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鸠摩智:我要在英雄大会名传天下!
易筋经,少林至高内功心法。
乃是菩提达摩结合禅宗理念,融合佛门三脉七轮理论、中原武学天人合一的思想,融汇出的绝学、妙法。
练到黑级浮屠境界,能随时随地处于天人合一状态,吸收天地宇宙的力量为自己所用,受到攻击,体表自动形成护体罡气,功力近乎无穷无尽。
听起来似乎完全是好事,但世间之事哪有尽善尽美?菩提达摩传下的七十二绝技,又有几门流传到现在?
易筋经的优点是功力浑厚,缺点同样是功力浑厚,人体相当于水桶,真气相当于水,想容纳更多水,需要增大水桶容量,而不是一味开闸放水。
与浩瀚无垠的天地宇宙相比,人类不过是沧海一粟,想以微弱之躯容纳无边无尽的功力,实是异想天开。
因此,当易筋经突破至最高级别的黑级浮屠,会划分出三重境界,提醒修行者张弛有度,不要逞凶斗狠。
身体是车,真气是油,精神是握住方向盘的手,江湖中的顶尖心法,均是精气神兼修,都是六边形战士。
易筋经为何入门要求高?
因为功力太过浑厚。
身体不够强,撑不住浑厚功力。
精神不够坚韧,无法掌控力量。
这就导致一个特殊bug。
一般来说,佛门武功,只要精神得到开悟,武道境界会随之增强。
易筋经偏偏留下致命枷锁。
必须精气神全方位提升,才能突破至更高境界,这是达摩主动为之,免得后辈弟子恃强凌弱、胡作非为。
由于入门难度太高,可供选择的武技太多,无论寻常武僧,还是各分院高层管事,对易筋经不怎么在乎。
唯有天赋异禀,根基浑厚,希望能更进一步的绝顶天才,才会翻阅易筋经和洗髓经,希望获取突破机缘。
可惜,难度太高,成果太少。
若非方正大师修成易筋经,恐怕江湖中早就传出风言风语,表示少林易筋经是唬人的,实际上就是废纸。
鸠摩智就是这么想的。
直到他亲自面对方正。
方正仅仅只是双手合十,催动易筋经黑级浮屠,催发领域气场,浑厚莫测的威压,让鸠摩智有走火入魔、内伤发作的迹象,眉梢眼角不断跳动。
“明王,请接老衲一招!”
方正探出双手,微微摇晃,霸道莫测的易筋真气变为柔劲,双手二变四四变八八变十六,不足半秒钟,双手如千手观音般绽放开来,数十只手掌轰向鸠摩智胸腹,赫然是千手如来掌。
少林拳脚武技多不胜数,千手如来掌最多能排进前二十,虚招太多,招招都是柔劲,纯以复杂变化取胜。
双手幻化到“六十四”时,掌力容易溃散开,主动露出致命破绽。
方正以易筋经催动千手如来掌,掌力凝而不散,双手变化莫测,招数拿捏分毫不差,招数变换炫人眼目。
鸠摩智同样会千手如来掌,但以小无相功模仿的千手如来掌,决然不是方正的对手,当即双手结外狮子印,掌心燃烧起火焰,劈出两记火焰刀。
先前对付玄字辈老和尚时,鸠摩智靠着功力优势,用他们最擅长的绝学击败他们,轻描淡写,逼格满满。
如今面对方正,面对易筋经,决然不敢用花里胡哨的招数装逼,以密宗九字真言为根基,双手快刀劈斩。
刀光剑影,烈火熊熊,鸠摩智顷刻间劈出八十一刀,密宗火焰刀本无固定招数,鸠摩智用的是燃木刀法。
燃木刀法,少林第一快刀,出招并非纯阳火劲,而是讲求速度,刀光擦着木头划过,靠着摩擦生热点燃木头,连续八十一刀,把木柴烧成木炭。
观战众僧无不惊骇。
最惊骇的莫过于神山。
神山此番来少林挑衅,目的是报六十年前求学遭拒的羞辱,本想用苦修一甲子的绝学击败玄慈,扬眉吐气,没想到风头都被鸠摩智抢走,更没想到,罗汉堂首座方正,武功如此高卓。
神山心中思忖,单打独斗,自己不怕玄字辈任何一个老和尚,比玄慈的武功稍高一些,能在千招内取胜。
若想做到鸠摩智那般轻描淡写、挥洒自如,根基差的太远,想到此处,神山黯然神伤,感叹命运的捉弄。
倘若六十年前,自己拜入少林,学习少林的绝世武功,以自己的天赋,昼夜苦修,未必不能练成易筋经。
就算练不成易筋经,至少比现在强很多,什么降龙罗汉、伏虎罗汉,七八十岁的年纪,武道潜能彻底耗尽,就算给他绝世武功,又能提升几成?
玄慈同样不好受。
少林七十岁以上的武僧,玄字辈僧人数量最多,足足有三十多人,哪怕最近有诸多意外,数量仍是第一。
数量很高,质量稍逊一些。
面对方正、大悲、天正等高手,玄字辈的老和尚,不免弱了几分。
方正有易筋经傍身。
天正能与燕狂徒正面对轰。
大悲深藏不露,被陆小凤评价为与独孤一鹤、西门吹雪、叶孤城、木道人并列的高手,江湖天罡榜排名,大悲比天正和方正高出一筹,若非同辈武僧死伤殆尽,大悲孤掌难鸣,当年争夺少林方丈宝座,胜负之数犹未可知。
可惜了,玄澄师弟!
想到玄澄,玄慈内心刺痛。
玄澄是玄字辈武道天赋第一,练功刻苦,体法兼修,勇猛精进,年纪轻轻便把十三门绝技练得炉火纯青。
就在玄慈想用玄澄作为招牌,打出十三绝神僧的名号的时候,玄澄练功走火入魔,经脉寸断,武功全失。
倘若玄澄尚在,与鸠摩智对战的必然是玄澄,方正没有出手机会!
道清、觉贤、融智三位老和尚,纯粹是来看戏的,专心做啦啦队。
心无旁骛,反倒看得更清楚。
鸠摩智武功广博,经验丰富,比斗时奇招迭出,抢占到六成攻势。
方正功力精纯,稳如泰山,双掌交叠如千手如来,防御滴水不漏。
想分出胜负,至少需要千招。
斗到这种程度,就算让扫地僧评价谁胜谁负,也无法给出准确答案,或许鸠摩智临阵顿悟,大彻大悟,或许方正顿悟佛法,万千佛掌融为一体。
临阵顿悟并不稀奇。
这是江湖天骄的标配。
以弱胜强,死战不退,绝境反杀。
胜负之数,有几个人能看得明白?
鸠摩智越打越是焦急。
密宗根基,道门练气,禅宗武技,各种乱七八糟的绝学汇于一身,不知不觉间暗伤缠身,埋下致命祸根。
此番与慕容博合作,一是为了盗取易筋经,二是觉得,如果自己注定走火入魔而死,死前定要大放异彩。
鸠摩智好武成痴,贪慕名利,练功练出一身病,病根发作,命不久矣,若是不能在英雄大会上出风头,展露自己的高深武功,刻苦练武算什么?阴谋诡计算什么?就算不能名传天下,至少让人记住,大轮明王,不弱于人。
想到此处,鸠摩智连连抢攻,双手变幻莫测,用出般若掌、须弥山掌、大摔碑手、龙爪手、寂灭爪、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大智无定指、摩诃指等绝学,把少林拳、掌、指、爪等空手武技,全都展露在众人眼前。
除了一指禅功、大光明拳这种难度堪比金钟罩、易筋经的武技,少林数十门拳脚绝技,他竟然全部练成。
至少练成“招数”。
少林僧众看不出异常的招数。
鸠摩智并指成剑,施展达摩剑法,竖掌成刀,用出破戒刀法、慈悲刀法、菩提刀法,以手臂为棍棒,施展小夜叉棍法、普门杖法、大文殊杖法,又以腰带施展日月鞭法、毗卢鞭法……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少林僧众心说决不能让鸠摩智离开少林,否则少林武技必然外传。
外传三五门绝技可以忍受,七十二绝技全部外传,此事决然不行。
鸠摩智怎会在乎这些?
他全身心沉浸在战斗中。
蓦的。
方正一掌劈向鸠摩智胸腹,鸠摩智不闪不避,反手一刀劈向方正胸口,就在两人即将以伤换伤时,鸠摩智体表环绕护体罡气,挡住方正的掌力,火焰刀一闪而过,方正躲避不及,护体罡气被一刀斩破,留下一尺长的伤口。
“师兄~~承让了!!”
鸠摩智重重的喘了几口粗气,拼尽全力压下躁动的气血,吐气如老牛,就像是刚刚跑完马拉松的运动员。
精力、体力、真气严重损耗。
方正打在胸口那一掌,更是让暗伤有爆发的迹象,眼角不断抽搐。
细细看去,会发现鸠摩智的手脚同样在颤动,眉宇间闪过灰黑色。
方正有易筋真气护体,这一刀的损伤并不重,只是轻微皮肉伤,看似鲜血淋漓,实则状态远强于鸠摩智。
方正有余力再战。
鸠摩智短时间无力战斗。
如果是在野外相遇,生死相搏,胜的是方正,如今两人比武切磋,当着这么多外人的面,方正只能认输。
毕竟,如果鸠摩智再加三分力,方正的脏腑必然受损,再加五分力,方正会被一分为二,无论怎么看,都是鸠摩智留手,比武切磋,点到为止。
胡搅蛮缠,只会惹人发笑。
“多谢大轮明王手下留情。”
“少林易筋经高深莫测,小僧用尽手段只能稍胜半筹,侥幸而已。”
鸠摩智缓步坐回椅子。
坐下后,状态明显好了很多。
玄寂高声道:“敢问国师,少林七十二绝技,国师从哪里学到的?”
鸠摩智冷笑:“敢问玄寂师兄,少林的佛法经卷是从哪里学来的?”
“阿弥陀佛,佛法源自天竺!”
“还需要我继续回答吗?”
“国师此言差矣,佛法流入中土后有诸多变化,佛门武技亦是如此,少林七十二绝技,早已不是达摩祖师当初传下的版本,以摩诃指为例,乃是一位在少林挂单四十年的头陀所创,难道国师见过这位头陀?这可真是怪事!”
“小僧自幼喜好武学,少林绝技只是兼修罢了,若论武学广博,比姑苏慕容远远不如,惭愧,真是惭愧!”
鸠摩智毫不犹豫的甩锅。
不能说是甩锅。
准确的说,这属于“出卖”。
鸠摩智的少林绝技,九成以上是慕容博送的,慕容博是罪魁祸首。
鸠摩智说的理直气壮,因为他说的是实话,谁也无法否认的实话。
再者说了,武功外传这种事,在名门大派很常见,尤其是少林这种有数十门绝技的超级大宗门,哪怕从俗家弟子手中购买少林绝技,只要肯花钱,凑齐二三十门少林绝技,轻而易举。
偷学武功很常见。
偷学之后,光明正大展示,当面装逼打脸,只有鸠摩智有这种爱好,不是偷学一门,鸠摩智是全都学了。
鸠摩智状态极差,单打独斗,未必能打赢玄字辈的老和尚,只盼与玄寂多打几局嘴炮,辩论是他的优势。
就在两人激烈辩论时,知客僧快步进入大雄宝殿:“方丈,姑苏慕容复带领河朔群雄拜山,请方丈处置!”
玄慈高声道:“诸位师兄弟,少林劫难近在眼前,无论往昔有何恩怨,今日都应当放下,布五百罗汉阵!”
少林有十几种御敌阵法。
三人:金刚伏魔阵;
五人:小罗汉阵;
八人:罗汉剑阵、达摩剑阵;
十三人:罗汉奇门五转阵;
十八人:十八罗汉阵;
极限群攻:一百零八罗汉阵、五百罗汉阵、一千零八·沙弥大阵;
江湖人不是行军打仗的大将军,有能力指挥百人的是人中龙凤,指挥五百人的凤毛麟角,指挥一千多人布阵杀敌进退有据,在江湖根本不存在。
玄慈最多能指挥五百罗汉阵。
人数增加,反而会显得臃肿。
“沙弥大阵”只存在于传说,乃是大唐军神李靖来少林论道,留下的一门武僧阵法,只在唐末用过一次。
再者说了,培养武僧需要资源。
武僧食量比较大,培养一千武僧可以承受,培养一千不做任何工作,每日演练阵法的武僧,绝对撑不住。
这里就有人问了,丐帮排山倒海大阵是多少人?是不是多多益善?
扯淡!
韩信点兵才能多多益善!
韩信是什么人物?
丐帮有史以来所有帮主,有能力指挥千人阵法的只有一个,黄蓉!
黄蓉是在战场历练出来的。
让萧峰指挥千人阵法御敌,萧峰宁愿自己冲过去与敌人单打独斗。
在玄慈的命令下,少林武僧手持兵刃在嵩山布阵,东一簇、西一队,漫山遍野散了开来,但见群僧衣帽分色,或红或灰,或黄或黑,泾渭分明。
不同僧袍的武僧兵刃不同,红色的手持白蜡杆,灰色的手持戒刀,黄色的手持钢杖,黑色的手持月牙铲。
“阿弥陀佛,贫僧玄慈,见过诸位英雄好汉,不知诸位有何见教?”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3/4243326/1111086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