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一家人 > 第100章

第100章


周如虹心想,能有什么重要事情,方旗刚从上海回来,无非是他弟的事。

在婚时经常他家这里怎么了、那里怎么了,离婚了,就别跟她扯这些交集。

”我不在家呢,跟碧莲在外面吃饭。“

”哦,那我等你回来,反正没什么事,附近走走。

“横下心早定早安心,如虹甭想催他走。

“行!”周如虹犹豫了下,她跟碧莲还要聊上一阵,是不是叫方旗来一起吃饭。

想想算了,她跟碧莲聊明年的直播规划,前夫在一旁听,知道太多对她没好处。

关心则乱,离婚了,还是各自清净、各自安好吧。

对面坐着的方碧莲大致猜到什么情况。

那天,大哥电话里提让前大嫂搬到她房子的事,也表露复出婚的意思,她跟他说:“大哥,大嫂绝不可能跟你复婚的。”

大哥问为什么。

”离婚是女人的第三次投胎,脑袋都焕然一新,谁还会重温旧梦。“她心想没说出口“再说你给大嫂的全是噩梦。”

方碧莲说:”那你就试试吧。“

小区门口见到前夫。

方旗将银行卡递过去:“如虹,复婚吧,房子你想买哪我们明天就去看,这次一步到位,你不是喜欢复式吗,买套上下两百方的,咱们凑起来的钱有两百多万,首付六成,买个新小区,周边有幼儿园到高中配套,房贷压力也不大。”

方旗算过了,总价三百五十万左右,选远郊一点的位置的大复式没问题。

也怪他爸的病耽搁,这三个月,房价涨了四五千一平,再买市内地段感觉很吃亏。

现在各大城市都推崇环线,什么环京、环沪、环杭,虽然离市中心远点,但地方大,空气清新,环境也更好,最诱人的是房价亲民,市中心动不动五六万,他们手握两百万现金,铁定买不成大套的,不如退而求其次,他看好过两年的行情,这些地段肯定跟着繁华起来。

关键先跟如虹把婚复了。

”咱不可能复婚,现在这样,我觉得挺好,你有能力买房就自己买吧,我会解决豆豆的上学问题。“

”如虹,何必为难自己,你一个人买房拼到何年马月,杭州的房价一飞冲天。"

何尝不是赚钱的速度赶不上房价的速度,周如虹想,算了,也别提过去,也别怪谁,更别吃回头草,他们之间的问题不仅仅隔着一套房子。

“对了,明个除夕我就带豆豆回北京,初七回来。”周如虹不想继续复婚买房的话题,到此结束。

方旗悻悻然:“一年多没回去了,是要回家看看,那等你回来。”想不到今年他去不了北京,心里空落落的。

走前,抱了抱女儿。

第二日早早,母女出发乘坐高铁,周爸周祖宽开车在高铁站接人。

老人六十岁才学的车,张淑兰在杭州带外孙女那三年,亏了这辆长安SUV作伴,周祖宽开着它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老人不讲究住,后座椅放倒,连着后备箱改装成房车,一人睡刚刚好,底下塞满吃喝穿用的家什,开哪便露宿在哪,偶尔才破费住个性价比高的小酒店。

带着摄影机,拍拍秀美山川,他的几个老哥们网友都走这条路子,想开了,退休后彻底放飞自我,有时候结伴出行,更不寂寞。

不出游的时间,周祖宽在家种花养猫狗,下棋钓鱼看京剧,生活清闲悠哉,就是饮食不太规律,最近一年常常胃痛。

幸好前阵子,老伴回来,一日三餐营养均衡,胃痛好多了,脸色也渐渐红润,好长时间不出远门,最多老两口开车游游北京和近郊。

“爸,你胃病怎么样?"车上,周如虹关心问。

”好多了,还是离不开你妈啊,你怎么样,婚离了,这次回来就在家常住吧。“

”不了,爸,等过完年,我还是回杭州,跟一个朋友学了直播,  公司老板正器重我,不想错过机会。“

”是吗,挺好啊,你自己考虑,就是你妈常念叨,当初不该让你远嫁到杭州,不过爸看,这有什么,人就该走出去闯闯,有经历才有故事。“

”是,爸。“

”其实你们没必要离婚,方旗还是不错的,男人大部分都糙,他老实本份,买房我都跟你妈说了,我们这有积蓄,怎么因为房子离婚了,依爸看,要是方旗肯跟你回北京发展更好,你俩还是踏实过日子吧。“

周如虹没接话,男人跟女人的想法果然不同,她爸是体会不到她婚姻的苦楚。

其实,结婚这四年来,她极少打电话跟她爸抱屈,老人退休了,不想给他增加心理负担,估计她妈说的,在她爸看来都不算事。

确实。

不过最近,张淑兰常在老伴面前提关立诚,总遗憾,女儿当初没跟立诚成一对。

周祖宽说:“过去的没什么好遗憾的,依我看,夫妻还是原配的好,毕竟,方旗是豆豆的亲爸,立诚在经济上是宽裕多了,可婚离了又离,说明家庭观念不稳重,这心思不定的男人才不靠谱,前头还有两孩子,重组家庭很复杂,后母难当,别撮合女儿跟他了。再说,没钱又怎么了,我这一辈子也没发大财,照样不缺吃穿,现在退休了,领着四五千元足够生活。”

张淑兰笑:”你还好意思说,也就我不计较,你要是年轻时学老戴下个海,开个工厂什么的,咱也能在北京市里给女儿备套房子,何苦她阴差阳错奔个网友结婚去。“

”看你说得,就算买了房又怎么样,如虹也不会要咱们的房子,前阵子他们买房,不也没要咱的积蓄嘛。“

”其实是我没提。”张淑兰才说了实话。

她早看出女婿不靠谱,贴补他买房没意思,万一俩人散了,说不定女婿还要分他们贴补的这份。

“你看你,房没买成俩人离了吧,咱养老留点钱够吃喝,又没其他负担,他们年轻人要还贷款。“

”好了好了,你这辈子当老好人惯了,什么都替别人着想,也得看对象啊,再说钱留着怎么没用,你看你这次胃病不得花钱吗,以后毛病多了更不好说。“

周祖宽没话说:”不提了不提了。“

车开进老北京郊区老式大院。

张淑兰正坐在矮凳上,俯身仔细捡着盆里的青菜,自家院子种的,绿色有机新鲜。

另一个桶里还有十多条活蹦乱跳的鲫鱼,是老关送的。

关立诚他爸一早在附近池塘钓的,分了他们一部分,还有鸭子、红烧肉、腊肉,今个年夜饭的食物大半就地取材,另一半附近菜场采购。

早几天,张淑兰已经将屋里屋外大扫除了一遍,迎接女儿和外孙女回来。

”妈。“

”外婆。"

”回来啦。“

仨推着大院的围栏门进来,张淑兰团聚的喜悦溢于言表,赶忙起身,擦了擦湿哒哒的双手。

握住外孙女的两小肩膀,仔细瞧着:“三个月不见,豆豆瘦了不少。”

“没事,妈,上了幼儿园的孩子都会瘦下来,她自己喂饭,适应有个过程。”

“那可不行,没吃好饭容易生病,放学回来这顿晚饭,你得给她多吃点。”

"会的,妈。“

看她妈操心的,那阵子婆婆在身边天天见面,这种话从没提过半句。

瞧外孙女脸尖的,一丝愧疚席上张淑兰心头,当初自己说走就走,如虹两口子得上班,哪里顾得周全,估摸着晚饭没给孩子吃好。

厨房里,卤鸭香味扑鼻,地道的北京鸭子,张淑兰自己宰的,还有一大碗鸭血立马可以下锅烫,给女儿跟外孙女先补补,北方天冷,喝了暖身子。

隔壁陈阿娥听到外边的说话声,好像是如虹回来了,放下手头的刀,晚上立诚带着大孙子健健回来吃团圆饭,她忙活了大半天了。

”如虹回来了。“陈阿娥说话带着爽朗的“哈哈”笑声,手里抓着一把芹菜就走出来。

”陈姨,忙着做年夜饭呐。“立诚哥的妈这一年白胖了不少,精神好的很,估计是立诚哥送的补品的功劳。

”可不是,一年我也就今天最忙,豆豆长高了,变小姑娘了,去年回来还抱手上呢。“

陈阿娥走近,端详小豆豆,摸摸她的小脸,这么小的孩子招人喜欢,自己的大孙子十多岁了,一点也不粘她,小孙子康康跟着他妈在新西兰,她也大半年没见了,估摸以后见面也是生疏,立诚说,俩人今年不回来,也罢,她跟康康的妈妈李珊一直合不来。

陈阿娥热情地折回屋里,端出一大盆小零食点心水果,让豆豆坐院子门口晒着太阳吃。

“对了,方旗怎么没看见?”陈阿娥顺口问。

周家母子互相看了看,张淑兰没跟任何人说女儿离婚的事。

"陈姨,我们离婚了。“

”啊!”陈阿娥顿了下,怎么如虹也离婚了。

这年头,离婚率越来越高啊,不过那个方旗确实不咋样,如虹跟着累成这样,还不如她那两离婚的媳妇,在婚时,啥也不干,儿子离一次赔一次,拿着大笔钱潇洒人生。

上回听立诚说,前前媳妇周如洁也在北京买房了,前媳妇李珊更是,新西兰刚买的房子全留给他们母子,不知道如虹离婚赔了多少?

话音刚落,大院门推进来,关立诚到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2/4242051/1111103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