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特支整编情况,根据地的不速之客!
大演武的颁奖仪式结束后,陈铭站在临时搭建的土台上,亲手为每一位获奖战士和团体代表挂上奖牌。
阳光照在粗糙打造的黄铜奖牌上,反射出耀眼的光,映着战士们黝黑却洋溢着自豪的脸庞。
台下,未获奖的战士们用力鼓掌,眼神里满是羡慕与不服输的劲头——要有下次,那奖牌必须得有自己一块!
仪式一结束,陈铭立刻开始了他的“捞人计划”。
他首先找到了之前有过合作的张团长,一把搂住对方的肩膀,显得格外亲热。
“老张啊,恭喜恭喜,这次你们团的战士获得了个人赛武装越野第一名。”
“最近过得怎么样啊?是吗?那我必须出力啊,这样,我调几挺重机枪支援一下你们团,必须把狗日的小鬼子干掉。”
“武器明天就给你送去!不过我这儿也有个小事……你们那个武装越野第一的尖兵,叫王根生是吧?”
“是好苗子啊!让我带回去,到我的侦察营交流学习几天,让我的兵也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铁脚板!”
“哎,好说好说,就交流几天,等过段时间我肯定给你送回去。”
武装越野尖兵+1!
紧接着,陈铭又瞄上了李政委的部队。
“老李,咱们好久没见面了吧,我听说你们在反扫荡的时候武器损失挺大的,需不需要我调点东西支援一下?”
“这怎么行!没有炮,咱们的腰杆子就硬不起来!”
“这样,老李,咱们八路军的部队,那就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亲兄弟,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
“我支援你两门82毫米式迫击炮,再给你配十箱,不,十五箱炮弹!必须收下!赶紧把咱们的攻坚能力恢复起来!”
“瞧你说的,见外了不是?武器就是拿来打鬼子的,在谁手里不是打?”
“不过老李啊,我这儿有个小请求……你们团那个侦察兵比武拿第一的小伙子,眼神忒好,脑子活络,让我带回去交流几天,学学你们的侦察经验?”
侦察兵尖兵+1!
“.”
+1!+1!+1!!
陈铭如法炮制,穿梭在各部队负责人之间,用重机枪、迫击炮、掷弹筒甚至稀缺的药品和电池。
换回了一个又一个在大演武中脱颖而出的尖兵——神枪手、拼刺能手、爆破专家、工兵奇才……
一场交易下来,三方皆大欢喜。
陈铭得了宝贝人才,嘴角快咧到耳根。
被换走的尖兵们听说能去装备精良、战功赫赫的独立支队,非但不抵触,反而兴奋不已,觉得是去了更能打鬼子的好地方。
而送出尖兵的部队领导,则看着到手的强大火力支援,笑得合不拢嘴,觉得这笔买卖简直赚翻了天!
或许有人会觉得,独立支队动不动就能缴获坦克火炮,用几挺重机枪换一个尖兵,其他部队亏了。
实则大谬不然。
对于此时绝大多数八路军团队而言,一个兵,哪怕是兵王,其价值也远无法与一挺能稳定提供压制火力的重机枪相比。
现在的八路军火力结构极其畸形,扩编又快,一个普通的团,能有一两挺重机枪都算家底丰厚了,很多团甚至一挺都没有。
没有重机枪,就意味着难以进行公路阻击战、平原防御战,攻打据点时更是要付出巨大伤亡。
老兵们常说:“机枪响,阵地稳!”
重机枪的咆哮声,是部队士气的强心剂。
据延安鲁艺的战地记录,战士们一听到己方重机枪开火,往往会自发地欢呼起来。
迫击炮的重要性更甚,它是八路军极少数能进行曲射火力打击的装备。
参考1942年八路军一个主力团的理想火力配置:
迫击炮0-2门(理想4-6),火力占比高达60%;
重机枪0-1挺(理想4挺),火力占比25%;
而全团近九百支步枪和少量轻机枪,火力占比仅15%。
一门迫击炮的火力输出,约等于全团步枪五分钟齐射的火力总和!
没有迫击炮,拔除炮楼、伏击日军车队、反制日军炮兵都极为困难。
因此,用一名尖兵换回能极大提升团队整体战斗力和生存能力的重火力。
对所有被交换的部队而言,都是求之不得的天大好事。
陈铭此举,实则是以交换人才为名,行装备援助之实,巧妙地帮助兄弟部队提升实力。
“你小子,干得不错嘛!”
一个洪亮的声音带着笑意在陈铭身后响起。
“这次大演武冒尖的好苗子,技术骨干,都快被你小子一卷而空了。”
“这名声传出去,我看以后谁还敢带兵来你陈铭的地盘比武!”
陈铭回头,正好看到旅长笑着用拳头不轻不重地锤了一下他的胸口。
旅长何等人物,一眼就看穿了陈铭的小九九。
什么交换尖兵,分明是变着法儿给兄弟部队送装备。
以独立支队如今的家底和四分区军校源源不断培养人才的能力,还真不缺这一两个尖兵。
特战大队、神枪手大队、侦察营,哪个不是高手云集?
陈铭亲自下场搞这么一出,目的不言自明——直接送武器影响不好,但“换”人才,谁都说不出个不字。
“旅长,瞧您说的。”
陈铭嘿嘿一笑,揉了揉胸口。
“咱这可是公平交易,等价交换。”
“您没看见兄弟部队的干部们拉着武器走的时候,那嘴咧得,后槽牙都看见了,高兴着呢!”
“哼,也就是你小子现在财大气粗,两个机炮营的装备就这么眼睛都不眨地撒出去了,真他娘的是个败家子!”
旅长笑骂着,语气里却带着欣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你说你武器多得烧手,怎么不想着给老子也补充点?”
陈铭眼睛一亮,就等这句话呢!
他立刻凑近一步,压低声音:
“旅长,看您说的!给您补充那还能叫事?就冲您旅长这块金字招牌,我高低也得给您整点硬货!”
“要不……就按咱们三八年底开会时提的那个机炮团的理想方案,我给你凑个大概齐怎么样?”
“当真?!”
旅长闻言,瞳孔猛地一缩,声音都下意识提高了八度,又赶紧压下去。
陈铭说的那个方案,他太清楚了。
那是一个因为极度缺乏装备而只能停留在纸上的梦幻编制:
重机枪24到36挺,足以封锁千米宽的战线;82毫米迫击炮12到18门,能压得鬼子一个中队抬不起头;
甚至还有4到8门20毫米机关炮,用来打装甲车和平射碉堡利器!
真要有了这个火力,对于我军的部队战斗力能瞬间提升好几个档次,从一个“叫花子”直接变身“暴发户”。
一个团就敢硬撼日军一个联队!
而没有这些,往往需要三个主力团苦战才能抗衡。
以往陈铭也没少上缴装备,但多是轻机枪,重火力和火炮极少。
这次开口就是一个“机炮团”,由不得旅长不震惊。
“当然是真的!旅长,我什么时候骗过您?”
陈铭拍着胸脯保证。
巨大的惊喜过后,旅长迅速冷静下来,眯起眼睛打量着陈铭:
“不对,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你小子突然下这么大血本,肯定有所图。”
“先说清楚,到底想要什么?不然你这装备,老子拿着烫手。”
“哈哈,旅长,还有您不敢要的装备?”陈铭笑着打趣。
“哼,少来这套!”旅长不吃这一套。
“要是搁以前,你还是个团长,哪怕你像李云龙那小子能闹腾,搞出八个营来,你提什么要求老子都敢答应,老子罩得住。”
“可现在你陈铭也是号人物了,翅膀硬了,你提的要求,老子不得先掂量掂量?别一不小心被你带到沟里去了!”
陈铭知道旅长这是半开玩笑半认真,也不再绕圈子,笑道:
“旅长,真不是什么大事。”
“就是……您这次来看比武,不是带了一个警卫连嘛?我看战士们精神头十足,军事素质肯定没话说。”
“您看,能不能把这个连暂时留在我这儿,跟我的部队交流切磋一段时间?”
“我保证,过段时间,完完整整,战斗力只强不弱地给您送回去!”
旅长一听,眼睛顿时瞪得溜圆,声音都拔高了:
“什么?好你个陈铭!老子就说你没安好心!”
“原来是在这儿等着我呢!你看上老子的宝贝警卫连了?
“这可是老子花了多少心血,从全军区筛出来的好兵,装备最好的家伙事,一点一点喂出来的心头肉!”
“你张口就想要?多大的脸啊!”
“旅长,误会了!不是要,是交流!交流学习!”
陈铭赶紧解释。
“我陈铭的人品,您还信不过吗?就是让战士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不信!”旅长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老子信了你个鬼!你的人品?在人才和好兵上面,你陈铭还有人品可言?”
要是其他的东西还好说,可一旦关系到了人才,技术骨干,部队这些东西,旅长可太懂了。
没看到陈铭当初的神枪手排,现在还在旅长的手下吗?
都是一脉相承的干部,谁不了解谁啊?
陈铭立刻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
“唉,旅长,没想到我在您心里竟是这样的形象,太让人伤心了……”
旅长根本不吃他这套,抱着胳膊,斜眼看着他,慢悠悠地说道:
“这支连队的战士,可是老子一个个挑选,付出了大量精力物力才培养出来的,不能你说要就要。”
陈铭一听,旅长的语气不对了,小声的问道:“旅长,那您的意思是?”
“得加钱!”
他心里明镜似的:
一个精锐连队换一个梦寐以求的机炮团,这买卖简直赚疯了!
而且这连队又不是没了,只是去独立支队“交流”,说不定还能学到更多东西,变得更厉害。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但表面上,必须得绷住了,不能让这小子觉得太容易。
旅长心里想着,他不能阻止这支连队去到更能发挥出作用的地方。
以独立支队的武器装备和培养人才的能力,这支连队去了后,绝对能得到更好的成长,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听到旅长那句“得加钱”,陈铭心里悬着的石头反而落了地。
他就怕旅长念旧情,死活不肯松口,那他才真没办法。
只要是武器装备能解决的问题,对如今的独立支队来说,就都不是问题。
“行!”陈铭答应得异常爽快,仿佛旅长要的不是珍贵军火,而是几斤小米。
“旅长开口了,那我必须表示到位。”
“这样,除了刚才答应您的那个机炮团的装备,我再额外给您加二十吨弹药!”
“步枪弹、机枪弹、迫击炮弹、手榴弹,都给您配齐了!这下够意思了吧?”
刚才还一副“老子心头肉绝不能给你”表情的旅长,脸色瞬间由阴转晴,变脸速度堪比翻书。
他亲热地一巴掌拍在陈铭后背上,力道大得让陈铭龇了龇牙:
“哎哟!这就太见外了不是?咱哥俩谁跟谁啊?谈钱……谈弹药多伤感情!”
“都是为了革命打鬼子嘛!”
他搂着陈铭的肩膀,一副“我完全是为了支持你工作”的大度模样:
“你看你,搞这么客气干嘛?行了行了,就这么说定了!
老子带来的那个警卫连,今天就留在你这儿了!
让他们好好跟你的精锐学习学习,你可不能给老子藏私,得把真本事都给我掏出来!”
“哈哈哈,一定一定!”
陈铭也大笑起来,心里却明镜似的。
这笔交易,看似是他用海量装备换了一个连,亏到了姥姥家,但他心里自有盘算。
他之所以愿意下如此血本,固然有看重这个精锐连队本身价值的原因。
这些好苗子到了装备更好、训练体系更科学、实战机会更多的独立支队,绝对能脱胎换骨,成长为更锋利的尖刀。
但更深层的原因,是一份难以明说的心意。
陈铭很清楚,自己的下一步任命基本已经定了,即将脱离太岳军区,脱离师部的直接管辖,独自去开创一片更大的局面。
这意味着,他不再是旅长麾下那个能打能闹、还能时不时“上缴”点好处的小陈了。
眼看就要“分家”单过了,他心里对这位一直信任他、支持他、也偶尔敲打他的老首长,充满了感激和不舍。
直接送装备?旅长肯定不好意思要。
但借着“交换”精锐连队这个由头,把整整一个机炮团的装备和天文数字的弹药“卖”给旅长,就成了合情合理的事情。
这哪里是交易?
这分明是他陈铭在离开前,绞尽脑汁,变着法儿地给老首长、给老部队,留下的一份厚厚的家底!
有了这批硬家伙,旅长麾下的整体实力将跃升一个巨大的台阶,在面对日后更加残酷复杂的斗争时,也能有更足的底气。
他看着旅长因为得到意外之喜而容光焕发的脸,心中暗道:
“老首长啊,这点东西,就算是我陈铭离开前,最后给您交的一次‘公粮’了。以后,您可得多保重!”
旅长似乎也从陈铭异常大方甚至有些“败家”的举动中,隐约察觉到了什么。
但他没有点破,只是用力又拍了拍陈铭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阳光下,两人相视而笑,笑声中既有达成交易的畅快,也夹杂着一丝即将分别的复杂情绪。
PS:昨天去游泳回来后,直接就病了,今天只有四千五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925/1111091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