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东北王
张玄清的目光落在那块沉黑金纹的兽骨上,平静无波。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骨中蕴含的那股澎湃、凶戾、却又被秘法束缚的古老兽性力量。
张玄清沉默片刻,并未推辞,也未多言。他缓缓抬起手,极其自然地伸出,轻轻拈起了那块沉甸甸、透着凶煞之气的兽骨。
入手微沉,冰凉刺骨,凶煞之气如同活物般试图顺着指尖钻入,却被一股无形而浩然的纯阳道炁瞬间隔绝、抚平。
骨头上那些暗金纹路似乎微微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下去,变得温顺了许多。
“代贫道谢过廖前辈。” 张玄清的声音依旧清越平静,听不出喜怒。他将这块来历不凡、意义深重的熊罴灵骨,随意地纳入了宽大的道袍袖袋之中,仿佛只是收起一件寻常之物。
圆觉看着那兽骨消失在素白的袖袍里,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道长慈悲,不弃鄙物,贫道代家师谢过!如此,贫道便不耽误道长行程了。”
“山高水长,道长保重!他日若有机缘,还望道长能拨冗驾临长白‘参仙洞’,家师必当扫榻以待!”
张玄清微微颔首,不再言语。
他手持拂尘,最后望了一眼那高耸入云的“天下第一关”巨匾,目光仿佛穿透了那深邃的关门,投向了关外那片更加苍茫、更加神秘、也必然更加波澜壮阔的天地。
风,卷过关隘,呜咽如诉。
张玄清自山海关出,一路向北,踏过辽西走廊的苍茫,终于在这日薄西山的时分,望见了那座雄踞在辽河平原上的巨城——奉天!
此时的沈阳城,尚未更名,依旧沿袭着清廷旧制下的称谓——“奉天”。
这座“奉天承运”的古城,作为关外首屈一指的重镇,正经历着军阀混战年代特有的喧嚣与躁动。
高大的城墙在暮色中显出铁灰色的轮廓,墙砖上弹孔与炮火的痕迹依稀可辨,无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血火过往。
城门处车马喧嚣,人流如织。
有裹着厚重皮袄、操着浓重口音的关外商贾;
有身着和服、趾高气扬的日本浪人;
有扛着大包小裹、眼神茫然的逃难流民;
还有荷枪实弹、穿着灰蓝色军装、帽徽上嵌着五色星的奉系士兵,眼神警惕地扫视着进出的人群,带着一股子关外军人特有的剽悍与蛮横。
空气里弥漫着复杂的味道:马粪的骚臭、煤烟刺鼻的硫磺味、路边摊煎饼果子的油香、廉价烧刀子的辛辣,以及一种无形的、如同绷紧弓弦般的紧张感。
这座城,是东北王张作林经营多年的老巢,是他“东北王”霸业的根基。
张玄清一身素白道袍,手持拂尘,在这色彩驳杂、气息混浊的城门口人流中,显得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引人注目。
他步履从容,无视周遭投来的或好奇、或敬畏、或带着敌意的目光,径直便要踏入这座象征着关外权力中心的古城。
然而,就在他前脚刚刚踏上奉天城那被无数鞋底磨得发亮的青石板路时——
“站住!”
一声低沉而带着不容置疑命令口吻的呼喝响起!
声音不大,却极具穿透力,瞬间盖过了周围的嘈杂!
刷!刷!刷!
数道灰蓝色的身影如同鬼魅般,迅捷无比地从城门洞两侧的阴影里闪出!
动作整齐划一,带着军人特有的利落!
五名荷枪实弹、身材精悍的奉军士兵,如同铜墙铁壁般,瞬间将张玄清围在了中央!
五支上了刺刀的“辽十三”步枪,闪烁着冰冷的寒光,隐隐指向张玄清周身要害!
他们眼神锐利如鹰隼,浑身散发着久经沙场的煞气,绝非寻常城门守卒!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周围的人群瞬间一静!
不少人吓得慌忙退开几步,生怕被殃及池鱼。
城门洞内外,无数道目光瞬间聚焦在这被刺刀围住的白衣道士身上,充满了惊疑与幸灾乐祸。
张玄清脚步微顿,身形却依旧挺拔如松。他并未流露出丝毫惊慌,甚至眼神都未曾波动一下,只是平静地抬起眼睑,目光扫过这五张年轻却饱经风霜、写满警惕与执行命令的坚决的脸庞。
拂尘的流苏,在寒冷的空气中纹丝不动。
就在这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死寂中——
为首的一名看似班长的老兵,他脸上有一道浅浅的刀疤,突然做了一个让所有围观者大跌眼镜的动作!
他猛地收枪,枪托重重顿地,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紧接着,他挺直腰板,左手扶枪,右手抬起至额角——竟是一个极其标准的军礼!
动作干脆利落,带着军人特有的肃穆!
他身后的四名士兵,也几乎在同一时间,整齐划一地收枪、立正、敬礼!
刀疤老兵眼神中那份煞气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混合着敬畏与执行命令的郑重。
他声音洪亮,带着关外汉子的直率与恭敬,大声说道:
“张道长!得罪了!”
他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
“大帅有请!请道长随我等移步帅府!”
“大帅?”
张玄清清越平静的声音响起,在这因士兵敬礼而愈发诡异的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他微微挑眉,目光直视着刀疤老兵,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仿佛真的不知情的询问:
“哪个大帅?”
刀疤老兵保持着敬礼的姿势,眼神坚定,声音如同洪钟,带着不容置疑的崇敬,清晰地吐出那个在关外如同神一般的名字:
“奉天督军兼东三省巡阅使——张作林,张大帅!”
“张大帅听闻道长法驾莅临奉天,特命我等在此恭候!务必请道长赏光,前往帅府一叙!”
张作林!
这三个字,如同无形的重锤,狠狠敲在所有围观者的心坎上!
在这奉天城,在这关外三省,这个名字就是天!就是法!
就是生杀予夺的无上权威!
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能让这位跺跺脚整个东北都要抖三抖的“东北王”派人持枪“礼请”的道士,究竟是何方神圣?
一道道目光再次聚焦在张玄清身上,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惊与探究。
张玄清沉默了。
他对廖胡子不感兴趣,对这个东北大帅,倒是很感兴趣。
他深邃如星的眼眸中,似乎有极其细微的光芒流转了一下。
奉天督军...张作林...这位盘踞关外、虎视中原的草莽枭雄。
其情报网络果然如蛛网般遍布整个东北,触角敏锐得惊人。
自己刚踏入奉天城,对方便已如影随形。
这份“地主之谊”,比起长白廖胡子的“预知”与“赠骨”,来得更加直接、更加霸道,也更具世俗权力的压迫感。
片刻的沉寂后,张玄清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静无波:
“带路。”
两个字,干脆利落。
既无受宠若惊,亦无推诿拒绝,平静得仿佛只是答应了一个寻常的邀约。
刀疤老兵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随即大声应道:“是!道长请!”
他放下敬礼的手,侧身让开道路,同时向手下使了个眼色。
四名士兵立刻收枪,动作迅捷地分列两侧,隐隐形成护卫之势,将张玄清拱卫在中间。
一行人不再停留,在无数道复杂目光的注视下,穿过城门洞,踏入了暮色四合、华灯初上的奉天城。
帅府,位于奉天城内城中心,并非前清的将军府旧址,而是张作林入主奉天后,耗费巨资、征调能工巧匠新建的庞大建筑群。
其规模宏大,戒备森严,如同城中之城,是这位“东北王”权力与威严的象征。
........
........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42/2251106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