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每次穿越,我都能抽取金手指 > 第 59章 胎穿古代小王爷(18)

第 59章 胎穿古代小王爷(18)


成化十一年。

徐闻继续往外扩张。

他先是派人去把后世的琼州岛建设起来。与此同时,在这里建研究所,研究怎么解决南方的瘴气问题。

他知道金鸡纳霜,也知道怎么治疗疟疾。前几年就已经给了研究人员灵感和方向,已经有了成果。

这样,带着药包去征服东南亚应该问题不大了。

后世的人也都很奇怪,以前历朝历代既然那么强大了,为什么不把东南亚占领了呢?

徐闻也查过资料。

等了解历史了,才发现,在古代,这里太热了,蚊虫叮咬,有毒的。

热气太重,还会有瘴气,蒙古骑兵都打不过这边的人。

两广地区吃得清淡以及爱喝凉茶可不是无缘无故的。

太热了,容易上火的。

徐闻想到了后世,本地人都能坚持,他们也不能放弃。

因此,他一直提前做准备,引导研究,等机械和药物发达了一些,才来征服这些地方。

还有电力也早就发明出来了。

更不用说蒸汽机了。难的其实是发动机的研究。

当然,简单的机械已经很发达了。

只要能快速开荒,东南亚的开发也不是问题。

树太多,蒸发不出去,才容易产生瘴气。瘴气是对疟疾、痢疾、脚气病等热带疾病的统称。

怎么消除瘴气还是有经验的,毕竟,现在,岭南也都快被开发出来了。

还是得要有人在生活。就比如全是原始森林的地方本来就危险。

徐闻还派人去了后世的湄公河平原地带和菲律宾吕宋岛,以及马六甲海峡附近。

他们的任务是要在这些地方打下据点,建设好军事基地,开荒,发展农业或者经济作物。砍下来的树木,也有各种用途。

有水泥存在,沿着水域原地造城就方便很多了。

他们武器先进,只要不去和土著们搞高山地战,就没什么怕的。

徐闻给出的建议就是先安扎下来,再慢慢收服对方。只要跟着他们能生活得更好,就会吸引人过来。

这样地方土地肥沃,可以种植一年三季稻。还有各种水果,吃不完的话,可以制作成果酱或者果干,这都属于食品,运回大乾就是热销商品了。

有了南方粮食的供给,以后大乾的西北地区就可以多种一些棉花了。

顺利的话,徐闻想把东南亚都给占领了。

理由?

随便找呗。

想到这些后世的反骨仔,他就觉得不需要任何理由。

这个时候,各地船厂都已经建了起来,东南亚木材运回来造船,或者当地直接在当地建设码头,开建船厂,如此,大船的数量就越来越多了。

水手们的航海经验也丰富了很多。

消化好这几个地方,适应了东南亚气候,徐闻就可以谋划美洲和澳洲了。

嗯,还是先去澳洲吧。

毕竟比较近。

而国内,也有相对应政策。

这两年随着不断扩张,人口和人才显得不足了。

鼓励生育的政策和铺设基础教育的政策已经迫在眉睫了。

于是,徐闻派出留在国内的孩子,尤其是已婚皇女们和驸马们,去各个地方巡游顺便搞教育建设,还有发展各地农业或者经济。

这是个长期任务,由皇女和驸马去做就很不错。

与此同时,国内也开始推行汉语拼音和简体字,阿拉伯数字,为的是培养更多基层管理人员。

最初是有很多人反对的。

不过徐闻强调普通老百姓用拼音和简体字学习会更方便。

徐闻承诺,科举之类的还是继续用繁体字,不会丢了祖宗的文化的。

那些老顽固才没有继续反对。

这些年皇上对外发展,收获了很多,大家也都看在眼里。

也没有大的伤亡,没有制造多少杀孽,这让一些自称热爱和平的人士,也无话可说。

汉武帝的时候,使臣还故意制造各种借口呢。也就徐闻不在乎,不然,还是真得找各种理由呢。

徐闻早几年前,把世界地图和地球仪在朝堂上拿出来时,很多人才真正认识到了这个世界。

原来,不是君权神授啊。

大家都在一片天之下生活。

皇上都不介意大家接受教育了,作为臣子何必在意呢?

更何况,外面的地盘那么大,那么多。他们种都种不过来呢。

给蛮夷去浪费,还不如种花家的去建设呢。

今年,徐闻把老大一家从澎湖召了回来。并且立了老大为太子。

太子现在作为徐闻的秘书处处长,带着擅长政务的弟弟妹妹,开始帮徐闻处理全国政务了。

俗称太子监国。

这一年太子也才23岁,算得上年轻有为。

以前,徐闻怕自己活得太久,让太子等太久,这样对他不友好。

可后来想想,如果一直不给名分,似乎也不太好。

有了孩子们的帮忙,徐闻就专门负责教育孩子和做研究了。

王守仁进步很快,他跟着那么多皇子皇孙学习,每个都天赋异禀,搞得他压力也挺大的。

当然,能学那么多知识,见识到了科学,让他很是兴奋。

徐闻现在是除非大事,不然他是不太管的。

太子也很无奈,他就是知道父皇如此,才愿意帮他分担的。

其实,他也是挺想出去征服世界的。

可他能在澎湖锻炼几年,也已经不错了。很难再能出去闯荡了。

毕竟,他是老大,只有他最适合,也镇得住所有弟弟妹妹,其他人上位都不太能做到。

这么多年下来,徐闻自己有现代思维,改不了了,他自己知道,他不一定如太子般适合去搞政治。

即使他智力再高,再有悟性也没用。

思维限制了。

不过他有后世的格局,能把控大方向,这也是很重要的。

有些事,他就宁愿直接从根本解决。

东南亚的好多地方已经有了徐家皇子镇守,可因为东南亚特殊,没有完全拿下,还不能封王,只能慢慢来了。

徐闻会经常和外地的孩子们通信,看他们写当地的情况,会看情况给建议。

亦或者,研究发明的时候,设计一些适合当地的器械。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乾火器和冶炼技术越来越发达,徐闻一直很强调武器的研究,这在他眼里,就是真理。

见识过百年屈辱的华夏人民,最看重的就是安全感了。

会不自觉有火力不足恐惧症。

徐闻也不例外。

各种军事武器研究出来,给军队配备上。

加上水泥打造的城墙,现在北方已经牢牢守住了。包括辽东地带。

徐闻想得那边太冷了,农业不发达,他也就不着急占领北方。

先把南方攻克再说。

或者可以把武器进化到让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看,就投降的地步。

想到北方,徐闻想到了贝加尔湖。当年雍正丢了它,被骂了很多年呢。

哎,遗憾真是很多啊。

贝加尔湖也是神奇,它不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却是以‌23.6万亿立方米的淡水储量‌位居全球淡水湖之首,占全球地表淡水总量的约20%。

可能是因为它很深,其最大深度达1637米,平均深度730米。

徐闻特别跟太子强调了这个地方,让他重视起来。

太子了解以后,知道淡水的重要性,他内心也是对此势在必得的。

但是,还得再等等,以后再打下来,包括所有蒙古草原。

前几年,科学院把羊毛研究好了,已经在和北方草原联系,购买他们的羊毛,再高价卖给他们盐,茶和羊毛衣服,以及部分粮食给他们。

徐闻不要觉得这是资敌。

他认为和平总是好的,以后说不定就是一家了。

就像现代蒙古族一样,可以专心养牛羊,当他们不再重点养马的时候,就没有骑兵了。

这是润物细无声的侵略。

游牧民族南下,也都是为了生存。

徐闻把这个思路交给太子,他就继续去带孩子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138/2251174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