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生活就是在贫苦中寻找幸福
夕阳西沉,那轮红日宛如一个巨大的火球,缓缓地向地平线坠去。
金色的余晖如同薄纱一般,轻柔地洒在大地上。
远处的山峦在余晖的映照下,轮廓变得更加柔和,被镀上了一层金边。
山间的溪流波光粼粼,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宛如一条流动的丝带。
公社门前已经热闹非凡,十几张长桌整齐地排列着。
桌面上虽然有些斑驳,但被擦拭得干干净净,在夕阳的余晖下反射着淡淡的光。
孩子们在桌子间嬉笑玩耍,你追我赶,清脆的笑声如同银铃般在空气中回荡。
老人们则坐在一旁,摇着蒲扇,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看着孩子们玩耍,嘴里还时不时地念叨着:
“慢点儿跑,别摔着咯。”
厨房里更是热火朝天,那诱人的香气就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勾着每个人的胃。
锅碗瓢盆的碰撞声、锅铲翻炒的声音交织。
胖婶系着一条洗得有些发白的围裙,那围裙上还沾着一些油渍,但此刻的她却显得格外精神。
她那圆润的脸庞红扑扑的,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头发也被汗水湿透了,一缕缕地贴在脸颊上。
但她却顾不上擦拭,就像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挥舞着手中的锅铲,大声指挥着:
“春花,把那盆炒鸡蛋端过来,别洒了!这炒鸡蛋可得趁热,香得很呢,大伙儿都盼着这一口呢!”
春花是个年轻活泼的姑娘,扎着两条麻花辫,听到胖婶的喊声,连忙应道:“好嘞,胖婶,您就瞧好吧!”
她双手小心翼翼地端着那盆冒着热气的炒鸡蛋,脚步轻快地走向长桌,眼睛紧紧地盯着菜盆,生怕洒出一滴。
“秀兰,往大盆里多盛点红烧肉,让大伙儿都吃个够!这红烧肉可是今晚的重头戏,大家都盼了俩月了。”
胖婶又大声喊道,那声音在厨房里回荡。
秀兰是个手脚麻利的妇女,她笑着回应:“知道啦,胖婶,我肯定给大伙儿盛得满满的。”
她拿起大勺,用力地舀起一块块色泽红亮、肥而不腻的红烧肉,放进大盆里,那红烧肉在勺子里颤颤巍巍的,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几个妇女在胖婶的指挥下,忙得不可开交。
她们有的拿着大勺,用力地搅拌着锅里的菜,那“哗啦哗啦”的声音就像一首欢快的劳动号子。
其中一个妇女一边搅拌着锅里的豆角炖土豆,一边大声说:“胖婶,您看这豆角炖得咋样,软乎不?”
胖婶凑过去看了一眼,满意地点点头:“嗯,火候刚好,再焖一会儿就更入味了。”
另一个妇女端着沉甸甸的菜盆,小心翼翼地往长桌上摆放,生怕洒出一滴汤汁。
她嘴里还嘟囔着:“这菜可得摆整齐咯,让大伙儿看着就舒心。”
“哟,这红烧肉可真是香啊,我口水都快流下来了。”一个年轻的妇女一边盛菜,一边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盆红烧肉。
“可不是嘛,这俩月可苦了大家了,天天吃那些野菜团子,嘴里都淡出鸟来了。今天可得好好补补,把这俩月缺的油水都补回来。”
另一个妇女笑着回应,手上的动作却一刻也没停,她正往一个大碗里盛着酸菜炖粉条,那酸菜的酸香和粉条的爽滑混合在一起,让人闻着就食欲大增。
“都洗手去!”
胖婶又挥舞着锅铲,大声喊道,那声音在厨房里回荡。
“不洗干净不许上桌!咱们今天要吃得干干净净,开开心心!可不能像平时那样马虎,这大锅饭一年也吃不了几回,得好好对待。”
男人们也没闲着,他们纷纷挽起袖子,帮忙摆放碗筷。
王大彪洗了手,认真地擦拭着每一个碗。
他注意到每张桌上还摆着一瓶“二锅头”,那透明的玻璃瓶在简陋的餐桌上闪耀着光芒,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
王大彪兴奋地对旁边的刘永元说:“嘿,这‘二锅头’可是稀罕物啊,今天可算是有口福了。我都好久没尝过酒味儿了,这酒一下肚,浑身都得热乎起来。”
刘永元咧着嘴笑道:“那是,这可是老支书特意从供销社弄来的,就是为了犒劳大家。老支书对咱们可真好,知道咱们这段时间辛苦,特意安排了这顿大锅饭。”
老支书李青云端着搪瓷缸子,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到桌子中间。
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中山装,虽然已经有些旧了,但却干净整洁。
他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但眼神却依然炯炯有神。
他轻轻地敲了敲桌面,那清脆的声音让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同志们,今天咱们不搞长篇大论。就想说,大伙儿风吹日晒,手上磨出血泡,肩上脱了皮,没人叫过一声苦。咱们白花沟能修好这条路,全靠大伙儿的齐心协力。这路一通,咱们以后的日子可就有盼头咯。”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家都激动地喊着:
“老支书说得对!”
“咱们一起努力,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老支书微笑着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接着说:“来,都别站着了,开饭!今晚咱们敞开了吃,敞开了喝!”
大家欢呼着,纷纷围坐在桌子旁。
孩子们早就迫不及待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桌上的菜,小手还不停地搓着。
老人们则慢悠悠地坐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来,都动筷子,别客气!”
胖婶端着一盘刚出锅的葱爆羊肉放在桌上,大声招呼着大家。那葱爆羊肉色泽金黄,香气扑鼻,让人看了就垂涎欲滴。
刘永元第一个伸出筷子,夹起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闭上眼睛,一脸陶醉地说:
“哎呀妈呀,这红烧肉可太香了,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我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红烧肉。”
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有人笑着说:“刘永元,你就别在这儿夸张了,不过这红烧肉确实好吃,我得多吃几块。”说着,他也夹起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满足地嚼着。
“这酸菜炖粉条也好吃,酸菜酸得恰到好处,粉条又软又滑,太下饭了。”一个年轻的姑娘一边说着,一边往碗里舀了一大勺酸菜炖粉条。
“还有这炒鸡蛋,金黄金黄的,又嫩又香,我家那小子平时就爱吃鸡蛋,今天可得让他吃个够。”一个妇女笑着说道,她正给身边的孩子夹着炒鸡蛋。
男人们纷纷打开“二锅头”的瓶盖,给自己倒上一杯。
那浓郁的酒香瞬间弥漫开来,和饭菜的香气混合在一起,让人闻着就心旷神怡。
张有为端起酒杯,站起身来说:“来,大伙儿一起干一杯,感谢老支书,感谢胖婶她们的辛苦付出,也感谢咱们自己的努力。以后咱们继续加油,把白花沟建设得越来越好!”
大家纷纷站起身来,端起酒杯,大声说:“好!一起加油!”然后一饮而尽。那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流进肚子里,瞬间让人浑身都热乎起来。
“这酒可真带劲啊,感觉浑身都有劲儿了。”刘永元抹了抹嘴,笑着说。
“是啊,有了这酒,再配上这好菜,这日子真是美得很。”另一个男人附和道。
大家一边吃着菜,一边喝着酒,聊起了家常。
“你们说,等这路通了,咱们以后去县城可就方便多了。到时候咱们把山里的山货拿到县城去卖,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刘永元兴奋地说道,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那可不,咱们白花沟的山药、党参可都是上好的,以前运不出去,只能烂在山里,太可惜了。等路通了,这些东西都能变成钱,咱们的日子可就有盼头咯。”一个懂点药材知识的中年男人说道,眼神里透着精明。
“还有那山里的野果,也能做成罐头拿去卖。我听说县城里的人可喜欢吃这些东西了。”一个年轻姑娘说道,脸上洋溢着憧憬的笑容。
“就是就是,等咱们赚了钱,先把村里的学校修一修,让孩子们能在更好的环境里读书。”老支书李青云说道,他一直都很关心村里的教育事业。
“对,老支书说得对,孩子们是咱们白花沟的未来,得让他们多读书,以后才能有出息。”大家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我还想着等有钱了,给家里添置几件新家具,再把房子修一修。”一个妇女说道,她家里的情况不太好,房子有些破旧。
“我也是,我想给家里人做几身新衣服,让他们也穿得体面点。”另一个妇女附和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话题从未来的生活到家里的琐事。
从村里的建设到国家的大事,无所不谈。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白花沟美好的未来。
孩子们吃饱了,在桌子间追逐打闹着,笑声回荡在整个公社门前。
老人们则坐在一旁,看着孩子们玩耍,回忆着自己年轻时的故事。
“想当年,我也像这些孩子一样,整天在村里疯跑,那时候的日子虽然苦,但也很快乐。”一个老人感慨地说道。
“是啊,现在时代不同了,孩子们的福气可比咱们那时候好多了。”另一个老人回应道。
……
张有为搂着祁诗雨的肩膀,“晚上还有皮影戏,记得那天演着皮影戏,我去给你表白的。”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136/1111070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