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435章 三喜临门和政治任务

第435章 三喜临门和政治任务


窗外。

    淅淅沥沥的下了半天的雨。

    今年以来,这算是京城下的第三场雨了。

    对于偏干旱且有两个月没下雨的京城地区来说,算是一场及时雨了。

    王孟德在广安门医院的一间手术室里,正全神贯注的给一位白内障患者治疗。

    虽然是在手术室中,但他手里拿着的却不是手术刀,而是十几根长短、粗细不一的银针。

    托鲁院长早前号召大家进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福。

    为了方便医院职工学习,以及用西医的治疗办法给患者治病。

    在前几年,医院账户上资金充足的时候,果断的给建了几个小型的手术室。

    各种设备也采购齐全,人员配备上也非常的充足。

    所以。

    王孟德用银针给白内障患者治疗的时候,才不用借其他医院的手术室。

    十几分钟后。

    他把银针一一放到了瓷盘里,然后冲着几个本医院里跟来学习的大夫说道:

    “治疗结束了,剩下的就是后期观察和用药消炎,这些就交给你们了。”

    他每天事情繁琐,时间宝贵,像这种术后的恢复工作,肯定不会投入太多精力。

    除非是病患在恢复期出现了什么不好的情况,才可能需要他。

    “王副院长,您就放心吧,这里有我们几个人负责,一定会仔细的照看病人。”

    朱涛连忙回答道。

    他是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的人,和钱大勇一起,以前跟着朱副院长学习。

    等朱副院长去了桂省工作之后,幸好鲁院长对他们多有照顾。

    同时。

    因为王孟德的针灸技术可以说是世上第一的水平。

    所以,他们几个人也经常会跟王孟德讨教。

    这一次。

    鲁院长得知王孟德研究了用银针挑白内障的治疗方案,便特意让朱涛等几个针灸研究所的人过来跟着学习。

    “好,有什么问题,及时跟我联系。”

    王孟德小声的交代了一句道。

    其实他在空间里已经模拟了无数次。

    目前的成功率,可以说是无限接近于百分之百了。

    不过该有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出了手术室的门,就见蒲老,站在门外等候着,旁边还跟着师妹张巧玉。

    “先生,您怎么站着,师妹,你也不拿个板凳给先生坐。”

    王孟德急忙上前,嘴里埋怨道。

    他知道蒲老肯定在办公室里坐不住,想第一时间了解这次治疗的结果和情况。

    毕竟这是第一例用银针对白内障患者的治疗。

    成功与否,对中医来说意义非常的大。

    不仅他在意,就连中医研究院的其他领导,包括鲁院长在内,都非常的关注。

    旁边,张巧玉嘴角动了动,但最后还是没说什么,只是低着头。

    “好了,孟德,你也别管巧玉了,是我拦着她,别让她给我搬凳子。

    你在手术室里做手术,我肯定坐不下去,再说了,我虽然年龄大了,但身体还好着呢,站会儿有利于消化,等会儿中午饭能多吃一些。”

    蒲老看到自己这个弟子关心自己,便解释了起来。

    在外面,所有人都知道王孟德是他的关门弟子。

    李响等人,最多只能算是个记名弟子,而且还是王孟德代师授艺。

    但在他的心里,李响、张巧玉等八个人,同样是他的亲弟子,跟除了王孟德以外,其他的一些弟子差不多重视程度。

    “那正好也差不多到中午了,咱们一起去吃饭。”

    王孟德笑着说道。

    “吃饭的事情先不着急,你先给我讲一讲,刚才的治疗怎么样,有没有信心成功?”

    蒲老现在哪里还吃的下去饭。

    如果得不到答案,他可能一直会坐立不安、寝食难安。

    “先生,您放心,我对这次的治疗有绝对的把握和信心,肯定会成功的。”

    王孟德见他也是着急了,便连忙安慰道。

    反正依照他的经验来看,刚才的那个病人,肯定能很快痊愈。

    所以提前把大话说出来,也不会有什么。

    “吁~~~

    那我就放心了。

    这简直是双喜临门,以后中医对于这类病症,也就有了信心和方法。

    有了你这个先行者,以后中医界的聪明才智之辈,肯定会沿着这个方向去研究。

    以后绝对会出很多的成果,算是弥补了这一块的缺陷。”

    蒲老一脸开心的说道。

    他简直是太高兴了。

    自己弟子又出了一个成绩,再加上这也是对中医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至于另外的一喜,自然是顾姓小男孩,逐渐的感受到了亮光。

    王孟德总结了之前的治疗经验,持续调整治疗方案,越来越有希望让这个小男孩恢复见到光明的地步了。

    “先生,不是双喜,而是三喜。”

    王孟德搀扶着蒲老往食堂走去,然后笑着说道:

    “我听鲁院长说了,再过几天,新院区就能投入使用了。

    咱们中医研究院和广安门医院,从今年开始,就会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了。”

    新院区的投入使用,不仅是硬件设施的提高,同时也会让职工人数可以不受过多约束的快速增长。

    以前。

    因为全国学习中医的人数太少,以及受限于老院区地方不足这两个原因。

    每年招收的人数,都不是很多。

    十来年的时间里,人数才将将翻了一倍多点。

    对比西医那边的增长速度,远远的落后了。

    现在好了,有了足够的地方,再加上全国各地大量中医院校的兴建,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就会源源不断的补充进来。

    鲁院长都准备好了。

    今年六月份的时候,研究生的招收工作,将会比往年都要重视。

    大部分人,都要比往年多招收一些学生。

    比如王孟德,今年就被要求最少招收八个名额,只能多不能少。

    而且是多多益善。

    同时。

    就连李响等人,也头一次被分派了任务,也要开始带几名研究生了。

    前些天在会上。

    鲁院长雄心壮志的表示,未来五年,还要在现有的人员基础上,争取翻三番。

    真要是按照规划去实行,最后这可是个庞大的数字。

    现在中医研究院加上广安门医院,一共有一千五百来人。

    再翻三番,那就快到五千人了。

    “对对,新院区投入使用,确实算是一件大喜事。”

    蒲老捻着胡须,笑着点头道。

    他是准备要去新院区工作的,所以前些天还特意过去看了一眼。

    由于资金不缺,建筑材料也足够。

    因此。

    新院区建造的非常气派,统一都是三至六层的小楼。

    里边装修也非常的好。

    再加上托外国病患和家属的关系,从国外进口来了大量的医疗和试验器材。

    可以说光凭借着硬件设施,那边已经是全国最顶尖的研究机构和医院了。

    再加上强大的软件实力,更是如虎添翼。

    食堂里。

    由于很多蔬菜都已经下来了,所以食堂里的饭菜样式,也多了起来。

    除了雷打不动的一道肉菜以外,还有三个素菜和一个半荤菜,也就是韭菜炒鸡蛋。

    王孟德要了一个半荤菜和一个素菜,又要了两个白面半天,然后和蒲老坐在角落里,一边吃饭一边聊着。

    “先生,我准备在近期,多治疗一些白内障的患者,然后观察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恢复情况。

    等条件成熟了以后,我会先在单位内部培训一批人出来,让他们慢慢的接手。

    以后再逐渐的往其他医院和省份扩散,估摸着也得好些年。”

    王孟德小声的说道。

    “您看看,要不要让几个师弟师妹,也参与进来?”

    用银针治疗白内障,除了他借助空间之外,蒲老和几个师弟师妹也出了不少的力。

    他们经常一起讨论,还给出了不少有用的建议。

    他能这么快把治疗方案研究成熟,并投入使用,也是有他们帮助的原因。

    “嗯,还是算了吧,他们几个针灸的技术都比较一般,也没有那个天赋。

    真要是让你教,估计会花很多时间,还不一定能学会。

    用针治疗白内障,可容不得出错,不然对患者来说,就是一辈子看不到光亮的大事情。”

    蒲老想了想,然后摇了摇拒绝道。

    每一个弟子的情况,和各自的优缺点,他都烂熟于心。

    其实要不是当时‘院长’给他挑了这几个弟子,依照李响等人的天赋来说,不来中医研究院的话。

    按部就班的成长,以后也能成为二流医院的佼佼者和顶梁柱。

    但现在经过王孟德的教导,他们此时已经快成长到本身的天赋上限了。

    再说了。

    他们现在都有各自的方向,如果贸然再学习针灸的技术,恐怕会形成贪多不烂的局面。

    所以,他才果断的替几个人做了决定。

    “先生,我听您的安排。

    不过等我后边发表论文,还需要把您和他们的名字也加上。”

    王孟德从善如流的说道。

    同时,也提前跟蒲老打了一声招呼。

    后边,他肯定要把对眼科的研究,形成论文,发表在国外顶级期刊上。

    “我就算了,他们几个你加上就加上吧。”

    蒲老当然也希望几个弟子能有更多的荣誉。

    但他自己却是不需要这些东西傍身了。

    王孟德并没有再争论,反正后边他已经打算好了,到时候论文上直接把蒲老的名字和他列在一起,来个‘先斩后奏’。

    饭后。

    简单的休息了一会儿。

    两个人继续来到了诊室。

    等下顾姓小男孩,还会过来接受治疗。

    很快。

    顾勇就带着儿子,一脸笑意的走了进来。

    “王大夫,我们来了。

    刚才在来的路上,我儿子他说,眼睛比昨天又好转了一些,能感觉到更亮了。”

    也不怪他这么兴奋。

    本来以为儿子这辈子都看不见了,以后生活自理都是问题,更别说成家立业了。

    没想到,短短半个多月,居然峰回路转。

    现在有了恢复的希望。

    “我来看看。”

    王孟德笑眯眯的说道。

    然后拉着小男孩的手,一边候脉,一边轻声的问询着。

    几分钟后,他心里便有了数。

    这个小男孩的眼疾,确实好转了一些。

    看来自己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方向是正确的。

    虽然以后这个小家伙不会彻底的恢复到正常的视力水平,但就算是戴着眼镜,也比看不清强的多。

    “叔叔,再过段时间,我以后是不是就可以看见了。

    也能跟小朋友一起在外边玩,也可以上学读书了?”

    那个小男孩昂着头,一脸期待的问道。

    “是的,只要你乖乖的听话,按时吃药、扎针,很快就能看见了。”

    王孟德笑着回答道。

    如果是十几天前,他肯定不敢这么说。

    但现在心里已经有了底。

    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一周时间,这个小病友,就可以恢复一些了。

    到时候,就能隐约看到外边的世界。

    当然,肯定会非常的模糊不清。

    “太好了,谢谢叔叔。”

    “呵呵,不用客气。”

    听着两个人的对话,蒲老坐在椅子上,也含笑的看着这一幕。

    他从医这么多年来,最喜欢看到的就是病人和家属的笑容了。

    而顾勇则是边笑边流泪。

    作为一名男人,他轻易不会流泪的,这时候就是喜极而泣了。

    果然不出王孟德所料。

    一周左右的时间后,这个小男孩激动的表示,他能隐约看到眼前有人影出现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

    上级领导大喜过望。

    他亲自打电话给王孟德,嘱咐道:

    “王孟德同志,现在有个政治任务交给你,希望你能圆满的完成。”

    “领导,请您吩咐,保证完成任务。”

    王孟德直接保证道。

    他心里猜测,估摸着是上次说的那个外国政客的孩子,同样患有先天性近视的问题,想要来华国找他治疗。

    相关病例早就到了他的手里,然后发现跟顾姓小男孩患有的类似病症。

    “近期,一个外国儿童,会到广安门医院找你治病,他的病情你也应该都掌握了。

    交给你的任务,就是尽全力的给他治疗,争取能早日让他恢复一些视力。”

    上级领导继续说道。

    那个政客的影响力非常的大。

    足以让那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发生改变和转变。

    一旦他的儿子被治好了,华国跟那个国家之间的关系,肯定会上升成友好的关系。

    “领导,您放心,我会完成任务的。”

    王孟德信心十足的说道。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384/1111069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