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夏侯掾史
苇泽关的轮廓在风雪中愈发清晰,不再是混沌的山影,而是渐渐显露出它雄踞山脊,扼守要冲的峥嵘气象。
关墙并非想象中那般巍峨完整,许多地方还裸露着新夯的黄土和巨大的条石基座。
大量的脚手架依附在关墙内外,如同攀附的藤蔓,上面晃动着蚂蚁般劳作的人影。
当迁徙的长龙终于抵达关下时,扑面而来的并非仅仅是凛冽的山风,更是一种混合着汗水新木,泥土铁锈以及人群聚居特有气息的滚烫生机。
关前的空地上早已被清理出一大片区域,积雪被扫到两旁堆成矮墙,一队队穿着并州制式皮甲、外罩杂色厚袄的军卒如同标枪般挺立,维持着秩序。
为首一员身材高大的军官,脸色被寒风吹得通红,见到虎娃赵虎引着夏侯兰过来,立刻上前抱拳,声音洪亮、
“赵司马!末将度辽营林字营屯长,孙猛!奉谷主簿之命,在此接引桃源乡亲入关安置!”
“孙屯长辛苦!”虎娃回礼,随即侧身引荐、
“这位是夏侯兰,主公义弟,桃源主事。”
“夏侯主事!”孙猛再次抱拳:“久仰!关内营区已按谷主簿吩咐初步划好,请主事随末将来!”
夏侯兰翻身下马,对孙猛点点头,随即转身对身后跟随的李老栓,王麻子等屯长沉声道、
“按预先编队,有序入关!妇孺车辆优先,辎重车辆次之!各屯青壮,入关后听从并州兄弟安排,不得喧哗争抢!”
“诺!”众屯长齐声应命,立刻转身奔向各自队伍传达指令。
入关的通道被临时拓宽,但依旧显得拥挤。
桃源的车队如同缓缓注入狭窄河道的洪流,在并州军卒的引导下,一辆接一辆地通过那道尚在加固中的厚重关门。
关门洞内,光线昏暗,弥漫着浓重的石灰和湿泥气味,两侧墙壁上还残留着新凿的痕迹,不断有碎石土屑簌簌落下。
人们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加快了脚步。
一穿过关门,景象豁然开朗。
关内并非想象中逼仄的瓮城,而是一片依着山势开凿、相对开阔的谷地。
寒风被高大的关墙和两侧山脊阻挡了大半,谷内虽然依旧寒冷,却少了那种刮骨剔髓的凛冽。
此刻,这片谷地如同一个巨大的、喧嚣的工地。
靠近关墙内侧向阳避风的山坳里,一排排崭新的窝棚已经立起大半。
这些窝棚下半截深挖入冻土,上半截用粗木为骨,覆以厚实的草帘和泥坯,规模大,排列也整齐有序。
而在更广阔的空地上,则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伐木声,锯木声,夯土号子声,铁器敲击声……各种声响交织成一片震耳欲聋的声浪,几乎压过了风雪的呼啸。
“快!这边!木料!那边要榫卯好的梁柱!”
“夯土的!加把劲!晌午前这片地基必须弄平!”
“泥瓦匠!泥瓦匠呢?丙字区三排等着上泥!”
“水!运水的车快点!和泥等着用呢!”
夏侯兰看着眼前火热的景象仿佛又回到了当初桃源新立的时候,嘴角勾起一抹怀念的笑,他看向身后的车队大喊了一声。
“老何!”
“来哩来哩,管事,怎的说?”
何铁匠小跑着跑了过来,看向夏侯兰、
后者朝工地一角明显是管事的人努了努嘴:“你去跟那管事的交涉一下,然后领着咱们桃源的弟兄去帮忙,咱们可不能被别人说是吃白饭的!”
“得嘞!施工撒,俺们桃源人还怕这个不成!”
何铁匠咧了咧嘴乐呵的道,然后便领着几个桃源工匠往管事的那边走去。
夏侯兰在孙猛和虎娃的陪同下来到关墙内侧一处较高的土坡上。
这里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大半个关内谷地。
谷雨裹着一件厚实的大氅,正站在这里,身边跟着两名手持簿册不断记录的书吏。
他面容清癯,眼神锐利如鹰,比一年前更显沉稳干练,眉宇间带着一种长期处理机密事务形成的沉静与压力。
“谷主簿!”夏侯兰上前抱拳。
谷雨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笑意,回礼道:“夏侯管事一路辛苦,看到你们安然抵达,雨心中大石落矣!”
他的目光扫过关内热火朝天的景象,落在夏侯兰脸上:“夏侯管事陪同主公从无到有竖立桃源,你看这苇泽关可是能容纳庇护百姓?”
夏侯兰由衷赞叹:“谷主簿经略有方,短短时日便能在此险恶之地立起此等基业,为流民开此生路,兰佩服!”
谷雨摆摆手,神色转为凝重:“夏侯管事谬赞,此皆主公深谋远虑,早定方略,雨不过依令行事,勉力维持罢了。”
他指着关外风雪弥漫群山起伏的东方:“冀州局势,比预想更为糜烂,密谍深入探查发现,此地太平道已成燎原之势,地方官吏皆是无动于衷甚有不少加入者。
自入冬以来,冀州流民数量也是激增,雨手下密谍几乎都忙于指引流民而无法他顾,等在有些时日…苇泽关这点地方,怕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投向关内那片喧嚣的工地,语气带着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主公严令,苇泽关必须成为并州东大门,成为流民活命之口!关隘要加固,道路要疏通,营盘要能容纳更多人!这担子,不轻啊。”
“谷主簿放心!”夏侯兰声音铿锵、
“桃源一众,皆愿效死力!”
谷雨看着夏侯兰眼中的坚定与炽热,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有夏侯管事此言,雨无忧矣!”
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从袖中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的小卷轴,递给夏侯兰:“此乃主公指明交由你亲启的信件,你看看吧。”
夏侯兰接过,入手微沉。
他解开油布,展开卷轴,上面是张显那力透纸背、熟悉无比的字迹、
“兰弟:
苇泽关乃吾东顾之眼,托付于弟与时霖,兄心甚安。
兄先以工曹司掾史一职辟弟而任,辅助时霖。
并州新垦之地,虚席以待桃源一众,待春归路通,弟再迁以并州团聚。
兄在晋阳,扫榻以候。
显、手书”
“显哥…”他低声喃喃。
“夏侯管事?主公有何吩咐?”谷雨在一旁轻声地问道。
夏侯兰将信件递给了他,谷雨接过,看了片许后他拱手一礼。
“恭喜夏侯掾史、”
“并州工曹司乃总揽营造,水利,匠作之要职,主公命掾史今冬坐镇苇泽关,可以说是将东大门的命脉交到了掾史手中,这份信任.”
谷雨苦笑着摇了摇头叹息一声:“唉,实在是让雨嫉妒万分呐、”
夏侯兰握着油纸的手微微颤抖,一股滚烫的热流从心底直冲头顶,瞬间驱散了太行山积蓄的所有寒意。
他猛地抬头,望向西方,仿佛能穿透千山暮雪,看到晋阳城中那个对他寄予厚望的身影。
不过很快他也回过了神来,朝着谷雨也是拱手一礼道:“主公有令,兰为辅佐谷主簿行事,这苇泽关万事,还需谷主簿操劳。”
两人寒暄一阵,很快便将苇泽关的各项事务交流通悉。
下方关内。
何铁匠等人也带着桃园的工匠劳力加入了建设之中。
老弱妇孺们也尽数归入了关内被安排在了一处歇息。
黄叙和李真两个小家伙,像两只充满好奇的小鹿,在大人默许的安全范围内穿梭于这片喧嚣的“新世界”。
他们跑到关墙下正在加固的工地。
巨大的条石被绳索和滚木拖拽着,在号子声中缓缓提升。
穿着厚重皮甲的并州军卒手持长戟,警惕地注视着关墙外的山道。
一架刚刚安装好的床弩被油布覆盖着,只露出狰狞的弩臂散发着冰冷的杀气。
“哇!好大的弓!”李真惊叹道,想凑近看看,却被一个面容严肃的并州老兵伸手拦住、
“女娃子,离远点!这东西危险!”
李真吐了吐舌头,乖乖拉着黄叙后退几步,但眼睛还是忍不住好奇地往那床弩上瞟。
这时,关墙下一阵熟悉的读书声从不远处传来。
两人循声望去,只见在几排已经完工相对安静的窝棚前,一小片空地被清理出来。
周书生穿着他那件洗得发白的儒衫,外面罩着一件不知谁给的厚实羊皮袄,正捧着一卷书,聚集起了一群孩童朗声诵读、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他的声音温和而清晰,在工地的喧嚣中如同一股清泉。
孩子们起初还有些瑟缩茫然与胆怯,但在周书生温和的目光和循循善诱下,渐渐放松下来,跟着小声地念诵。
“是先生!”黄叙眼睛一亮,拉着李真跑了过去,安静地站在孩子们后面,也跟着一起轻声诵读起来。
朗朗书声,在这片充满汗水与泥土气息的边关工地上,如同破土而出的新芽,带着一种穿透寒冬的顽强生命力。
夏侯兰谷雨虎娃的陪同下,巡视着关内的安置和建设情况。
他看着那些迅速拔地而起的窝棚,看着并州军卒与桃源工匠从生疏到默契的配合,看着老弱妇孺在初步安顿下来后脸上露出的疲惫却安稳的神情,心中那块沉甸甸的大石也终于缓缓落地。
不远处,另一处窝棚搭建点。
几个桃源的老泥瓦匠正和一群并州民夫争执。
民夫们习惯性地想用湿泥直接糊墙,又快又省事。
一个头发花白、佝偻着背的桃源老匠人急得直跺脚,操着浓重的冀州口音、
“不能这么干!这大冷天的,湿泥糊上去,外面看着干了,里面还是稀的!天一暖,或者里面烧上火,热气一拱,墙皮整块往下掉!要命的!”
他抢过一个民夫手里的泥抹子,蹲下身,从旁边找来了干草秸扯碎,又抓了一把碾碎的石灰粉,混进湿泥里,用力地搅拌着。
“看见没?得加草筋!加石灰!这样和出来的泥,粘性好,干了也结实!还防火!慢是慢点,可这是住人的窝棚,不是牲口棚!要住得长久,就得这么干!”
老张头一边示范,一边絮叨着,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对自己手艺的执着。
旁边一个并州的小吏目看着老张头那熟练的动作和明显更均匀,更有韧性的草筋泥,眼睛一亮,立刻对民夫们喊道:“都学着点!按老丈的法子来!以后和泥,都得加草筋和石灰!”
民夫们面面相觑,虽然觉得麻烦,但看着老张头那不容置疑的神情和小吏目的命令,也只好学着样干起来。
老张头脸上这才露出一丝满意,背着手在几个窝棚间转悠,不时指点几句。
“嘿!那边的!对!就是你!木楔子不是这么敲的!得斜着进,吃上劲!”
另一个方向,何铁匠洪亮的声音响起。
他正带着几个桃源的年轻铁匠,指导一群并州民夫安装加固的梁架。
一个年轻民夫笨拙地挥舞着木槌,将连接梁柱的木楔子敲得歪歪扭扭。
何铁匠看不过眼,一把夺过木槌,手腕一抖,“咚!咚!咚!”三声干脆利落的闷响,一根粗大的木楔子便严丝合缝地嵌入榫卯,纹丝不动。
“看见没?要准!要狠!一锤子是一锤子的买卖!你这软绵绵的,钉到明年也钉不牢!”何铁匠把木槌塞回目瞪口呆的年轻民夫手里、
“练!照着练!柱子立不稳,塌了砸死人算谁的?”
年轻民夫看着何铁匠那布满老茧,青筋虬结的大手和凌厉的眼神,咽了口唾沫,用力地点点头,抡起木槌,学着何铁匠的样子,对着木楔子狠狠砸了下去,虽然依旧有些歪斜,但力道明显足了。
周围的军卒和民夫都围过来看,有人小声议论:“这些是哪来的匠人,手底下还真是有活儿啊!”
周边有人说道:“好像是从什么桃源来的、”
“桃源?哪里的?”
“不知道,说是以前使君在冀州建的庄子,他们好像都是跟着使君的人。”
“哦!使君的人,那我懂了,怪不得手艺这么好呢。”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084/1111096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