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什么?”李煜闻言就是一惊,但利马就明白了孙天嗣的话中所指,老子这么拼命,自然是替儿子办事了。
“向东把斥候兵全派出去,有情况立即回报。”李煜皱眉说道。
“砰、砰、砰!”天空中一团团闪亮的火花,有远即近的向信阳城传来,绚丽而夺目的光彩,使战场上夺命撕杀的两方人马,瞬时间都呆了。可是这灿烂的火花在李煜看来,却无比的扎眼,因为这正是护国军斥候兵所独有的遇敌传警花炮。
“王爷,四响红色花炮,八十里外光州方向,敌骑数量超过四千。”孙天嗣仰头计算了一会,急声说道。
李煜闻言先看了看孙天嗣,又瞅了瞅城外再次战成一团的两方人马,突然把手一挥,沉声说道:“来人,备马,传令亲卫营随我出战。”
“王爷,您是一军之主,怎可轻易以身犯险呢?”孙天嗣急忙劝道。
“天嗣,敌军已在八十里外,凭借骑兵的速度,这点距离不用一个时辰就能赶到,我们剩下的时间不多,不拼命看来是不行了。何况你看城外的一国之君都在拼命了,我这一军之主又算的了什么呀?”李煜一边向城下走去,一边笑着应道。
作为这次斩首行动战略及战术两方面的总策划人,李煜在战略策划方面没的说,无论是战前的准备,还是战中的策划调度,都十分出彩。而在战术及战场的局部指挥方面,李煜的指挥可谓漏洞百出,无论是最初的‘空城计’,还是对敌援军到来时间的计算,大多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如果在战术方面,用百分制打分的话,李煜最多只能得五十九分,根本就是不及格。而现在他就想用自己的双手,弥补自己的过失。
说起李煜现在的身手,就不得不提到他所练武功。在现代的时候,由于家庭的原因,李煜自幼就勤练武功,刀枪剑戢斧钺钩锸,长拳短打,五行八卦,李煜几乎样样都会一些。又因为李煜的爷爷常练太极的原因,李煜的太极剑是他所会武功招式当中,最为出色的。回到五代以后,李煜虽然换成了后主这副单薄的身躯,但经过数月坚持不屑的艰苦锻炼,现在李煜的身上,不仅有了不少的肌肉块,而且在气质上也变成了阳刚中夹杂着淡淡的书卷气,给人一种很男人,很有魅力的感觉,已经脱掉了后主那种纯粹的文弱气息。让孙晟等见过后主的人,再看到李煜时,也不禁啧啧称奇。
凭借一手无人知晓的太极剑,李煜在护国军内部的比武较量中,屡挫强手,除去身份的因素,就连护国军公认的第一高手姚凤,在李煜用太极剑全力防守的情况下,也无法轻松击败他。有了这样的能力及表现,自然能让李煜挤进护国军武学三甲的行列,贴上一个‘高手’的标签。
信阳城的东城门在一天以后,再一次大开,但这一次出来的不再是周军,而是李煜亲帅的护国军亲卫营。
城门方向的异动,自然也惊到了正保护着柴荣与护国军主力奋战的内殿直军余部,一时间,战鼓声,报警的号角声,人们的嘶叫声,响成一片,姚凤背后的赵弘殷部也立刻发了疯似的向前猛攻。
带队的李煜一挥令旗,队伍骤然加速,迎着内殿直军射来的箭雨向前冲去。几个冲在前面的刀盾手被流箭射中,晃了晃,栽倒在地上。立刻有人冲上来,接替了他的位置。鼓角声中,亲卫营如一把锋利的匕首一样,扎向了内殿直军的命门——柴荣所处的地方。
“杀呀!”一声呼喝,李煜骑着战马狠狠的撞上了内殿直军的防线,长剑一撩便划断了一名周军士兵的喉咙,血,漫天飞舞般激溅开来,瞬间便染红李煜衣甲,身后的亲卫营见状,立刻齐声发喊,随他冲入敌阵。
信阳城城头,孙天嗣找人安置了十余面铜锤大鼓,每鼓两人,二十余名力士鼓锤齐下,又伴随着花炮并放,鼓炮声立时震天响起,传遍战场上每一个角落。战场上的大部份人,均给鼓炮声吓了一跳,纷纷转头望来,更有数以百计的战马吃惊跳蹄,情况越趋混乱。
内殿直军的后阵为李煜及亲卫营所冲,又因战马为鼓炮声所惑,一时间方寸尽失,士兵们不知应掉头迎敌,还是应该继续阻击姚凤所率的敌军主力,慕容延钊也好似突然间失去指挥权,皆因号角声全被敌军城头的鼓炮声掩盖。
刹那间,周军危夷,内殿直军危夷,柴荣危夷!
古人云:围地则谋、死地则战。公元956年十一月九日的这个清晨,对于信阳城外的唐周两军来说,都可寓之为死地。想要求生,除拼死一战,别无他途。
清晨,呼啸的西北风卷着沙土扑向内殿直军,像是要为护国军助威一般。一骑当先的李煜领着亲卫营,初时犹如一柄锐利无比的长刀划破壁垒,所到之处内殿直军立时土崩瓦解。只见他手中的长剑,点、刺、扫、沾、粘、连、随,变化万千,不停在空中留下一道道追魂夺命的残像。左冲右突之下,竟是难逢一合之将。然而这支内殿直军到底是天下少有的劲旅,经过了短暂的混乱后,很快就恢复了组织。看见亲卫营往来冲突的雄姿,非但没有畏惧,反而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护卫在柴荣的身旁。如同潮水拍打着岩石,一波退下,又一波涌上。
在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中,李煜早已杀的性起。长剑急速的伸缩吞吐,如闪电般发出破空的嘶鸣。剑尖闪耀在半空,不是划出一缕血花便是刺倒了一名周军。渐渐的,李煜已经逼近了柴荣的中军大旗,眼看着胜利就要唾手可得了。就在李煜即将荡破重围的时候,忽然,异变突起,只听柴荣在中军大旗下一声呼喝,那低沉的声音几乎盖住了所有鼓角,顿时内殿直军一齐发出了惊天动地的“万岁”声,刚刚被击退的士兵犹如充了气一样恢复了斗志,潮水般反卷过来,冲着发起了李煜逆袭。
对于此景,李煜先是一楞,而后大喜,再抽空扭头一看,又大吃一惊。由于此次斩首行动,护国军需要穿越大别山北部的群山密林,所以骑兵无法随行。在占领申州以后,护国军搜遍全州也不过得马三百余匹,就算只配给传令兵及斥候兵也略有不足,军中只有少量的中高级军官才配有战马。
而今和李煜一同杀进周阵的千余名亲卫营将士,都是步卒,此刻能够跟在他身边的只有一百余人,余下的要么战死要么被挡在了周军阵外,想要冲进来与李煜汇合,还要费上一番工夫和一些时间。
经过前夜和晨时的激烈战斗,虽然双方互有损伤,但总的来说,护国军的伤亡并不大,参战初的八千余人加上作为生力军的亲卫营,总兵力有九千多人,是周内殿直军和赵弘殷部铁骑军的三倍。加之护国军的单兵战斗力虽然无法同内殿直军相比,但较之铁骑军却也不相上下,而兵力上的优势和阻击弓的强势表现正好抵消了战斗力的差距。现在又有生力军,又有两面夹击的优势,可以说护国军在整个战场形式上是占有绝对优势的。
柴荣的内殿直军在昨夜的战斗中损失较大,全军剩余的兵力,加上轻伤员,也不过一千出头,但是当唐周二军真正近战交手的那一刻,才突显出内殿直军的与众不同。
内殿直军本是周禁军中最为精锐的存在,清一色的配着高头大马,武器装备也最为优良。即使是此刻内殿直军损失了三分之二的马匹,兵力也只剩下千余人,一旦组织起步兵防线,依然坚不可摧。对面西北方向的护国军亲卫营,虽然也重甲厚盾骁勇善战,但面对着内殿直军坚如磐石的防守,除了初时的松散,被李煜亲自率部突入阵中以外,基本上挡住了护国军的围攻。
真正的战斗比的不光是单兵的战斗力,士兵的数量、士气、装备,将领的能力、号召力,还有一点最为关键的,那就是默契与经验,而李煜和他的护国军缺乏的却正是默契与经验。
护国军在经过了李煜等人的苦心调教后,虽然装备一般,但单兵的作战能力并不差,一对一较量的话,内殿直军的士兵就算最终能取胜,也不会轻松的不付出代价。但是,一只军队首先是由无数个小的个体构成,再由这些小的个体组成一个个小的团队,再由这些小的团队组成更大的团队,这样周而复始,最终构建成一只庞大的军团。这其中,小的个体也就是单兵,只要不是身体有问题或是其他原因,基本上都可以通过锻炼,达到一定的程度,但团队的默契与经验却不是一时一刻就能练就的,刀光剑影中,士兵与士兵间,士兵与军官间,军官与军官间,团队与团队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旗语,一个号角,可以决定两个正在交手的士兵的生死,可以改变两只军队的强弱,可以判定一场战争的胜负,这些平时看上去显得微不足道的细枝末梢,无不能体现默契与经验的价值。护国军的阻击弓之所以能给内殿直军造成伤亡过半的伤害,正是因为内殿直军从来没有对抗过它的经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754/1111098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