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夜行的树与三月的花
夜行的树
月上树梢。
这是故乡的样子。
落入每个人眼里的色调、气味和回声,有着不一样的残缺与丰盈。
心中有童话时,一抬眼世界就成了童话国度。
小引说他喜欢自己一会肮脏一会纯结。
我也是。
一边不时与他的恶魔打照面。
一边去相信当下并肩的人,一起站在童话里,在此刻,纯粹如新生。
欲望匍匐在暗处。
我们常常需要走很远的路、夜行,才能辩别谷粒与虚空。
天气晴好的夜晚,打完球会走回去,与开着花的树默然擦肩。
这些树花开得悄然,在夜里遇见,就仿佛它们是专挑夜间盛开。
以前没有想到过有天会迷恋上羽毛球,会愿意独自去做一些事情,以及,打量一棵树的表情。
渐渐已经习惯了一些表演,旁人及自己。人们表演的目的出于自保或不伤害他人。
树不似人,从前觉得其生长寡淡,长叶、开花、枯朽,无多余情绪,温顺承载人间四季的更迭转折。直到也结识这样的人,不表演,不废话,在需要的时候不退却。
忽觉,树无情,便是它的气度。
三月的花
老得透着暮气的社区,不期然就能迎面遇到蹒跚的老人,如同静态的眼神、褶皱着年轮的皮肤里传递出的生之微末,空气也闻之颤动。
同样,感受到三月第一场花开的盛事,也是在这暮气沉沉的老社区,大朵艳丽的茶红、整棵变成粉色的大树,一连排盛开,以极其火热的姿态,将春回的力量示众。
桃红、李白、翠叶,延褐色的树干亲密攀伸、向世界舒张,在艳阳蓝天衬托下,这种愈发的娇艳和明丽,仿佛一生中初遇,因为美得慑人,因而张惶终会易失。
生活了近七年的城市,闻过多次的地名,多路过而不入。初见惊艳春光,恍然世间春色原本美如是,羞惭不如游鱼,小半生细节粗粝,在无谓的狂言和妄自菲薄中摇摆无知。
“将一颗心扔进人群终究太幼稚。”
来回走过许多次的路,换个时节来,恍若新的世界。
沉迷。
停留在背影的眸中温柔,也有过玉碎倾杯的决裂。
人性的复杂、张惶、挣扎、柔软,皆在不定中寻找平衡、自我完善,找寻它的春归。
无法凌驾,臣服也罢。
不知原谅了什么
9月1日傍晚遇见了美丽的晚霞。
从公司下班出来,搭了跨城的顺风车去C地。岳麓大道上方,满天空的鱼鳞云,起初还是清冷的蓝灰,不消一会,便有橙红的霞光穿透云层,抬眼所及都是不顾一切的艳丽。
每当惊觉自然之瑰丽,常有一惊一乍之嫌,困顿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太久,偶然的惊艳便有隔世重生之感。
若行走到四下平坦之处,视野无阻,低矮的建筑,恰巧布满云的天空也压得极为低沉,一起行进的人,就会产生相依为命的错觉。
幻觉与错觉更多地组成了人生,不是所有人都有力量抵抗直面真实的痛感,回避自身,与及时行乐不失为一种良方。
自我的性灵追求、成长,与关系间的较量,皆在探索中行进。人性的意图考量和追究,终是收获彼此难堪的答案。
当下的诚恳是真的,天性也是真的。柔情也好,消磨也罢,如当下的光与霞,终会消失。
人生如寄,什么都不能十足把握,什么也不能全然留住。
“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每在心下思及木心这极妙的句子,心下便柔软。应是含了对尘世的悲悯,那晚霞才如此美极……
清明小镇
一放假,便有很多人来到小镇。朋友、恋人、拖家带口的……
几排木石混建的老房子,一条石板路主干道,再加一道略显污浊的小河蜿蜒在侧,聚集天南海北几起生意人,卖当地油炸河鱼、猫耳、蒿子粑粑、湖藕,卖北方的芝麻馅饼、卖南方的气味香水……土菜馆、小吃店、手工作坊、民族服饰、茶馆、小酒吧……如此便形成了“古镇”的氛围。
先有名人于媒体褒扬在前,再有政府号召周边百姓将已建好的房屋统一改造成白墙黑瓦木窗,加上小镇离长沙城区颇近,于是近年游人如织,每到周末、节假,小镇热闹如盛事。
也有人质疑小镇古老历史的真假,说不过是炒作而为,但不影响迎来送往的游人。
有多少人真正在意小镇是否真的古老呢?凑的是热闹,体验的是“到此一游”的经历累积。
离小镇十来公里的另一个镇,存心效仿营造,小桥流水、白墙黑瓦,民俗风情扎个堆,也像模像样,分流了大拨游客前往。
清明假第二回来古镇,距第一次已过去两年。
两年前的夏天,与F送阿光来小镇寺庙,90后的她是虔诚的信徒,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诵经念佛,得空便来小镇寺庙打坐,住上十天半个月,在庙中干活,洗衣打扫做斋饭。
寺庙里如阿光一般的信徒还有很多,从北方远道而来的师兄做的素菜饺子味道绝佳,胜过世间所有肉馅。住持热情地夹了几个到F碗中,F嘴上一客气,饺子便落入了我的肚中。
当晚,阿光邀我一起住寺中,我见那如学生宿舍一般的上下铺便谢绝了,当下认定自己终究不是清修之人。
斋饭前,在寺庙后院凉亭,住持与F有搭没搭地聊时政,见F穿着长相甚威严,便几次问他是否军官。F笑笑否认了。临走,许是感激住持的热情与斋饭,F贡献了几捆香火钱。
那时的我感觉身为出家人,也未必完全“清静”,俗人又能清修到何种境地。
再一次来到小镇,沿着街头漫无目的前行,不知觉中经过寺庙。站在门口略一迟疑,还是走了进去,路遇各菩萨神灵,扎实地一一叩拜。
过前厅后门,看到住持走出,迎面相视一笑,他一看再看,问,“吃饭了吗?”
“刚吃过了。”我笑。他再问,我再答,真的刚吃过了。
两年后的今天,阿光早已离开了长沙,与F也不再见面。
一个用最笨拙的方式摆脱手机(将手机关机扔在家里)的人来到古镇,走进寺中旧地,遇僧人问你“吃饭了吗”,熟识得像一邻里或老友归来,当下的眼里自有凄然,亦有释然。
人生这场修行,漫漫,深渊难免,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找到出口的方式。
小确幸
小时候上学,会在夜里想:周一有体育课,周二会讲解作文,周三有音乐课,周四听说会发一些新的课外读物,周五马上就放假了……
这样子,每天都有点可以开怀的事情,于是一天天重复乏味的上下学,都能被那一丁点支撑着不至于太苦闷地度过去了。后面才知道那才心理学上有个专业说法叫“心理暗示”,那些聊以慰己的小事,日本的村上还造出了一种比较文雅美丽的说法:小确幸。
他们是这样释义:微小而确实的幸福,稍纵即逝的美好。
倒着说,就是幸福微小,美好稍纵即逝。人生大抵如此。
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阶段才过去,真要到了沧桑的境地,发现天地一片玄黄浑沌,多数人无谓也顾不上愁否,及时行乐自觉没白活才作罢。
小确幸的喜悦,鲜活又脆弱的植物最能传达。接收到的人,在某刻无限接近幸福。
初养花的人,很少人能拒绝月季的娇艳,即便明知它难以存活于室内阳台。短暂易凋零的心动,更令人怜惜。
在夜里看盛开的向日葵,是大幸福。
也许普通人一生大抵只会有一次那样的际遇吧。幸福过于盛大,会将小确幸的喜悦透支。
所以心愈紧靠的人们,背离得步子也愈匆忙。
多肉和绣球都是样子喜人的,即便一个喜干,一个渴水。
同各个角落的人群一样,在各自的世界里蓬勃着。
星沙240天
夜色总是极美的。从星沙大道旁的21楼望下去,偏觉得它格外美出尘。
静夜,车辆疾速来往穿行的声音,似风声又似雨落,淅淅沥沥,浇着梦境,醒着也如活在幻觉里。
见过星沙朗夜皓月的人,会恍惚发觉尘世间的夜色,竟然能美如斯。蓝成凄艳的天,在多年前的校园操场仰面可遇到。
月色、蓝幕、路灯、树影……从来无需刻意指挥,便交响成夏夜里隐密的盛事。碧桂园到月湖公园一圈圈遛弯,灰埠夜宵摊段子下酒,很多人聚首。一幅幅游荡在尘世的肉体,仿佛冷清太多,四下寻找热闹。热闹得太久后,又仿佛身体某处更加冷清。
隔了这么多时日,依稀还记得麦兄用他那有些滑稽的粤式普通话说,我们这破落躯壳哟,好酒好肉好生地伺候着它,还要给它清洗、装扮,锻炼它、注意冷暧……
说疯话的和愿听疯话的,都是一时灵魂出窍的人,“闪电击中天灵盖”。
而人一生的灵魂出窍,有额度。曾以为如花开花谢般的轮回无休,其实却如麦抽穗长芒,锐利过后,等待的是与秸秆一起被捣碎。
有人觉得与缭乱的夜色过招趣味难挡,有人发现松雅湖上空的晨曦甜美又荒凉。
每个热词,都有它道不尽的过量深夜故事。
就像永远弄不清“仗义多屠狗辈,负心多读书人”的思辨关系;“只闻花香,不谈悲喜”的智慧是终生需加强的功课。
悲什么悲,松雅湖依然水向东去,星沙大道依然豪车与卡车并行,道旁粉白的夏日桅子依然清香浓郁,靠得再近的人到了该散的时候,不会回头。
一两根骄傲的反骨,易折;清水向远的眼晴,易红。
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居住在星沙八个月,四舍五入240天。
24是消除的简约之意。
好比租房里的风信子,乍开时,馨甜腻味。
待一过季,一场空寂,千回百转。
作别泊舟日
还在做梦的小时候,幻想自己长大后该有多少幢房子(对,是幢,不是套),自己一幢,给父母弟妹一幢、爷爷奶奶一幢、还有三个叔叔、伯伯各一幢。
房子呢,应有三层。一楼是大会客厅,带前后花园有葡萄架的那种;二楼做客房,每间都有视野很好的观景露台;三楼自住,临着四面都是大书柜,书柜里装满书的书房……
来长沙转瞬快七年,夜深时回想这些年在长沙租住过的地方:蒋家垅、广大环球、红旗小区、小林子冲、水电八局、湘银公寓、井塘家园、松雅湖畔、长房西郡、英郡年华、乌山镇、长华社区。
7年,搬离长沙12个地方,传说中居家的巨蟹座的折腾劲,自己回想都不可思议。
老房、新房、楼梯房、电梯房、单间、合租、职工宿舍……老小区的暮气陈腐、新房子的简单清冷,合租室友的亲近与疏离,闻言有不拘小节但从没被我遇到过的房东们的长相和眼神……
每一次搬家,都是心力与意志的博弈,一大堆家居,一摞摞被当时的男友所嫌弃的厚重书本。
成长,是让心逐渐坚硬、让眼神逐渐混浊从而将沧桑映射到面孔的过程,其中就包括了一次次搬家。
一次搬家,也是一次心的迁徙。对于租住的地方,风景再美,配套再合心意,也不会留恋,因为明白不属于自己。
一个栖身之所,对一个性情不稳定、缺少安全感的妹子来说,是多么渴望和重要的事啊。
依然爱着家人,却不会再去做年少时的一幢幢房子梦了。就像曾经痴迷武侠小说现在开着小超市卖货进货的小叔叔,心里肯定装过一个个英雄梦吧。
侠骨柔情,快意恩仇……梦过的江湖,已在日渐暗下去的岁月中远去,七挪八凑终于有间自己的小窝和小书架,那余下的日子,即使醒得时分太多做不了梦,也能以书墨聊以慰藉。
栖身栖身,是否也能栖心呢?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745/1111109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