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骂名
在京城百姓的翘首期盼中,王守仁,这位一战封神的新晋伯爵,终于踏上了返回京城的路途。
他并没有带大军回来。
按照朱厚照的旨意,大部分京营士兵,将暂时驻扎在辽东,与当地卫所军队进行混编整训,一方面是为了震慑女真余部,另一方面,也是朱厚照为后续整顿卫所,埋下的一个伏笔。
王守仁只带了三千亲兵卫队,护送着缴获的女真王帐、金印以及被俘的女真贵族,班师回朝。
当他抵达京郊通州的时候,迎接他的,是前所未有的盛大场面。
朱厚照兑现了他的承诺。
他亲率文武百官,出德胜门三十里,为他的功臣,举行了一场最高规格的欢迎仪式。
从德胜门到通州的官道上,人山人海,万民空巷。
百姓们自发地站在道路两旁,手里拿着鲜花、果品,甚至只是刚刚从地里拔出来的青菜,激动地朝着那支风尘仆仆的军队挥舞。
“王大人回来了!”
“王伯爷威武!大明威武!”
“天佑大明!天佑陛下!”
欢呼声,如同雷鸣,响彻云霄。
王守仁骑在马上,看着眼前这番景象,心中百感交集。
他穿着皇帝御赐的蟒袍,腰系玉带,原本一介儒雅书生,此刻却平添了几分沙场宿将的铁血之气。
他想起了出征前,朝堂上的那些质疑和冷眼。
又想起了在海上,面对茫茫未知,全军上下的那种忐忑与不安。
更想起了赫图阿拉城下,那些口衔钢刀,奋不顾身向上攀爬的年轻士兵。
他知道,眼前这所有的荣耀,不仅仅是属于他一个人的。
是属于那个在背后力排众议,给予他无限信任的少年天子。
是属于那些在辽东流血牺牲,埋骨他乡的大明将士。
他翻身下马,快步走到朱厚照的御驾前,单膝跪地,声音洪亮:
“罪臣王守仁,幸不辱命,叩见陛下!”
他自称罪臣,是因为在他看来,虽然打了胜仗,但还是有数千将士,永远地留在了辽T东,他作为主帅,难辞其咎。
“爱卿何罪之有?”朱厚照亲自走下御驾,将他扶了起来,“爱卿为国开疆,扬我大明国威,乃是国之柱石,何罪之有?快快请起!”
他握着王守仁的手,那手上,满是握剑和拉弓留下的老茧。
“爱卿,辛苦了。”朱厚照的声音,带着一丝真诚的感慨。
“为陛下效死,为大明尽忠,臣,万死不辞!”王守仁的眼眶,有些湿润。
士为知己者死。
皇帝的这份礼遇,这份信任,让他觉得,在辽东吃的所有苦,冒的所有险,都值了。
朱厚照拉着王守仁的手,让他与自己并辔而行,一同返回京城。
这份荣耀,让跟在后面的文武百官,一个个都看直了眼。
与君并辔,这是何等的恩宠!
他们看向王守仁的眼神,充满了羡慕、嫉妒,但更多的是敬畏。
他们知道,从今天起,这位新建伯,将是朝堂上,一个谁也无法忽视的存在。他不仅仅是一个新贵,他是皇帝手中,最锋利的那把剑的代言人。
朱厚照的这一番操作,用意极其明显。
他就是要告诉所有人,他需要什么样的臣子。
他就是要用王守仁的成功,来打造一个全新的偶像,一个忠于皇权,又能干实事的文武全才。
以此,来对抗朝堂上那些盘根错节的旧势力,来激励更多有才华有抱负的人,为他所用。
回到皇宫后,朱厚照没有立刻召开朝会论功行赏,而是单独将王守仁,召到了御书房。
屏退了所有下人,只剩下他们君臣二人。
“坐吧,守仁。”朱厚照指了指自己对面的椅子,“在这里,没有君臣,只有你我。”
“谢陛下。”王守仁依言坐下,但身子,只坐了半个椅子。
“辽东的具体情况,跟朕说说。”朱厚照开门见山。
王守仁整理了一下思绪,将从登陆到攻克赫图阿拉,再到后续清剿女真余部,安抚地方,以及与朝鲜方面的交接等事宜,都详细地汇报了一遍。
他讲得很细,不仅讲了军事,还讲了当地的民生,地理,以及女真各部落之间的矛盾。
朱厚照听得非常认真,时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
“你觉得,女真人,此战之后,还能恢复元气吗?”
“回陛下,短期内,绝无可能。”王守仁肯定地说道,“此战,我军不仅捣毁其老巢,更重要的是,缴获了他们积攒了数十年的牛羊、粮草。他们的青壮,死伤近半。更重要的是,我们打破了他们在辽东各族心中不败的神话。臣已经联络了东海女真以及一些蒙古部落,对建州女真形成合围之势。他们现在,自保尚且不暇,十年之内,不足为虑。”
“好。”朱厚照点了点头,“那辽东的卫所呢?”
提到这个,王守仁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陛下,辽东的卫所,已经烂到了骨子里。”他毫不客气地说道,“臣在辽东这几个月,亲眼所见,军户逃亡者十之七八,军屯被各级将领和地方豪强侵占,士兵连饭都吃不饱,兵器更是几十年没有更换过。若不是此次有京营精锐,单凭辽东的卫所兵,别说反击,连守城都难。”
“他们唯一的作用,就是在账面上,看起来人数众多,可以用来向朝廷,多要一份粮饷。”
这番话,与朱厚照从锦衣卫那里得到的情报,完全吻合。
“所以,朕让你将京营兵,与他们混编。就是要用京营的军纪和战力,去给他们掺沙子,去当鲶鱼。”朱厚照说道,“但朕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不把根挖掉,这棵烂树,迟早还会长出毒疮来。”
“朕想听听你的想法,如果要彻底整顿卫所,该从何处下手?”
王守仁沉吟了片刻,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辽东的位置。
“陛下,臣以为,卫所之弊,在军而在官,在官而在田。要改,就要兵、官、田,三管齐下。”
“其一,清查田亩,将侵占的军屯,悉数收回。有功的士兵,分给土地,让他们有恒产,有归属。如此,兵心可安。”
“其二,改革军官世袭制。废除那些只会吃空饷的世袭指挥使,改为军功选拔制。能者上,庸者下。如此,将领才能用心打仗。”
“其三,建立新军。从卫所中,挑选精壮,脱离原有的卫所体系,用新法操练,用新式火器武装。以战养兵,以功晋升。这支新军,不负责屯田,只负责打仗。他们的粮饷,由朝廷直接拨付。”
王守仁的这番话,条理清晰,直指核心。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整顿了,这是要彻底砸烂旧有的卫所制度,建立一个全新的军事体系。
朱厚照听着,眼中异彩连连。
他发现,自己还是小看了王守仁。
他不仅是一个会打仗的统帅,更是一个有着深刻洞察力和改革魄力的战略家。
他的这些想法,与朱厚照自己心中的蓝图,不谋而合。
“好!说得好!”朱厚照忍不住拍案叫绝,“守仁,你与朕,想到一块去了!”
他走到王守仁身边,拍着他的肩膀,眼神灼灼地看着他:
“朕要建立一支大明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军队!一支能扫平草原,能扬帆远航的无敌之师!而这支军队的统帅,朕想不到,比你更合适的人选!”
王守仁的心,猛地一跳。
他从皇帝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种让他为之战栗的野心。
那是一种要将日月山河,都踩在脚下的雄心壮志。
“朕决定,恢复五军营的建制,并将其与神机营、三千营,合并重组。成立一支全新的,只听命于朕一人的‘新军’!”
“朕,命你为新军总督!赐你便宜行事之权!朕给你钱,给你人,给你最好的火器!朕要你,在一年之内,为朕练出一支铁军!”
王守仁呆住了。
新军总督!
这是多大的权力!多大的信任!
他感觉自己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
他猛地单膝跪地,声音因为激动而嘶哑:
“臣,王守仁,敢不为陛下,肝脑涂地!”
朱厚照将他扶起,看着眼前这个已经彻底归心的国之栋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知道,他改革大明,开创盛世的路上,最重要的一块基石,已经稳稳地落下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520/2268584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