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战象的真正用法以及使团来了!
林间晨雾还没散尽,四十名象夫裹着湿透的蓑衣在泥泞中奔走,十几头成年公象在其驱赶指挥下,排列的如同移动的山峦。
粗糙的象鼻卷动一棵大腿粗,湿润且有着苔藓的林干,稍微用力便将轻松的连根拔起,甩向路边不见天日的雨林中。
而另一头巨象嘶鸣一声,直接靠向一人合抱的大树树干,顿时,象腿下方方深褐色的泥土翻卷,大象粗糙的屁股再次靠了一下,整棵巨树便被其用蛮力靠倒,庞大的根系伴随着折断声直接裸露出地面来。
至于雨林中的那些小灌木,几乎就在其十几头公象走过之后,便被其踩折在松软的泥土中。
而在象足轮番踩过松软泥土后方,上百名赤膊汉子把早已用象腿踏实,但也坑坑洼洼还有不少小灌木的地方迅速用砍刀,铁锹,锯子一一清理干净,并填平平整了起来。
在上百汉子身后,是几百上千人的天竺人,他们或挑着担子,或拉着牛车,把从河滩挖掘的鹅卵石,碎石倾倒在象群走过的道路上,并用碾子撵平。
远处,一棵几人合抱的高大树木,十几根铁链拖拽在树身中,另一头链接在象群中拖拽着,当最年长的头象扬起沾满红泥的前足,所有象夫也同时敲响腰间铜锣,震得藤蔓间积雨倾泻如瀑。
‘噼啪’的断木巨响声在林间响起,倒下的桫椤树在二十条象鼻协作下,精准横亘在一条洪水冲刷的沟壑之上,半个时辰后,在人象的一起努力下,便有几根粗壮的原木搭建成桥,十几个工匠和大量苦力用绳索,用土石,用木头把便桥修通,整个沟壑直接变为通途。
当正午骄阳刺破林冠,在地上留下影影绰绰的光斑之时,象群已在沼泽区踏出四五里夯道。
张九龄的官靴,踩在碎石铺过,由象,人力配合修建的碎石路基上,又用脚踩踏几下,这才满意的抚须向旁边挎刀的林都尉笑道:
“马援征交趾,‘驱象兵伐木,通郁林道!’这是《水经注》所记录的。”
“而且,三国蜀汉也曾募南中夷人,‘教以象耕,通五尺道’,这才是大象的真正用法,而非是当做战象来杀人!”
林都尉赶忙拱手恭敬回应道:“经略使,这些蛮夷用象兵打仗,被我安南军火药轻易所破,真是奇蠢无比,却没想到俘虏他们的象兵还有此等大用处,修整道路几乎是人力十倍,百倍,末将是真的是服了!”
张九龄摆了摆手,看着前方已然开始吃饭休息的人与那大象如移动山峦的身影,心中已然开始思索计算起来:
十头公象可搬运万斤物料,远超牛马十倍,且象足宽大,还能在泥沼,甚至陡坡中行走,可以拔出一尺内径(直径)的树木,其反复踩踏更能使得路基密实。
而且相比于人,它还可以自行觅食,更比人耐湿热环境!
而想要用人力达到十几头公象在热带雨林修建道路的效果,那必须要五百人不计死伤的,估计才能达到如此效率。
这可是在热带雨林中,棘草丛生,夏多瘴疠,用人力来进行修路是必然会大批量死人的,而且供应五百人的粮食以及运粮人的消耗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看来,打通东天竺(孟加拉),骠国(缅甸),安南都护府(越南)的道路,很可能就在这些驯化的巨象身上了!”
“如李牧来了之后,能够平灭掉南诏(大理)的话,甚至可直接打通天竺进入从入剑南道(四川,云南)的交通,如此的话,大唐便可凭借一水路,两条陆路牢牢控制整个东天竺!”
“并把整个吐蕃的锁链,系的更紧!”
张九龄看着丈高的大象,嘴里喃喃自语道,此时他的心中也不免火热了起来。
作为少年神童,十九岁便是岭南第一个进士,当今长安与贺知章并称的文宗,天竺远征军从四品经略使,大唐最聪明,最有眼光的人之一,他自然是知道打通这两条陆路交通意义的。
从海路有海路的优势,从陆路也有陆路的优势,光海路的季风洋流,便是不可抗力的因素之一。
这几个月,他大量的阅读,分析,调研整个天竺的社会构成,又临时抱佛脚,学习兵法战策,颁布一条条策略,处理和经略一个小小的王舍国自然也渐渐得心应手起来。
不像当初初入天竺异域,主帅身死,千斤重担全压在他身上,当时又极为迷茫,也终于是不复之前的慌乱了。
天竺远征舰队的各个将帅也被他管辖的服服帖帖。
他本就是底层出身,少年成名,天天跟着姚崇,宋璟这些名相处理政务,和官场各个部寺打交道还能有如此名声,又怎么可能连万余军队也管理不了?
就在不久,东南方向的的一个小邦(孟加拉达卡)不服管教,现在已被远征军占据,并开始修建军用码头了。
这条修建的道路更是通往王舍城的陆路,他发现达卡更适合舰队驻扎,而用驯象修建道路更是他灵机一动,没想到还真的给他一个大惊喜。
“林都尉,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从现在便开始给我收集战象,我会在达卡北部的香蕉林划出一大片场地设立天竺驯象场。”
“天竺人有此技艺者,不管是首陀罗还是吠舍,甚至是达利特,都可抬升为刹帝利阶层的牧象师,我会让僧人用转轮佛法,替他们净化灵魂和身上污浊的!”
张九龄翻身上马后稍微思索,向林都尉吩咐,接着又下令道:
“在有,通知下去,给你们划分的各个区域,如以后与别的土邦战斗,都尽量别伤到战象,本官有大用!”
“喏!”林都尉拱手应道。
···
“经略使,自安西南下的护节使团,按照北部都尉传来消息,已然是快到王舍城了!”张九龄刚登上达卡港口停靠的战舰上,庄亭便出现在他身后禀报告道。
所谓的北部都尉,便是他划分的管辖区域,在恒河东岸王舍城以北设立临时北部都尉府,又在达卡以南设立南部都尉,向东设东部都尉,各个都尉一千府兵,达卡与王舍城又各自驻扎五百人,与舰队的水兵进行轮换。
毕竟,人是不能一直生活在船上的。
不过听到此话张九龄不免一愣,随后看着宽阔的恒河感叹道:“终于是来了,可真是让本官好等啊!”
随即又下令道:“启航去王舍城,让人做好迎接准备!”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611/2266071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