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唐:我带着李世民刷新版图 > 第12章 自请就封

第12章 自请就封


太极殿后的暖阁静得能听见檀香燃烧的噼啪声,每一声都像敲在李恪紧绷的神经上。他跪在冰凉的地砖上,膝盖早已麻木,面前摊开的白纸上,密密麻麻的证据却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指尖发颤。

沾着特殊桐油的木栓碎片、东宫采买劣质松木的账簿副本、被收买工匠老刘头的供词笔录,还有马周暗访时拍下的指纹比对图,每一件都凝聚着他连日奔波的心血。

“父皇请看。”李恪的声音带着压抑的颤抖,指尖几乎要戳进供词上的朱砂手印,“老刘头已承认,是东宫侍卫用五十两黄金收买他调换木栓,这手印与东宫侍卫统领的指模完全吻合。”

他又呈上一个小陶罐,陶土冰凉的触感顺着掌心蔓延,“这里面是从木栓上刮下的桐油,与东宫库房特供的防潮桐油成分一致,工部匠人连夜核验过三次,绝不会错!”

他屏息等待着,心脏在胸腔里狂跳。这是他最后的希望,他甚至能想象到父皇震怒下令彻查的场景,想象到真相大白时长安百姓的欢呼。【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期待值峰值,建议做好多重结果预判】脑海中的机械音像一盆冷水,让他瞬间清醒——他忘了,坐在对面的不仅是皇帝,更是那个始终护着长子的父亲。

李世民端坐在紫檀木案后,目光扫过一件件证据,指尖却始终没有触碰。御座旁的铜鹤香炉里,青烟缭绕而上,模糊了他脸上的表情,却掩不住眼底深处翻涌的惊涛骇浪。

自早朝后,他已独自在此静坐了三个时辰,李恪带来的证据,不过是将他刻意回避的真相狠狠砸在面前。那账簿上熟悉的采买印记,那侍卫统领的指模纹路,每一处都在叫嚣着李承乾的罪责。

“儿臣可以保证。”李恪抬头望着父皇,眼中闪烁着孤注一掷的光芒,睫毛上还沾着昨夜未干的泪痕,“只需十日,儿臣定能造出更安全的复合型水车,不仅能避免此类事故,效率还能提升三成!【系统已解锁水力安全模块,可确保零故障运行】”他迫切地想证明,自己留在长安绝非只为洗刷冤屈,更是为了实实在在的新政。

暖阁里陷入长久的沉默,沉默得让李恪几乎窒息。李世民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案面,发出规律的笃笃声,每一声都像重锤砸在李恪的心尖上。

少年皇子能清晰地看到父皇眼角的疲惫,那是被亲情与国法反复撕扯的痛苦——证据直指东宫,一旦深究,李承乾的储君名声将彻底崩塌,他苦心经营的储位稳定也会随之动摇。

“父皇……”李恪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丝苦涩的明悟,尾音几乎消散在檀香里,“您是不是……怕查下去,会伤了大哥?”

这句话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精准地刺破了李世民强装的平静。他的指尖猛地一顿,指节泛白,终于抬眼看向李恪,眼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有被戳破心思的难堪,有对幼子的愧疚,更有作为帝王的身不由己。

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来辩解,却发现所有语言都苍白无力。最终,那些未出口的话都化作一声长叹,沉重得像压在心头的巨石:“恪儿,此事牵连甚广,容朕再想想。”

这句和稀泥的话像一盆冰水,从李恪头顶浇下,瞬间浇灭了他心中最后一丝希冀。他看着父皇躲闪的目光,看着那刻意移开的视线,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疼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原来在储君的稳固面前,真相与公道真的可以退让;原来自己呕心沥血推行新政,换来的却是在亲情天平上被毫不犹豫牺牲的命运。那些日夜不眠的钻研,那些为护百姓奔走的脚步,在此刻都成了笑话。

【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情绪崩溃,皮质醇指数超标,建议脱离当前政治漩涡】冰冷的机械音此刻却像一句清醒剂。李恪缓缓站起身,将散落的证据一件件收回锦盒,动作平静得可怕,仿佛在收拾与自己无关的物件。

指尖触到那片木栓碎片时,尖锐的棱角划破皮肤,渗出血珠,他却浑然不觉——比起心口的钝痛,这点伤又算得了什么?

“儿臣明白了。”他的声音异常沙哑,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决绝,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既然父皇为难,儿臣……不强求了。”

离开暖阁时,夕阳正将宫殿的飞檐染成金红色,辉煌得刺目。李恪站在丹陛上回望太极殿,这座象征着无上权力的宫殿,此刻在他眼中却充满了令人窒息的压抑。飞檐斗拱勾心斗角,一如这朝堂之上的算计,他突然觉得很累,累得不想再争,不想再辩,只想逃离这无休止的倾轧。

原来所谓的公道,终究敌不过血脉亲疏。

三日后的早朝,当长孙无忌再次唾沫横飞地提起就封之事时,李恪清晰地感受到满朝文武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他们在等着看他如何狼狈辩解,如何歇斯底里反抗,连龙椅上的李世民都微微前倾身体,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

可李恪的心早已在那个檀香弥漫的暖阁里死去了。

“父皇,儿臣恳请就封离京。”李恪的声音平静无波,跪在金砖上的身姿挺拔如旧,却少了往日的锋芒,只剩下一种看透世情的疲惫,“长安城风雨太多,儿臣想回封地,安安静静为大唐种好一亩三分地。”

此言一出,太极殿内鸦雀无声。长孙无忌愣在原地,准备好的一肚子弹劾之词都堵在了喉咙里,脸上的得意僵成了错愕;李承乾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心中莫名升起一阵恐慌——那个总是挡在他身前的弟弟,怎么会突然退让?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手中的朱笔“啪嗒”一声掉在奏折上,墨渍迅速晕开,像他此刻失控蔓延的心痛。

“恪儿,你……”李世民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他设想过李恪的愤怒、不甘,甚至激烈反抗,却从未想过他会主动请封。这平静的退让,比任何控诉都更让他难堪。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599/1111112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