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唐:刑部之主,不科学破案 > 第148章 不可能犯罪!堪比息王尸骸案的悬疑

第148章 不可能犯罪!堪比息王尸骸案的悬疑


“刘郎中快请坐……”

    “刘郎中请喝茶。”

    “刘郎中觉得茶水如何?若是喜欢,本官命人给刘郎中宅里送一些……”

    刑部后院,付无畏办公房内。

    付无畏将刘树义请进办公房后,便对刘树义嘘寒问暖,热情的就好似青楼花魁面对金主一般,让杜构看的眼皮直跳。

    杜构虽然没有与付无畏打过交道,却也听大理寺的同僚腹诽过付无畏,按照他同僚的说法,付无畏十分傲气,鼻孔朝天,每次与付无畏见面,看的最多的就是付无畏的鼻孔与那茂盛的鼻毛。

    他同僚还因此给付无畏取了个雅号——鼻孔居士。

    想要找付无畏办事,少不得要生一肚子闷气才行。

    可是眼前的付无畏,面对刘树义,别说鼻孔朝天了,甚至背脊自从刘树义进入户部后,都没有直过,这若是让他同僚知道,绝对要让他同僚惊掉下巴。

    想到这些,杜构心中不由再度感慨,自己这准妹夫就是厉害,便是再桀骜不驯的人,面对他,都得伏低做小。

    而付无畏如此谦卑,接下来的问话,也就容易多了。

    刘树义品了口付无畏递来的茶水,微微颔首,道:“咸甜适宜,醇香四溢,果然是好茶。”

    此时的茶,与后世习惯的的茶水,差距极大。

    此刻还没有泡茶一说,皆是煮茶,而且煮茶时,会放许多佐料,因此这时的茶,更像是一种汤品。

    “刘郎中喜欢便好。”

    付无畏道:“本官稍后就让人给刘府送去一些。”

    “这便不必了。”

    刘树义摇头婉拒:“不瞒付郎中,本官其实不擅饮茶,偶尔也就和你们在一起才附庸风雅,品茶吟诗,若是自己在府里,一年也不喝一次,便不浪费这大好茶饮了。”

    见刘树义拒绝,付无畏也不好强求,说道:“那以后刘郎中若想喝了,随时来找我,我会亲手为刘郎中煮茶。”

    “那就说好了,到时候付郎中可不要嫌本官叨扰。”

    刘树义知道付无畏怕自己在李世民面前给他穿小鞋,便笑着应下,以此让付无畏安心。

    他与付无畏没什么矛盾冲突,刚刚拿李世民压人,也只是为了能更高效的查案,只要付无畏足够配合,他自然不会继续为难对方。

    身在朝廷,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

    付无畏见刘树义接受自己好意,心里终是松了一口气。

    刘树义放下茶杯,道:“付郎中,接下来我们说说饷银的事?”

    付无畏闻言,再也不敢对刘树义皱眉不悦,他十分爽快的点头:“刘郎中想知道什么,随便问,只要是本官知道的,一定知无不言。”

    刘树义颔首,他不再耽搁,当即询问:“本官想知道饷银从征集,到交给将士押运,整个流程是怎样的?有多少人会与饷银直接接触?”

    虽然卷宗有一些记载,但在当时的三司看来,这与案子关系不大,所以记录的很是简略,很多细节都有缺失。

    刘树义既然怀疑饷银是在交付给冯木等人之前丢失的,自然要将所有细节了解的清清楚楚。

    付无畏想了想,道:“武德七年突厥二汗突然进犯,打了朝廷一个措手不及,所以饷银的征集,与以往不同。”

    “这一次饷银的征集,更突然,更急迫,各项流程走的也很快,可以说从头到尾,都是在十分匆忙之中完成的。”

    急迫匆忙?

    刘树义与杜构对视了一眼。

    很多事就怕急,越急越容易出错。

    一旦加快了流程,甚至省略了某些流程,就很容易给心怀不轨的贼人找到漏洞。

    那饷银的丢失,是否与此有关?

    刘树义重新看向付无畏,神色更加认真。

    付无畏没有察觉到两人的变化,继续道:“因连年征战,再加上天灾人祸,国库并不充盈,所以太上皇直接命各州以最快速度征集钱粮,不过当时还未秋收,很多贫穷的州根本征不上,好在扬州等富饶的州城,迅速将钱财送了过来。”

    “这才勉强凑够了二十万贯。”

    “又因时间紧迫,为了简化流程,这次饷银的入库出库,便没有太府寺的参与,直接由户部负责全部事项,饷银也因此入的是我户部库房,而非太府寺掌管的国库。”

    “户部收到各州送来的钱财后,便开始清点,二十万贯不是一个小数目,饶是户部动用了很多人,也花费了一天才清点完毕。”

    “确认饷银足够,我们户部便叫来了兵部的人,以及负责饷银押运的将领冯木,让他们也带人清点一次,以免交付大军时数额不对,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刘树义点了点头,付无畏所言的这一点,与卷宗的记载,就不同了。

    卷宗里只有户部清点的内容,没有说冯木和兵部也清点了。

    不知道是邓慎书写时遗漏了,还是因某种原因,故意没有写上……

    “兵部与冯木清点的速度要慢一些,他们怕饷银数额不对,届时担责,所以清点的十分仔细,等他们清点完毕时,已经是第二日的深夜。”

    “夜晚不方便出行,因此在他们清点完毕后,我户部便在他们的见证下,将所有箱子上了锁,贴上了封条,同时命人在库房外不间断的看守。”

    “后一日清晨,冯木带着人来取饷银时,我们也对每一箱饷银进行称重,根据马匹的健壮程度,安排到不同的马车上,以确保马匹的脚力是最快的。”

    “饷银的搬运,也是冯木的人亲自搬运,也就是说,从饷银上锁贴上封条开始,便与我户部没了关系,一直都是由冯木的人负责。”

    刘树义仔细听完了付无畏的讲述,这才道:“你说从贴上封条开始,就是冯木的人负责……那看守库房的人,也是冯木的人?”

    “有冯木的人。”

    付无畏说道:“也有我户部的人,饷银之事事关重大,绝不能有失,所以按照惯例,都是由户部与押运饷银的将士一起负责看管。”

    “不过随着饷银离开户部的库房,之后的事,便全都是由冯木的人负责了。”

    刘树义了然的点头。

    从付无畏的讲述来看,虽然说饷银的征调之事很是匆忙,但在关键的地方,他们并未有所懈怠和疏漏。

    正相反,无论是户部,还是兵部与冯木,都十分谨慎小心。

    哪怕时间再紧迫,也都仔细的将饷银数额清点完毕。

    之后没有立即上锁运走,也只是因为清点完毕时,已经是深夜,不适合远距离出行,这才等到第二日清晨才装车出发。

    但即便如此,库房外也一直有两方人马共同看守。

    这样就能避免其中一方人马心怀不轨……

    以刘树义的角度来看,在不知晓有贼人意图偷盗饷银的情况下,已经算是最高级别的安保手段了。

    可是……饷银还是丢了!

    若非自己推断有误,饷银就是在交付冯木之前丢失的,那贼人是如何动的手?

    封条的问题贼人是如何解决的?

    那么多的石头,是如何运进看守严密的库房的?

    贼人动手的时间,又是在何时?

    也难怪当时三司的人,未曾考虑过饷银在交付冯木之前就丢失的可能……想一想当时的情况,库房外有两方人马,上百人看守,而贼人要做的,不仅是偷盗二十万贯饷银,还要替换同等重量的石头,这一进一出,那上百人难道是瞎子聋子不成,什么都看不到听不到?

    所以,无论怎么想,这都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

    因此,当时三司的人,直接就将这种可能性给排除了。

    “不可能做到的事……”

    刘树义指尖轻轻摩挲着腰间玉佩,沉吟片刻后,向付无畏道:“不知当时贴上封条,锁上箱子,所有人离开库房时,是什么时辰?”

    付无畏皱眉回想了一会儿,起身道:“这般具体的事,下官也不记得了,刘郎中还请稍等片刻,下官去找下当时的记录。”

    刘树义拱手:“有劳。”

    付无畏连忙摆手,无比热情:“配合刘郎中,就是在为陛下解忧,此乃本官的职责所在,刘郎中切莫客气。”

    说完,他便不再耽搁,快步走出了办公房。

    见付无畏身影消失,杜构这才开口道:“如何?”

    杜英漂亮的瞳眸也看向刘树义。

    刘树义摇头道:“想不到贼人盗换饷银的手法。”

    “二十万贯饷银,堆起来都能成为一座小山,同等重量的石头,也一样体积很大。”

    “无论是将饷银运出,还是将石头运进库房,都绝对是一件会被人注意到的特别之事。”

    “别说此时库房外还有上百人看守,就算没人看守,抬着这么多东西走来走去,也会被人关注。”

    “所以,贼人如何在这么多人严密看守的情况下,不惊动任何人,悄无声息的盗换饷银,实在是难以想象。”

    杜构眉头也紧紧皱起,若非他们怀疑库房之事,是有足够的线索和信息做支撑,而非脑袋一热随便乱猜,他现在可能都会直接排除这种可能了。

    确实怎么想,都觉得这非人力所能做到的事。

    杜英看着两人眉宇蹙起的样子,声音清冷,有如一汪清泉响起在两人耳畔:“急什么?这才刚刚找到方向,还未真正深入调查,想不到贼人的手法很正常。”

    她看向刘树义:“息王尸骸失踪案发生时,很多人不也认为此乃神迹,是息王化作幽魂所为?可最后,仍是被你给找出了真相。”

    “此案虽看似不可能,但与息王尸骸案相比,反倒正常许多,所以我相信,这个案子也一定难不住你。”

    刘树义没想到以杜英的清冷性子,竟会担心自己受挫,主动鼓励自己。

    这还是那个初见时,如冰山雪莲一般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艳仵作吗?

    杜构也有些诧异的看着自己妹妹,在他的记忆里,妹妹要么冷冰冰和块冰一样,要么对自己毒舌,天天找自己麻烦,何曾如此温柔鼓励过他人?

    他视线不由在两人身上来回移动,心里有一种十分复杂的情绪在蔓延。

    他觉得,两人的奸情,要达成了。

    “杜姑娘说的是。”

    刘树义点头:“此案才刚刚开始调查,若现在就唉声叹气,这个案子可就真的没法查了。”

    这时,门外有急促脚步声传来。

    几人对视一眼,顿时停止了交谈。

    很快,付无畏拿着一本书簿走了进来。

    “刘郎中久等了。”

    付无畏一进入办公房,就向刘树义道:“下官已经查到了当时的记录。”

    说着,他直接将书簿翻开,然后指着某一页的内容,放在刘树义的桌子前,道:“刘郎中请看,按照书簿上的记载,贴上封条,箱子上锁的时间,是武德七年八月十五的子时五刻。”

    八月十五子时五刻……时辰确实已经不早。

    刘树义又继续向下看去,然后他发现,冯木率领将士搬走饷银的时间,是当日的卯时四刻。

    也就是说,从众人离开库房,到库房再度被打开,间隔时间不到三个时辰。

    这个时间间隔,不算长,贼人若想在这个时间段内,完成二十万饷银的替换之事,必然需要多人协作才可以。

    由此看来,贼人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个团体。

    至少十几人。

    如此多的人,他们是怎么避开守卫将士的耳目,进入的库房?又是如何携带那么多饷银离开的?

    刘树义想了想,道:“付郎中,能带本官去当年放置饷银的库房瞧瞧吗?”

    只从记录与付无畏的讲述来看,贼人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成功盗换饷银的,所以,想要找到突破口,只能去现场瞧一瞧了。

    付无畏闻言,这次不像刚刚一样痛快,有些为难道:“现在吗?”

    刘树义眸光一闪,双眼盯着付无畏:“有难度?”

    付无畏解释道:“户部的库房,因存放着朝廷许多的财物,规矩很多,不是想开启就开启,想看就看……”

    “不瞒刘郎中,便是本官这个户部郎中,在没有唐尚书许可的情况下,哪怕是最次等级的库房,也没有开启的资格,而且库房的钥匙也在唐尚书手中,他不给我们,我们就算去了,也没法开门。”

    “而这还只是我户部的库房,若是太府寺掌管的国库,比如金部库、度支库等,那便是唐尚书都没有权力直接开启,需由太府卿点头才行。”

    见刘树义皱眉,付无畏生怕刘树义误会自己,以为自己在故意为难刘树义,他说道:“这个规矩不是本官胡说的,刘郎中若是不信,随便出去找个户部的同僚一问便知。”

    刘树义自然能看出付无畏不是故意为难自己,他摇头道:“付郎中多虑了,本官岂会不相信你,只是饷银案的调查需要掌握全面的线索才可,这库房我必须得看。”

    付无畏提出建议:“那本官去命人请示一下唐尚书?”

    刘树义与杜构对视了一眼,杜构微微颔首。

    刘树义便明白,户部尚书唐俭与杜如晦的关系,应该不错,至少不会为难自己。

    他点头道:“那就有劳付郎中了。”

    “不敢当,都是我应该做的。”

    付无畏当即道:“我这就让人去找唐尚书。”

    “等一下。”

    杜构叫住了要离开的付无畏,只见他从怀里取出一枚玉佩,交给付无畏,道:“付郎中可让人带着这枚玉佩,去见唐尚书。”

    付无畏接过玉佩,便见玉佩质地十分温润,背面刻着祥云图案,正面则是一个古篆的“杜”字,他心神一惊,意识到这枚玉佩代表的是杜家的意志。

    原本他还有些担心唐尚书是否会给刘树义面子,现在有了杜构的玉佩,那就定然没问题了。

    唐尚书不给刘树义面子,也要给杜如晦面子。

    他连忙小心将玉佩保管好,道:“三位稍等,本官去去就回。”

    说着,他快步离去。

    看着付无畏匆匆离开的背影,杜构向刘树义说道:“户部尚书唐俭,虽是文人,但为人豪迈,不循规矩,家父对其既是称赞其才,又叹其过于豪迈,居官不留心事务,太过喜好饮酒作乐,未来恐遭反噬。”

    “你虽然名气已起,但在唐尚书这个层面,怕是还不够引起他的重视,再加上以他的习惯,现在应该已经醉酒,醉醺醺之下,若突然得知你在怀疑户部,恐怕会对你心生不悦,所以我给了他杜家玉佩,让唐尚书明白这里面也有家父的意思,他能拒绝你,但哪怕他醉酒,也绝不会拒绝家父。”

    不会拒绝?

    怕是不敢拒绝吧。

    刘树义听明白了,唐俭太喜欢饮酒作乐,现在大概已经醉了,这种情况下,没法让他保持理智的思考。

    很多反应都会是下意识的举动。

    因此,听说自己一个小小五品的刑部郎中竟敢调查刑部,以唐俭的豪迈,恐怕会想一巴掌拍死自己。

    但知晓这事背后有杜如晦的支持,那唐俭估计直接就吓得醒酒了。

    这就是地位与品级的差别。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刘树义没有拿出李世民的手谕,若拿出李世民的手谕,他估计唐俭会吓得酒都不敢再喝。

    可为了一把开门的钥匙,就用李世民的手谕恫吓户部尚书,有些不值。

    若因此与唐俭交恶,那就更不值了。

    所以,能温和一点解决,他也不愿轻易用李世民压人。

    刘树义向杜构拱手道:“多亏有杜寺丞在,若没有你,今天我可能就要碰一次壁了。”

    杜构随意摆了摆手,道:“和我就别说这种话了,好像我不知道你有陛下手谕一样……”

    刘树义哈哈一笑,原来杜构什么都想到了,但他还是为自己出了面,刘树义心中不由感慨,自己今生能遇到杜家兄妹,上辈子估计把大运厂子都给撞碎了。

    就这样,刘树义与杜构和杜英耐心在付无畏办公房内等候。

    好在唐俭的府邸距离户部并不算远,再加上夜晚道路通畅,不到三刻钟,付无畏就快步走了回来。

    一边走,他一边高兴道:“刘郎中,杜寺丞,唐尚书已经点头,钥匙已经送来,我们现在就可以去库房了。”

    …………

    PS:一百万字了!!!不知不觉,已经陪伴大家四个多月了,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与包容,太不容易啦!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909/1111098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