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艨艟东指,气吞扶桑!
辽城东南,新起的书院建筑群静静矗立于春日暖阳之下。
青砖灰瓦,飞檐斗拱,格局严整大气,又不失典雅庄重。
门前广场以青石板铺就,宽阔平整,可容千人。
正门之上,悬挂着一方巨大的乌木匾额,以金漆书写着八个龙飞凤舞、蕴含着格物致知韵味的大字:
“独秀书院辽东分院”
匾额暂以红绸覆盖,更添几分郑重与期待。
辰时刚过,广场之上已是人头攒动。
获邀前来观礼的,有辽城内外的士绅代表、表现优异获允前来的高句丽遗民老者、军中将校、以及那些经过初步筛选、即将成为分院首批弟子的少年及其家人。
他们衣着各异,神色不同,或激动,或好奇,或敬畏,或仍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茫然,却皆屏息静气,目光聚焦于那紧闭的朱漆大门和覆盖红绸的匾额之上。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肃穆与期盼。
吉时已至。
咚!咚!咚!
三声厚重悠长的钟鸣,自书院深处响起,涤荡人心,瞬间压下了所有的窃窃私语。
朱漆大门缓缓向内开启。
只见门内甬道两旁,数十名身着统一青色儒衫、胸佩独秀书院青铜徽记的学子,肃然垂手而立,个个身姿挺拔,眼神清亮,透着一股经由格物之道熏陶出的沉静与自信。
他们大多来自颍川本院,是响应山长召唤,前来协助治理辽东、并担任分院初期教习或学长之人。
诸葛亮羽扇纶巾,立于门内正中,周清芷、赵文启、王玄策等核心弟子分列左右。
“恭迎山长!恭迎诸位将军、先生观礼!”
众学子齐声躬身,声音清越洪亮,动作整齐划一。
在众人瞩目之下,陈曦一袭青衫,缓步而出。
其身后,跟着程咬金、李绩等军中大将,以及辽城新任的各级文官。
今日的陈曦,气息愈发内敛,仿佛与这天地、与这新起的书院融为一体。
他目光平和扫过在场众人,凡被其目光触及者,无不觉心神一宁,仿佛被一股温和而磅礴的力量所抚慰。
他行至匾额之下,并无过多言语,只是微微抬手。
一旁侍立的王玄策立刻上前,将一根系着红绸的长杆恭敬递上。
陈曦接过,手腕轻抖,长杆尖端精准地挑落了那覆盖匾额的红绸。
红绸滑落,独秀书院辽东分院八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有流光闪烁,一股沛然的文华之气随之弥漫开来,笼罩整个广场。
“礼成!书院开院!”诸葛亮高声宣布。
没有繁琐的仪式,没有冗长的讲话,一切简洁而庄重。
然而,就在匾额显现的瞬间,异变陡生!
嗡!
那匾额之上的八个大字,仿佛被注入了生命,竟自行流淌起来,道道金芒脱离匾额,冲天而起,于半空之中交织盘旋,演化出种种奇异景象:
有时而如齿轮咬合运转不息,暗合格物之理;
有时而如书卷展开字字珠玑,阐述圣贤之道;
有时而又如稻穗低垂工匠锻造,展现民生百工……
最终,所有异象收敛,化作一道粗大的紫金色光柱,轰然落下,并非砸向地面,而是如同春雨般,无声无息地融入了书院的地基,融入了广场的每一块青石板,更融入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田。
尤其是那些即将入学的少年,只觉脑中一清,往日许多懵懂之处竟豁然开朗,对于即将学习的知识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渴望。
而那些高句丽遗民,则感到一股温和的力量洗去了心中的些许不安与抵触,对这座书院、对那位年轻的辽国公,莫名地生出了一丝认同与好感。
“文华天显!这是文运加持之兆啊!”
有见识的老儒激动得胡须颤抖,喃喃自语。
“山长威武!书院万胜!”
来自颍川本院的学子们激动难耐,齐声高呼,声浪如潮。
程咬金瞪大眼睛,啧啧称奇:“好家伙!子川,你这书院开张,动静比俺老程攻城拔寨还大!”
李绩亦是抚须颔首,眼中精光闪烁:“文运所钟,人心所向。国公爷此举,意义深远,不亚于十万雄兵。”
陈曦面色平静,对此异象似乎早有预料。他转向那些激动又忐忑的少年们,声音清朗,却传遍全场:
“今日,书院开门,非为区分贵贱,只为传播知识,启迪智慧。”
“格物之道,在于究天人之际,通万物之理。小可修身齐家,大可治国平天下。”
“愿尔等入此门后,勤学善思,明辨笃行。不以出身论高低,但以学问见真章。以尔等所学,建设乡土,福泽百姓,方不负此生,不负大唐!”
话语不多,却如洪钟大吕,敲击在每一个少年心上,更让那些旁观的父母家人热泪盈眶,仿佛看到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光明大道。
开院典礼,就在这震撼与希望交织的气氛中结束。
学子们在教习引领下,怀着激动的心情步入崭新的讲堂,开始了他们在辽东分院的第一课。
而陈曦则与诸葛亮、程咬金、李绩等人,并未在书院久留,径直回到了节度使府。
战争的阴云并未因文运的兴盛而散去,反而愈发迫近。
……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辽城乃至整个辽东道,如同上紧了发条的巨钟,以前所未有的效率疯狂运转起来。
登莱水师都督张亮,果然如李绩所料,在接到圣旨后尽起精锐,三百余艘大小战舰扬帆北上,历经风浪,其先锋舰队已于半月前抵达泊灼口,主力亦在数日前悉数到位。
此刻的泊灼口外海,帆樯如林,舳舻千里!
精锐的大唐水师士卒们,顶着海风烈日,在军官的喝令下,进行着紧张的登船、操帆、水战、抢滩演练,喊杀声与波涛声交织,煞气冲霄!
李绩全面接手了水师的整合与操练事宜,与张亮配合默契,严令各舰熟悉海图、演练阵型,尤其是针对可能出现的扶桑阴阳术法骚扰,进行了专门的应对演练。
陆战方面,程咬金从各军抽调善战悍卒,组成先登锐士,反复进行抢滩登陆、山地攻坚、巷战清理等训练。军中工匠则加班加点,赶制攻城锤、云梯、大量箭矢以及书院格物坊新研发的格物四型燃烧罐和破邪弩箭。
诸葛亮坐镇中枢,统筹调度。来自河北、河南等地的粮草物资,通过海运、河运、陆路,源源不断汇入辽南几个大型仓廪。
每日都有庞大的车队船队抵达,卸下的粮袋、草料、军械、药材堆积如山,旋即又被有条不紊地分类存储,登记造册。
王玄策带着一众文书,忙得脚不沾地,确保每一粒米、每一支箭都能物尽其用,账目清晰可查。
辽东本地新设的工坊也开足马力,生产军服、鞋履、便携干粮、疗伤药材,甚至按照书院提供的图纸,试制少量精度更高的指南针、望远镜等军需品。
民夫被大规模组织起来,加固道路,疏通河道,确保运输线畅通无阻。
……
三日时间,转瞬即逝。
辽城内外,弥漫着大战将至的肃杀气氛。
军队调动频繁,一队队甲胄鲜明的士卒开赴泊灼口登船;最后的粮草军械被运上运输船;随军医师、工匠、通译也全部到位。
泊灼口军港,此刻已是战舰云集,旌旗蔽空。
最大的楼船定远号舰首,陈曦迎风而立,青衫之外罩了一件玄色轻甲,目光沉静地望向东方海平面。
其身侧,程咬金、李绩、张亮、诸葛亮等文武肃立。
身后,是三百余艘战舰,数万大唐虎贲!
海风猎猎,吹动战旗,发出啪啪的声响,混合着海浪拍打船体的轰鸣,以及无数将士粗重的呼吸声。
天地间,充斥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压抑与即将爆发的狂烈战意!
诸葛亮上前一步,递上一卷檄文:“山长,讨扶桑檄已拟好,请过目。”
陈曦接过,展开扫视,其上历数扶桑窃名、犯边、贪婪、野蛮之罪,阐明大唐吊民伐罪、拨乱反正之旨,文辞犀利,正气凛然。
他微微颔首,将檄文交还:“待先锋登陆,即刻广为散发。”
“是。”
陈曦抬首,望了望天色,旭日东升,万道金霞破开云层,照亮了无垠的海面,也照亮了舰队狰狞的轮廓。
他深吸一口带着咸腥气息的海风,缓缓抬起右手。
刹那间,所有战舰之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于那隻手掌之上。
整个天地,仿佛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波涛之声。
下一刻,那只手掌猛然挥下,斩钉截铁,如同劈开万顷波涛!
“吉时已到!”
“传令!”
“起锚!扬帆!”
“全军开拔——”
“东征扶桑!”
呜!呜!呜——!
低沉而充满力量的号角声,如同龙吟,自“定远”号响起,迅速传遍整个舰队!
哗啦啦——
无数巨帆同时升起,饱受东南风,发出巨大的声响。
沉重的铁锚被绞盘拉起。
船桨翻飞,击碎碧波。
阳光照射在如林的刀枪戈戟之上,反射出冰冷刺目的寒光。
程咬金拔出腰间横刀,指向东方,声如雷霆:
“儿郎们!建功立业,就在今朝!让那帮矮矬子见识见识,什么叫天朝兵威!”
“大唐万胜!”
“万胜!万胜!万胜!”
数万将士的怒吼声,如同海啸般爆发开来,声震寰宇,连海浪都为之辟易!
庞大的舰队,如同离弦之箭,又如同一片移动的死亡之云,带着毁灭性的力量和无尽的杀意,驶向未知的战场。
陈曦立于舰首,目光穿透万里波涛,仿佛已经看到了扶桑海岸线的惊慌与恐惧。
他的眼神,冰冷而坚定。
这一战,不仅要赢,更要赢得彻底。
要将所有敢于窥伺神州辱及先烈的罪恶,彻底从这个世间抹去。
要以雷霆之火,涤荡妖氛,将大唐的龙旗,永远插在那片土地上。
东风浩荡,送征帆远航。
艨艟东指,气吞扶桑!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45/2250542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