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1961:从大兴安岭打猎开始 > 第160章:我就是一个普通农民

第160章:我就是一个普通农民


在国家发展的宏大叙事里,总有一些人,手端铁饭碗,便觉得自己能为所欲为。

把工作岗位当成自家后花园,随意摆弄。

可同样,在这平凡世界中,也从不缺乏肯担当的劳动模范。

他们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用自己的光芒照亮时代前行的道路。

张有为是看过就报纸的,也看过这个时候的劳动模范代表。

1959年1026日,华夏成立十周年之际,全国群英会在人民大会堂顺利召开。

这一天,人民大会堂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喜庆热烈的氛围。

各大领导人早早地就来到了现场。

他们神情庄重而又带着喜悦。

因为这次会议,是对华夏成立以来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劳动模范们的一次集中表彰和肯定。

时传祥,这位来自基层的普通劳动者,作为劳动模范受邀出席,而且被评为主席团成员。

当他的名字被宣布的那一刻,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那掌声,是对时传祥多年来默默奉献的赞誉,也是对所有像他一样辛勤付出的劳动者的崇高敬意。

时传祥登上报纸后,他的事迹就像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他那朴实无华的面容,憨厚真诚的笑容,以及那些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深深印在了人们的心中。

当时,京都还兴起了义务掏粪热。

工人、高校师生、基层领导等,可都想排着队想跟他一起掏大粪。

大家纷纷响应,都想亲身感受一下这位劳动模范的工作,向他学习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据说还有个清华的女学生,因为排不上号,就假冒时传祥的干女儿,最终如愿和干爹一起掏了粪。

这事儿在当时还传为佳话,人们茶余饭后谈论起来。

都对这位女学生的行为既好笑又佩服。

笑她为了能和时传祥一起工作想出这样的办法。

佩服她能放下身段,积极投身到这样的劳动中。

这个时代,是劳动人民最“牛逼”的年代!

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种荣誉,一种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方式。

人们以劳动为荣,以能成为劳动模范为傲。

张有为看着眼前这个女柜员。

还有周围的群众们。

他原本想说些教训她的话,可一想到时传祥,那些尖锐的话语就卡在了喉咙里。

张有为看着女柜员那低着的头,轻声说道:“同志,起来吧。”

“1959年1026日,华夏成立十周年之际……时传祥……劳动模范……”

张有为把脑海里刚刚回忆起的内容,给大家讲了一遍。

大家纷纷鼓掌。

女柜员也虚心聆听。

“咱们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没啥高低贵贱之分。要是大家都像时传祥时老那样,为人民服务,不辞辛苦就好了。”

张有为的话音刚落,人群中就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一个穿着褪色工装的老工人挤到前面,他的袖口还沾着机油,显然是个工人。

“小伙子说得好!”老工人激动地说,“我在这纺织厂干了四五年,从没觉得扫地的就比开机床的低一等。咱们时老说得对,劳动最光荣!”

旁边一个戴眼镜的中年教师推了推镜框,接话道:“可不是嘛。我们学校组织学生去农村劳动,那些娃娃一开始还嫌脏怕累,等干完活,一个个都明白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说得对!”一个挎着菜篮的大妈插话,“我儿子在供销社当售货员,我就常跟他说,别学有些人,见着穿得好的就笑脸相迎,见着乡下人就爱答不理。这叫什么?这叫忘本!”

人群中响起一阵哄笑。

一个穿便服的年轻人挺直腰板说:“曾经,我们连长说过,在部队里,炊事员和战斗员一样重要。没有炊事员,咱们哪有力气打仗?”

这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颤巍巍地挤到前面,她手里还攥着个破旧的搪瓷缸:“同志,你说得太对了。我儿子在煤矿工作,每次下井前都说,妈,我这是为国家挖‘黑金’呢!”

张有为听着这些朴实的话语,眼眶有些发热。

有些时候,总有一些朴实的劳动人民就在身边。

没有让“坏”腐蚀心灵。

他正要开口,突然听见一个稚嫩的声音:“叔叔,我长大了也要当时传祥爷爷那样的劳动模范!”

低头一看,是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她手里还攥着个糖果。

周围有个熟人笑了起来,打趣道:“小芳,你昨天不是还说长大了要当科学家吗?”

“当科学家也要劳动啊!”小女孩撅着嘴,“我们老师说了,时传祥爷爷掏粪也是在搞科研,是在研究怎么让城市更干净!”

这话引得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张有为蹲下身,轻轻摸了摸小女孩的头:“你说得对,劳动不分贵贱,都是在为祖国做贡献。”

就在这时,一个背着相机的年轻人挤了过来。

他脖子上挂着记者证,胸前别着钢笔,显然是报社的记者。

“同志,能让我拍张照片吗?”王洋顺兴奋地说,“您刚才那番话说得太好了,我想把您的事迹登在《农垦报》上。”

张有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就是一个普通农民,没什么好报道的。”

“普通农民怎么了?”老工人插话道,“时传祥不也是普通工人?现在可是劳动人民的时代!”

“对!”

闪光灯亮起的瞬间,张有为下意识地眯起眼睛。

他闻到了一股淡淡的火药味,那是镁光灯燃烧的味道。

王洋顺放下相机,冲他竖起大拇指:“同志,你这张照片拍得真好!脸上的轮廓特别有精神!”

张有为摸了摸自己的脸,确实比几个月前结实多了。

自从打猎锻炼以来,手臂上的肌肉都鼓了起来。

就连祁诗雨都说,他的下巴比以前更有棱角了。

“同志,您这气质特别适合上报纸。”王洋顺一边收拾相机一边说,“等我洗出来,一定给您寄一张。”

王洋顺问了一些话后,背着相机匆匆离开了。

随着王洋顺的离去,周围的人群也逐渐散去,热闹的场景瞬间变得安静了许多。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136/1111097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