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天子坐明堂
北极武坐在明堂龙椅上办公,双手趴在书桌上计算着今年的税收。
报纸上的数据并不准,实际上都是预估,最终统计需要计算多个地区的总数,这个时代又只能用算盘和口算,导致数据算的很慢。
北极武在草稿纸上计算盐税。
“工人工资不需要管,一斤盐固定价格五十钱,合计0.05两。”
“一千万人假设是一亿斤,就是500万两。”
“桑羊安和云雍给的盐税是铜钱银钱824万两,看来实际消耗量更大一些,盐可以用来防腐,制造腌肉咸菜,在没有调味品的时代,吃盐确实是多,就是不健康。”
北极武很快无视了别人的健康问题,古代人均寿命三十五到四十五岁,慢性病还来不及发作就累死了。
“盐税应该没有问题,铁税、茶税、布税、报纸税、马税、商铺税。”
北极武一个个算着。
目前经济类的人才非常少,也非常缺。
工匠和农业都拥有大致方向,给一个目标照着走就差不多了,反正也不着急。
但是经济方面目前全靠监督和自觉,缺乏一个有效的统计和整合机构,更缺少一个制定大方向,根据目前的复杂情况制定合理政策的经济大师。
别人负责这个的话,手下人很容易敷衍。
只有北极武亲自负责这个,手下人才会尽心尽力的做事情。
“妈的……”
北极武算了两个多小时的计算题,几张草稿纸都写完了。
“草的!”北极武又骂了一句,“我那几个儿子也该上学了,那么多儿子整天就知道穿着开裆裤到处跑,不学点东西给家里干活怎么行?”
北极武决定明年就送小孩子上学去,以后脑子好的就在朝廷帮忙,学不好的就出去打仗。
不服气的就回老家养老去,北田村会欢迎他们。
算账算的麻烦要死,在确定几个主要税收没有问题后,北极武就结束了一天的麻烦工作。
实际财富远大于纸面财富,但是金银不等于实力。
粮食才是最稳定的保障,就是保存太麻烦了,最多能存三五年,不像是金银可以存很久。
正想着事情的时候,忽然听到了仿佛是汽车路过的声音。
北极武站起来看向外面,太监已经快步走了进来。
“圣上,外面下雨了。”
北极武听到后,就随意道:“雨天正适合欣赏歌舞,让人准备歌舞,晚饭在这里吃。”
“是!”太监弯着腰退出去。
北极武朝着后殿走去。
明堂也是明宫,上朝的地方只占很小一部分,北极武偶尔也会在这里的寝室睡觉。
这里本身就是前几任皇帝的主屋,北极武不喜欢爬楼上来,大部分时间都在给太后妃子们暂住的观音殿休息。
外面下起了大雨,两千多宫女和乐师还有太监们一起打着雨伞,分成两列排着队登上明堂的台阶,进入这座天子所处的明堂明宫。
天空阴沉昏暗,大雨像是行驶的汽车由近到远,由远到近。
在不远处的地方,一座超过百米的万象神宫矗立在寂静肃穆天穹之下,以神宫面对明宫。
磅礴的大雨遮挡住了外面的明光,燃着蜡烛和灯笼让北极武所处的瑶池宫内又变得金碧辉煌了起来。
但也挡不住雨天的沉闷。
北极武无聊的靠着柔软的椅背,安静看着舞女们的演出。
原本没什么精神,不过很快看到了出场的舞女。
这次的舞女都穿着朦胧的衣服,白色的丝绸衣服在双手抬起来时,隐约能够借着灯光看到白色衣服里的腰肢轮廓。
一个个水蛇腰的细腰美女面露春情的注视着北极武,又如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样,将中间最为貌美妩媚的女人簇拥出来。
或是蹲下,或是藏于身后,或是举手站在身侧,众星拱月。
舞女们摇摆着曼妙的身姿,像是风雨中的花朵,又像是春水里的水草。
两边看不到的乐师也藏身在屏风和柱子后面,用声乐配合着舞女们的步伐,以及那摆动的手臂和玉臀。
北极武露出了微笑,大声道:“好!我就喜欢这种风骚的,继续跳,屁股扭得快一些!”
文雅的舞蹈欣赏不来,北极武就是喜欢热情奔放,下流一些的舞蹈。
以色侍人的舞女们见武王喜欢,也卖力卖弄着风情。
外面狂风呼啸,大雨磅礴,水如浪涌。
整个城池降下了磅礴大雨,水汽如雾,风生水起。
大雨连下十天,黄河后妈不出意外的出了意外。
被风浪勾引后,两腿一抖就并拢了双腿,从南北分流变成大水难留,不守妇道全泻去了淮河水道,淹没一千万亩土地,毁城四十余座。
从濮阳淹到济州济水,在齐州南部冲出来一个巨型水泊,又将沿途的低洼地方全部填满,在苏北豫东等地冲出了多个大型湖泊。
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
等大雨停了后,洪水也停了,北极武亲自过去察看水势。
几个治水的大臣和千户跟在身边,五十余人直接骑马巡视这次泛滥八百里黄河水道。
从洛阳出发向东,一路上道路泥泞难行,但是草木青葱,透露着一种大灾过后的勃勃生机。
齐畋骑着马跟在北极武身旁,恭敬地说着漂亮话。
“圣上,这次受损的都是河泛区,受损的城池也都是一些小城,多亏了圣上的高瞻远瞩,大部分人都在坡上建立了城寨。”
北极武确实是高瞻远瞩,早就考虑到了黄河后妈不待见自己这些外地来的野小子,所以圈地的时候主要圈那些不易受水患的地方。
其余地方要么是分封给手下当泄洪区,要么是给灾民分了地。
反正北极武做不出把好地给别人,自己留烂地的操作。
分女人的时候,也是自己留漂亮的。
做老大就要有老大的样子,当皇帝又不是为了吃苦来的。
洛阳附近的土地分给了宫女太监和文官士兵,以及大量的生产队成员。
如今已经快五年了,北极武一边巡视安静下来的黄河水,一边思考着把洛阳附近的土地回收。
反正那些宫女太监自己不种地,也没有本事雇人种地,荒废了快五年的土地也该回收,象征性的补偿几两银子就行了。
一亩地的粮食顶多卖两三百文,能卖五百文那是官田的产出,有足够的肥料和技术支持。
普通的民田顶多一百二三十斤产出,又要雇人种地收麦晒麦脱粒,还要自己找个地方卖粮食,价格肯定要比官粮低一些,一斤顶多三四文钱。
更要命的是官田的产出一直都在增多,今年的粮食价格实际上已经很低了,很多农民自己种出来的粮食都只能自己吃或者送人。
随着规模化的种植,以及各个千户万户都在开发自家领地的耕地,明年还能更低。
根本没有人租地种地,这些土地又不能盖房子,也不能种植粮食以外的农作物,如今大部分土地都被占领了放牛牧马。
不赚钱的事情一般没人做,有些不信邪的人种了一两年后也都放弃了。
北极武在全国各地拥有大量土地,也以大型集体农场为核心,在各地都分担了粮食压力,组建五个超大型生产队,总数十万户。
十万户包括了正规工人十万余人,外加季节性临时工七百万余人,以及正式工的家属几十万人。
十万户处理一亿两千万亩耕地。
山农省耕地三千万亩,分晋北晋中晋南关中四个生产队,地理范围是整个西北地区,每年由南到北季节性的耕种,春小麦冬小麦和粟米等分开季节管理收获,基本上从春天忙到秋天。
平原省耕地五千万亩,囊括了幽州冀州青州,安排了两个生产队负责,一个负责北部,一个负责中部南部。
黄淮省四千万亩,四个万户生产队,三千万亩麦和茶、桑、蔬菜、大米、调料、药材、花草等一千万亩。
整个山农国除了官宦人家和工匠宫女士兵外,基本上农忙时都在参与农业生产。
农业工人数量并非只有十万人,五百万人都不止,镰刀收麦依旧是主流。
只是从给自己种地,变成了给国家种地。
种地的人口会越来越少,早期黄淮省五个万户才能种六百万亩耕地,如今四个万户再加百万农业工人就可以完成三千万亩小麦的种植和收获。
如今淹没了的大量农田基本上都是容易被淹的私田和领主封地。
北极武面无表情的巡视着受灾地区。
看了一圈,听了无数委屈后依旧无动于衷。
能咋办,本就是正常事情。
水就是会往底层淹啊。
黄河再巨浪滔天也淹不到泰山去。
该发粮发粮,该发钱发钱,转移灾民,置换领地,死了的人下葬,做好防疫措施。
本来就是把这片地区当成了泄洪区和放牧区,不听朝廷命令非要回老家的,淹死就淹死了。
北极武作为山农国的皇帝,并不需要对所有人负责。
法理上不交税的就是刁民,尤其是不少人还是南方自己跑来的。
人少,死的就少,
整个黄淮省四百多万人要么是在洛阳周边,要么是在南阳信阳郑城开封几个大城市附近,再或者是盐城扬州等地方。
剩下大部分人也是在城里住,遇到事情可以上城墙避难。
死了五万多人对整个山农国都不痛不痒,大家都是经验丰富之人,对这点小数字根本不在意。
从武朝元年到如今的武朝四年秋,几乎年年都有大灾死了十几万人,上百万人。
“将这些灾民安置到各地户口不足的世袭千户名下,由附近几个领主负责安置。”
北极武本想收钱卖人,可如今自己也不缺钱,为了一百多万两银子在史书上留下一个污名就很不值当的。
“从国库调拨两百万两安家费,每人给银十两,每户送铁锅一个,粮食百斤,麦种二十斤。”
“就近安置到对百姓不错的领主那里,剩下的十几万人分到王道济那里一万户,其余安置到长安,扬州,盐城,铁州。”
“这是天灾,非人力能抗衡,虽不是山农人,但是受灾的都是我的子民,看他们吃苦我于心不忍,就都安置到繁华地区,早点忘记伤痛。”
附近的众人和军官都高呼:“圣上仁义无双!!万岁万岁万万岁!”
北极武回去后就忘记了灾区的事情,十几万灾民随随便便就能管理好了,山农人的安置管理经验都是从实践中积累,足以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况。
骑马跑了一个多月,裤裆都磨破了,北极武决定犒劳一下自己。
“下旨从各地招募有姿色的美女入宫为宫女,命各地富庶地方的主官负责采选宫女,招募姿容端庄艳丽,容貌妩媚本分之人进宫为宫女。”
“这种事情男人来做不合适,让他们妻妾或者姐妹嫂子来做都行,不征有夫之妇。”
“让各地城守献女,万中取一,领地内每有万人出生,献16~28岁美女一人,以登记户口为准。”
“每年十月在洛阳城招募宫女入宫,选拔姿容貌美者千人,可自行报名,通过选拔且家贫者可卖身入宫,得银百两。”
“有封地者,可献美女为贡。”
北极武有的是钱和粮食,宫女多点无所谓,但是一定要让自己开心才行!
“登报!!”北极武下了命令!
****
“山农日报!山农日报!武王选妃!召集天下美女入宫!”
这一天的报纸卖的很快,并且以很快的速度朝着全国各地传递。
但也是这一天,五千没技术也无美貌的大龄宫女被赶出了皇宫,无家可归。
很快这些人就被各个生产队,各个妓院,各个大宅院收了。
有的拿来结婚生孩子,有的拿来赚钱,也有的是拿来当仆人享受皇帝瘾,还有的拐到家里干活带孩子当小妾。
留在皇宫的女官宫女舞女瞬间就老实了,开始认真的锻炼身体,学习舞蹈和取悦皇帝的本事。
不光是宫女,太监也被分流了一部分去各地寺庙赚钱。
整个皇宫缩水了不少,但是很快就会再次丰满起来。
洛阳城小院子里,麻土钗和几个女人一起看着报纸。
高秋月叹了口气,脸上都是哀愁之色。
自从来了洛阳之后,大家就不快乐了。
“娘!哥哥抢我的小马!!啊啊啊啊!呜呜呜呜……”
看着哭闹的小孩子,高秋月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这帮不懂事的小孩子,整天没心没肺的哭笑打闹。
以前的高秋月等人也都挺快乐的,自从来了洛阳吃到山珍海味,见识到皇宫的富丽堂皇之后,就吃不下手里的杂面馒头,也只觉得仿佛是有干不完的活,浑身上下没了力气,动都不想动了。
以前不觉得咸菜难吃,也不觉得杂面馒头难咽,更不觉得屋子院子小了,孩子吵闹。
一旦享受过顶级的好日子,见识到顶级的奢华住处,再整天待在这个能看到远处神宫明宫等皇帝皇后住处的小院子里,就像是坐牢一样难受。
“薄情郎……你何时才会想起我们这些可怜人……”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927/1111096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