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唐:我带着李世民刷新版图 > 第53章 暗流未平

第53章 暗流未平


云州的晨光刚漫过城墙,城防营的院子里就围满了人。巴图带着五十名契丹勇士,正与张猛的侍卫一起,手指在流民名册上反复划过,纸页边缘都被翻得发毛。经过两日排查,已有三名东宫潜伏者落网,可据俘虏招供,城里至少还藏着五人——都是太子安插在云州多年的暗线,像埋在土里的毒刺,不知何时会突然发难。

“王爷,这是新核对出的可疑人员名单。”张猛将一份折得整齐的名册递到李恪面前,指尖重重点在“王二”“李四”两个名字上,语气里带着几分凝重,“这两人自称是来互市的绸缎商,可属下查了他们的账本,进出货记录全是假的——上个月说从长安运了五十匹云锦,可长安的绸缎庄根本没这笔单子。更可疑的是,他们住的迎客来客栈,昨夜还偷偷给城外送过信,送信的伙计已经被咱们扣下了。”

李恪接过名册,指尖在两个名字上轻轻摩挲,眉头不自觉地蹙起。他走到院墙边,望着城南的方向——晨光中,迎客来客栈的酒旗正随风飘动,粉白的墙面上还画着招揽客人的山水图,看似寻常的院落里,却藏着东宫的眼线。“派人盯紧了吗?”他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属下派了五个最机灵的侍卫,扮成住店的客商盯着,”张猛连忙回答,语气里带着几分谨慎,“可这两人太警惕了,昨夜送完信后就一直关在房间里,连饭都是让伙计送到门口,连面都不露。”

李恪深吸一口气,草原的晨风带着砂砾,刮得脸颊微微发疼,却让他纷乱的思绪清醒了几分。“别等了,现在就带人去抓。”他转身看向张猛,眼神坚定,“咱们刚化解契丹的危机,东宫的人肯定急着把消息传回长安,再等下去,他们要么跑了,要么会狗急跳墙,说不定还会对百姓下手。”

“是!”张猛应声领命,转身就要召集人手,却被李恪叫住。

“带上十名契丹勇士,”李恪补充道,目光扫过巴图带来的勇士,“让巴图亲自带队——东宫的人说不定认识咱们的侍卫,契丹勇士的装束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张猛点头应下,很快就带着人朝着迎客来客栈疾驰而去。李恪则转身走向审讯室——昨日抓获的三名潜伏者还关在里面,他要亲自去问问,看看能不能从他们口中撬出更多关于东宫的秘密。

审讯室里光线昏暗,只有一盏油灯挂在房梁上,昏黄的光线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霉味和汗臭味。三名潜伏者被分别绑在三根柱子上,头发凌乱,脸上满是疲惫,却依旧梗着脖子,眼神里透着桀骜。见李恪进来,为首的潜伏者先是一愣,随即冷笑一声:“李恪,别白费力气了!你就算抓住我们,也没用——太子殿下的计划,不是你能阻止的!”

李恪走到他面前,缓缓蹲下身子,语气平静得像一潭深水:“是吗?那你知不知道,昨日契丹部落已经把东宫安插的两个长老交出来了?他们招了,说太子答应他们,只要搅乱边疆,就封他们为契丹王。”他顿了顿,看着潜伏者瞬间发白的脸色,继续道,“你们的同伙,现在也该被张猛抓住了,你觉得,太子的计划还能成吗?”

潜伏者的喉结动了动,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却仍强撑着:“那又如何?太子殿下在长安根基深厚,皇后娘娘还在宫里护着他!就算你们拿到证据,陛下也不会对他怎么样!你以为你赢了?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李恪心中一沉——潜伏者的话,像一根针,精准地戳中了他最担心的事。父皇对太子寄予厚望,就算证据确凿,怕是也舍不得严惩,毕竟那是他倾注了多年心血的储君。他刚想再追问,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周瑾匆匆跑进来,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喜色:“王爷!张统领把人抓住了!还从他们房间的床板下搜出了一封给长安的密信,您快看看!”

李恪连忙接过密信,展开一看——上面的字迹与之前从东宫潜伏者身上搜出的密信一模一样,笔锋凌厉,带着一股居高临下的傲慢。内容果然是催促太子尽快派更多人手来云州,还提到要联合突厥残部,在秋收时袭击屯田区,“务必让云州颗粒无收,断李恪根基”。他攥紧密信,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心中的怒火像被添了柴,烧得更旺:“东宫的人真是死不悔改!看来,咱们必须尽快把这些证据送到长安,让父皇亲眼看看,他寄予厚望的太子,到底在做什么!”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耶律莫带着两个部落勇士,押着两个五花大绑的老者走了进来——正是东宫安插在契丹部落的长老。耶律莫黝黑的脸上满是怒气,一把将其中一个长老推到李恪面前:“王爷,这两个老东西,俺们审了一整夜,他们终于招了!”他的声音洪亮,震得人耳朵发疼,“他们说,太子不仅给他们送了粮食和兵器,还承诺等他们控制了契丹部落,就帮他们吞并奚族和室韦,让他们当草原的王!”

李恪看着两个长老垂头丧气的模样,心中满是欣慰。现在证据链终于完整了——潜伏者的供词、长老的招认、搜出的密信,每一样都能证明太子与突厥勾结,意图谋反。他站起身,对周瑾道:“你立刻把这些证据整理好,挑一个最可靠的侍卫,快马送往长安,务必亲手交给父皇,绝不能经过任何人的手。”

“是!”周瑾接过李恪递来的证据,小心翼翼地收进怀里,转身就去安排。

处理完审讯的事,李恪刚走出城防营,就看到柳明远拄着拐杖,站在不远处的学堂门口。柳明远的左臂还缠着厚厚的绷带,白色的布条从袖口一直缠到肩膀,却依旧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青色长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像一株坚韧的竹。“王爷,”他看到李恪,连忙拄着拐杖走过来,“学堂的孩子们听说您昨日化解了危机,都想您了,让我来请您去给他们上一课,讲讲‘民为邦本’的故事。”

李恪心中一暖,连日来的疲惫仿佛被这温柔的话语驱散了不少。他笑着点头:“好啊,正好我也想看看孩子们。”

跟着柳明远走进学堂,院子里的孩子们立刻围了上来,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王爷叔叔!您终于来了!”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手里拿着一幅叠得整齐的画,小心翼翼地递到李恪面前,小脸上满是期待,“这是我昨天画的您,画的是您保护我们的样子,您看像不像?”

李恪接过画,轻轻展开——纸上用彩色的颜料画着一个穿着铠甲的人,手里拿着一把剑,身边围着几个小身影,背景是绿油油的农田和宽敞的学堂,天空中还画着一轮红红的太阳。他忍不住笑了,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像!太像了!叔叔很喜欢,谢谢你,孩子。”

柳明远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场景,眼中满是欣慰,轻声道:“王爷,您看,孩子们多信任您。他们虽然小,却知道谁是真心为他们好。只要您在,云州的百姓就有希望,这比任何证据都管用。”

李恪点点头,心中满是坚定。他走到学堂的讲台上,拿起柳明远早已备好的课本,翻开“民为邦本”那一页,对着孩子们道:“今天,咱们就来讲讲,为什么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学堂里,像一首清澈动听的歌谣,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

临近午时,太阳渐渐升高,学堂里的温度也暖和了不少。李恪刚讲完课,就看到一个侍卫骑着马,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进学堂,脸色苍白得像纸,嘴唇哆嗦着,一见到李恪就“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王爷!不好了!出大事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599/1111108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