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国重工,重回1985搞科研 > 第59章 别激动,这只是“起步版”

第59章 别激动,这只是“起步版”


第五十九章  别激动,这只是“起步版”

一场关于魔改计划的设计评审会,就在改造车间旁边临时搭建的会议室召开。

牵头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叫姜爱国,在导弹弹道学上是绝对的权威。

他扶了扶老花镜,看着手里的初步测算报告,脸上带着一种务实的兴奋。

“各位,经过我们小组连续一周的计算和模拟。”

“在加装了天眼的数据链和新的制导芯片后。”

“我们有九成把握,能把老海鹰的理论命中率,从原来不到三成,提升到六成。”

这个数字一出来,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压抑不住的议论声。

把命中率翻一倍,这已经不是魔改,这简直是给废铁开了光。

在座的都是干了一辈子的老军工,他们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数以万计的库存导弹,一夜之间就从烧火棍变成了真正能上战场的利器。

这个成果,已经足够让姜爱国他们写进功劳簿里,吹上一辈子了。

但务实的讨论,并不会因为兴奋而停止。

一位负责弹体结构的老工程师,很快就站了起来,他拿出一份更详细的材料。

“姜老说的没错,但我们也要看到现实的局限性。”

他把一份画满了力学分析图的报告,放到了投影仪上。

“周总师,各位领导,海鹰导弹的气动外形和涡喷发动机的推力是设计死的。”

“它的最大飞行速度,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超过零点九马赫。”

“这是物理定律,是我们绕不开的坎。”

这位工程师的话,像一盆冷水,把刚才还热烈的气氛稍微降了降温。

谁都明白,如果速度慢下来,被对方击落的风险就扑面而来。

哪怕命中率再漂亮,真到了飞不到目标面前的地步,那全都是纸上谈兵。

忽然,参与红外引导系统升级的那位专家也出声了,说话带着他的谨慎。

“支持刚才老张的判断,实际上,八十年代整体的电磁对抗环境对我们要求太苛刻了。”

“真到了战场,外界干扰像是捅了马蜂窝。”

“要是真能把命中率拉到六成,放到世界范围内也算拿得出手的水准。”

“别总想着还有更高,这个目标已经够实际,不该异想天开。”

面对这些技术人员,说话缺乏任何浮夸,全是数据和规律把墙画得一清二楚。

被他们这样一总结,“六成命中”这四个字就像落锤一般压下去。

会场里的情绪慢慢安静下来,再没有人冒头说不切实际的期望了。

所有人都觉得,这已经是此次魔改所能达到的极限。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但也是一个合理的极限。

周川从头到尾都在安静地听着,没有插一句话。

等所有人都发表完意见,他才慢慢站起身,走到了会议室最前面的那块白板前。

所有人的目光,都跟着他的身影移动。

大家以为他要对刚才的方案,做一些细节上的补充和肯定。

可周川拿起笔,转身在白板上写下了几行字。

那是他对一批魔改海鹰的最低性能要求。

“一,巡航段采用高空弹道,节省燃料。”

“二,末端俯冲攻击,最终速度不低于二点五马赫。”

“三,面对强电磁干扰,单发命中率不低于百分之九十五。”

他写得很慢,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

当他写完三条,所有人都以为这就结束了的时候。

他却在下面,又补了一句。

“四,以上,是起步版的技术指标。”

当最后一个“标”字落下,整个会议室陷入了长达半分钟的绝对死寂。

时间仿佛被冻结了,空气凝固得像块石头。

在场的所有专家,几十位在国内军工界跺跺脚都能引起震动的大佬。

此刻全都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微张开,像一群被集体施了定身术的木偶。

他们死死盯着白板上的那几行字。

每个人的大脑都因为处理不了这巨大的信息冲击,而陷入了宕机状态。

亚音速导弹,飞出二点五"五马赫的末端速度。

这已经不是违背工程学常识了,这是在公然挑衅牛顿的棺材板。

之前那位发言的弹体结构专家,脸色从涨红变成了铁青,最后又化为一片煞白。

他引以为傲的那些力学计算和风洞数据,在“二点五马赫”这个数字面前。

显得像个无比荒诞的笑话,脆弱得不堪一击。

而那位负责引导头的专家,更是感觉自己的整个世界观都被颠覆了。

百分之九十五的命中率,这已经不是什么世界先进水平。

这是神话,是只存在于理论模型最理想状态下的数据。

现在,周川却把它当成了一个最低要求。

但真正让所有人感到窒息,甚至感到一丝恐惧的。

说到底,这种“起步版”的指标落到现实里,已经快让人怀疑是不是在讲魔幻故事。

可惜,这些数字在大家面前仅仅只是个起点,真正的目标还没拿出来。

没人会想到,事情已经走出了他们心理的边界线,一切想象都不够用了。

那真正的终极版,又会迈向哪个不可思议的地步?

真打算用八十年代的导弹飚到星际漫游的夸张速度不成?

这样一琢磨,脑袋还没想明白,身子骨先打了个激灵,后背硬生生冒出一股凉气。

苏晴低头将会议内容一行行慢慢抄进笔记本,片刻间竟然发现。

手指忍不住微微打颤,字都写得有点歪。

刚刚她再次以最直接的方式、最没法回避的残酷,对前后距离有了清晰认知。

她这下彻底明白了,自己和周川之间的区别早已经不是勤奋或者天分能弥补的了。

这种距离,不像在同一个层面,更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未来人对现世人的绝对压制。

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谁都没再说话,气氛像凝固了一样。

姜爱国反应过来,先开口,声音有点变了。

“周……周总师,你说的那个目标,光看这参数,实在太离谱。”

“从零点九马赫升到二点五马赫,所需要的能量完全对不上。”

他把大家一直想问却不敢问的话直接说了出来。

所有人都看向周川,皮里带骨的疑虑全写在脸上。空气里只有紧张。

周川却很稳定,让大家再次看向自己。

“你如果照原本的方案去算,肯定是走不通的。”

“但如果咱们在巡航的时候让它升到两万米。”

“之后利用这个高度把弹体俯冲带下来,说不定就能解决这个难题。”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913/1111107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