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楚云进京
7月18日。
上午9点,青州火车站已是戒备森严。
站台上,三百名警卫营士兵列队而立,每个人手中都握着最新式的冲锋枪,腰间别着手榴弹,浑身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楚云一身戎装,在楚东来的陪同下走进站台。
“路上小心,凡事多留个心眼。”
“放心吧爹。”
楚云点头,转身朝着警卫营营长吩咐,“检查好武器装备,出发。”
“是!”营长沉声应道,随即下令全体登车。
三百名警卫营士兵有序登上火车,动作迅捷。
这列火车经过特殊改造,除了载人的车厢,还有一整列专门用来装运军火。
车厢里堆满了冲锋枪、子弹箱,六门迫击炮和轻型火炮被固定在车厢两侧。
这火力配置,别说应对小规模冲突,就算遇上一个整编师,也有底气周旋一番。
楚云最后登上火车,回头朝站台上的楚东来等人挥了挥手。
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火车缓缓启动,车轮碾过铁轨,发出“哐哐哐哐”的声响,朝着东方疾驰而去。
车窗外,青州的城郭渐渐远去,田野和村庄飞速向后倒退。
一天后,火车驶入中原地区。
楚云放下手中的文件,走到车窗前,向外望去的瞬间,眉头不由得紧紧蹙起。
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沉甸甸的。
曾经的良田大多荒芜,田埂上长满了杂草,偶尔能看到几处被炮火炸毁的农舍,断壁残垣孤零零地立在旷野里。
道路两旁,时不时能见到衣衫褴褛的百姓,有的背着破布包,有的挑着简陋的担子,拖家带口地朝着不知名的方向挪动,眼神里满是疲惫与茫然。
“讨口吃的吧……行行好……”一个面黄肌瘦的孩童追着火车跑了几步,伸出枯瘦的小手。
楚云心中五味杂陈。
这场景,与他记忆中华夏历史上的军阀混战时期何其相似。
战火所及之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老百姓们面对战乱,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只能像风中的野草,被裹挟着四处迁徙,为了活下去,不停地躲避、逃亡。
车厢里的警卫营士兵也看到了窗外的景象,原本轻松的气氛变得沉重起来。
楚云沉默着,没有说话。
秘书李微微轻步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份行程表:“少帅,按目前的速度,还有六个小时就能抵达京城火车站了。京城那边的接站安排,我已经再确认过了。”
楚云点了点头,目光仍望着窗外掠过的荒芜景象,忽然开口:“微微,对于此情此境,你有什么想法?”
李微微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楚云会突然问她的看法。
她是留洋归来的学生,接受的是西方民主自由思想,平日里更多是处理文书、安排事务,很少参与这类关乎时局的讨论。
沉默片刻,她整理了一下思路,轻声说道:“少帅,我在国外读书时,看到的是另一种景象。
那里也有战争,但打完仗后,会有一套成熟的制度来收拾残局,比如设立战后重建基金,由专门的机构负责安置难民、恢复生产。”
“可这里……好像只有‘打完了’,却没人想过‘打完之后怎么办’。
军阀们争的是权力,列强图的是利益,唯独没人把老百姓的日子放在第一位。”
在她看来,大庆的乱局,根源不仅在于军阀混战,更在于缺乏一套能让国家稳定运转的现代体系。
没有合理的权力制衡,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更没有真正为民众着想的治理理念。
“就像刚才看到的那些百姓,他们甚至不知道该指望谁。”
李微微抬起头,说道,“如果一个政府不能让百姓有饭吃、有房住、有安稳日子过,那再大的权力,再强的军队,又有什么意义呢?”
楚云听完,没有立刻说话,只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这个留洋归来的秘书,视角虽带着书生气,却也点透了最根本的问题 。
乱世之中,民心才是最该争夺的阵地。
“你说得没错,国外的制度有其先进之处,但大庆的情况,终究和他们不同。”
“国外经历了工业革命,有百年积累的资本和完善的社会体系,他们的民众受教育程度高,能适应所谓的‘民主制度’。
可大庆呢?连年战乱,百姓大多目不识丁,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跟他们谈‘民主’‘自由’,太遥远了。”
在他看来,大庆最缺的不是制度,而是“根基”。
是能让百姓活下去的粮食,是能让国家站起来的工业,是能抵御外侮的武力。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楚云转头看向李微微,“国外的思想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
咱们得先让这片土地止住血——结束战乱,恢复生产,让百姓有田种、有学上,等根基稳了,再慢慢构建适合自己的体系。”
“现在空谈制度没用,得先有能力护住一方百姓,让他们看到希望。很多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李微微认真听完,轻轻点了点头。
“少帅说得是,是我太理想化了。”
“确实,饿着肚子的时候,再完美的制度也填不饱肚子。
先让百姓活下去,才有资格谈以后——您的想法,比我扎实多了。”
........
下午3点。
楚云乘坐的专列准时驶入京城火车站。
蒸汽机车缓缓停下,喷出的白汽在站台上弥漫开来。
站台两侧站着卫兵和几位西装革履的迎接人员。
火车门被士兵拉开,楚云一身笔挺的戎装,率先迈步走下火车,李微微手提公文包紧随其后。
三百名警卫营士兵迅速列队站在车厢两侧,手按枪柄,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楚少帅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一个身材微胖、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立刻快步上前,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容。
“鄙人宋言,是临时筹备处的联络官,奉命前来迎接少帅。”
楚云微微颔首:“宋先生客气了。”
“少帅一路辛苦,住处已经安排妥当,就在城西的公馆,环境清静。”
宋言一边说着,一边做了个“请”的手势,随即话锋一转,“不过,元公听说少帅今日到京,特意吩咐,想请您先到元府一叙,说是有要事相商。”
楚云脚步微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他原以为至少会先安顿下来,没想到元凯竟如此急切。
“既然元公相邀,自然要去。宋先生,前面带路吧。”
“哎,好!”
宋言连忙应下,转身领着楚云朝站台外走去。
车队早已在站外等候。
楚云与李微微上了中间一辆黑色轿车,警卫营士兵则分乘前后几辆卡车,形成严密的护卫队形。
车队缓缓驶离火车站,朝着元府的方向而去。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830/2325896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