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F1:车神养成日记 > 第204章 这就是最后的波纹了

第204章 这就是最后的波纹了


卡塔尔大奖赛落下帷幕,汉密尔顿的总积分来到316分,目前仅落后维斯塔潘12分。

    这个领先程度确实不太乐观。

    若是维斯塔潘在后面的两场大奖赛没有办法夺得冠军,即便他在最后两场都将最快单圈拿下,那么最后也就是个平分的收场。

    而目前汉密尔顿和维斯塔潘两人都是6个分冠在手,若是后两场比赛无法获胜,那么汉密尔顿将会凭借8个分冠对6个分冠的优势拿下最后的世界冠军。

    从目前两支车队表现出来的竞争力看,这估计还是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甚至如果有那个可能的话,霍纳都想安排一场双退的戏码。

    无论是束龙也好,亦或是维斯塔潘也罢,这两个人随便谁有机会去和汉密尔顿同归于尽,这个冠军其实都算是拿稳当了。

    但手法确实是肮脏了一点,束龙多半是不愿意让自己的职业声誉沾污就为了去当车队的白手套干脏活。

    最近还听说那个什么电影的项目对束龙有意思,又有汉密尔顿作为制片人牵线搭桥,霍纳确实有些不好开这个口。

    红牛倒是也想投资掺和一手。

    但影片方本身就不缺钱,对方更看重的其实是汉密尔顿这个七冠王地位与声誉所带来的品牌效应。

    红牛虽然也曾创下过4冠王朝,但四冠王维特尔现在跑到阿斯顿马丁养老去了,号召力上天生就矮了人家一头。

    两相一比较,人家显然更愿意去和梅奔合作。

    但好歹束龙目前身上红牛的标签很显眼,作为围场里最喜欢凑热闹的品牌,当时反馈上来有这个意向时董事会都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赞同。

    所以当束龙赛后明目张胆去和汉密尔顿接触时,霍纳也只能笑脸相送。

    不说这些伤心的事情了,霍纳收拾收拾东西打理了一下自己领带,在惠特利的陪同下去找赛事干事挨骂。

    起因是霍纳自己对那天那个负责旗语的工作人员出言不逊,在媒体面前还发表了很多影响FIA形象的言论,终于让人家忍无可忍了

    老板挨骂我开趴。

    赛后束龙可没什么好头疼的,他这个P4拿得和领奖台也差不多,反正按照霍纳给出的协议奖金也是P3算。

    老汉估计是想在场下拉拉关系,尽可能地为自己的后两场比赛摆平一些麻烦,赛后做东请了一场饭局。

    到时候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不求你竞争的时候手下留情,别在赛道上下黑手就行。

    也没叫别的什么其他人,就是束龙和现在既是经纪人身份又是两届世界冠军的车手阿隆索,以及最近时常出现在梅奔P房里近距离取材的伊伦.克鲁格。

    “.就是这样的,当汉密尔顿先生将这句话转述给我的时候,许多剧情上受限于我的眼界导致卡阻的部分都豁然开朗!”

    “哈哈哈,有那么好吗?”

    阿隆索喝得满面红光,40岁了还能开着Alpine再次登台何止是老树开花,一顿连吹带捧差点要找个绳子把自己捆凳子上,省得一会儿都不知道飘哪去了。

    汉密尔顿冲着束龙做了个“真是受不了”的表情,耸了耸肩继续低头锯他盘子上的那块素肉。

    所以为什么既要坚持那所谓的素食主义,却又要来用这种似肉非肉的东西折磨自己呢?这不摆明了内心其实还是渴望正常的肉食吗?

    好就好在汉密尔顿只是自己奉行素食主义,倒也没有将这些条条框框强加在别人头上的打算,给束龙他们准备的餐点都还是正常的肉类,这一点就很不错。

    三下五除二地解决了盘子里的主菜,在等着下一道餐点端上来之前,束龙饶有兴趣地继续听着克鲁格和阿隆索的对话。

    “我们想做的是一部纯粹的F1题材电影,核心目的就是让所有车迷以及非车迷受众都能直观地感受到F1的魅力!”

    “可这和我说的那两句话有什么关系?”

    “是胜利啊!我们需要给剧情最后的胜利铺设一套最合适的逻辑链条!”

    “可是我并没有赢啊.”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无论是对于你还是对于Alpine来说都是一场伟大的胜利,而此情此景下你的感受与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眼见这些好像只会开车的大老粗还是一副迷茫的样子,多少也喝得有点上脸的编剧大人耐着性子跟他们从头解释了一遍。

    呈现F1的魅力是多方面的,关于围场内的那些勾心斗角和家长里短,其实Drive  to  survive已经展现得非常详尽了,电影再重复类似的内容也没有多少价值。

    所以整个电影剧情的核心主旨其实非常清晰,就是让F1赛车最能激发出其原始魅力的一面呈现在观众们面前。

    就是速度!就是激情!就是爽!

    但爽感本身是由人文情感铺垫出来的,编剧的任务就是去找一个最能让观众产生代入感的视角,铺设一条最能引发观众共情的故事发展脉络。

    不是队内政治那些尔虞我诈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而是车队、车组以及车手共同的成长线。

    重点是“成长”!

    非常经典,非常老套,也非常好用!

    基于现实题材创作和拍摄,首先前提就是不能让主演顶替现实中车手的位置。

    哪怕有车队愿意主动配合也不行,没有车队愿意的时候那就大家可能都愿意,但凡有谁愿意那就是其他所有车队都不愿意。

    这毕竟是用来宣传F1这项运动整体的电影,不能掺杂太多私货变成某一支车队单独的宣传片。

    所以车队是架空的第11支车队,车手也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两位架空车手。

    为了突出电影整体的“成长”基调,车队不能是一开始就立于顶端的顶级车队,车手也不能是一开始就强无敌的火星汽车人。

    所以车队是围场垫底的车队,主线就是车队陪着车手一同成长,从垫底到拿分,最后再到夺冠历程。

    现实中夺冠由很多因素决定,赛车的速度、车手的能力以及最不可或缺的那一部分运气。

    如果只是想要让一支垫底车队夺冠那可太好拍了,束龙去年开着围场纯垫底的哈斯最高都能拿到P2,甚至如果运气再好一点蒙扎指不定都有夺冠的可能。

    但故事不是现实,现实可能不需要逻辑,已经发生的既定事实放在那再怎么否认也不会消失。

    故事需要逻辑,而且需要能让绝大部分普通人都能认可的逻辑。

    恰恰阿隆索赛后有感而发的那句“有时候输就是赢啊!”,就是可以成为将一切看似不合理的逻辑链串起来形成一个闭环的关键钥匙。

    阿隆索也没想到原来自己有这么重要,借着酒劲儿半真半假玩笑似的开口道:

    “那你们是不是也要给我挂个顾问的名头?”

    伊伦被噎了一下,显然他作为编辑并没有那么大的决定权。

    不过这个话题很快就被略了过去,之后会有个线上的议程,主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也会参与,那才是能说得上话的实权派。

    会议在第二天进行。

    布鲁克海默同意让阿隆索挂名,不过仅仅只是一句话的灵感启发筹码不够重,所以在优先顺位上会比束龙低一些。

    而放在束龙面前的则有两个选择。

    要么就是长期跟组辅助拍摄,以目前束龙的知名度,如果最后对成片贡献程度高的话布鲁克海默不介意让他参与票房分红。

    当然比例会比汉密尔顿低很多,象征意义的分红,多半也不会比所谓的固定酬劳高到哪里去。

    毕竟人家7冠王的名头放在这里,本人也亲自参与的电影项目的投资,地位当然不一样。

    甚至都不用阿隆索劝诫,束龙自己就选择了另一个选项。

    那就是只挂一个顾问的名头收取固定酬劳,辅助电影对角色的塑造以及比赛过程的指导,相当于收钱干一部分力所能及的活,还能借着电影提升一下自己的知名度。

    这部分职能其实跟汉密尔顿的定位也有一点重合。

    但老汉从出道起就没开过慢车,真让他去头疼让慢车获胜的办法多半也是个门外汉。

    显然还是高峰与低谷都经历过,且还开着烂车屡屡创造阿隆索口中所谓“Miracle!”的束龙在这方面要更权威一点。

    至于剩下的就恕某人不奉陪了。

    车手的主业毕竟还是赛车,业余时间凑凑热闹还行,要让束龙浪费大把的精力陪着剧组胡闹他也不乐意。

    布鲁克海默倒也还算好说话,临了还打赌似的跟束龙承诺:

    “反正电影制作的周期肯定不止这一两年,你要是能在这期间拿下世界冠军,那我们同样可以考虑让你参与票房的分红。”

    没有签字画押,仅仅就是一句口头上的保证,是不是真的束龙自己其实也不是特别在意。

    若是真到了那个时候,或许就不是他去主动讨要酬劳,而是制片方为了蹭他的名头主动来交涉了。

    首先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拿下世界冠军。

    卡塔尔大奖赛结束后难得不是背靠背的比赛周,束龙他们总算得以空出一段时间从密集的赛程中稍加喘息,但在比赛格局如此激烈的时间点,车队显然也不会让他们轻松到哪去。

    束龙和汉密尔顿搭伴回了英国,蹭的是老汉赞助商提供的私人飞机。

    吉达毕竟是条全新的赛道,哪怕是汉密尔顿自己心里也没有底,这段时间准备好好啃啃模拟器临时抱抱佛脚。

    束龙自然也要返回米尔顿凯恩斯的红牛总部去报到,纽维比赛一结束就连夜返回基地加班,看样子已经有了什么解决方案的初步想法。

    这一次有了模拟器的辅助,维斯塔潘和束龙都会在练习吉达赛道的同时,帮助纽维去跑大量的测试数据。

    别看两家车队势同水火,其实双方的车队基地总部离得根本就不远,直线距离还不到40公里。

    等下了飞机挥手告别,束龙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还有人来接,有人开着他的那台991来接

    “老板?!你怎么哦对,上次我把车钥匙给你了。”

    霍纳故意摆出一副警惕的样子对汉密尔顿招了招手,揽着束龙的肩膀把他带到车边,这才自觉地坐上了副驾的位置。

    “他们应该没有给你什么糖豆吧?”

    “如果不算那个电影的顾问合同的话,应该没有。”

    “这到是件好事,那如果我让你下一场故意去和汉密尔顿同归于尽,你还下得了手吗?”

    束龙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家车队的老板,一副终于等到你原形毕露的惊讶掺杂着些许惊喜的样子,同时手指了指霍纳已经扣上的安全带,暗示你要在这么说我可就要请你走回去了。

    “就算没有这件事我也不会去故意撞竞争对手的!我们国家有很多关于底线好听的名词,有‘气节’有‘风骨’!另外一提,咱们那的文化氛围大多都有精神洁癖!”

    “Come  on!别这么看我!我身为老板总要试探一下自己的员工没有被对手收买吧?”

    “那你就是不相信我的道德节操咯?为什么我没有把阿隆索也一起带过来,看样子明年这个续约问题我.”

    “嘿!打住!我的错!先不提这个,让我体验下自家车手的驾驶技术吧,说起来我好像还从来没有坐过你开的车?”

    吼哦~你当真?

    高亢的引擎轰鸣夹杂着尖锐的轮胎啸叫,黑红魔王配色的991贴着狭窄的车道一路狂飙,180度的狂野漂移过后精准地在基地门口甩了个标准侧方入库。

    没过多久,一道狼狈的身影便逃也似的冲了下来,指着驾驶位上那个咯咯笑的始作俑者正要发表些什么高谈阔论,结果开口就是一声:

    “哕——!”

    “没事吧老板?怎么有人坐车会吐的啊?”

    “我!你!.呕!前面开得那么稳当,谁想得到进园区了突然来几脚狠的?!上一场比赛的奖金我给你按第五名算!”

    “别别!错了错了!这不是你想体验我驾驶技术的嘛?”

    霍纳没心情跟这小王八蛋扯犊子,挥了挥手让他赶紧滚蛋。

    临走前才从差点被翻匀了的脑浆里捞出点关于正事的记忆,说纽维那边有事要和束龙说,其他的今天先休息一晚,等明天就要开始高强度的模拟器工作了。

    等束龙从自己的视线范围里消失,霍纳这才拧着眉毛直起了身子。

    有多少真心话的试探都以玩笑的形式表现出来,看样子走脏活这条路子从束龙这边确实行不通,事实上霍纳不久前也刚在维斯塔潘那边吃了瘪。

    赛道上的维斯塔潘或许经常脑子一热就干些人神共愤的猪鼻操作,但下了赛道这个变回了冷静温和状态的Max人格,同样对类似的提议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排斥。

    或许维斯塔潘可能不会在意外界的看法,但如果让小P知道Maxie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是这么来的可能真的无法去面对小孩子那失望的眼神吧?

    霍纳也不再强求,只是试图给维斯塔潘灌输一个概念。

    那就是目前汉密尔顿承受不起赛道双退的后果,那么在缠斗中应该会更谨慎和畏缩一些,或许之后的比赛中维斯塔潘可以用更强硬的态度去做些尝试。

    除此之外,也就只能祈祷纽维这一轮对于尾翼的修改方案凑效了。

    沙特的吉达滨海赛道虽然是初次进入赛历,近期耗时8个月才刚刚建成的新赛道,但赛道整体的设计布局和细节数据早就被各支车队拿到了手里。

    从设计和布局上来看,吉达赛道毫无疑问是一条非常正统的街道赛,而且应该是目前赛历中最高速的一条街道赛。

    但和其他国家需要封公路办赛的街道赛不同,吉达的赛道是全新单独建成的,这就意味着赛道的抓地力表现也不能以常规的街道赛标准来衡量。

    全赛道共计27个弯角,其中大部分都是满油的全速弯道,与一般街道赛需要频繁减速的stop&go跑法有着相当大的区别,正常来讲对于红牛当然是更加有利的。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布局情况,单圈足足有6.175KM的吉达赛道同样会让轮胎承受相当的横向负载,如果不能搭配上合适的气动套件,那么红牛在这一场比赛中的胎耗估计相当不乐观。

    虽说吉达赛道表现出来的各项特性都与常规街道赛有着很大的不同,但这毕竟还是街道赛类型的赛道,车手们在许多街道赛需要处理的困境在这里同样存在。

    就比如.

    赛道的宽度整体并不算很宽,极限驾驶的风险很高,以及红牛目前最最最头疼的——脏空气!

    总的来说这绝对是一条对红牛相当不利的赛道。

    排位赛若是没能跑过梅奔,就意味着束龙和维斯塔潘又要像在卡塔尔这样承受一整场脏空气的折磨。

    即便排位赛跑赢了梅赛德斯,下一场比赛汉密尔顿将换上他在巴西开启的那套九成新引擎,就凭红牛目前最少都跑了4场比赛的引擎估计是很难挡住全赛道足足三段DRS的狂轰滥炸。

    纽维设想了几个方案:

    一个是在赛车尾部的车体上加两道翼片用于疏导乱流;另一个则是干脆从底板方面入手,提前引入一些明年地效规则的理念。

    通过在扩散器最外侧的襟翼包括碰撞架构下的襟翼上添加格尼状的锯齿结构,通过增加尾部底板的气流吸附效果来抵抗脏空气中尾翼缺失下压力的痛点。

    当然如果可以的话,那就两个方案一起上。

    这种小规格的部件升级也还算方便,身后又有工厂的生产线作为依托,较之之前远在美洲隔空遥控效率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反正最后模拟器上的表现还算不错,至于实装到赛车上效果如何.

    赶忙赶工的到了12月2号,是骡子是马只能拉出去遛遛,束龙他们先行一步赶往赛道,纽维则等着最后的零件加工完毕随后就到。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88/1111092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