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开局我要改变大唐开局 > 第146章

第146章


秋风夜摇,淮边大营赵匡胤的中军大帐内,赵氏兄弟与赵普闲来无事,仔细的将淮南战局的形式分析了一便。

说到最后,赵普对着羊皮地图,面色严肃的冲赵匡胤说道:“主公,也许小将军不愿意听,但属下还是得说上一句。眼下南唐对我大周的攻势基本已经明朗,唐军各部的动向也尽在我军细作的掌握之中,唯一的变数,就是李从嘉和他的护国军。属下查阅了最近几个月,细作传来的卷宗,发现李从嘉用兵,好弄险用谋,总是能做出一些出人意表的事情。上个月末,他刚刚攻破了舒州怀远城,马上又撤回了大别山,接着就从我军细作的视线中,彻底消失了,现在谁也搞不清楚他的具体动向了。”

“李从嘉的那只骑营不在还在霍山县吗?”赵匡胤闻言反问了一句。

“小将军说的对,护国军的骑营是在霍山县没错,可他的主力呢?据属下调查,李从嘉的护国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万三四千人了。现在驻扎在霍山县的不过只有几百骑兵罢了,剩下那一万多人的动向,我们却完全无法得知。就算他们进山了,可这样做,一来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二来对部队的补给也是一个负担,毕竟一万多士兵需要的军粮,不像是只有一两千人那么好解决的。属下实在是想不出,李从嘉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赵普摇头说道。

赵匡义见赵普屡屡提到李从嘉,心中自是怒火狂烧,激动的他,‘啪’的一巴掌拍在羊皮地图之上,嘴里怒道:“想那么多干什么,有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难道李从嘉还能飞上天不成。”

也许赵匡义不知道,他这样一个下意识的动作,却好似一道晴天霹雳,劈开了赵普心中的层层迷雾。在那凹陷的羊皮地图上,顺着赵匡义留下的按痕望去,露出两个烫金的字迹,申州。

“主公,皇上什么时候从汴梁出发,来淮边大营的?还是他还是从徐州方向来吗?他身边有多少禁军护卫?”几乎就在一瞬间,赵普爆炸式的连续向赵匡胤提出了几个问题。

赵匡胤闻言先是一楞,作为周军的高级将领,同时也是张永德的心腹,柴荣的行踪他还是知道的,眼见赵普一脸焦急的望着自己,赵匡胤也只好答道:“据我所知,皇上的圣驾已在三日前自京师汴梁出发了,身边有两千五百名内殿直军护卫着,至于路线,走的是郑州、许州、申州、光州这个方向。”

突然赵匡胤顿了一下,指着地图的手指,不自觉的停在了申州上方,嘴里念叨着,“申州,你的意思的说,李从嘉和护国军神秘消失的原因,是想袭击圣驾?”

“不错,除此之外,属下想不出什么原由让李从嘉做出这样的举动。”赵普正色说道。

“这、这可能吗?申州可是我们大周的地界呀?”赵匡胤不敢相信的摇头说道。

“主公,正是因为那里是我们大周的地界,才让我们想象不到,才能让皇上和他身边的护卫疏虞防范,李从嘉他才有成功的可能啊!”赵普苦苦劝柬道。

“先生,大别山北部是千里洪荒,几乎到处都是深山密林,李从嘉他有可能穿越大别山,到达申州,袭击圣驾吗?再有就算是李从嘉到了申州,他那一万多步兵,在平原上又怎么是我大周最为精锐的内殿直军的对手呢?”眼见兄长正低着头苦苦思索,一旁的赵匡义不解的问道。

“小将军,你别忘了,李从嘉手下的护国军,几乎一多半都是山民,保不齐就有那么一个两个有办法领着他们穿越那千里洪荒的。内殿直军是天下最为精锐的部队没错,正面交锋护国军那些人决不是他们的对手,可现在内殿直军是一种毫无防备或是防卫不足的状态,有心算无心之下,皇帝陛下难免有失呀。一但皇帝陛下有闪失,太子又十分年幼,朝内张李两大势力又水火不容,我大周的国运,可能到此就要凋零了。到那时,别说我们对付李从嘉了,他不来打我们,我们就的求神拜佛了。”赵普苦笑着说道。

赵匡胤仔细的回想着关于李从嘉的每一条信息,突然间他惊奇的发现,李从嘉居然在一天天的进步着。几个月前,初次见面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文弱的书生,见个死人都怕的要命。到了霍山县一役,他不仅亲手拉出了一只护国军,而且还运用以多打少,反复奇袭的方法,一举消灭了刘信所部。到舒州一役,他又学会利用战略上那个‘势’的方法,最终逼死了儒将郭令图。而此次,他又玩出这样一套‘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好戏。也许是老天感觉自己太寂寞,才会给自己一个这样的对手吧!

赵匡胤默默地思索着,计算着下一步的打算,脸上的表情也在不住的变化着。

“主公,恐怕我们没有时间再考虑了!”赵普知道赵匡胤的心思,低声说道。

赵普说得对,眼下自己的权势、地位以及前途都来自与大周皇帝柴荣和张永德,一但这种平衡的局势被打破,自己就有可能什么都没有了。说什么也不能让柴荣出事!想到这,赵匡胤冷着脸说道:“先生救兵如救火,你赶紧写封书信,飞鸽传书给我父亲,他所在的光州,离申州较近,请他立刻出兵,接应皇帝陛下的圣驾。而我这就去见张大人,向他请兵。”

望着头也不回,走出帐外的赵匡胤,赵普大声呼道:“是,主公,属下尊令。”在他身旁,是目露邪光,一脸杀意的赵匡义。

太阳老早就应该升上来了,然而,阳光却穿不透笼罩在平原上的雾纱。时节正当十一月上旬,深秋的阳光显得薄弱了些,一点风都没有。江淮气候中难得一见的厚雾,完全没有要散开的样子。

柴荣用手掌轻轻地拍着稍显不安的坐骑。由于淮南战事不利,他不得不离开身患重病的妻子——皇后符氏,再一次踏上了前往淮南征途。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右边传来,一个周身甲胄齐备、年约四十五六的中年将领出现在柴荣的视野之中,他就是后周殿前司下内殿直军统领都虞候——慕容延钊。

“慕容,你说这大雾什么时候能散呀?”柴荣见来的是自己的护卫主官,有些郁闷的轻声问道。

慕容延钊见柴荣发问,立刻飞身下马跪拜道:“启禀皇上,末将刚刚在四周查探了一番,也找到几个土人,但他们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大雾,因此末将也不清楚这雾什么时候能散。”

“那好吧,你下去小心戒备,争取能在天黑之前,赶到申州。”柴荣听罢,也只好这样无可奈何的答道。

几日前,八百里军情,从淮边一路送到京师汴梁。柴荣接到战报后,当时就气的掀翻了桌子,怒骂张永德、李重进无能的咆哮声,站在宫墙之外也能听的一清二楚。

柴荣无法不生气,早在几个月前,他第一次亲征淮南的时候,就已经基本消灭了唐军在江淮的主力部队。荡平南唐的江北十四州,看来已是探囊取物的事情了,为此他甚至拒绝了南唐割地称臣的请求。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在皇后符氏病重的时候,安心的把淮南之事,紧数托付给张永德、李重进二人。可令人难堪的是,如此的大好局面,却因为右路军的粮道被断,变成了一场周军连续作战失败的闹剧。更可恶的是制造这一连串失败的最魁祸首,恰恰是那个原本在张永德的奏折中,已经死去数月之久的南唐六皇子李从嘉。

“孙卿家,朕听人说,你在来大周之前,曾经到过大别山,也曾密会过李从嘉是吗?”柴荣不冷不热的冲身后一个骑在马上的玄衣老者问道。

“皇帝陛下,您这一问,让外臣孙晟如何答复呢?臣是到过大别山没错,可那只是路过,何来密会吴王一说。”孙晟安坐在马上,微微一欠身,算是行了一礼,之后不卑不亢的答道。

“哼!”柴荣冷笑一声,用一种低沉的语调的说道:“那卿家你的护卫呢?你的儿子呢?据朕所知,你的儿子和你的护卫都加入了那个所谓的护国军是吗?”

“皇帝陛下,外臣在大别山受到贼匪袭击后,就一直和贵国的将士在一起,外臣又如何能得知小儿及部署的下落呢?”孙晟平静的答道。

眼见对方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说什么也不肯承认自己见过李从嘉的模样,柴荣也就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深究,沉默了片刻,他又问道:“朕听人说,李从嘉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皆精,做词添曲上,更是冠绝江南,没想到他还有领兵打仗的本领呀。卿家在江南身为右尚书仆射,官居宰相之职,你怎么看李从嘉的表现呢?”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754/1111098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