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唐:我带着李世民刷新版图 > 第26章 暗影追凶

第26章 暗影追凶


安州府衙的午后,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周显的书房里投下斑驳的光影。李恪蹲在地上,指尖轻轻拂过青砖缝里残留的一丝墨痕——那是伪造绝笔信时滴落的,颜色比周显平日用的墨淡了几分,显然是临时找来的劣质墨锭。

“王爷,府衙上下都搜遍了,没找到可疑之人,不过……”张猛捧着一个布包走进来,声音压得很低,“在后门的柴房里发现了这个,上面有淡淡的煤油味。”

李恪接过布包打开,里面是半块沾着墨迹的羊毫笔,笔杆上还刻着一个“赵”字。他指尖摩挲着笔杆上的刻痕,眉头微微蹙起:“赵德才的人?”赵德才虽已招供,但他背后或许还有周显的旧部,这些人怕是想借着周显的死,彻底切断线索。

【系统提示:检测到关键物证‘羊毫笔’,建议关联赵德才亲信名单核查】

冰冷的系统提示让他纷乱的思绪稍稍清晰。他站起身,走到周显悬挂的房梁下,抬头望着那根磨损的麻绳——绳结打得工整却刻意,不像是慌乱中自缢的模样,反而更像有人精心布置的现场。

“周显贪生怕死,就算知道难逃罪责,也绝不会轻易自缢。”李恪低声自语,脑海中闪过周显在密室里惊慌失措的模样,“他定是被人胁迫,或者……”

他没有说下去,只是将羊毫笔递给张猛:“去查这笔的主人,还有,盯紧赵德才的所有亲信,尤其是他入狱前接触过的人。”他知道,这些人是解开周显之死的关键,也是揪出幕后黑手的唯一线索。

张猛领命离去,书房里重归安静。李恪走到书桌前,拿起那封伪造的绝笔信,指尖划过“愧对国家”四个字,心中泛起一阵冷意。这些贪官污吏,平日里榨取百姓血汗时毫无愧疚,临死前却还要用冠冕堂皇的字句伪装,何其讽刺。

他想起安州府衙外百姓的议论,想起老婆婆抱着孙子时含泪的双眼,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无论幕后黑手是谁,无论牵扯到长安多少势力,他都必须查到底——不仅为了告慰那些被苛政压迫的百姓,更为了守住自己离开长安时的初心。

与此同时,长安的户部侍郎府里,张侍郎正坐在书房里,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窗外的阳光明明晃晃,却照不透他心中的阴霾,桌上的茶杯早已凉透,他却连碰都没碰。

“大人,长孙大人那边回话了,说……说让您放心,他会想办法。”亲信颤声禀报,不敢抬头看张侍郎的脸色。

张侍郎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希冀,却很快又被恐惧取代:“想办法?他能有什么办法?崔玄暐在安州查得紧,李恪手里又有供词,再拖下去,咱们都得完蛋!”他的声音里带着歇斯底里的绝望,手指死死攥着桌角,指节泛白。

他走到书架前,再次打开那个装着银票的木盒,看着里面一叠叠的银票,心中涌起一阵悔意。若当初没有贪心,没有与周显勾结,他如今还是那个深受陛下信任的户部侍郎,又怎会落到这般惶惶不可终日的地步?

“去,再备一份厚礼,送到东宫去。”张侍郎突然开口,声音嘶哑,“告诉太子殿下,若我出事,安州的案子怕是会牵扯到更多人,到时候……”他没有说下去,却知道李承乾会明白其中的威胁——安州的贪腐案若彻底查清,或许会牵扯出太子府与地方官员的往来。

亲信愣住了,没想到大人会把主意打到太子身上,却不敢违抗,只能应声离去。书房里只剩下张侍郎一人,他瘫坐在椅子上,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充满了绝望。他就像一个赌徒,把所有的筹码都压在了长孙无忌和李承乾身上,却不知道自己能否等到翻盘的机会。

长安的皇宫里,李世民坐在御书房的案前,手中拿着崔玄暐送来的急报,眉头紧锁。急报上详细记录了安州贪腐案的进展,包括周显的死和伪造的绝笔信,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他的心上。

“陛下,户部侍郎张大人已在殿外等候。”内侍轻声禀报。

李世民放下急报,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让他进来。”他倒要看看,这个被李恪指证的户部侍郎,还有什么话可说。

张侍郎走进御书房,一进门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陛下饶命!臣……臣冤枉啊!安州的案子与臣无关,是李恪诬陷臣,是他想排除异己!”

李世民看着他狼狈的模样,心中毫无波澜:“冤枉?崔玄暐在安州查到了你与周显的往来信件,还有你伪造账目的证据,你还敢说冤枉?”

张侍郎的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他没想到崔玄暐查得如此之快,连往来信件都找到了。

“陛下,臣……臣只是一时糊涂!”张侍郎哭喊道,“臣再也不敢了,求陛下给臣一次机会!”

李世民看着他痛哭流涕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他原本以为张侍郎是个可用之才,却没想到竟是个贪赃枉法之徒。

“机会?”李世民的声音低沉而冰冷,“你贪墨盐税、压榨百姓的时候,怎么没想过给百姓一次机会?你伪造账目、欺骗朝廷的时候,怎么没想过给朝廷一次机会?”

他站起身,走到张侍郎面前,目光锐利如刀:“朕念你为官多年,本想给你留些体面,可你却不知悔改,还想诬陷皇子、混淆视听。看来,不给你些教训,你是不会知道什么是国法,什么是民心!”

李世民对内侍道:“将张侍郎打入天牢,等候发落!另,命长孙无忌即刻进宫!”他知道,安州的案子牵扯到长孙无忌,若不查清楚,恐难平民愤。

长孙无忌走进御书房时,李世民正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宫墙。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他身上,却映不出丝毫暖意。

“陛下,您找臣?”长孙无忌躬身行礼,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李世民转过身,目光落在他身上:“安州的案子,你可知晓?”

长孙无忌心中咯噔一下,却还是故作平静地说道:“臣略有耳闻,听说李恪在安州查到了贪腐案,还牵扯到了户部侍郎。”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李世民将崔玄暐的急报递给长孙无忌,“周显已死,绝笔信是伪造的,背后还有人想杀人灭口。你觉得,这个人会是谁?”

长孙无忌接过急报,仔细翻阅着,手心渐渐渗出冷汗。他知道,李世民已经怀疑到他了。

“陛下,臣……臣不知。”长孙无忌躬身道,“不过臣定会协助陛下查清此案,绝不姑息任何贪腐之徒。”

李世民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知道长孙无忌在朝堂根基深厚,若真的牵扯到他,定会引起朝堂震动。可若不查,又如何对得起百姓,对得起李恪?

“朕希望你能记住,”李世民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江山是朕的江山,百姓是朕的百姓。任何人,无论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国法、伤害百姓,朕都不会姑息。”

长孙无忌心中一凛,连忙躬身道:“臣遵旨。”

李世民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安州的案子就像一张网,牵扯出了太多的人和事,若想彻底查清,定会掀起一场朝堂风暴。可他别无选择,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他必须这么做。

安州府衙的书房里,李恪终于等到了张猛的回报。

“王爷,查到了!那支羊毫笔是赵德才的亲信赵三的,他在周显死的前一天,曾以送药为由进入府衙,之后就消失不见了。”张猛禀报道,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李恪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赵三?他现在在哪里?”

“根据暗哨回报,他已经逃出了安州,往长安方向去了。”张猛道。

“长安?”李恪眉头微蹙,“看来他是想去找幕后黑手求救。张猛,你立刻带人去追,一定要把赵三抓回来!他是解开周显之死的关键,绝不能让他跑了!”

“是!”张猛应声而去。

李恪站在窗前,望着长安的方向,心中泛起一阵波澜。赵三逃往长安,说明幕后黑手就在长安,或许就是长孙无忌,或许还有其他人。这场较量,终究还是要回到长安。

但他并不畏惧。他想起安州百姓的支持,想起崔玄暐的公正,想起父皇的决绝,心中充满了力量。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他都将坚持下去,直到将所有贪腐之徒绳之以法,直到安州的百姓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直到长安的天空,也能像安州一样晴朗。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照在李恪的身上,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599/1111110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