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我在红楼骑砍无双 > 第35章 内阁

第35章 内阁


第三十五章  内阁

紫禁城,文渊阁。

偌大的厅堂内,唯有纸张翻动与毛笔尖划过奏本的沙沙声,诸位阁臣各自伏案,凝神批阅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文牍。

刚进入初夏,但京师的天气却还是有些凉意,角落里,一名当值的小太监屏息静气,悄步走向快要熄灭了的火炉,手中拿着一根铁钩,小心翼翼地探入炉中,轻轻捅了捅那快烧灭了的木炭,几缕细微的火星“噼啪”一声溅起。

小太监又将一旁的几块木炭放了进去,厅堂内顿时腾起一股的暖意,驱散着周遭盘旋的凉意。

小太监虽说小心翼翼,但还是有点动静的,不过诸位阁臣并没有抬头,而是将注意力放在涉及边镇粮饷的紧急奏疏之中。

但是,一道难掩兴奋的声音自门外由远及近,打破了堂内的平静。

“好消息呀,辽东大捷!”

闻言,几位阁老几乎同时停下了笔,抬起头望去。

只见兵部右侍郎崔景荣捧着军函,快步踏进堂内,脸上洋溢着激动之色。

不过首辅刘一燝眉头却一凝,放下手中的朱笔,沉声道:“辽东最近有大动作吗?老夫为何未曾听闻?”

“王肖乾此时正忙着整饬溃卒,追查逃将,避战固守尚恐不足,哪来的余力去主动招惹建奴?”

回答刘一燝的是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韩爌,越说,韩爌的脸色越是沉了下来,带着一丝对军伍积弊的厌恶:“那这捷报又是从何而来?莫非又是某些边将,胆大包天,杀良冒功?这些军痞,真是越发无法无天了,也不看看如今是什么时节,辽事糜烂,人心惶惶,正是需要稳扎稳打之际,岂容他们以此虚功冒赏,败坏边事!”

说着,韩爌的手已下意识地摸向一旁的空白奏本,似乎想要参劾一本。

“自强。”刘一燝略显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打断了韩爌即将爆发的怒气,对崔景荣道:“递过来,我看看。”

崔景荣应声上前,将那份的军函轻轻放在紫檀木案上。

刘一燝用木刻刀挑破火漆密封,抽出军报,不过寥寥数行,但那双原本透着倦意的眼睛却亮了起来,随即那张垂老的脸上出现激动之色。

“好啊!辽东大捷!这下皇上能睡个安稳觉了。”

“刘阁老,如何啊。”

“是啊,究竟是何等大捷?”韩爌率先起身,其余阁臣也纷纷围拢过来,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大捷能让皇上睡个安稳觉。

“难得啊,王肖乾这次立大功了。”

“是啊,收复辽东南数百里失地,可惜现在没有酒,不然当浮一大白!”

“这应该是自与奴作战以来的第一胜了吧。”

...

薄薄的一页纸被众人争相传递,随后个个脸上都出现激动之色。

“这贾景何等人物啊,我未曾听说过辽东有这么一号人物。”

韩爌看着手中的战报问道。

王化贞在上报的时候倒也没有刻意抢功,只是说自己下令让贾景前往建奴后方,见机行事,策应主力,全都照实写的。

其实王化贞人还是相当不错的,贾景也是知道这一点。

虽然他刚愎自用,素不习兵,轻视大敌,但人还是老实的,该是自己的就是自己,不是自己的,也不会去抢。

所以韩爌也大概知道发生了什么。

贾景孤悬敌后,召集万余辽民,收复辽南二十余岛,擢升为辽东镇戍游击将军。

韩爌询问的对象是兵部右侍郎崔景荣。

如果崔景荣真只是个兵部右侍郎,他可能不知,但如今的兵部尚书王象乾年老目瞆,不欲署部事,所以崔景荣以右侍郎领兵部事,在来之前,崔景荣也了解过,随即开口。

“贾景,现年方二八,没有表字,祖籍金陵人氏,是已经被削爵的一等子兼云骑尉贾茂的后人。”

“也是十年前犯了谋逆之罪贾恺之孙。”

“半年前,皇上征调京师勋贵入辽,荣宁二府派出的就是此人。”

“贾景……贾恺之后?荣宁二府派出的竟是此人?”韩爌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惊诧和一丝讥诮。

贾恺被削爵夺职是太上皇在位的一桩旧案,涉及到政变,其家族也早已败落,沦为京中勋贵圈里的边缘存在,贾景甚至可以说是“罪裔”。

“贾府倒是会挑人!竟从犄角旮旯里找出这么个‘英才’来应付皇差?怕是存了心思让他去送死,好彻底了结旧日牵扯吧!”韩爌可是知道贾府与贾茂的关系密切,当初未尝不是没有两头下注的打算。

“如此说来,此子非但有胆略建功,其出身际遇,也是……耐人寻味,荣宁二府,倒是送了一份‘大礼’给朝廷,也给咱们出了个难题啊。”刘一燝闻言,脸色也沉静下来,沉吟片刻,才缓缓开口。

如果只是个贾府的普通支脉,他们几个就能解决,但涉及到太上皇的那件事,那就不得不慎重了。

“交由皇上处理吧。”

刘一燝的这句“交由皇上处理吧”一出口,堂内几位阁老心中都似有一块石头落地。

韩爌立刻接口道:“是极!”

另一位阁老也缓缓颔首,声音低沉:“此事……确非臣下所能轻议,功必赏,过必罚,然其间分寸,非圣心独断不可。”

“既然如此,”刘一燝语调恢复了一贯的沉稳,却透着疲惫:“便将此报与兵部所知贾景其人家世履历,一并呈进乾清宫,直达天听吧,陛下圣明烛照,自有宸断。”

“熊飞百进京了吗。”看着当值的小太监将军函送往乾清宫,刘一燝又问道,熊飞百自然就是此番再任辽东经略的熊廷弼。

“到了。”韩爌回道。

“那就抄写一份军函送他府上吧,让他不必对辽事如此悲观,朝廷还是有勇将的。”

.......

乾清宫西暖阁内。

一道明黄色的身影坐在御案后处理公务,此人正是淳化帝,如今也在头疼辽东的事情,不过不是军事,而是忙着清算当初弹劾熊廷弼的那批人。

最近朝堂可谓是非常之乱。

姚宗文、冯三元弹劾熊廷弼的事还有解决,又冒出个逆风输出的,兵科给事中郭巩,上书大骂熊廷弼丧师辱国、假病欺君,捎带着,还骂首辅刘一燝。

结果可想而知,如今朝堂群臣正群情激奋呢,恨不得把这三人全都处死,纷纷上书弹劾。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929/1111109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