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世宗毁佛(上)
李家明眼前一亮,道:“此人必是安定郡王无疑,朱先生可知他往何处去了?”
朱弼道:“老夫只知道他和宋子升一起游山玩水去了,具体到了哪里却也不知。怎么?公公这么急着找六殿下,莫不是江宁府出了什么大事了吗?”
李家明皱眉道:“难道朱老先生还不知道,宋公子已经遇害身亡,连尸身都已经被送回江宁去了。”
朱弼大惊失色道:“什么!”
宋子升死后,李煜便安排宋府的家将直接将他送回江宁去了,故而此事虽已轰动江宁,但对于庐山国学的人来说,至今还是被蒙在鼓里。朱弼甫闻噩耗,亦难怪有此反应。
李家明稍稍解释了下江宁的情况,之后叹道:“宋太傅认定是安定郡王杀死了宋公子,现在正不依不饶的跟皇上犟着呢。宋太傅毕竟是开国功勋,两朝老臣,皇上亦须顾着他的面子,所以不得不尽快找回六殿下把事情问个明白,也好给宋太傅一个交待。”
朱弼平静了下心情,疑惑道:“若李济安真是六殿下,依我看,此事恐怕就不这么简单了。”
“此话怎讲?”朱弼道:“因为据我所知,安定郡王和宋公子两人志趣相投,情同兄弟,安定郡王断没有暗害宋子升的道理。”
李家明倒抽一口凉气,道:“难道是有人故意从中挑拨不成?此事可大可小,却不能马虎了,朱先生,你可否随奴家回宫一趟,亲自向皇上禀明一切?”
朱弼点头同意,遂到学堂向庐山国学的学生交待一番,说是要出远门,岂料还没说得几句,忽然房顶两声雷响,瓦片碎裂之声不绝于耳,接着却是有四道身影从天而降。
幸好底下的学生知机躲开,不然还真要砸出人命来。
一时间,人人目定口呆,望着从天而降的四人以及房顶的两大窟窿,一脸的惊愕表情。整个白鹿学堂之内,鸦雀无声,只能零星听见还有些瓦片掉落在地的声音,以及杀猪般的哀嚎声。
这杀猪声当然是从这四名不速之客口中传出的,只是这四人之中,却只有一个容颜俊伟的年轻人还安然无恙的站着,至于其他人,虽然跌倒在地,连声叫苦,不过看他们的样子,应该没受什么重伤。
就于此时,闻得异响李家明惶惶赶到,他一眼看见站立学堂正中的年轻公子,不禁仓惶跪拜,未等李家明说出话来,其他人见此阵仗,却竟然也纷纷效仿,参拜了下去。
事后,当申屠令坚听说这幕场景的时候,却忍俊不禁的道:“从天而降,状若神明,六殿下不愧是六殿下,奇招迭出,令人叹服不已呀,只此一招,便足以收服庐山国学了。”
李煜嘿嘿一笑,接着却是不理会申屠令坚,而是对着墨经,道:“前辈,你倒说说,这一场比试,究竟是谁赢了?”
申屠令坚愕然道:“依我看,两件都是失败品,总该没有什么输赢可言了吧?”
岂料墨经却严肃的道:“愿赌服输,这一场比赛,却是老夫输了。六殿下的孔明灯的确青出于蓝,设计巧妙,你们之所以会掉下来,只是因为六殿下不熟木工,没有绑扎结实,而我的孔明灯却是哎,输了就是输了。”
李煜笑道:“墨前辈果然公道,不过既然大家都从天上掉了下来,那么这场比赛就以平局论吧。前辈可以不称我为师傅,不过晚辈却还有个附加要求,即墨先生需出山助我,当然机关谷里的连环弩机和木牛流马等器械,也需一并带上。前辈以为如何?”
墨经哼道:“输都输了,还有什么好说的,我随你去江宁就是了。”
楚州。
郑昭业连夜潜回楚州,找到欧阳广等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还是快撤吧,迟些恐怕就来不急了!”
欧阳广大感错愕,不解道:“郑都监何出此言?”
郑昭业没头没脑的道:“王朴病倒了,听说还病重难愈,命不久矣,这笔帐,柴荣铁定会算在我们身上。以如今周师的声势,我们想要据城死守,显然是力有未逮,搞不好还要全军覆没。”
张彦卿一听王朴病危,心中大快,不禁追问道:“你小子能不能把话都说明白了,亏你还是念过书的人,连事情都交待不清楚吗?”
郑昭业没好气的道:“当日我们的人烧了开封的太仓,火势正猛,王朴却忽然来了,这老家伙见自己辖下出了如此大事,差点没冲进火海里去,好在他的手下死活将他拦住,可是经此一事,王朴却终于怒火攻心,幽愤成疾,听人说,他已经时日无多了。周主收到这则消息,慌忙从徐州赶回开封,现在正大发雷霆呢。你们说,等柴荣一冷静下来,弄明事情原委,他心中的这把怒火,能不往咱们楚州烧吗?”
欧阳广苦笑道:“即令王朴没有病危,我看柴荣亦不见得会放过我们,事实上,自从我们决定用此计始,就应当有这样的心里准备。这就好像是当年的荆轲刺秦王,不成功便成仁,即令成功亦成仁。我们现在要面对的,已不再是周朝某一个名将,而极有可能就是柴荣本人。”
郑昭业神情一缓,道:“先生既然已料到有此一天,想来应该早有对策了。眼下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先生,你就别再和我们卖关子哩。”
欧阳广叹道:“只可惜我们是六殿下的人,不然我们倒还真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要么降周,要么撤离,至于现在,我们惟有大肆散播消息,将开封太仓被烧的事,传扬天下,希望借我打击敌军士气,也好还六殿下一个清白。”
郑昭业一震,道:“欧阳先生的意思是”
欧阳广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坚毅的道:“死守!”
开封府。
这么多年以来,柴荣还是首次尝到大败的滋味,想不到他竟然败在了一个籍籍无名的兵马都监手里,这多少让他难以接受。
不!或者应该说,他是败给了李煜。这一场战争,他不仅输了大半的粮食,而且还输了一个得力的干臣,这一笔账,他无论如何也要讨回来。等到他解决了粮草等其他后顾之忧,他一定要亲征楚州。
不知为何,在看望王朴之后,柴荣总是不断回想起自己挺过来的历程。
自从显德元年,高平之战扫退北汉、契丹联军以来,他柴荣对外南征北讨,所向披靡,未尝一败,对内则整顿纲纪,轻徭减赋,使周朝国力与日俱增。
“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是他的生平夙愿,只是王朴这一病,却令他对无常的生命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也许别说是三十年,恐怕就是十年光景,老天也未必会肯轻易施舍。
他不能再等了,该狠的地方就需要狠下心来,只有早日完全统一大业,他才能此生无憾。
大刀阔斧,就且从“佛”开始吧。
郑昭业以三十万石粮食为诱饵,烧尽了开封太仓的储粮,这则消息如火势一般蔓延开去,宇内震惊。江南的军民无不额手称庆,大快朵颐,就好像在江淮间歼灭了柴荣的几万大军一般,连声称快。至于那些说李煜资敌叛国的谣言,自然也不攻自破了。
至此,李煜沉冤得雪,弭除误会,立时身价百倍,其民望更是如日中天,无与比焉。
当这则消息传至江州庐山的时候,遭受了几天白眼的李煜,身心终于得以畅快的舒展开来。
不过真相大白之后,李煜却仍是未能透过气来,皆因白鹿学堂的学生常围着李煜,无论如何,要李煜给他们授上一课。
李煜原先还想好好借此机会,激励士林的士气,只是第一堂课因为没有准备,李煜又怕即兴演讲出丑,结果就先拿《三国演义》里头的《空城计》来搪塞一番,像个说书先生般,在学堂讲起故事来了,另一面则能好好准备下演讲。
令李煜始料未及的是,他这敷衍性的第一堂课,却是受到了学生们的强烈反响,硬是要李煜一讲再讲。
结果李煜盛情难却之下,在接连的十多天之内,一口气讲了《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演义》《水浒》里头的精彩篇章,并合称之为四大名著。
当然,众所周知,《水浒》中原是讲述北宋的故事,本不该出现在这个时代。只是李煜为了凑齐“四大名著”的噱头,遂稍加了变通,最终将它摆在一个虚幻的历史环境终来讲解。
至于《红楼梦》,因为李煜对它的印象不如以上四本小说来得深刻,而且放在乱世来讲,《红楼梦》少了许多紧张、激动的篇章,也不太合时宜,遂最终拿《封神演义》来替代上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754/1111101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