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玄策请缨
静室之内,烛火通明。
四壁空空,唯有一案数椅,窗外松涛之声隐约可闻,更衬得此间静谧非常。
陈曦端坐主位,子业侍立其身后,气息沉凝如岳。
陈子凡、张铁山、赵文启、周清芷四人分坐两侧,神色皆肃然,目光聚焦于主位之上的陈曦,等待着他交代书院后续安排与东征相关事宜。
气氛沉凝,却暗含着一种被委以重任的激动。
陈曦目光扫过四人,正欲开口,忽的眉梢微不可察地一动,视线转向静室门口。
几乎同时,子业沉静的目光也扫了过去。
笃笃——
轻微的敲门声响起,打破了室内的寂静。
“进来。”陈曦声音平和。
门被推开一道缝隙,一个身影略显局促地站在门外,正是王玄策。
他今日未着王家子弟常见的华服,只一身朴素的青色书院常服,面容清秀,眼神却亮得惊人,带着一丝不安与决绝交织的复杂神色。
“山长…诸位师兄师姐。”
王玄策对着室内众人躬身一礼,语气带着歉意却又异常坚定。
“弟子…弟子冒昧打扰。适才听闻山长召见子凡师兄等人,弟子…斗胆猜测或与东征之事有关,心绪难平,故不请自来,恳请山长恕罪。”
陈子凡皱了皱眉,金睛闪过一丝疑惑。
张铁山和赵文启对视一眼,周清芷亦是美眸微闪,都有些意外王玄策的突然到来。
陈曦看着门外的少年,并未因他的贸然前来而不悦,只是淡淡道:
“既来了,便进来吧。”
“谢山长!”
王玄策眼中闪过一抹喜色,立刻步入静室,小心地掩上门,却不敢就坐,只是恭敬地垂手立于下首。
陈曦不再看他,目光重回陈子凡四人身上,开口道:“召尔等前来,正是为东征之事。”
他语气沉静,条理清晰:
“陛下旨意已下,我不日便将启程前往幽州大营。书院诸事,需尔等同心协力,维持运转,不可因我离去而有半分懈怠。”
“请师父(山长)放心!”四人齐声应道。
“此外,东征乃国朝大事,十万将士浴血沙场,书院既以格物致用、济世安民为旨,此刻正当效力。”
陈曦说着,目光转向张铁山与赵文启:
“铁山,你主持百工堂,于符文锻造、器械精研已有心得。文启,你算策堂于力场推演、模型构建尤为擅长。”
两人立刻挺直腰背,凝神细听。
“子凡此前所研火子雷,乃集符文与格物精工之法于一体,其威能可控,于攻坚破垒应有奇效。然此前仅为试作,未曾量产。”
“我离去后,你二人需通力协作,铁山领百工堂匠师,依据此图,联合子凡,优化锻造流程,以流水线法,全力赶制火子雷。”
他又看向周清芷:“清芷,你心思缜密,于结构平衡、能量流转颇有灵性。协助铁山、文启,尤其注意火子雷外壳的坚固与符文回路的保护,避免搬运、储存时意外触发。”
最后看向陈子凡:“子凡,你总揽协调,监督进度。此事关乎前线将士性命与战局走向,务必谨慎,不容有失。”
“弟子遵命!”四人闻言,脸上皆涌起激动与凝重之色。
能将书院所学,应用于保家卫国的战场,这是格物之道价值的最佳体现,他们顿感责任重大,热血沸腾。
“师父放心!俺一定把那些铁疙瘩造得又结实又够劲!”
张铁山拍着胸脯,黝黑的脸上放光。
“学生定竭尽所能,推演完善,不负山长期望!”
赵文启眼神专注,已然开始心算。
“清芷明白。”
周清芷轻声应下,眸光已落在那结构图上,若有所思。
“包在我身上!保证一粒哑火的都没有!”
陈子凡把胸脯拍得砰砰响,火睛里满是干劲。
安排已毕,陈曦微微颔首,正欲让几人退下尽快着手准备。
不料,一直安静立于下首的王玄策,忽然猛地抬起头,上前一步,对着陈曦深深一揖,声音因激动而带着一丝颤抖,却异常清晰坚定:
“山长!弟子王玄策,恳请随您一同前往辽东前线!”
此言一出,静室内霎时一静。
陈子凡四人皆惊讶地看向王玄策。随军出征?
那可是真刀真枪、瞬息万变的战场,并非书院演武!
王玄策虽天赋不错,但毕竟年轻,修为也并非弟子中最顶尖者。
陈曦目光落在王玄策身上,并未立刻回答,只是平静地看着他:
“哦?为何想去?”
王玄策深吸一口气,挺直脊梁,目光灼灼,毫无惧色地迎向陈曦的视线,朗声道:
“回山长!弟子入书院,修习格物之道,非为皓首穷经,亦非为独善其身!正为经世致用,解民倒悬!”
“如今国战将起,高句丽小丑肆虐边陲,侵我疆土,害我百姓!此正是我辈学子以所学报效国家之时!
火子雷等军器虽利,然终是死物,需人用之方能尽其功!
弟子不才,愿亲赴前线,实地勘察地形敌情,测试军器效能,根据战场瞬息万变之需,及时反馈书院加以改进调整!此非闭门造车所能及也!”
他语速渐快,眼中闪烁着智慧与激情的光芒:
“且格物之道,包罗万象,于两军对垒、安营扎寨、粮草调配、军械维护乃至伤病救治皆有用武之地!
弟子愿为山长前驱,为一马前卒,将书院格物之学,应用于实战之中,检验其效,磨砺己身!恳请山长允准!”
一番话,说得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更兼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与担当,让陈子凡等人不由得暗自点头,收起了几分小觑之心。
陈曦静静听着,面色沉静无波。
王玄策…这个名字,方才在他决定随行人选时,并未第一时间浮现。
此刻,看着眼前这眼神炽热、敢于主动请缨的少年,一段尘封于前世记忆深处的记载,骤然划过心海。
王玄策!
大唐使臣!
出使天竺,恰逢中天竺内乱,其王身死,叛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竟劫掠大唐使团!
王玄策不甘受辱,并未逃回大唐求援,而是毅然决然,借得吐蕃与尼婆罗精兵,以雷霆万钧之势,反攻中天竺!
直捣其国都,擒获叛臣阿罗那顺,俘其王妃王子,缴获无数,灭一国而还!
创下一人灭一国之旷世奇功!
史书寥寥数笔,背后却是何等胆魄、智慧与决断!
是了,正是此人!
若非他此刻主动站出来,自己险些忘了,这批新入门的王家子弟中,竟藏着这样一位胆大包天、善于借势、能于绝境中开辟生路的绝世狠人!
战场凶险,然机遇亦并存。
此等人物,困于书院埋头造器,或许能成一优秀匠师,却未免屈才。
唯有将其投入那铁与血的宏大舞台,方能彻底激发其潜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或许,他此番随军,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心念电转间,种种考量已然掠过。
陈曦看着王玄策那因紧张和期待而微微绷紧的脸庞,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静:
“战场非是书院,刀剑无眼,生死一线,你可想清楚了?”
王玄策毫不犹豫,斩钉截铁道:
“弟子愿立军令状!若怯战畏缩,或行事有差,愿受军法处置!”
“善。”
陈曦微微颔首,只吐出一字。
“便准你随行。”
王玄策闻言,先是一愣,似乎没想到山长如此轻易便答应了,随即巨大的喜悦冲上心头,激动得脸庞涨红,再次深深揖下:
“谢山长!弟子定不负所托!”
陈子凡等人见状,虽有些意外,但见陈曦已然决定,便也纷纷向王玄策投去鼓励的目光。
“子凡。”
“弟子在!”
“玄策随我同行,你更需与铁山、文启、清芷紧密配合,稳住书院产出。前线所需,我会随时通过秘法传回。”
“师父放心!绝对误不了事!”
陈曦起身,目光扫过眼前五位各具特色的弟子,沉声道:
“如此,各自去准备吧。子业,玄策,随我启程。”
“是!”
片刻之后,独秀书院墨玉山门之前。
晨曦已彻底驱散薄雾,金色的阳光洒在九丈九尺的白玉石阶上,熠熠生辉。
得知山长即将远行的消息,书院弟子无论是否当值,皆自发聚集于山门广场之上,黑压压一片,足有数百人之多。
李二牛、赵文启、周清芷、张铁山等站在最前方,身后是三百余名新旧弟子,皆神色肃穆,目光齐齐望着山门高阶之上。
陈曦一袭青衫,立于阶顶,身侧是沉默如山的子业,以及换上了一身利落短打、背负行囊、眼神中充满激动与昂扬的王玄策。
一辆半旧的青幔骡车已停于阶下,阿福亲自坐在车辕之上,神情恭敬。
陈曦目光温润,扫过下方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庞,并未多言,只是微微颔首。
一切尽在不言中。
“恭送山长!”
“祝山长旗开得胜,早日凯旋!”
在李二牛等人带领下,数百弟子齐声高呼,声浪震天,汇聚着最真挚的敬意与祝福,在伏牛山间久久回荡。
陈曦拱手,还了一礼。
随即转身,步履沉稳,走下白玉石阶。
子业与王玄策紧随其后。
三人登上骡车,阿福轻轻挥动鞭子,车轮滚动,碾过青石板路,向着西北长安方向,缓缓驶去。
车辚辚,马萧萧。
阳光将骡车的影子拉得很长。
身后,是数百道久久不愿散去、充满牵挂与期许的目光。
身前,是通往帝都、通往边关、通往铁血战场的漫漫长路。
陈曦端坐车内,双眸微阖,气息沉静如渊。
子业闭目调息,如磐石不动。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45/2250545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