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开局我要改变大唐开局 > 第159章

第159章


随着李璟的话一出口,朝堂上的争辩算是告一段落了,现在所有的大臣都大眼瞪小眼的等着皇帝做最后的裁定。可就在这时,我们的中主李璟,却又开始装起了糊涂。不过也难怪他糊涂,昨日齐王与太子的两份奏折几乎同时呈了上来,一大早,支持两本奏折的大臣又整整辩论的两个多时辰,可听到最后,李璟还是拿不定主意,在他看来,两方面的意见各有各的理,都是对的,而此事又关系到国家安危,不能草率、孟浪处理。最为关键的是,能给他拿主意的宋齐丘,人虽然在朝堂上,也说了不少话,但一涉及到此事,却又避而不谈,就连李璟亲自问他,他也是故左右而言它,恨的李璟牙痒痒的,却毫无办法,况且另一个能替代宋齐丘给他建议的孙晟,人已经去了江北。

当然,与宋齐丘合作多年的李璟也知道,宋齐丘此时这么做,并不是他没有主意,而是他一贯遇到大事喜欢拿把李璟,显示其重要性的表现。所以李璟当政的十多年来,遇到一般的事情,他几乎从不找宋齐丘商量,因为他受不了那份闲气。可是,现如今的形势不同,李璟也只好强笑着对宋齐丘说道:“老爱卿,不知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呀?”

每次到了这个时候,看到李璟那副有所求的样子,宋齐丘都有一种胜利者或是高高在上的感觉,这次当然也不例外。而宋党的其他人,也都一个个志高气昂,略带蔑视的看着身边孙党及太子党的同僚,那神态就好象是说。看吧!最后还是我们赢了。孙党及太子党的各位大臣,或是愤愤不平,或是垂头丧气,但是更多的却是和中立派一样的面无表情,因为这样的故事和结局,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屡屡发生,孙党大臣依旧在抗挣,那只能说是一种习惯和责任了。

宋齐丘又装模做样的推托了一番,才冲着李璟微微一欠身,说道:“陛下,老臣以为,齐王所奏,实是老成谋国之言,当取。想那周国,此刻与我对决淮上,就算加上这两三万的残兵,其兵力也不过二十余万,而我在淮上诸军兵力以达四十余万(十余万江淮义军),想来就算不能取胜,也不至于落败才是。但是,那周国毕竟是中原大国,如果我国歼灭了这些残兵,扩大了事态的影响,于周国形成不死不休的局面,那么则与我不利,所以老臣赞成齐王所奏。请陛下圣裁!”

“老爱卿所言甚是!朕……”李璟点了点,刚想接着说下去,就听身前不远处的李煜,几乎吼着说道:“父皇,儿臣有话要说!”原本第一次上朝的李煜并打算在这个时刻发言或是有所表现,抢打出头鸟这个道理他还是明白的。可是,南唐君臣在朝上的言论,让李煜越听越心寒,他记得在历史上,正是因为南唐不愿意扩大事态的影响,放弃了这个削弱敌军的机会,到了最后致使周军安然退至正阳,使寿州之围更加难以解救,从而输掉了整个战争。

李璟虽然对别人打断他的话,略略有点不高兴,但一看是自己最为喜爱的第六子从嘉,当下,他也只好强抑不快,沉声问道:“皇儿有何异议呀?”

“父皇,儿臣听了各位大臣的对辩,基本上已经搞清了事情的原由,这无非就是一个战与不战的问题。儿臣认为我们不仅要战,而且要尽力把他们全部歼灭,让他们一个也回不了淮边的周军大营。我这么说,也许宋老大人和冯丞相会问,这样得罪周国,与我国是否有利呀!其实,这个问题根本就不需要回答,因为我们与周国根本不能和平共处。刚刚各位大臣也说了,周帝柴荣实是当世之雄主,他侵淮南即不是为了钱财,也不是为了名誉,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夺我江北十四的全部土地与人口,为以后一统天下做准备。除非我国能击败周国,打断他们的脊梁,让他们无力进犯,或是我们放弃江北全部的土地和利益,否则,战争永远不会结束。我们南唐共据有三十五州,江北十四州就占了接近一半;人丁、户口上,不算隐户,江北十四州的七十万户,三百余万人,也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强;税收上,江北十四州也为我提供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赋税,像泰州的盐,静海制置院的海鱼,江淮平原的稻谷更是我江南各州无法获取的资源。诸位大人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我国放弃或者丢失了这样一个立国的根本之地,国家还能兴盛吗?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如果我们有机会而不削弱对方,那么待敌人积蓄实力后,吃亏的就是我们。”李煜滔滔不决的解释着。最后还开玩笑似的补了一句,“再说,我本人就刺了周帝柴荣一剑,与其早就节下了死仇,如果诸位想和谈的话,不如把我绑我算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煜不知道,他这最后一句话,可比之前的那些话威力大多了。天寒地冻,李煜话一出口,当时就让朝堂内那几个有权参知政事的大臣,额头上见了汗,就连一向冷静的宋齐丘也不例外。皇帝李璟更是冲那几人怒目而视,那样子恨不得吃了他们。

原来,就在李煜昏迷的那段时间,宋齐丘、陈觉、李征古、冯延巳、冯延鲁、魏岑、查文徽等党人曾密谋与周议和,而出使周营的钟谟,带回来的唯一口讯就是,“想要议和,先把李从嘉交出来再说!”于是乎,宋齐丘等人当即背着李璟,秘密开始筹划议和的事情,只不过后来宋齐丘等人执行计划时,发生了一些变故,加之皇帝李璟听闻此事后,大为恼怒,这才搁浅了下来。(注:南唐辅臣的架构权利并不大,但是李璟政治上太无能,所以辅臣经常背着他做一些事情,像南唐对闽之战,就是陈觉假借圣旨,私下调兵发动的。)

也许是皇帝李璟在这个问题上,不想做过多的纠缠,免的李煜有所怀疑,加之李煜的进言,也让李璟明白了一些东西,所以他几乎再无犹豫的宣布道:“准太子弘翼所奏,着令江北各军攻击周军。”

早朝上罢,由于大臣们都要参加钟皇后的寿宴,所以都留在了两仪殿内,与相熟或是政见相同的官员,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谈论着自己关注的话题,等待着宴会的开始。

李煜原本打算跟着李璟一起返回明德宫,可还没等他走下御台,就被孙党和中立派的一些五六品低级官员团团围住,一时间赞扬声、吹捧声络绎不绝,整得李煜头昏目眩的同时,也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毕竟只要是人,都是喜欢被人称赞的,李煜不过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自然也不例外。不过,好在过了不久就有内宫太监入殿唱道:“陛下有旨,招文武百官入内廷饮宴!”

李煜见状,正好借机脱离了那些官员,让他哭笑不得的纠缠,一个人疾步向后庭走去。

可才跨出殿门,一声长笑便扑耳而至,李煜侧目向左望去,确是宋齐丘、冯延巳等人虎步龙游般往外走来,紧接着,李煜的右侧又传来一声冷哼,以萧俨、韩熙载为首的孙党大臣也毫不避让的昂首阔步而来。

李煜心中苦笑,看来这南和北、外来和本土两个派系的斗争,已到了完全表面化的白热阶段,就连出门这一小小的细节,双方都不肯退让一步。

不过这宋齐丘、冯延巳乃是南唐政坛上的头面人物,而萧俨、韩熙载只是些郁郁不得志的文官,显然孙党与对方相比,实力较弱,所以当李煜在朝堂上一言挫败宋齐丘后,才会有许多孙党官员聚集在他身边,否则这些眼高于顶、目中无人,自比清流的南唐文人可能看多他一眼都不愿意。

李璟设宴的地方是后廷的明德宫,也是钟皇后的居所和后宫内最宏伟的土木建筑。明德宫是座五层楼式的高台建筑,高台上是两层楼阁式的殿堂,殿堂两旁及其下部土台的东西两侧,分布着数十间大小不等的宫室,有卧室、休息室、沐浴室、盥洗室等,各室间以回廊、坡道相连。墙上有彩缯壁画,回廊的踏步铺上龙凤纹或几何纹心砖,殿堂和长阶则铺方砖,气派宏伟,富丽堂皇。

当李煜和文武百官赶到明德殿时,偌大的皇城内殿里,只有李璟、钟皇后及其他几个年长的皇族子弟正虚席以待,而周娥皇等皇属内眷和受邀参宴的诰命夫人、官家小姐虽然早就来了,但在这种正式的官方场合中,她们却也不能陪同自己的丈夫、父亲上殿饮宴,只得在殿旁的二层阁楼上另开了一席。

作为钟皇后身边,最为年长的儿子,李煜在入殿之前,就有司礼太监教了他一整套贺寿的礼节。入殿后,李煜二话不说,引领着文武百官朝李璟与钟皇后遥遥一拜,口中呼道:“儿臣(臣等),一祝母后(皇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二祝母后日月昌明、松鹤长春;三祝母后身体安康、天伦永享。”

钟皇后站起身来,用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到李煜身上,用一种柔和悦耳的声音,说道:“众卿不必多礼,请入席!”

“谢皇后千岁、千千岁!”众人齐呼。

磐声声响。七十二名卫士由外步入,以九人一组,分八组,到了客席后持戈守立。众臣纷纷来到席旁立定,待李璟与钟皇后重新坐下,李煜入席,侍卫卓立其后,才慢慢入席坐下。几十名宫女立刻如穿花蝴蝶般穿插席间,为众人添酒、奉上美食。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754/1111097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