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1948开局买下东厢房 > 第123章 寒冬未至储冬菜 各家显能度时艰

第123章 寒冬未至储冬菜 各家显能度时艰


秋风一阵紧似一阵,刮在脸上已经有了明显的痛感。树叶子早就掉光了,光秃秃的枝桠指向灰蒙蒙的天空,看着就让人心里发凉。眼瞅着就要入冬,四合院里的气氛,比天气还冷上几分。

最大的愁事,落在了“吃”上。夏天的菜蔬早已下市,秋储的大白菜、萝卜成了过冬的命根子。可今年的供应,格外紧张。合作社门口天不亮就排起长队,  经常排到最后却被告知货已售罄。黑市的价格则高得吓人,根本不是普通人家能惦记的。

院里各家,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阎埠贵发挥了其精算师的终极天赋。他不知从哪儿弄来几个破麻袋和大量旧报纸,每天天不亮就出门,不是去排队,而是去捡菜叶——合作社卸车时掉落的烂菜帮子、居民择菜丢弃的老叶子…他都当宝贝似的捡回来,摊在院里晾晒,准备晒干了掺进粮食里充数。他还严格控制全家人的进食量,每顿饭都用小秤称过,绝不多给一粒米。

“省一口是一口,积少成多!”他推着眼镜,对前来“取经”的刘海中传授经验,脸上带着一种病态的、节衣缩食的“自豪感”。

刘海中撇撇嘴,心里看不上这抠搜劲儿,但自家也确实缺粮。他试图发挥“领导”作用,跑去街道反映供应问题,结果被不软不硬地顶了回来,悻悻而归。最后没办法,也只能学着阎埠贵,让二大妈去捡些品相稍好的菜叶回来。

贾家更是雪上加霜。秦淮茹工资有限,贾张氏好吃懒做,棒梗正是能吃的年纪。以往还能靠秦淮茹在厂里磨破嘴皮子求人帮衬点,如今谁家都困难,这路子也快断了。饭桌上几乎见不到半点油腥,棒梗饿得整天哭闹,贾张氏骂得更凶,秦淮茹愁得头发都快白了。

就连一向还算宽裕的易中海家,饭桌上的菜色也肉眼可见地变得单调稀薄起来。

整个院里,似乎只有何雨柱家,还勉强维持着一点体面。

何雨柱依旧每天从合作社带回些“处理品”——可能是几棵冻蔫了的菠菜,可能是几个歪瓜裂枣的萝卜,也可能是小半袋碎粉条。东西看着寒碜,但总能不断顿。偶尔,他家厨房甚至还能飘出一点点炖菜的香气,虽然很淡,却足以让邻居们暗自吞咽口水。

安风变得更加勤快,将那些品相不好的菜叶反复清洗,精心烹制,恨不得把每一分营养都榨出来。孩子们的脸蛋虽然不如以前红润,但至少没有菜色。

有人私下嘀咕:“这何雨柱,到底是有门路啊…”

但也有人说:“有啥门路?没看他尽买些破烂回来?就是会过日子!”

何雨柱对议论充耳不闻。他心里清楚,自家这点“体面”,全赖于东跨院地下那庞大的储备。但他绝不能露出丝毫破绽。

他不仅自己“节俭”,还开始“指导”院里人如何度过难关。

看见阎埠贵晒菜干,他会“好心”提醒:“三大爷,这菜干晒之前最好拿开水焯一下,不然到时候煮不烂,吃下去刮油!”

看见二大妈发愁,他会“传授”经验:“二大妈,萝卜缨别扔,腌咸菜最好!根剁碎了掺进棒子面里蒸窝头,顶饿!”

他这些“土法”,确实有点用,也让他的“节俭”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无人怀疑他家另有乾坤。

然而,暗地里,他的意念每晚都会仔细扫描全院。看到孙奶奶对着空了大半的米缸发呆,他会再次悄无声息地放上一小袋杂粮。看到秦淮茹半夜偷偷抹眼泪,他会用意念将贾家米缸底稍稍“垫高”一点。

这些举动微不足道,无法根本改变各家的困境,但或许就能让某个老人、某个孩子,少吃一顿饿,多熬过一天。

寒冬未至,储菜备粮各显能。

时艰难度,家家有本难念经。

柱爷明示俭朴,暗施微末援手,稳坐危舟度苦冬。

院子里的日子,就像那越来越稀薄的粥,清可见底,却必须一口口喝下去。

每个人都在咬牙硬撑,等待着未知的明天。

而何雨柱,就像这艘破船上最沉稳的水手,一边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船的平衡,一边在无人知晓的底舱,守护着最后的生机。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057/2253235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