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驰援安州
马车在官道上疾驰,车轮碾过碎石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李恪掀开车帘,望着窗外飞逝的树影,心中的焦虑像藤蔓般疯长——柳明远被绑架已有六个时辰,长孙旧部只留下“放弃新政否则撕票”的威胁,却没说具体的交换地点,每多耽误一刻,柳先生就多一分危险。
“王爷,已经快到安州地界了,要不要歇口气再走?”车夫的声音带着疲惫,马儿的呼吸也变得急促,显然已连续赶路四个时辰。
李恪却摇了摇头,声音沙哑:“不用歇,继续走。柳先生还在等着我们,不能再耽误了。”他从怀中掏出崔玄暐的急报,上面“柳先生被绑后,学堂学子哭声一片”的字句,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柳明远不仅是新政的支柱,更是孩子们眼中的良师,若是他出事,安州的学堂怕是会就此停滞。
【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连续赶路导致体力透支,建议短暂休整;同时检测到安州境内有三处可疑据点,可能是长孙旧部藏匿之地】
冰冷的提示让李恪稍稍冷静。他知道,若自己垮了,更救不了柳明远。他对车夫道:“前面有驿站,停下歇半个时辰,给马儿喂些草料,我们也吃点东西。”
驿站的灯火昏黄,李恪匆匆喝了碗热粥,便立刻拿出安州地图,指尖在标注的三处可疑据点上反复摩挲。这三处据点都在安州城外的山林里,偏僻难寻,长孙旧部极有可能将柳明远藏在那里。
“王爷,崔大人派来的人到了!”侍卫匆匆进来禀报。
李恪连忙起身,只见一名精瘦的侍卫走进来,单膝跪地:“王爷,崔大人让属下转告您,已派人封锁了安州城外的所有要道,同时发动农户在山林里搜寻,只是至今没有柳先生的消息。另外,长孙旧部又送来消息,说要您明日午时独自一人去西郊的废弃寺庙交换,不准带任何随从。”
“独自一人?”李恪眉头紧锁,心中立刻明白这是陷阱——长孙旧部根本没打算放了柳明远,只是想趁机除掉他。他转身对那名侍卫道:“你立刻回去告诉崔大人,让他暗中派五十名精锐侍卫埋伏在废弃寺庙周围,切记不可暴露。明日午时,本王去赴约,一旦看到柳先生,就发出信号,里应外合,救出柳先生。”
侍卫领命离去,李恪重新坐回地图前,心中反复推演着明日的计划——他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既不能让自己陷入险境,更不能让柳明远出事。
次日清晨,李恪抵达安州城外,崔玄暐早已带着侍卫在城外等候。见李恪到来,崔玄暐连忙上前,脸上满是担忧:“殿下,您怎么真的来了?长孙旧部心怀歹意,您这一去,怕是会有危险!”
“柳先生是为了新政才被绑架的,本王不能让他白白牺牲。”李恪语气坚定,“崔大人,埋伏的侍卫都安排好了吗?废弃寺庙的地形查清楚了吗?”
“都安排好了。”崔玄暐递过一张手绘的寺庙地形图,“废弃寺庙有前后两个门,侍卫已分别埋伏在两侧的山林里,只要殿下发出信号,立刻就能冲进去。另外,农户们也自发组织了搜救队,在寺庙周围的山林里待命,一旦有动静,就能支援。”
李恪看着地形图,心中稍稍安定。他抬头望向安州城的方向,隐约能看到学堂的屋顶——不知此刻,孩子们是否还在等着柳先生回去教书。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郑重:“崔大人,明日午时就拜托你了。”
午时很快就到。李恪独自一人走向西郊的废弃寺庙,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却照不透寺庙里的黑暗。寺庙的大门敞开着,里面静得可怕,只有风吹过残破窗棂的呜咽声。
“李恪,你果然来了!”一个沙哑的声音从寺庙里传来,几名蒙面人押着柳明远走出来。柳明远的脸上满是伤痕,双手被绑在身后,却依旧挺直着脊梁,眼神坚定地看着李恪:“王爷,不要管我!长孙旧部狼子野心,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柳先生!”李恪心中一紧,刚想上前,就被蒙面人用刀拦住。
为首的蒙面人冷笑一声:“李恪,想救柳明远,就先答应我们的条件——立刻写下奏折,废除安州新政,撤回所有推广新政的官员!否则,别怪我们对柳明远不客气!”
李恪的目光扫过柳明远身上的伤痕,心中泛起一阵心疼。他知道,长孙旧部就是想利用他对柳明远的在意,逼他放弃新政。可他若真的答应,安州百姓的心血就会付诸东流,之前的努力也会毁于一旦。
“我可以写奏折,但你们必须先放了柳先生。”李恪缓缓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只要柳先生安全离开,我就按你们的要求写。”
“别跟他废话!”另一名蒙面人厉声喊道,“先让他写奏折,否则就杀了柳明远!”说罢,他举起刀,对准了柳明远的脖子。
柳明远却毫无惧色,高声道:“王爷,不可!新政是安州百姓的希望,绝不能因为我一人而放弃!您要是写了奏折,就是辜负了百姓的信任!”
李恪看着柳明远坚定的眼神,心中满是感动。他知道,柳先生说得对,新政不能放弃。他深吸一口气,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枚信号弹,用力向上一抛——红色的信号弹在天空中炸开,格外醒目。
“不好!有埋伏!”为首的蒙面人脸色骤变,立刻下令,“杀了柳明远,快撤!”
就在这时,寺庙外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崔玄暐带着侍卫冲了进来,与蒙面人展开激烈的厮杀。农户们也从山林里冲出来,拿着锄头、镰刀,堵住了蒙面人的退路。
“柳先生,您没事吧?”李恪连忙解开柳明远的绳索,扶着他走到安全的地方。
柳明远摇了摇头,眼中满是欣慰:“王爷,您做得对,没有放弃新政。安州的百姓,没有看错您。”
蒙面人很快就被制服,只有为首的一人趁乱逃脱。崔玄暐走到李恪身边,脸色凝重:“殿下,从被俘的蒙面人口中得知,他们背后还有更大的势力支持,似乎与洛阳的世家有关。而且,他们还计划在水渠通水大典上制造混乱,破坏新政。”
李恪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原以为长孙旧部只是孤军奋战,却没想到他们还与世家勾结——洛阳的世家势力庞大,若是真的插手安州新政,后果不堪设想。
“水渠通水大典还有几日?”李恪问道。
“还有三日。”崔玄暐回答。
李恪深吸一口气,声音坚定:“立刻加强通水大典的戒备,派侍卫日夜巡逻;同时,让农户们也参与进来,互相监督,一旦发现可疑人员,立刻报告。另外,派人去洛阳调查世家的动向,务必查清他们与长孙旧部的勾结情况。”
“是!”崔玄暐躬身领命。
柳明远看着李恪忙碌的身影,眼中满是敬佩:“王爷,您放心,学堂的孩子们都盼着水渠通水,盼着新政能继续推行。只要您还在,安州的百姓就会一直支持您。”
李恪转过身,看着柳明远,又看向围过来的农户们,心中满是感动。他知道,虽然前路依旧充满挑战,但有百姓的支持,有柳明远、崔玄暐这样的伙伴,他一定能克服困难,让新政在安州扎根,让更多的百姓受益。
只是,洛阳的世家为何要与长孙旧部勾结?他们在通水大典上会制造怎样的混乱?李恪站在废弃寺庙前,望着洛阳的方向,心中满是警惕——一场新的危机,已悄然逼近安州。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599/1111108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