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重阳佳节,少林英雄大会
“江湖中出大事了!”
王安擦擦汗水,满脸焦急。
“有人破碎虚空了?”
“没有!”
“蒙元高手南下挑战?”
“也没有!”
“朝中高手被杀了?”
“当然不是!”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江湖中还有什么大事?就算真的有大事,与我有什么关系?太后不能换个人吗?”
“我的李大爷诶!太后的命令,我们这些做奴才的哪敢多问,不过,这件事确实是大事,可能会有大战。”
“大战?很激烈吗?”
“不亚于张真人百岁寿宴。”
“我明白了,前面引路,我可以带着家人去吗?她们想去皇宫转转,劳烦公公行个方便,去御花园就行。”
“嘶~~这个~~当然可以!”
王安悄无声息的收下银票。
世上很少有钞能力做不到的事。
尤其是面对太监的时候。
太监最看重两样东西。
一个是钱,一个是后辈子嗣。
逛逛御花园,没啥大不了的!
以李兆廷在朝中的关系,就算有御史参奏,这件事也会被压下来。
……
“参见太后!”
“李兆廷,你不是很闲吗?江湖中出了一件大事,与你有些关系。”
“少林的事,与我有什么关系?我不是很喜欢和尚,戒律太多了!不喝酒勉强可以忍,不吃肉绝对不行,不能娶妻生子,我特么宁愿当场去死!”
“与你大哥萧峰有关,也与楚相玉有点关系,武林人士无法无天,他们自以为是英雄,却不知事后需要朝廷十万大军拼死拼活为他们处理首尾!”
“太后,有什么内情吗?”
“根据皇城司查到的消息,此事主事者是姑苏慕容,希望在九九重阳召开武林大会,青龙会、吐蕃、蒙元趁机搞风搞雨,以姑苏慕容的名望,原本绝对招揽不来的人,全都接受邀请。”
“朝廷去吗?”
“朝廷不方便直接干预江湖,只能帮忙出分力,李兆廷,你的任务是:遇到异族密探,不能让他们离开!”
“我不是朝廷的人。”
“这是本宫的私人任务。”
“酬劳呢?”
“把你爹调回来。”
“我爹不想回到京城。”
“我写封信,他会愿意的。”
“您不会是想秋后算账吧?”
“本宫没那么小气。”
“我爹回来后是什么官?”
“鸿胪寺少卿,如何?”
“多谢太后恩典。”
朝廷有太常、宗正、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并称为九寺,大部分都是虚职闲职。
大理寺相对权力比较大。
很多人给九寺编了顺口溜。
太府寺场务众多,号“忙卿”;
司农寺掌管仓库,号“走卿”;
光禄寺掌管祭祀,号“饱卿”;
鸿胪寺掌管朝贡,号“睡卿”;
相对而言,鸿胪寺比较舒服,回来刷几个月声望,年关考核,把李兆廷的功绩算上去,给犬父评个大优。
鸿胪寺和礼部的职权有些重合,过得两三年,或许能做礼部侍郎。
……
朝廷对武林的态度非常别扭。
既需要江湖侠客维持安定,也会定期打压帮派,免得帮派做大,相互之间有条间隔,谁也不能触犯底线。
朝廷可以灭掉任何一家宗门,但人家可以跑啊,如果跑不了,可以肆无忌惮催动功力,在城内大肆杀戮。
朝廷压制江湖是对的,免得江湖人太过无法无天,太过肆无忌惮。
但是,不能过度。
万事万物都要讲究均衡。
均衡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
比如此次针对少林,明面上是由姑苏慕容挑头,赔光一切财产的慕容博为了给慕容复刷声望,把自己最后一点关系网用掉,发动青龙会的力量。
吐蕃、满清、蒙元、西夏的谍报密探顺水推舟,权力帮、金钱帮等黑道宗门有的落井下石,有的捞好处。
这么大的动静,朝廷早就知道。
朝廷装作不知道。
六扇门全都外出做任务。
捕神郭不敬的女儿离家出走,被黑店扣押,要做二十年苦工还债。
郭不敬去关中救女儿。
有谁能多说什么?
独生女被黑店扣押,郭不敬带着六扇门所有神捕去关中踏平黑店,显然是合情合理的,谁也挑不出毛病。
英雄大会是江湖事件。
江湖事,江湖了。
破解珍珑棋局是八月十九,在京城玩了几天,距离重阳只有两天。
李兆廷带着红颜知己,快马加鞭赶赴少林,沿途见到很多武林人士,这些人看到李兆廷,有的上前问好,有的掩面而去,还有的暗中发出信鸽。
三军未动,情报为王。
情报是重中之重!
尤其是关于顶尖高手的情报。
……
九月初九,重阳佳节。
少林敲响铜钟,聚集僧众。
作为江湖第一宗门,当之无愧的泰山北斗,玄慈早已得知此事,也知道对方的目的,甚至知道姑苏慕容只是起了一个头,制造落井下石的机会。
玄慈对此并不畏惧。
当了三十年少林方丈,玄慈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当年那些对他不服不忿的同门师兄,早就是心服口服。
该做的事,他已经做好准备。
就看姑苏慕容如何出招。
玄慈心知正主不会提前到达,却没想到,最先到达少林的是神山。
神山是五台山清凉寺方丈,当年想拜入少林学武,但负责招收学员的灵门大师看出他嗜好武功、争名夺利,遂拒绝神山,神山只能投靠清凉寺。
神山快速修成清凉寺全部武功,成为清凉寺方丈,又对寺内武学秘籍多番修改完善,但比起少林七十二绝技,清凉寺根基太浅,二者相差太多。
此番来到少林,就是来报仇的。
当年你把我拒之门外,现在我来挑战少林绝技,不知你能否接战。
为了给自己壮声势,神山请来普渡寺道清大师,东林寺觉贤大师,净影寺融智大师,还有自家师弟神音。
“少林庄严宝刹,小僧心仪已久,六十年前便来投拜求戒,却被拒之于山门之外,六十年后重来,垣瓦依旧,人事已非,甲子岁月,可喜可悲!”
玄慈听出挑衅之意,并不动怒,柔声化解敌意:“原来师兄昔年曾来少林出家,天下寺院都是一家,师兄今日主持清凉寺,佛门子弟无不崇仰。
当年少林未敢接纳,得罪师兄,小僧恭谨赔罪,但师兄因此另创天地,弘法普渡,有大功于佛门,当年之事未始不是日后因缘,还请师兄明鉴。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玄慈深施一礼。
神山还了一礼。
他今天是来挑战少林绝技的,岂能三言两语就离开,各自试探数句,神山沉不住气,厉声道:“玄慈,咱们俩在江湖中齐名,今日趁着英雄大会,不妨试试谁是降龙,谁是伏虎,佛门弟子本不该争胜,但武僧毕竟是武者!”
“不知师兄想讨教哪门绝学?”
“听说少林有七十二绝技,你身为少林方丈,想必全都练成了吧!”
“阿弥陀佛,岂敢岂敢。
敝寺虽有七十二项绝技,但每一项功法均极难练,纵是天资卓异之人,也难练成三两门,何况全部精通?
七十二绝技有刚有柔,有阴有阳,有的心法互相冲突,内息极易走差,倘若贪图武技,多半会走火入魔。
有史以来,天赋最高的武僧只修成二十三门,最近二百年来,只有玄澄师弟精通十三门绝技,可惜急功近利,走火入魔,一夕之间,经脉寸断。
我等佛门弟子,当以修佛为主,以武道为末,岂能贪图武道争胜?
不可取!不可取也!”
玄慈暗戳戳讥讽神山。
神山冷笑:“方丈此言差矣,没有七十二绝技,少林哪有今日声威?吃水不忘挖井人,方丈说修佛为主,但江湖人提及少林,哪个会谈论佛法?”
此言一出,玄慈无言以对。
少林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靠的是绝世武功,靠的是最强的拳头。
江湖中,提及佛法,可以去开封大相国寺,可以去洛阳白马寺,还可以去普渡寺、东林寺、净影寺、文殊院,唯独没人来少林谈佛论法,来到少林的要么是为了比武,要么是为了学武,说不上三五句话,就开始比武论道。
不过,话又说回来。
少林武功源自佛法。
武技中的戾气需要佛法化解。
佛法确实是七十二绝技的根基。
“诸位高僧相聚少林讲论武功,实乃江湖盛事,不知小僧能否有缘做个不速之客,在旁恭聆双方高见么?”
鸠摩智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对于江湖武者而言,远距离传音不是难事,功力浑厚就能做到,但距离这么远,如何能听清众人的辩论?
花满楼也没有这般耳力。
鸠摩智既不会天耳通,也没有顺风耳的天赋,完全是习惯性装逼。
鸠摩智是和神山一起来的,躲在外面听人讲话,随后再跑到山门处,默默测算对方何时会动手,掐着时间呼喊小僧来也,看起来就像有顺风耳。
说话时故意拉长声音,等到最后一个字落下,恰好到达大雄宝殿。
方面大耳,宝相庄严。
一看就让人好感大增。
影视剧中的鸠摩智,大多不符合原著描述,最符合的演员应该是
——唐僧!
“小僧鸠摩智,拜见诸位师兄。”
鸠摩智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
这是鸠摩智的爱好。
越是张狂,越是装逼,表现得越是低调谦逊,用极致的谦逊,说出极致的张狂挑衅,以此完成极致装逼。
——原来是吐蕃大轮明王!
——这个番僧,不好惹啊!
众僧心中升起两个念头。
玄慈请鸠摩智入座。
鸠摩智大喇喇坐在上手位置。
“小僧刚刚听师兄说,少林七十二绝技不能合练,此言大错大谬。
莫说合练十几门绝技,就算同时精通七十二绝技,又有什么难度?
玄澄师兄走火入魔,是因为他内功根基不够深厚,天资不够灵悟。
倘若有根基浑厚、根骨绝佳、悟性奇绝的聪明人,区区七十二绝技,并不算什么难事,请师兄把话收回。
否则,小僧愿向师兄讨教。”
“哦?根据国师所言,莫非世上有人精通七十二绝技?真是奇了!”
“并非玄奇!并非玄奇!”
“不知这位大英雄是谁?”
“区区在下,愧不敢当!”
“国师真是好大的口气!”
“小僧怎敢在诸位面前胡言?”
鸠摩智缓缓站起身子,对着大雄宝殿中心的大鼎轰出一掌,大鼎轰隆飞向房顶,鸠摩智沉腰坠马,向上冲拳,轰在大鼎底部,大鼎向上飞起,在撞到房顶时失却力道,飞速落向地面。
鸠摩智看准机会,挥动袈裟,大鼎飞速旋转,一点点卸去力量,最后轻飘飘落在地上,没砸碎半块地砖。
“阿弥陀佛,小僧对于般若掌、大金刚拳、袈裟伏魔功三门绝技,着实没什么天赋,只能贻笑大方罢了!”
“国师可曾精通拈花指?”
玄渡大师主动站了出来。
“略有小成。”
“老衲想领教几招。”
“请玄渡师兄指点。”
此言一出,众僧又是一惊。
先前玄渡现身,并未通报法号,鸠摩智一眼认出玄渡,显然对少林高手有十足了解,今日之事万难善了。
……
“萧伯父,伤好些了吗?”
到达嵩山后,李兆廷没有上山,而是去往乔家,与萧远山汇合,早在杏子林大战后,乔三槐夫妇便被段誉护送到大理养老,房子早就空了出来。
大半年时间不见,萧远山的气色好了很多,再无先前的阴戾之气。
“薛慕华还是有点儿本事的!不枉费我儿子上天入地追杀丁春秋!”
萧远山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萧家人祖传爱喝酒。
萧远山年轻时也是豪饮之士。
“谁让您瞎练少林绝技。”
“那是因为中原武士诬陷我,他们说我想盗取少林绝技,不分青红皂白杀我全家,老子此生最受不得冤枉!这群王八羔子,没一个是好东西……”
萧远山愤怒的拍桌子。
“熙熙攘攘,皆为名利。”
“去他妈的名利,那是私利,为了一己之私利滥杀无辜,事后没有丝毫悔改之意,这种混账,死不足惜!”
说到此处,萧远山长叹口气。
萧远山继承三和逸士遗志,用萧家在辽国的影响力,诉说和平的好处,减少打草谷,不要侵害边境百姓。
这换来什么结果?
伏击他的人有什么结果?
想到此处,萧远山无言苦笑。
……
大雄宝殿。
玄慈面如死灰。
十几位玄字辈高僧车轮战,尽数被鸠摩智击败,鸠摩智连续施展出四十门少林绝技,全都练得精熟,细微之处略有差别,但考虑到鸠摩智出身密宗,根基是密宗,没有差别才是怪事。
“小僧孤身来到中土,本想见识中原泰山北斗的风范,看这号称中原武林第一宗门的古刹,是怎样一副庄严宏伟的气象,如今看来,着实失望!”
“阿弥陀佛,老衲前来领教。”
“敢问师兄法号?”
“老衲,方正!”
罗汉堂首座方正,少林所有武僧中唯一精通《易筋经》的高僧,精通十一门少林绝技,尤其擅长狮吼功。
一声大喝,当头棒喝。
所有僧众都被惊醒。
鸠摩智眉梢微微抽搐。
“原来是方正师兄,久闻师兄精通少林至高绝学易筋经,为何屈居罗汉堂首座之位,莫非有人嫉贤妒能?”
“这是少林私事,国师管不着,贫僧只好奇一件事,国师号称精通七十二绝技,不知国师会不会易筋经?”
“易筋经博大精深,小僧这点微不足道的根基,如何有资格参悟?师兄能指点几招,是小僧毕生的荣幸。”
“既然如此,接招吧!”
方正双脚狠狠跺在地面上,浑身笼罩一层黑气,两道战纹贯穿面颊,修为赫然到了黑级浮屠二间境界,比传闻中的黑级三间,高出一个大级别。
易筋经没有那么多境界划分。
实际境界只有三重:
入门、黑级之前、黑级之后。
黑级浮屠是至高境界,之所谓划分出区间,是为了控制浑厚功力。
每提升一重,功力会增强数倍!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326/1111086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