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小盘逼大盘
“天府华庭?”
金书记看到了外立面图上方的名称。
“对。”陈学兵点点头。
他对成都是比较熟的,原本取的名字有一个“锦城壹号”,是对应锦江这个区名,规划里就是要在锦江的成都内环区域拿一块地,在陈学兵的想法里,最好是大慈寺片区,也就是后世太古里那一片。
成都太古里是整个西南的神级项目,如果能把股安的名号打在太古里旁边,肯定是一种名声加持。
但大慈寺片区的老楼楼层都不矮,不能拆的老建筑还比较多,如果要谈拆迁,可能是个大活儿。
陈学兵是不太想碰拆迁的,前世搞土建,和农民突击队斗智斗勇的生活已经过够了,不想再跟钉子户和文物局纠缠,反正政府总会想办法拆出来卖,他便找到区政府表达了一个意向,打算有机会再上。
“天府”则是对应天府广场,成都的绝对地理中心。
这两个名字取得很有野心,来的时候就是奔着中心区去的。
但现实很残酷,一环,二环,都没有合适的地块,挤得不行了,别说修小区,修栋楼都够呛,只能先找三环内最好的位置。
天府这名字也可对应整个四川,在哪都能用。
两个领导看了看外立面的效果图,讲道理,这样的建筑在成都还是很新的。
待俩人看过以后,任颖又把立面和剖面的组合图拿了出来。
“罗厅,你看看我们的楼层结构。”陈学兵扬起笑容道。
这张图就没这么简单了,剖面图与立面图是基于平面图绘制,能清晰展示垂直结构的细节,如楼层高度、梁柱位置等。
大家沉默了十来秒。
陈学兵抛出这张图的时候,是有些自信的,罗厅只要看了这张图,便知他们用料的优越性。
但他此时忽然发现
两位领导的眼里,好像都有点不对。
金书记应该是看不懂,看了罗厅一眼,罗厅倒是紧紧盯着图纸,似乎陷入了沉吟。
陈学兵愣了一下,忽然想起
建设厅的领导,就一定能看懂结构图吗?
好像也不一定啊。
领导是搞宏观的。
而且罗厅也是从市政府调过来的。
陈学兵意识到问题,立马起身给领导挽尊。
“呵呵!两位领导很少见这样的图纸吧!这是目前商业和安全综合性能最优越的框架剪力墙结构!而且,我们用的不是混凝土框架!而是钢框架!是非常新式的设计!”
“哦。”金书记点点头。
“嗯”罗厅也摸着下巴,缓缓点头。
两位领导都开始惜字如金。
陈学兵只好走到俩人旁边,把对方当成买房的业主介绍起来:
“框架结构,就像搭积木一样,主要靠梁和柱子组成骨架撑起整栋楼,墙只用来隔房间、不承重,好处是空间大、灵活,能随意拆墙改布局,适合低层建筑,比如教学楼或商场,但抗震性较差,风大或地震时容易晃。”
“剪力墙结构呢,完全靠厚厚的钢筋混凝土墙来承重,这些墙像骨架和肌肉,能扛住大风和地震,特别稳当,适合高层住宅,但缺点是墙不能拆,空间死板,装修受限。”
“框剪结构,是前两者的杂交版,框架负责竖向重量,剪力墙专扛水平力,这样既保有一定空间灵活性,又有较强抗震性,适合中高层建筑,像高层公寓或综合楼。”
“我们的钢框架剪力墙结构,梁柱用料是钢材,剪力墙加入钢板,而且是自己生产的特种钢,重量轻于普通钢材,更轻于混凝土,韧性更却强,核心承重逻辑与框剪一样,材料和工艺却有所升级。”
“甚至可以说是顶级。”
“框架和剪力墙的协同需要精密计算,早期设计软件很难模拟两者相互作用,无法处理框剪结构复杂的力流传递路径,设计风险是比较高的,而且2000年以前混凝土强度普遍低于C30,钢筋锚固技术不成熟,节点区容易成为抗震的薄弱环节,我们国家首部明确框剪结构设计方法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在2001版才增设了框剪专章,所以这套结构是近几年才开始使用,而且是少量使用,大多设计工程师都是优先选择技术成熟的剪力墙或框架结构。”
“我就说目前的成都,住宅建筑主要继承90年代的技术,以预制板砖混结构为主。”
“比如03年建成的锦电院,还是预制板砖混,虽然采用了部分钢筋混凝土构件,但抗震能力是较差的。”
“少数带底层商铺的商住楼,像科华北路的棕北国际,05年完工,用的就是框架结构。”
“包括南城都汇一期的楼盘建筑,我们也去看了,不是剪力墙,用的也是框架结构。”
“他们每平米的结构造价,不会超过600块。”
“我们的框剪结构,本身成本比他们高出50%以上,加上用的抗拉强度可以达到普通钢的2倍以上的特种钢,每平米建面的用钢量大概在150千克,结构成本会更高,达到1200块以上,另外还有设计花费,设计工程师要亲自到场参与施工,成本更比他们高不少,外立面采用的是比丙乳真石漆更贵的新型仿石涂层,绝对的高端材料。”
“安全,是要靠材料和结构来保证的。”
“我们做的,才是真正的高端住宅,结合了安全性和空间自主,绝对是新型住宅的标杆。”
实际上,框剪结构的安全性并没有剪力墙结构的安全性好,用料上要少一些。
但框剪施工难度大,安全性也绝对高于框架结构,目前综合下来和剪力墙成本也差不多。
他打算在成都、绵阳做框剪,应对富裕城市老百姓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其他城市则做钢板剪力墙,应对安全需求。
一番话铺垫到最后,陈学兵露出一丝笑意,道:
“我们的结构和材料,完全可以支持20层以上的住宅,4.0的容积率,如果这片地给我们做,股安会让它变成整条街第一片高楼群,打造成都的现代都市形象。”
这才是核心。
和黄的那片地,是3.0的容积率,他要是能批复到4.0,那一样的地,就能多做三分之一的房子。
两位领导又沉默了一会。
“陈总.我听说你们是第一次进入房地产市场,你说的这个框剪结构听起来难度不小,你们的技术团队,比香港开发商更强?”
罗厅长知道陈学兵拿下都文高速的事情,也知道陈学兵的公司是有些技术实力的,故意这么问,是想支持一下陈学兵,给他搭台。
陈学兵见话机来了,立马展露实力:
“香港开发商来了这里,用的也是内地的队伍,无非是有几个经验老道的设计师而已,我们的设计团队,是重交大的11位专家教授领头,整个学校的专家团队与我们独家合资的设计公司,共建BIM应力结构实验室,不仅能接房地产,高速公路、甚至桥梁都可以设计!公司总经理是前葛洲坝电厂厂长,国家级大型工程干了二十年,总工、副总工,都在建筑行业工作超过二十年,收购的省二建有80位华西集团返聘专家,我们虽然是刚进入房地产行业,但在人才准备方面,全国民营建筑行业,我们和任何一家比都不会逊色半分!”
话尾,轻笑。
“领导,没有三两三,我敢上梁山?”
这一顿介绍,连罗厅长全面了解以后都有些心惊。
这个公司,杀气很重啊。
人家都是一边干,一边拉队伍。
这位陈总,好像是刀枪棍棒夹带齐全了才进的行业,真要比比,本地这些房企在资金和技术上都得丢盔弃甲。
金书记也知道这是省里要卖的人情,但一个地块要拿出去,盯着的眼睛不少,很是为难。
“这个事情.有两点难处,一个是4.0的容积率不好批,南城都汇的项目就在旁边,你们的住宅楼比他们高出一截,不合适吧?第二个我们在石羊街道的规划上也欠缺一个商业体,如果这个地块用于建房,以后我们要划出新的大型地块来招商就更加困难。”
陈学兵立马反驳。
“金书记,容积率的问题,我觉得没什么不好服众的,和黄敢来闹,那就正是理由!就是因为他们的开发不力,导致了居民入住不畅,区管委会才更需要一个高容积率的地产项目来吸纳人口!”
“至于商业体”
他微微一笑,抛出了第二张底牌:“九龙仓在对街也拿了一块123亩的地块,现在没有开发,对吧?他们的董事局主席吴光正先生和我相识,这样吧,正好明年我要代表深圳去香港开个两地研讨会,我跟他打听打听他的想法,如果他也想囤地,我高价把他手上的地块收过来做一个商业体,这样即解决了另一个地块的开发问题,也解决了街道的商业,如何?”
这话信息量好大。
他认识吴光正。
他还要代表深圳,去香港开研讨会。
他.不是民营企业家吗?
两位体制内人士很能认识得到香港有关问题的严肃性,能代表一个计划单列市去香港开会,绝对是要上层认可的。
这这这.有点以势压人了啊。
“什么会?”罗厅长咳了一声,暗藏着兴趣地问道。
“额现在还不好说。”陈学兵故作神秘。
两位领导互看一眼,也不好问了。
金书记也更不好反驳了。
“额九龙仓拿的那块地是住宅用地,变更商业性质”
要加钱。
一平米好几百块,还得审。
成都目前同等级商业用地的售价比住宅用地高30%以上,土地使用年限也不一样。
这次,陈学兵的眼神看向了罗副厅。
这玩意就是建设审查,国土盖章。
容积率的特殊审批,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流程,这事不是金书记能定的。
“额”罗厅在业务上倒是很熟练,“这个需要有利害关系的全体业主的书面同意,消防和环保也得盖章,不过这件事对周边业主有利,你们公司只要出一个昼间噪音低于60分贝,夜间低于50分贝的承诺书,居民们应该是认可的。”
他都没有说其他的审核问题,那就是只要老百姓同意,审核就能通过。
陈学兵递过去一个感谢的眼神。
金书记也是被俩人推着走了。
“陈总,兹事体大,我们管委会还是得开个会商量一下,即使协议出售,也是要公示的,你能接受的价格是多少?”
陈学兵爽快道:“管委会出价,我不还价。”
这又不是公司买卖,而是公私买卖,没人会给他一个天价。
金书记略作沉吟:“你还是说个价吧,我好协商。”
陈学兵也不再推辞:“4月份九龙仓的拍卖价是640万每亩,多少有点高了。”
话到这里,金书记眉头皱了皱。
“但是.”陈学兵看着脸色转口:“最近地价有所涨幅,我出650万吧,行吗?”
每亩多了十万。
9760一平米,200亩,13万3200平米,13亿。
金书记认为这算是对大家都有交代的价格了。
陈学兵的帐,倒是来之前就算好了。
容积率4.0,建面53万2800,明年房价有一波上涨,高端住宅,起码售价6500。
34亿6。
减去14.38亿(2700每平)的建面成本,13亿地面成本,还有7.22亿。
虽然小区其他建设还要钱,也有销售和公关杂费等等,但还有公摊面积的钱呢,不仅够用,还有富余。
供应商要是谈得好,搞不好挣得更多。
不过2008年5月以后成都房价就要大幅降价了,当然他不会降,招牌硬了,更好卖也说不一定。
如果还有剩的,他就直接囤房。
成都房价是有爆发期的,一爆发就是好几倍的涨幅,,虽然爆发期会很晚,但三环以内是老成都人的偏爱,卖不出去的房子暂时可以成为他资产的一部分,想用钱的时候拿去银行换就好了,银行的估值可是随时涨的,房地产的流动性在未来15年都几乎等同于货币。
储备,才是最大的利润。
成都的商业,价值还能更高。
金书记此时内心也有了一些计较,他很想看看这个年轻人是不是真像说的这么厉害,能否通过这个小盘,把旁边的南城都汇逼活。
和黄要是真的来闹
趁着建设厅和国土厅给这个年轻人开绿灯,和黄只要答应限时开发,容积率的事,也可以往上报一报,提一提嘛。
大盘小盘一起解决了,现在房价又高,这些房子全卖出去就有新增人口,还能带来一些商业开发,高新区的GDP明年说不定也能往上提一提。
提一提,大家都提一提。
想到这里,金书记倒是隐隐急切了,站起身跟陈学兵伸出手道:“行吧!我回去开个会,节前就给你答复!”
“这么快?”陈学兵略感惊讶。
罗厅不禁笑道:“快还不好?金书记是书记,他提的工作,自然有效率!”
陈学兵不是感觉工作效率快,是感觉金书记的态度转变得有点快,不过还是笑容满满地跟金书记伸出了手。
“祝合作顺利!”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923/1111077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