此乃水磨功夫,亦是凝聚人道文运、冲击儒圣之境的必经之路。”陈曦心中明悟。

格物之道,非闭门造车可成。

著书立说、传道授业、泽被生民,每一步都需脚踏实地,聚沙成塔。

唯有将这门学问真正传播开去,深入人心,改变现实,才能引动更磅礴的人道文运洪流,反哺己身,叩开那虚无缥缈的儒圣之门。

就在陈曦于水月洞天中推演未来,规划开宗立派细节之时,洞天之外,澄心苑内,空间微澜。

三道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院中古梅树下,仿佛他们一直都在那里。

玄衣垂落、气息渊深的陈群。

青衫磊落、目光温润的王羲之。

以及提着朱红酒葫芦,脸上带着几分慵懒笑意的郭嘉。

陈曦心生感应,瞬间自水月洞天退出,身影出现在主屋门前。

“老祖,逸少先生,奉孝先生。”

陈曦拱手为礼,神色平静。

“子川小友这地方选得好,澄心静气,暗合天道。”

郭嘉灌了口酒,目光扫过清幽的院落,啧啧称赞。

陈群看着陈曦,眼中带着长辈的期许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

“子川,住得可还习惯?此地文脉沉淀千年,于你稳固境界,感悟天地,当有裨益。”

“谢老祖安排,此地甚好。”陈曦颔首。

王羲之抚须笑道:“子川归宗,此乃颍川之幸,亦是文坛之幸。我与长文、奉孝商议,子川如今学问自成体系,开宗立派,正当其时!”

此言一出,陈曦心中了然,面上却依旧沉静。

陈群接过话头,声音平和却带着千钧之力:

“不错。颍川乃文脉祖庭之一,千年积淀,底蕴深厚。我意,在城外择一钟灵毓秀之地,由陈氏与琅琊王氏共同出资出力,为你兴建一座书院!”

他目光深远,仿佛已看到未来气象:

“此书院,不囿于陈、王两姓,广纳天下有志于格物致知、明理济世之英才。以你为山长,掌院务,传格物之大道。书院之名,亦可由你自定。”

郭嘉晃着酒葫芦,接口道:“此举一石数鸟。其一,子川学问得以传承光大,凝聚人道文运,此乃根本。”

“其二,颍川陈氏借书院之势,文脉更盛,地位愈发稳固,且与琅琊王氏联系更深。”

“其三,书院广纳英才,不拘门第,可源源不断为朝廷、为陈王两家输送精通格物、务实济世之干才,此乃长远布局。”

“其四,陛下闻之,只会乐见其成,此乃彰显文治、昌盛国运之举!”

他顿了顿,看向陈曦,笑容带着洞悉:

“至于佛门、道门…此乃人间文教盛事,根基在黎庶,在实用,在煌煌正道。他们纵有微词,亦难撼大势。子川鸿胪寺诛妖,已显雷霆手段,此刻立书院,行教化,刚柔并济,谁能指摘?”

王羲之亦道:“老夫可亲书匾额,并开放部分琅琊王氏藏书楼典籍,供书院学子参阅。此书院,当为天下格物学问之圣地!”

陈群最后定音,看向陈曦:

“子川,你意如何?在颍川开此书院,传你之道,可愿?”

寒风拂过院落,卷起几片梅瓣。

陈曦立于阶上,青衫微动。

开宗立派,建立属于自己的道统根基,这正是他刚刚在水月洞天中规划的下一步关键!

颍川文脉深厚,陈、王两家倾力支持,资源、名望、生源、朝廷认可皆不成问题,确是天赐良机。

不过,陈、王两家终究是世家,这般牵扯过深.........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45/2250548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