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上任!着手调查!
半个时辰后。
韩熙将刘树义送出了韩府。
他饮酒不少,走路有些摇晃,微胖的脸颊微微发红。
他抓着刘树义的手臂,道:“要不今夜就住在韩府吧,我吩咐下人为你准备上房,我们再接着喝,这刚喝没多久你就要走,实在是不尽兴。”
刘树义抓着韩熙的手指,一根根将其掰开,然后拱手笑道:“韩少卿能宴请下官,下官就已经感觉叨扰了,岂能再麻烦韩少卿。”
“今日不尽兴不要紧,他日下官设宴,宴请韩少卿,届时我们再不醉不归。”
见刘树义这样说,韩熙也只好点头:“那就说好了,你可不能和你兄长一样,也突然消失,让我找也找不到。”
“这是当然。”
韩熙抬起头看了眼夜色,道:“既然刘郎中要回去,那就抓紧点时间吧,宵禁快开始了,若不能在宵禁前赶回,遇到巡街的金吾卫,少不了一些麻烦。”
刘树义点了点头,他又与韩熙寒暄了两句,便登上马车,在莫小凡一声“驾”中,缓缓离去。
韩熙被管家搀扶着,就这样站在红色的灯笼下,注视着马车的离去。
待马车走远,管家轻声道:“老爷,该回去了。”
韩熙摆了摆手,竟是直接站直了身体。
管家这时才明白,老爷根本就没有喝醉。
他不敢多言,默默地退到韩熙身后。
韩熙双眼幽深地注视着越来越远的马车,看着那马车渐渐变成一个黑点,彻底消失于黑暗之中,方才深深吐出一口气,收回了视线。
…………
马车内。
刘树义靠着车壁,闭目沉思。
他在整理今晚得到的消息。
今晚关于兄长,他一共得到了三个关键的信息。
第一,刘树忠消失之前,最后出现的地方,是平康坊的妙音坊。
第二,刘树忠想让时光倒流,这代表他很可能为过去的某个决定,或者做的某件事后悔,而这也许与他当时的苦闷以及后续的失踪有关。
第三,刘树忠与妙音儿,或许存在一定的关系。
这三个信息,对刘树义来说,一个比一个劲爆。
特别是最后一个信息,如果刘树忠真的与妙音儿有关系,那就代表妙音儿在牢里并没有骗自己。
那自己也就必须要重新判断妙音儿对自己所说的其他事情,是真是假。
同时,也要重新考虑妙音儿对自己的态度,究竟是敌意,还是敌意中又藏有善意。
想到这些,刘树义不由摘下幞头,抓了抓头发。
着实是妙音儿这个妖女,给他的印象太狡诈了,以至于任何事遇到妙音儿,他都觉得头疼。
在他看来,判断妙音儿话语的真假,难度不比他调查马清风案简单,甚至要更难。
毕竟马清风案还有线索与证据可以依托,可妙音儿的话,连个依据都没有。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都是韩熙此人的话真实可信。
如果韩熙记错了,如果韩熙有其他心思,说的话半真半假,那这三个信息的真假,就有待考证了。
所以当务之急,是要确定这三个信息的真假。
判断第一个信息不难……询问妙音坊其他人便可,若真如韩熙所言,一个男人不叫姑娘陪着,独自一人喝闷酒是那般特殊,那么妙音坊其他人,必然也会注意到刘树忠。
而第二个信息……前身并没有刘树忠唉声叹气,对过去所做之事后悔的记忆,所以刘树忠若真的有后悔之事,很可能不是在生活中发生的,而是在公务里。
因此,想要确定这一点,有必要去一趟大理寺。
至于第三个信息……当事人只有妙音儿和刘树忠,刘树忠消失不见,想知道两人之间的关系,只能询问妙音儿。
可如何判断妙音儿的话是真是假,这是一个问题。
刘树义指尖轻轻摩挲着腰间的家传玉佩,感受着玉佩的温润触感,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眼眸重新睁开。
“先确定前两个信息的真伪,妙音儿的事,放在最后确认。”
刘树义做出了决定。
他需要先确定自己兄长是否真的出现在妙音坊内,如果这一切都是韩熙编撰的,那他就没必要去询问妙音儿。
若是能确定韩熙的话没问题,再去找妙音儿也不迟。
而且妙音儿性情难定,真假难断,所以若能知晓兄长更多的秘密,再与妙音儿接触,或许能借此判断出妙音儿的心思。
知晓了妙音儿的心思,再去判断她话语的真假,也就容易了。
“呼……”
刘树义再度呼出一口气。
眼眸重新清明起来。
有了接下来的计划,今夜这场宴席,便没白来。
…………
翌日。
朝会之后。
今日杜如晦要在尚书省坐镇,不会来刑部,所以刘树义是自己乘坐马车,来的刑部。
到达刑部后,他下了马车,让莫小凡去休息,便进入了衙门内。
刚进入,院子里所有走动的刑部官吏,便都第一时间停下了脚步,然后齐齐的向刘树义行礼。
“见过刘郎中。”
声音整齐,语气里充满着敬畏。
刘树义眉毛一挑,扫了众人一眼,他不发话,这些官吏便一直躬着身。
这与他是员外郎时完全不同。
担任员外郎时,虽然官吏也都会给自己行礼问好,但他们也就是拱手问好后,便继续做自己的事。
如现在这种,自己不让他们起来,便无一人起来的情况,从未有过。
五品与六品的差距,真的是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无时无刻体现着。
他笑了笑,声音温和道:“诸位同僚不必如此多礼,大家公务繁忙,就别耽搁了,快去忙吧。”
众人闻言,这才直起身来。
刘树义没再与他们多言,也没给他们奉承自己的机会,在皇宫经历过被五品甚至四品官员围着恭贺的事,这些普通官员的奉承恭贺,已经无法在他心里掀起什么涟漪了。
他快步来到刑部司的院子。
刚进入院门,就见刑部司的官吏们,正整齐的站在院子里,向外张望。
见自己到来,他们同时行礼向自己问好,声音比刚刚遇到的那些官吏更响亮。
直接把屋檐上的麻雀吓得扑腾着翅膀飞了起来。
刘树义看向众人,便见最前方站着两道身影。
一个是钱文青,钱文青此时低着头,也在行礼,自己看不清他的脸庞,不过他全身紧绷着,能够想象此刻他的心情,应不会多好。
另一人则是穿着绿色官袍的崔麟。
刘树义有些诧异,崔麟这么快就上任了?
吏部的效率这么高的吗?
而在崔麟身后,便是赵锋、陆阳元等自己熟悉的身影。
哦……还有一个主事怎么贼头贼脑的偷看自己,这人有些熟悉……对了,这不是那个曾主动找自己,说愿意投靠自己的刑部主事王洵么。
王洵明明答应自己,要时刻向自己汇报钱文青的动向,结果自己什么也没收到,再加上王洵此时明显心虚的样子……
刘树义眸光微闪,猜出了原委。
这个墙头草,果然靠不住,恐怕是知道自己去调查马清风灭门案后,与其他人想法一样,认为自己疯了找死,所以重新投回钱文青了。
就是不知道,此刻王洵是否后悔。
刘树义心中一边念诵着这些人的名字,一边视线从他们身上一一扫过。
这些人,有的自己熟悉,有的自己陌生,有的曾欺负过自己,有的第一时间弃暗投明……无论他们心思如何,这一刻,他们都属于自己。
他们的未来,他们的升迁或贬谪,他们的一切,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在自己成为刑部司郎中的那一刻起,刑部司便是自己的地盘了,自己也真正意义上,拥有了的权柄。
刘树义笑着抬起双手,道:“诸位不必多礼,以后刑部司的事,还要靠诸位为本官分忧。”
众人连忙道:“能为刘郎中分忧,是我等的幸事。”
刘树义笑道:“好了,诸位快去忙吧,刑部司的任务暂时按原来的方式进行,若有更改,本官再让员外郎告知尔等。”
众人得到刘树义的吩咐,这才散开。
赵锋上前,道:“刘郎中,您新的办公房已经收拾好了。”
刘树义微微颔首,来到了刑部司院子位置最中间,光照最好,视野也最好的办公房内。
这个办公房原本是万荣的办公房,万荣死后,也就空了下来,昨日刘树义晋升的消息传开后,赵锋便第一时间带人打扫,给整理了出来。
进入办公房,刘树义的第一感觉,就是宽敞。
面积比自己之前的办公房大了一倍,两排书架靠墙摆放,一张朱漆红木的书案,位于窗下。
墙壁上挂着几幅字画,香炉位于书案一角,熏香袅袅,格调非凡。
他坐了下来,就见钱文青与崔麟相继走进房间。
不等刘树义开口,钱文青直接道:“刘郎中,下官调查的悬案仍未结束,今日下官还要继续调查那个案子,不知郎中是否允许?”
这话一说出,钱文青只觉得心如刀割。
想他以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哪有人管着他?
哪怕万荣在的时候,因他头顶有裴寂照看,万荣也不会对他要求什么。
结果,刘树义上任后,自己竟是连做什么的自由都没有了,在他看来,这还不如普通的主事甚至吏员。
刘树义扫过钱文青的脸庞,以他的本事,自然能轻易知晓钱文青心里的想法。
不过他不在意,钱文青能主动来找自己汇报任务,便代表自己在钱文青身上施加的枷锁已经生效。
他沉吟些许,道:“案子既然开始调查,自然不能中途停止,你便去吧。”
钱文青双眼一亮,刚要点头,却听刘树义继续道:“不过晚上下值之前,要将你调查案子的卷宗准确书写,给本官送来。”
“里面要标注哪些东西是你之前查到的,哪些东西是你今日查到的,本官需要知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从而在杜公询问时,好说出你今日是偷懒了,还是专心查案。”
钱文青只觉眼前一黑。
刘树义以为谁都和他一样,一天就能破案吗?
这可是几年前的案子,自己运气好,一天能查到些许线索,运气不好,别说一天了,可能两天三天也毫无收获。
这要写下来,岂不是意味着自己什么都没做?
虽然他确实想偷偷懒,在外面潇洒,总比在刑部看刘树义脸色要好,但也不能任由刘树义评价。
他很想反驳刘树义,可他又怕自己一旦反驳,刘树义就和刚升任员外郎时一样,顺势就把自己的案子给抢了。
到那时,自己岂不是为刘树义做了嫁衣?
矛盾的纠结后,钱文青终是咬牙点头:“下官明白了。”
后面的事后面再说,反正他现在是一刻都不想看到刘树义。
刘树义深深看了钱文青一眼,道:“那就去忙吧。”
钱文青二话不说,转头就快步离去。
刘树义又看向崔麟,这次他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道:“崔员外郎,你上任的速度比我料想的还要快。”
崔麟笑着拱手:“全赖刘郎中器重。”
“得知刘郎中与杜公的意思后,我便第一时间返回家族,告知了长辈,长辈知晓下官不仅可以留在长安,还升任刑部司员外郎后,当即亲赴吏部,为下官向吏部说明了情况。”
“吏部听闻后,派人来了刑部找杜公确认,之后吏部考虑到下官留在长安的期限马上就要终止,若不尽快调任,就需返回并州……”
“因此种种,在考虑诸多的因素之后,吏部便当日走完了所有流程,今日一大早,下官就上任了。”
刘树义听明白了,其实最关键的,除了自己的举荐外,还是清河崔氏的力量。
正常情况下,即便有自己推荐,没有个三五日,吏部也不可能走完流程。
能让吏部破例,只能是清河崔氏的手笔。
顶尖世家的能耐,当真是够惊人的,不过崔家若早些为崔麟奔走,那崔麟根本就不会落得昨日被钱文青嘲笑的地步。
说到底,世家也很现实。
对旁支,他们只会锦上添花,而不会雪中送炭。
刘树义笑道:“能早些上任也是好事,本官正好手底下缺人手,你能早些来,我也能轻松些。”
崔麟重重点头:“需要下官做什么,刘郎中尽管吩咐。”
他此刻面对刘树义,再无曾经的孤傲,只有真诚的感激与尊敬。
刘树义想了想,道:“你先熟悉一下刑部吧,与同僚多接触接触,去审阅大理寺送来的卷宗,若有其他任务,我再唤你。”
崔麟毕竟初来乍到,需要适应,所以刘树义没有给他安排过多的任务。
“下官明白。”
崔麟点了点头,旋即便快步离去,刑部员外郎是他早就期待的位置,早已等不及大展拳脚。
看着崔麟充满干劲离去的背影,刘树义笑着摇了摇头,他又看向赵锋,询问道:“赵主事,你今日可有什么任务安排?”
赵锋道:“就是普通的抄录卷宗的任务。”
“这件事交给别人吧,你去替我办一件事。”
赵锋当即道:“刘郎中请吩咐。”
“你去找到妙音坊的人,询问一件事……”
接着,刘树义就将自己兄长在妙音坊喝闷酒的相关事项告知了赵锋。
赵锋知晓刘树忠失踪之事,因而明白此事的重要性,他没有任何迟疑,直接点头:“下官这就去打探。”
说完,便迅速离去。
很快,只剩下陆阳元一人。
陆阳元期待的看着刘树义,道:“刘郎中,下官有任务吗?”
刘树义笑道:“当然。”
“你去一趟大理寺,去找一下杜寺丞,让杜寺丞介绍一个了解我兄长的大理寺同僚,然后将这个同僚带来见我。”
陆阳元当即砰砰拍着胸膛:“下官保证为刘郎中办的妥妥的!”
言罢,他蹭的一下就跑了出去。
看着陆阳元风风火火的样子,刘树义无奈一笑,他收回视线,看着眼前宽敞的办公房,闻着那熏香的馨香,只觉得心旷神怡。
想他刚穿越来时,还只是刑部司小小的主事,如履薄冰,要时刻防备着钱文青的欺压。
而现在不过月余,自己已经坐在了刑部司最高的位置上。
当真有种三十天河西,三十天河东的感觉。
成为郎中,便不必什么卷宗都审阅,只有员外郎处理不了的卷宗,才会送到自己这里,所以他现在反而比之前要更加轻松。
趁着暂时无事,刘树义取出了古籍《连山》,原本想尽快将《连山》抄录成四份,然后找人为自己解释书籍内容,结果案子太多,忙来忙去,到现在还没有抄完。
眼看时间不断流逝,不能再拖下去了。
刘树义拿起毛笔,迅速抄录起来。
这一抄录,便是一个时辰。
直到陆阳元带人回来,刘树义才收起了已经抄录一半的《连山》。
“进来吧。”刘树义向门外说道。
嘎吱——
门被推开。
陆阳元带着一个身着青色官袍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这个男子一看到刘树义,便连忙行礼:“下官大理寺评事赵文忠,见过刘郎中。”
刘树义打量了一眼中年男子,此人身高七尺,体格瘦弱,拱起的双手有如皮包骨一般,看起来就好似长时间营养不良。
他说道:“赵评事无需多礼。”
赵文忠这才直起身来。
他小心翼翼的看向刘树义,道:“不知刘郎中唤下官过来,是为何事?”
刘树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你与本官兄长刘树忠很熟悉?”
“刘评事?”
赵文忠点头:“我们同在一个衙门,同在一个办公房数年,自然熟悉。”
刘树义道:“不知家兄在大理寺,平时都会做些什么事?”
赵文忠想了想,道:“就是正常的大理寺评事的任务,调查案件,配合大理寺正与大理寺司直审判案件,给出审判意见。”
“家兄失踪之前,可有什么异样?”
“这……”赵文忠蹙眉沉思些许,摇头道:“至少下官未曾察觉到异样。”
“家兄在大理寺时,可犯过什么错?”
“刘评事十分沉稳,做事稳重,从未犯过错。”
从未犯过错……
刘树义指尖轻轻点着书案,沉吟片刻后,道:“你与家兄如此熟悉,想来家兄参与了哪些案件,你应该都清楚吧?”
“是。”赵文忠没有犹豫。
刘树义直接起身,道:“走,去卷宗室,为本官找出家兄参与的案件卷宗。”
既然明面上没有犯过错误,那能让刘树忠后悔,希望时光倒流的事,就只能是刘树忠曾经参与过的某个案子。
在他人提出帮助,而他觉得自己遇到的问题无解且绝望时,能专门提出这个案子……
足以证明这个案子在他心中的地位,以及对他造成的影响。
所以,若能找到这个案子,或许就能知晓刘树忠更多的秘密,甚至刘树忠的失踪之谜,也能借此案窥探一些真相。
这章内容比较散,主要是铺垫的剧情,我其实不太愿意写过渡剧情,但没办法,不把前因后果交代清楚,直接写案子会有割裂感。
好在一切铺垫都完成了,下一章开始便是新的案子。
让大家久等了,新的案子我会写的比马清风灭门案更复杂,更精彩!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909/1111099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