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进了五月,天气逐渐变得炎热起来,太上皇的脾气也越发暴躁。
太医们不敢明说,太上皇这是被丹药反噬了,只得开一些温补调养的方子交差。
最关心太上皇身体的自然是甄贵太妃,她亲自看着人熬药,又亲手喂太上皇喝下去。
短短几天,容色憔悴了不少。
“陛下,便是为了妾身,您也别再服用丹药了,好么?”
昔日绝美的宠妃温声软语相求,一副我见犹怜的模样,太上皇那颗苍老的心瞬间化成了水。
他其实也觉察到了,丹药掏空了他本就亏虚的身体,一旦停止服用,他就像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无论做什么都有心无力。
这样的真相若是告诉了甄贵太妃,她会如何看他?他从前在她心中留下的,英明神武的形象,定然会荡然无存吧。
太上皇不能接受。
他打发走了甄贵太妃,命令道士继续炼制“使人返老还童”的丹药。
七月底,暴雨倾盆的一天,太上皇龙御宾天了。
丧钟传遍京城。皇帝悲痛欲绝,罢朝三日,茹素二十七天,以示孝心。
过了整整两个月,太上皇的丧事方才办妥。甄贵太妃自请削发,入皇家庵堂为尼,终身与青灯古佛作伴,替太上皇祈福守孝。
甄家早已覆灭,皇帝还不至于忌惮一个膝下无子、孤苦无依的女人,索性同意了甄贵太妃的请求。
太上皇驾崩,受到影响最大的,当属适龄男女的婚事。
黛玉的好友楚乐仪、季晓筠,都推迟到明年十月份成亲了。
沈慕婉的婚期则同黛玉一样,尚未定下。
平民却不至如此,从十一月起,就可以自由婚嫁了。
其中就包括定亲已久的贾宝玉与薛宝钗。
此前贾宝玉一直在为贾母守孝,四月底才除服,薛姨妈便打算让二人尽快完婚。
毕竟薛宝钗比贾宝玉大两岁,耽搁不起,且未婚男女长久的住在一个屋檐下,万一闹出点丑事,几张嘴都说不清。
考虑到贾家二房没个能做主的人,薛姨妈给贾家大房递了拜帖,与邢氏商议纳征、请期的事宜。
邢氏却道:“我们两房已经分家,宝玉的父母尚且在世,哪里轮得到我和他大伯越俎代庖?”
最重要的是,纳征需要花钱,邢氏恨不得把库房钥匙挂在脖子上,片刻不离身,谁都别想从她手里扣出一分钱。
“宝玉的娘虽然回不来了,”邢氏努力做出难过的表情,嘴角却不受控制的上扬,“他父亲说不定还能回来。”
“亲家母何不再等一等?”
薛姨妈只觉嘴里发苦,她女儿等不了啊。贾宝玉住在他们家,不知惹出了多少闲话,再拖下去,薛宝钗的名声就彻底毁了。
她不是没想过,让贾宝玉搬出去住,可他什么都不会,到时候肯定又哭着跑回来……
“大嫂子,咱们敞开天窗说话吧。”薛姨妈无奈道,“我们不要聘礼,只想走完流程。”
总不能迎亲、拜堂都在那个小院子里办了吧。
她就剩一个女儿了,终究还是心疼的。
邢氏听说不需要她出钱,笑容立刻多了三分真诚,但也没松口,而是让薛姨妈去和赵姨娘商量。
忙活了半天的薛姨妈:……
只得忍气吞声,用五十两银子说服了赵姨娘。迎亲当日,让贾宝玉从赵姨娘母子三人居住的宅子出门。
好容易定下了八月初的婚期,不料太上皇驾崩了,又改到了十一月。
磕磕绊绊的,总算拜了堂。
当日前来观礼的,唯有薛家二房的人,萧瑟又冷清。
好在贾宝玉和薛宝钗成婚后,倒也浓情蜜意了一段时日,让薛姨妈稍感欣慰。
她现在就盼着薛宝钗早日诞下儿子,继承薛家的香火。
这天,薛蝌晚间来了一趟,说铺子生意不错,赚了点银子,请薛姨妈娘仨到家里吃饭,顺便再宣布一桩喜事。
薛姨妈手里也有两个铺子,因贾宝玉不愿沾染铜臭之气,薛宝钗身为闺阁女子,不便抛头露面,从前都是让薛蝌帮忙打理的。
不过薛宝钗成亲后,薛蝌就自觉抽身了。听说二房赚了钱,薛宝钗难免有些羡慕。
薛蝌从小走南闯北,有眼光、有人脉,做的是杂货生意,卖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很是讨达官贵人的喜欢。
进项比薛宝钗的香粉铺和布庄高多了,也是因为京中不缺这两样货物。
薛家二房住的宅子稍大一些,厅中摆放着两只炭盆,甫一进屋,炭火气与饭菜的香气就扑面而来。
“伯娘、姐姐姐夫,快进来坐。”薛宝琴站在门边,笑盈盈地招呼道。
她穿着藕荷色棉袄、石榴红绣花裙,脸上略施粉黛,娇俏秀雅,贾宝玉的眼睛都看直了。
众人各自入座后,薛二婶的视线在薛宝琴身上流连片刻,对薛姨妈笑道:“我们娘仨在京城多亏了嫂子的照拂,从前为了琴丫头的事,嫂子和宝丫头都少操心,感激的话我就不多说了。”
“都是一家人,说那些客套话做什么。”薛姨妈也慈爱地看向薛宝琴,“在我心里,疼琴丫头比宝丫头还多些呢。如今宝丫头成家立业了,不知琴丫头的缘分又在哪儿呢。”
说着叹了口气,很是为薛宝琴发愁。
薛宝钗笑道:“妈你瞧,琴丫头害羞的,都不知怎么才好了。”
“姐姐也打趣我!”薛宝琴双颊通红,嗔了一眼薛宝钗,赶紧低下头去。
薛二婶笑呵呵的,“不瞒大嫂,琴丫头的大事儿已经有着落了。”
“是哪家的哥儿?”薛姨妈不由纳罕,薛宝钗成亲的时候,薛二婶还一脸羡慕呢。这才一个多月,竟然就谈好了。
薛二婶想起这门意外的亲事,眼角就堆满了笑意,“是鸿胪寺司宾署丞胡大人家的公子,和琴丫头在铺子上认识的。”
薛宝琴自幼跟随父亲行商,走过的地方不比兄长薛蝌少,且她聪慧敏捷,有时薛蝌忙不过来,她便主动替兄长分担一二。
此事薛宝钗也知道,为此还特意讲述了一番大道理,教导薛宝琴应当安守本分,莫要失了闺阁女儿的体统。
听闻薛宝琴与胡公子是在店铺中结缘的,薛宝钗就露出不赞同的表情来,语重心长地说:“二婶可知那胡家公子品性如何?琴丫头多次往外头跑,是瞒不住的,他会不会觉得琴丫头不守闺训……”
“堂姐慎言!”薛蝌强硬地打断了薛宝钗的话,神情阴沉而郑重,“琴儿去铺子上是为了帮我,她与胡公子更是恪守礼仪,从未有过越矩的行为。”
薛宝琴气得脸色煞白,薛宝钗居心叵测,说的好像她经常私会外男一样!
这话若是传扬出去,她还怎么做人?
所幸胡大人是负责接待外邦使节的朝臣,胡家的家风,相比梅翰林那种“书香门第”,开明了十倍不止。
否则她这辈子就毁了。
薛二婶见女儿泫然欲泣,亦是心疼不已,她是薛宝钗的长辈,正要开口训斥,就听薛姨妈急忙道歉:“她二婶,真对不住,是我没教好宝丫头。”
又起身转向薛宝琴,“琴丫头,你姐姐一时失言,让你受委屈了,伯娘替她向你赔罪。”
说完便朝薛宝琴屈膝行礼。
这时薛宝钗也醒过神来,若惹恼了薛蝌,单凭贾宝玉,是护不住她们娘俩的。
“好妹妹,我就是太担心你了,才会口不择言,你别生气。”说着,也向薛宝琴施了一礼。
一个是长辈,一个是堂姐,薛宝琴自然不敢生受她们的礼,起身避开了,却仍红着眼眶,一言不发。
薛姨妈母女见状,又对薛二婶和薛蝌说了几句软话。
到底是一家子骨肉,免不了彼此照应,薛二婶也不愿闹的太难看,就递了个台阶,揭过了这一茬。
贾宝玉默默地松了口气。
他是最痛恨规矩礼法的,看不得女儿家被束缚,自然不赞同薛宝钗的话,对薛宝琴充满了愧疚与怜惜。
但他也做不出当众给妻子难堪的事儿,反复纠结后,还是将想说的话都咽了回去。
好在薛家二房宽宏大量,薛宝钗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言,两家人又和好如初了。
他哪里知道,薛宝钗是有苦难言。
假如兄长薛蟠还在,她是不是就能和薛宝琴一样,凭借才貌嫁入高门?
哪怕是九品官员的嫡子,也好过为了家业,召罪臣之子为婿,终身脱不了商籍。
薛宝钗的不甘与嫉妒无人倾诉。
而自这天起,薛蝌兄妹的态度也逐渐冷淡疏离,有些话终究是覆水难收。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844/2325260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