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胎穿古代逃荒,很苟! > 第98章 三小只抵大名府

第98章 三小只抵大名府


大名府的城墙从晨雾中浮现时,林岁安以为看见了山,整座城泡在黄汤里。林岁安踮脚张望时,船身突然剧烈摇晃,漕船正撞上水下障碍,腐朽的梁木擦着船底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

“东水门已经吞了三艘粮船。”引航的渔翁撑着竹筏靠近,“现在只开西水门,但要过三验”

“好的。”老周连连应答调整方向。

“抓紧船帮!”老周突然厉喝,船身摇晃着避开半截沉没的望楼,楼顶铜铃在水下发出沉闷的嗡鸣。

西水门处,三十六个木笼在急流中摇晃。每个笼里都站着个披发的囚犯,浑浊的河水已没至胸口。

有个年轻囚徒突然抓住笼栅嘶喊:“我是冤枉的!”话音未落,守闸武僧的包铁禅杖就重重敲在笼顶上。

“水位计。”老周淡淡开口,“等水淹到他们下巴,官府就开闸分洪。”

林岁安发现囚犯们手腕都系着红绳,绳头连在岸边的石桩上。

林岁安指着红绳问:“周伯,这个红绳做什么用的?”

“洪水退后方便收尸用的。”周伯叹了口气。

“周伯我们下船后可以往哪个地方去?我也不知道哪里可以找到小舅舅,我们要先安顿下来,您知道哪里适合我们这种小孩住。可以去客栈投宿或租赁房屋吗?”林岁安真的是一片迷茫,不知道下了船要往里走。

她上辈子囫囵看的那些古代小说一般都是去客栈住或者找人租房子,不知道这边是不是也这样。

赵老四也没有跟她多说,只是让她上船后就听周伯的,不懂的地方就问他。

现在马上要下船进城了,这用囚犯测量水位,这也太猛了,林岁安看得心慌慌。还是不能想当然,要把自己的疑问都问清楚。

“你说的那些都去不了,你们只有一条路,去安济坊。”周伯看着林岁安说。

“为什么?周伯,什么是安济坊,您可以给我多说说吗?我是小人儿,第一次出门,我什么都不懂,您老见多识广,多多教教我。感激不尽!”林岁安说着就对老周拱了拱手行了个大礼。

“哈哈哈,怪不得赵老四说你机灵。让我多跟你说说,不用担心你听不懂。”老周摸着他的发白胡须哈哈哈大笑。

“我朝客栈酒楼管制严格,实行的是“店历”制,如果无路引、无保人,会被当做流民抓捕……”

“你们现在虽然有路引,但你们是儿童,没有大人跟着,酒楼是不收孩童,如果你们直接过去会被送官。房屋也是一样不租赁给无大人跟着的孩童。”

“我刚说的安济坊是我朝针对难民设置的救济坊。你们下船了只能去这个地方,到时候可以根据你娘给你的信息去找你小舅舅,等你找到了小舅舅就可以从那里面出来。……”

“丫头,周伯多给你叮嘱几句,下船后跟着穿灰袍和尚走,别乱看,别说话。”

“有人问你是谁,就举那个匣子,说“赵州药行送来的。”

“最重要一点,记住,红丫和小豆丁都是你的’妹妹‘,别让人把你们分开。晚上别睡太死,听见敲梆子的声音就抱紧妹妹们。”

“老头子说这么多,你记住了吗?”老周神色郑重的看着林岁安。

“记住了周伯,下船跟穿灰袍和尚走,有人问就举着匣子说是赵州药行送来的,红丫跟小豆丁都是妹妹,晚上不能睡太死。”林岁安简单重复了一下周伯的话。

“哈哈哈,好记住就行,你还小,不用了解太多,记住我跟你说的话就行。”老周说完这些就没有再继续了,因为船已经靠岸了。

其实林岁安可纳闷了,怎么是和尚,朝廷不是应该派衙役什么的吗?这个朝代她很不懂,她现在能做的是听周伯的,其他的等她慢慢打听了解,总能弄明白的。

船刚停稳,三个穿灰褐色短打的漕工就跳上甲板,用长钩固定缆绳。一个带黑幞头的小吏捧着木册走来,老周立刻弯腰递上“公凭”。

“赵州药行?”小吏眯眼打量木牌,突然用指甲刮了刮朱砂印,“这印怎么发暗?”

老周赔笑:“回官爷,前日遇雨淋湿过。”

小吏哼了一声,突然盯住站在老周身后的林岁安:“这丫头也是药行的?”

“回官爷,我是跟陈记商队送药的。”说着也把自己的“公凭”举高递上。

小吏就瞟了一眼,没有细看。

林岁安以为这就完事了,提步就准备走。

这时两个戴青铜药师面具的武僧拦住去路。

其中一个僧人拿了根银针戳林岁安耳垂,挤出一滴血抹在黄符纸上。

这时的林岁安不知道,这个黄符纸是来检验有没有得瘟疫的。纸未变黑,说明无瘟疫。

林岁安这心里可纳闷了,她对来到大名府遇到的这切太好奇了。

就这会功夫,另一个僧人已经掰开了红丫的嘴看牙口了。红丫因为有林岁安的交代,全程都很配合,没有哭闹。

那僧人突然皱眉:“这小的有热症!”

老周赶紧塞过去一串铜钱:“路上着凉而已,您看这丫头多活泛。”说着捏红丫的脸逼她笑。

红丫确实有热症,在船上风吹多了有点着凉发热,林岁安在船上已经给她吃过药了,量了体温已经不热了,这个僧人看了她牙口就知道她发过热。真的不能小看每一个古人。

她们被带到码头草棚下,一个书吏懒洋洋地问:

“姓名?籍贯?年龄?有无痘疮史?”

林岁安按老周教的回答:“林大丫,赵州柏乡县人,七岁(过了秋收已经七岁了),没出过痘。”

书吏笔尖一顿:“柏乡?今春不是闹过时疫?”

林岁安根本不知道柏乡在哪里,周伯根本没有说,就在她着急的时候。

幸好老周插嘴:“她家住县北,没染上。”

书吏在册子上画圈,扔出三块竹牌:“丙字棚,每日卯时、申时领粥。”

老周就送林岁安他们到这了,接下来就是林岁安自己走下去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747/2293382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