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还好我重生了! > 第346章 和黄,地王

第346章 和黄,地王


陈总消失了整整两天。

    没人知道他干什么去了。

    大家只看到陈总把车开回来的时候穿着一套厚厚的羌族服饰,哼着小曲,心情很好。

    总指挥部院子里的人议论纷纷:

    “诶,你说大老板去哪了?”

    “那还用猜?你看那套衣服!羌族的嘛!不是阿坝就是绵阳!只有那些地方才有羌族嘛!”

    “咦——少数民族美女多哦!陈总这么年轻,怕不是.听说那些少数民族的女娃儿保守得很!碰一下,整个寨子都不让走哦!哪天不会来一帮寨子里的人把陈总抢起走吧!”

    “哈哈哈怕是你想遭抢起走哦!”

    二楼的毕亚雄见陈学兵回来穿着一身“奇装异服”,腰间竟还配了一把藏刀,也有点懵。

    “董事长你去哪了?”

    陈学兵咧着嘴把车钥匙往桌上一丢:“车给你开得有点埋汰,让人开去洗洗。”

    说罢,眼看又要走。

    毕亚雄慌忙拦他:“供应链什么时候启动谈判?”

    “不急,先把供应商管理部门组织起来,我对比了一下四川和广州的材料价,万科90%的标准还不够,要再低三个点。

    “我们要把房建、京东方厂区项目、213国道、都汶高速整合起来,这几天我把交通项目合同签定,让京东方发布一个公告,然后联系一批合肥的供应商过来。

    “你这边,我给你十天的时间组建部门,要有一批懂材料,懂谈判的人,要尽可能多地邀请供应商,采用层级谈判,低层采购人员谈判遇阻或僵持,再申请更高级别的采购副总或者总监,我只和千万级以上的供应商对话。

    “我会在背后给你造势,这次集采对外宣称是百亿级采购,规模要搞得越大越好,人越多,咱们越好压价。”

    陈学兵的话,让毕亚雄愣了愣。

    不急?

    “我们房建项目不是要月底开工第一批吗?十天,不是到了元旦以后了?”

    “拖到元旦之后,也耽误不了什么。”陈学兵笑了起来,口风已有所变化:“其他项目的集采同样重要,这个事我还有一些安排,可以拖一拖,要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性做好了,后面的项目都会顺利许多。”

    毕亚雄感觉董事长对房建项目的态度沉稳了许多,没了之前火急火燎的催促,有点不习惯。

    这段时间每天恨不得掰成小时来花,从决定投资,到入川谈判,组建指挥部到找人出图,谈下四宗地块,不过一个月,每天都是数不完的工作。

    现在忽然给他十天来组建一个部门,他都不知道这么宽绰的时间该怎么用。

    不过事情这么多,他很快就有了想法。

    “好吧!那我先把集采部门部署一下,既然不急,地皮采购的事,我再下去跑一圈,到处看看!”

    “嗯,我回酒店休息一天,今天天塌了也别找我。”

    陈学兵揣着手悠闲地走了。

    毕亚雄安排手下去洗车,结果没一会,人回来了。

    “毕总!这车第一次保养是多少公里啊?”

    “五千!这车才买了几天啊!怎么就要保养了?我之前.不是只跑了一趟绵阳吗?顶多四百公里啊!”

    “现在都2300公里了!那董事长这趟出去跑了1900公里??他不会开去北方了吧?”

    “.”

    陈学兵在酒店睡了大半天。

    这趟出去,他从北川跑到文川,而后到了阿坝的州府马尔康。

    行程并非直线,而是穿越了许多北川和阿坝的羌族聚居区,藏族聚居区,他走上了广袤无垠213国道,领略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也了解了许多事情。

    两地皆有数万的羌族人口,皆是全国最大的羌民族集中聚居区之一,北川少数民族以羌为主,文川除了羌,还有藏,而且大量与汉人结合,虽然汉化,但大量同族的存在仍让他们保持许多少数民族的习惯。

    羌藏之间还有着许多共同的文化传承,像锅庄舞,就是羌藏共同的祭祀舞蹈,两族的绣娘承担着民族服饰的制作。

    绣娘群体长期存在,但多为分散的家庭作坊式生产,至今未出现羌绣企业或合作社。

    藏绣,倒是有了青海的“贵南藏绣”,海南的“宗喀藏绣公司”,LS的“墨脱工坊”,整合农牧区绣娘资源,对接旅游纪念品市场。

    他找到了切入口,不仅能搬迁北川人口,还有文川。

    不过,这件事不适合他来做,应该找个专业的。

    做这件事就不用这么急了,还有时间,很多时间。

    这也为他的焦虑赢得了时间,接下来可以稳扎稳打。

    时间逐渐近元旦。

    公历,快翻年了。

    青羊指挥部的办公室越来越满。

    股安很舍得为人才出价,葛洲坝系的人脉亦布满建筑行业,许多中字头的人才被挖来这里。

    新来的采购部总监叫白宁,来自中铁十二局,四川遂宁人,是毕亚雄的朋友推荐来的,陈学兵亲自面的试。

    四十岁的女人,对于先进工程技术如数家珍,懂得数据化管理,对建材行情更是了若指掌,言谈细致而简练,仅聊了一小时,陈学兵便给她定了岗。

    上任第一天,了解完项目情况以后便拟出了一份招聘名单,生产部,仓储部,质检部,财务人员,技术研发人员,各个部门对应的人才要求细致得过分,并要求总指挥部来解决,搞得毕亚雄都不得不向陈学兵求援。

    陈学兵看完又找她聊,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多人。

    她提出:采购部门应该公司化。

    而后列举了采购公司化的十余条理由,涉及效率,集中管理,风险独立,成本控制,供应链融资等方面,说得陈学兵和毕亚雄哑口无言。

    陈学兵内心是很喜欢敢主动要权,有冲劲的干将,但还是假意与毕亚雄商量了一番,才板着脸说让她先干,以观后效。

    几天后,毕亚雄便对她作出了初步评价:视野开阔,强悍精明,就是喜欢冷脸,不太好相处。

    陈学兵内心更是赞赏,搞采购的,不好相处就对了。

    采购有了专人负责,元旦前的几天,陈学兵也把精力投入了项目的难点工作。

    成都地块。

    12月27号,索菲特万达饭店。

    陈学兵约了一场饭局会谈,提前查看了赴宴领导的资料,并且早到了半小时。

    领导来时,他已经在包房门口等待。

    “罗厅!”

    “金书记!”

    “张张主任没来?”

    陈学兵发现后面随行的人里没有高新区管委会的主任,问了一句。

    建设厅罗副厅长笑意晏晏:“张主任去党校学习了!我把金书记给你请来了,有什么事,你还怕金书记做不了主?”

    陈学兵入川办的事很有格局,成渝两地交通的事情亦是一个有能力的协调人,重庆专门打过电话请他们关照陈学兵的房地产项目,如今陈学兵第一次开口,罗副厅长也很给面子。

    陈学兵亦客气笑道:“怎么可能!只是听说高新区现在的开发商是张主任跟成都政务代表团远赴香港请回来的,有些事情想请教。”

    “哦?什么事?”金书记问道,“香港的投资,张主任只是负责签约,其实我们管委会也只是负责接洽!主要还是市里谈回来的投资!不容易啊!听说代表团接连拜会了仁恒,华润,九龙仓等好几家企业,才拉回了这一批投资!还要感谢李首富牵线搭桥!”

    “哦,呵呵。”

    陈学兵招呼来人坐下,才从任颖手里拿过两份报纸,递到两位领导面前,笑道:

    “市里是对投资商尽到了诚意,不过李首富把60万平米的黄金地块捂在手里,可不太地道,报媒和老百姓都看出来了,区里没有跟他们提过意见?”

    今天他来,就是为了高新区那块“城南地王”,也是至今为止的西南地王:南城都汇。

    准确地说,是南城都汇旁边的200亩地。

    那一片,是高新区邻近武侯的地块,无论是商业配套还是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用成都话来说,就是俩字:吃皮。

    李长江的和记黄埔前年拍下那块土地,至今已经涨了两倍,200万一亩涨到600万一亩,21.35亿拍下,银行都贷了26.21亿开发款出来,买完地还多5亿的流动资金,至今却只开发了一小部分,而且丝毫没有开盘出售的意思。

    成都中心二环内的金牛,青羊,武侯,锦江,成华都拥挤得很,根本没有这么大片的完整地块,别说60万方了,6万方的都很少,所以只能往外扩张。

    股安的房地产项目里,成都的房子是要实打实挣钱的,而且成都的地块不足以支撑他搞惠民广场,而且省城的商业配套也完全没这个需要,所以这里的项目并不是以卫星星城的模式开发,而是纯粹的房地产。

    那么地段就很重要了。

    拿下一宗高价值的土地,也可以为这次开发带来声望,对供应商谈判有很大好处。

    寻了一圈,三环以内,也就高新区手里还有地,其他地方,还得等棚户区改造以后才有机会。

    但高新区放地也有规划,而且还有很多双眼睛在盯着,比如那批香港请来的投资商。

    所以他今天来谈,必须说明自身优势,请高新区开闸。

    股安是个新开发商,优势也不多,还好,有个李首富可供他拉踩。

    金书记看了看报纸,也知道怎么回事,叹了口气道:

    “当初引进的时候和黄的规划做得还是很好的,市民都很期待,甚至认为香港地产进来了,「高档小区聚集地」的定位会从桐梓林南迁到这个片区!谁也不知道他们的开发进度会如此缓慢,我们不是没催,管委会杜必强副主任每次见和黄的人都要催他们按照市场要求和对市政府的承诺加快南城都汇建设,市里也在想办法敦促他们,只是他们哎,不提了。”

    这年头大家对李首富还有些高山仰止,不好说什么坏话。

    陈学兵却笑着直言道:“我看这一片是很难开发出来了,以我的了解,只要中国的房价还在涨,和记黄埔的开发是永远结束不了的,等真的到顶了,人家也是转手一卖,拍屁股走人。”

    他不是空口白话,南城都汇在后世可是赫赫有名,计划开发八期,整整16年才卖了六期,直到2020年才把剩下两期卖出去,光这两期就卖了70多亿。

    后来成都发了个文,禁止和记黄埔融资贷款,算是发泄了一下愤怒。

    从2004年和记黄埔进入成都,到2015年新世界和华置撤退,十年间,港资房企在成都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个盘,要卖好多年。

    重庆人民的印象也好不到哪去,07年和记黄埔在重庆烟雨路拿的2500亩地,规划了18期,11年才开发到第4期,到了2018年想200亿出手找接盘侠,结果没卖成,到了2024还在慢悠悠的开发。

    关键人家眼光还真挺准,撤退时机选得可比大陆地产商们聪明多了。

    “这个.和黄虽然开发不善,但市场化抉择,我们也不好强行干预吧,更不可能拿回来。”罗副厅内心有些吃惊,还以为陈学兵居然胆大到动和黄的主意,想起这位驱赶瀚龙的手段,赶紧打了个圆场。

    陈学兵却盯着金书记微笑。

    “金书记,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吧?”

    金书记脸色作难,他也晓得一些这位过江龙的名声。

    “我们在南城都汇旁边是还有一块200亩的土地,但是目前还没有确定具体规划,是商业地还是住宅用地,我们打算明年再做调整。”

    “商业地”陈学兵笑了笑,“金书记,咱们客观分析一下,南城都汇近千亩地的住宅地现在一个住户都没有,哪怕是一期开发出来,也弥补不了人口上的缺陷,这种情况,还去开发商业地,做谁的商业呢?如果这片地给我开发,我给个期限,半年开盘,一年到一年半以内完成交付,不搞分期开发,整个小区,就一期。”

    话落,任颖把住宅楼的图纸平平整整摆到两位领导面前。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923/1111078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