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沼泽
她本能想拔出腿,但这一动,反而让她下沉得更快!淤泥很快淹到了她的腰部,并且还在缓慢而恐怖地下陷!她吓得脸色惨白。
“别动!二嫂!千万别乱动!”林四勇急得大喊,但传统的经验似乎只有干着急。
所有人都慌了神,围过来却不敢靠近,生怕自己也陷进去。田修文试图将长棍递过去,但距离不够。
林二勇急得要扑过去救妻子,被田修文死死拉住:“别过去!那一片都是软的!你也会陷进去!”
场面极度混乱和惊恐。走在前面的林岁安听到声音回头一看,她也吓了一跳,急忙高声喊:
“二伯!别过去!二伯母!听我说!千万别挣扎!身体尽量往后躺!张开胳膊,增大面积!”她急的连上辈子的词都蹦出来了。
这是她从现代纪录片科普里学来的应对流沙、沼泽的基本原则:减少压强,停止挣扎,等待救援。
陷入淤泥的李氏已经吓傻了,脑子还没接收到信息,还在本能地扑腾,下沉速度加快。
林岁安急了,对田修文和林四勇语速极快地说道:“大舅,四叔!快找树枝、或者把包袱铺在她周围的泥面上!人要趴在上面过去,不能直接站!把她拉出来的时候要慢,不能硬拽!”
“割点芦苇铺在周围,或者找点木板,快!”林岁安说完自己也去割芦苇。
田修文是极有经验的人,瞬间就明白了林岁安话中的关键,“增大面积减少压强”!他虽然不懂物理原理,但立刻意识到这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快!照岁安说的做!”田修文大吼一声,立刻指挥,“把所有扁平的行李拿来!看看附近有没有木板,快!”
众人如梦初醒,手忙脚乱地行动。林四勇赶紧安抚李氏:“二嫂!信岁安的!别动!往后躺!”
李氏现在也镇定下来了,刚一开始确实被吓到,但是看到家人都在努力尝试救她,她就慢慢冷静下来了,按着岁安说的操作,整个人慢慢后躺,下沉的速度果然减缓了。
很快,一堆的芦苇,还有不知道谁找来的几块小木板被扔到了李氏周围的泥面上。田修文将绳索一端绑在自己腰间,另一端让林大勇等人拉着,然后他整个人匍匐在铺开的木板、芦苇和行李上,最大限度地增大接触面积,小心翼翼地向李氏爬去。
终于,他够到了李氏。他没有直接拉,而是将绳索绕过李氏的腋下,打了个结。
“听我口令!一起慢慢拉!要匀着力!”田修文对身后拉着绳索的男人们喊道。
“一、二、三……拉!” “一、二、三……慢点!”
众人一起用力,缓慢而稳定地将李氏从淤泥里一点一点地拔出来。淤泥发出“噗嗤噗嗤”的吸吮声,过程极其缓慢,每一次用力都让人心惊胆战,生怕绳索断裂或者田修文身下的支撑物崩塌。
林岁安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她紧紧握着拳头,心里默念着现代学的知识,祈祷着有用。
终于,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李氏被成功地拖到了相对坚实的地面上。她浑身沾满恶臭的黑泥,冻得瑟瑟发抖,边上的长宁跑过来抱住他娘直掉泪。万幸,人救上来了。
然而,在混乱的救援中,一块用来铺垫的,装着他们一些杂粮的行李,因为被踩塌,缓缓地沉入了淤泥深处,再也捞不回来了。
全员筋疲力尽,浑身泥污,士气低落到了极点。现在李氏全身衣物都湿透,大家也都来不及心疼粮食,一行人退到沼泽边缘一片相对干燥的土丘上,赶紧找来柴禾点起火堆。也顾不上担心刚才过去的那群人还会不会过来。再不烧火烤烤,都要被冻死了。
林四勇走过来摸了摸林岁安的头,声音有些沙哑:“岁安…你刚才说的……往后躺……铺东西……你是怎么知道的?”
林岁安面上平静,低声道:“四叔……我听赵大叔说的,当初我们跟着他一路从束鹿县到赵州,我可是学到不少东西的。他当时刚好跟我说过商队有一次过沼泽,有人不小心掉进烂泥潭不能乱动……刚才一着急,就想起来了……” 赵老四这个大叔是很好的借口。
林四勇对此深信不疑,岁安已经不止一次跟他们提过那个赵大叔了。他拍了拍林岁安的肩膀:“今天……多亏你了。” 若非她急中生智,后果不堪设想。
这次沼泽遇险,虽然损失了粮食,但林岁安凭借超越时代的常识,成功地指导了一次有效的救援,避免了人员伤亡,极大地提升了她在林家的地位和信任度。
林四勇看着所剩无几的行李,眉头紧锁。田修文清点着最后的肉干和粗饼,计算着如何熬到下一个可能找到补给的地方,脸色凝重。
枯黄的芦苇秆密密麻麻,在寒风中发出沙沙的响声。林岁安看着刚刚那片沼泽突然拍了自己额头两下,自己真的是路走多了,身体累麻了,脑子跟着也不会转了。
这一路因为有大舅跟四叔,一个武力担当,一个脑力担当,自己都没有好好动脑子了。
“四叔,大舅,”林岁安的声音打破了沉闷,“这片芦苇荡里…说不定有能吃的东西。”
众人闻言,都疑惑地看向她。林二勇叹了口气:“岁安,这荒滩野地的,除了烂泥就是枯草,哪来的吃的……”
林岁安却摇摇头,语气肯定地说:“不是枯草。芦苇的根,叫芦苇根,又叫芦根,是能吃的,还有点甜味。在赵州的时候,老掌柜就提过……” 她再次祭出她们单独逃难时的那段经历,但这次说的内容却非常具体。
“芦根?”林四勇是秀才,读过些杂书,似乎有点印象,“好像…《本草纲目》…哦不,是更早的方书里似乎提过,是一味药材,能清热生津……”
“对!”林岁安立刻接话,将知识引向实用,“它不仅能入药,荒年也能当粮食充饥。还有,你们看那些干枯的蒲草棒(指香蒲),它的根茎也叫蒲菜,下面的根状茎富含淀粉,也能挖来吃!冬天它们就在泥底下睡着呢!”
这是现代人常见的野外求生知识,但对于古代普通农民来说,除非经历过极端饥荒并有老人传授,否则很可能不知道这些“偏门”食物。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747/2293378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