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F1:绝对车感 > 第197章 争夺第二名

第197章 争夺第二名


吴轼看着乔纳森惊喜的样子,很快也敏锐的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

    无与伦比的可控的稳定性会给车队带来什么?

    减少车损只是其中最不值得一提的优点。

    最重要的是策略选择空间啊!

    “看来你也意识到了,你应该早点提醒我们你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乔纳森道。

    “抱歉,我开始确实没有想到这方面。”

    “嗯,到时候在训练赛我需要拿到你的两份数据,一份是正常的,和马萨那种一样,另外一份就是要你这种状态下的数据。

    “然后,我会和罗德里戈一起商量,是否有可能利用这种稳定性去完成些策略上的反击。”乔纳森越说越兴奋。

    “能先拿上一站模拟下吗?”吴轼问道。

    “当然。”

    乔纳森将搬了台笔电过来,在上面输入了几行基础的数据,随即连上了计算机组开始计算。

    几条策略很快就出了。

    其中最优的依然是黄黄白,只不过一停的策略并不会慢上多少。

    “我觉得这个预测还是有着相当大差距的,中性胎不可能跑完36圈,哪怕是我。”吴轼无奈道。

    “这就需要你的反馈了。”

    乔纳森更改了胎耗数值后,纠正了之前的偏差。

    “其实我们可以延长每一个stint的时间,在最后阶段,你将有可能发起对罗斯伯格的进攻,当然,这是在没有安全车的情况下。”

    说着,乔纳森再次改变了策略。

    吴轼看到了结果,第一套胎用来跑过排位,所以15圈左右进站是不得不进行的选择。

    而第二套新软胎,按照电脑给出的数据足以支撑到35圈,相对应的,罗斯伯格在31圈进站了。

    中性胎新了四圈,足以像Kimi发动对维特尔的进攻一样,发动对罗斯伯格的进攻。

    这确实是次不错的模拟,但实际情况会比这复杂的多,因为这是马后炮,知道了维特尔后续跑得不快,所以敢如此操作。

    那如果维特尔跑得更快,那么这样进站换胎很可能将屁股漏了出来。

    这里面存在的风险相当之大。

    不过F1本就是极限运动,不可能不冒任何风险的去进行决策。

    在巴林站到来前,国际汽联召集车队小范围的召开了一次会议。

    作为威队正式车手,吴轼被邀请参加了。

    在F1运动艰难运营的当下,也就梅奔、法拉利财大气粗能够不那么care参赛成本。

    其余车队,特别是落后的车队,全年下来基本都是在亏钱。

    这对于F1这项运动的长远发展来说非常不利,继续让大家都亏本,玩个几年就没人来玩了。

    因此国际汽联一直在想办法降本增效。

    而预算帽看起来就是降本增效的一体两面,有了预算帽,就可以限制财大气粗的车队猛猛研发,不至于拖着小车队不断投入资金,这样就降本了。

    大车队也会因为资金限制,导致不能造出火星车,这样一来让其余小车队也有了点机会喝汤,变相等于增效了。

    可惜,预算帽的事情年年都会提,但阻力很大,很难商定下来。

    妥协来妥协去,2015赛季国际汽联的“降本增效”就砍了个发动机台数的“预算”,名义上也属于降本了。

    现在这个砍法又引发了新的问题。

    每个车队被要求只能使用四个发动机,确实为小车队节省了钱。

    但赛季初到现在,以雷诺引擎和本田引擎的稳定性看,几乎不太可能只使用四个引擎了,这不就矛盾了吗?

    再加上两家制造商都认为一个赛季四台引擎太少了,只能在旧引擎上缝缝补补,故障率不是更高了吗?

    有要求增加引擎使用量的,自然也有要求维持现状的。

    像是索伯或印度力量这种资金薄弱的车队,他们顾虑到增加每个赛季可用的引擎数量,是不是还需要额外给引擎供应商支付一套引擎的费用?

    小型会议也就是提前给各支车队透透气,方便接下来的协商会谈。

    最后,国际汽联将此问题定在了5月14日进行辩论。

    “老板对这事怎么看?”会议后,吴轼跟乔纳森问道。

    “梅奔今年的引擎着重改善了稳定性问题。”乔纳森回答道。

    吴轼点点头,看来威队是不太支持多一套引擎的。

    “巴林很热,和马来西亚一样,不过今年比赛和去年一样将在晚上举行,所以我们会面临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情况。”乔纳森提醒。

    吴轼又想到了雪邦赛道,在那里,梅奔就是因为胎耗预期没有把控好,再加上老汉和公主两人队内的不对付影响了正常的策略安排,所以被维特尔摘了桃子。

    梅奔此时唯一的弱点可能就是没有明确的一二号车手了,导致汉密尔顿和罗斯伯格之间不存在配合关系。

    因此在赛场上总能看见,汉密尔顿和罗斯伯格要么同时进站,要么仅隔一圈。

    这就是为了防止车队的不同策略安排影响到冠军的争夺。

    拥有两位差距不那么大的车手,就会如此。

    像是汉密尔顿和博塔斯搭档的时候,就从来没有人质疑过汉密尔顿的一号地位。

    要是博塔斯有着和汉密尔顿竞争的实力,梅奔队内绝对不会那么和平。

    一直以来,所有车队都遵循着这个道理。

    “我们的胎耗其实并不比梅奔好。”吴轼反过来提醒。

    “我知道,只是你能够做得更好,让我们稍微存在些优势罢了。”

    乔纳森摇摇头,这就是威队现在的问题所在。

    车辆性能第三,吴轼能够跑出第一、第二的感觉,然而马萨却无法跟上,导致大多时候,都是吴轼一人去面对梅奔、法拉利两支车队的四辆车。

    “再说吧,练习赛再看看情况。”

    时间很快来到周五的下午两点,一练拉开序幕。

    倍耐力此站提供了两种配方的轮胎,分别是黄色的软胎和白色的中性胎。

    距离上一站比赛,仅仅过去五天不到,大家的车辆和之前大差不差。

    除了调校上可以做文章,其余地方纵使发现了研发方向,也无法及时更新零部件。

    因此各支车队都在拿之前的数据作为对比,想要窥见竞争对手的底裤。

    一练和往常一样,大部分车队先用中性胎测试,摸准本次赛道的调性。

    但巴林站今年正赛放在晚上进行,众所周知,巴林的昼夜温差非常大,所以这酷热大下午的第一次自由练习赛数据可能很难匹配上正赛。

    吴轼从测试一开始,所负责的任务就和马萨有些不同,他需要尽可能给车队提供更多的调校数据,以此来让赛车更具备竞争力。

    马萨则是原原本本的进行了长距离调试性测试,中性胎在20圈往后才会出现大幅衰减,这个数据比较客观。

    梅奔两人不显山不漏水,虽然都跑了23圈,最快圈速仅仅位列十五和十六。

    显然这两位压根没有用力跑,也不知道后面会怎么样。

    倒是法拉利跑得很快,以快了梅奔一秒五的速度夺走了一二名。

    不过鉴于一练中段高达50℃的温度,不少车辆都进行了避战,不然对引擎损耗太大,而且测试的数据无法匹配温度较低的夜晚,完全划不来。

    一练停表,车手们都回到了P房里,吴轼迫不及待将头盔摘下,赛车服也拉开了上半身。

    太热了!

    马萨同样感觉不适。

    两人散热片刻后,才去查看数据。

    马萨摸着下巴,看了圈屏幕的数据说道:“我猜法拉利他们肯定对雪邦的战术胜利念念不忘。”

    “法拉利的高温表现确实优异,不过正赛温度会降低不少吧。”吴轼说道。

    “确实会低温。”马萨点点头,并补充道:“也幸亏改到了晚上,不然我这把老骨头了,可受不了高温的折磨。”

    吴轼听了也就笑一笑,受不了高温的折磨,并不代表扛不住高温比赛,只是不想白白受这种苦罢了。

    他继续就练习赛的事情说道:“二练将在六点举行,我猜测所有车队都会在这里进行两套不同配方的轮胎测试。”

    “是的,等数据师那边的情况报告出来吧,看来我们还是需要一些分工的。”

    “当然,我想这就是一支车队配备两名车手的原因,我们是在并肩作战,而不是单打独斗。”

    吴轼伸出拳头,马萨会意,笑着和他击拳。

    等到一练实际数据及以此进行预测的数据全部测算出来,克莱尔就召集大家开个小会,由策略工程师罗德里戈来介绍情况。

    “一练里,我们看到中性胎的性能不错,正赛预计将会有25圈的寿命。”

    罗德里戈指着纸上的曲线,这是调整了温度参数后预测结果。

    在温度更低的情况下,轮胎的衰减自然会变弱。

    “而在速度上,我们缝合了梅奔两位车手最快的小计时段成绩,预计他们中性胎的正赛将在1分40秒头。”

    吴轼看着马萨和自己的预测速度,他稍微好些,速度在1分40秒尾。

    马萨就要慢很多了,差不多1分41秒头了,每圈差个点五到一秒都是正常的。

    吴轼深吸口气,历史上获得了车队总冠军并包揽车手冠亚军的梅奔,果然不是说说而已。

    他们还没有完全显露实力,就已经让大家焦头烂额了。

    “这是高温情况下,低温情况,我猜测大家的圈速会有所差别,但是没有相应的数据,并不能准确估算。”

    “所以等会的练习赛,吴轼。”罗德里戈喊道。

    吴轼看向他。

    “我需要你测试出你在软胎和中性胎上的情况。”

    “好。”

    这意味着等会他必须要用两套不同轮胎进行测试,如此一来,正赛时他将只剩下一套全新的软胎。

    不过这也无所谓了,正赛也只用得上一套软胎,除非他Q2用中性胎跑成绩——这样跑进Q2还是可能的,但起步估计得吃大亏。

    商定结果后,大家很快各就各位。

    晚上六点钟,二练正式开始。

    各支车队摩拳擦掌,直接换上了软胎撒丫子的跑。

    赛道温度降低到25℃左右,对于车手也好,车辆也好,都要舒服不少。

    为了完成车队的任务,马萨跑了足足36圈才下来,软胎和中性胎都得到了长足的测试。

    只不过他的软胎最快圈有些不够看,仅仅1分35秒884,排在了第十名。

    吴轼为了测试极限性能,倒是跑进了1分34秒,排在了第二。

    显然,下午的一练大家都搁哪儿玩呢!完全没有体现出真实的速度。

    根据遥测数据,大家的中性胎跑得依旧保守,罗德里戈在二练结束后,再次同步了信息。

    “根据最新数据的预测,梅奔正赛平均圈速1分40秒头可能还低估了些,大概会再快个0.3秒左右。

    “纵然如此,显然这还不是他们的全部实力,如果有人威胁到他们,他们的速度可以更快。

    “法拉利那边没有梅奔这么恐怖,可是依然具备极强的实力。

    “以吴轼的情况来看,他是有机会跟上第一梯队的,我们预测得到一个领奖台位置就是不错的结果了。”

    吴轼拿到了罗德里戈的数据,汉密尔顿的排位圈速预估会去到1分32秒尾。

    “汉密尔顿的排位圈速可能会更快些。”他举手示意,并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哦?”罗德里戈有些诧异。

    “罗斯伯格有几个小计时段明显没跑好,这样缝合起来显然是低估了汉密尔顿。”吴轼说道。

    罗德里戈有些诧异,在他看来,罗斯伯格负责的几个计时段跑得已经很不错了。

    该说不愧是围场最强新秀吗?看回放都比车队里的老工程师要眼尖。

    “嗯,所以你的意思是?”罗德里戈问道。

    “排位赛,我们又是在争夺三四名。”吴轼给出了客观的评价。

    “不,如果按照你这么说,我认为你将有机会争夺第二名。”罗德里戈摇摇头指正。

    “你没有发现吗?罗斯伯格的跑法在我们看来并没有太多失误,或许他自己也是这样想的,因此1分32秒尾的预测,对于他依然是有效的。”

    罗德里戈认真道,根据二练的数据,吴轼应该是有能力接近1分32秒尾的,所以他才如此看着吴轼,这是给到压力的信号。

    “嗯,如果是32秒尾,我会争取。”吴轼重重点头,接着看分析报告。

    排位赛其实没有太多好看的地方,绝对速度就和数学一样,做得到就是做得到,没有太多扯皮的空间。

    而正赛,变数依然非常多。

    威廉姆斯的性能差距最主要体现在胎耗和弯中速度。

    恰好这两点都能够通过吴轼的能力来获得改变,再加上低温赛道,威廉姆斯的实力也能更好发挥。

    可不管怎样,比起梅奔来说差距依然明显,如果罗德里戈分析罗斯伯格的情况属实,那么其实他在这条赛道上并非和老汉一个档次。

    因此确实是有着希望与他斗一斗法的。

    但之所以说情况复杂,那就是如果罗斯伯格这般表现,那么看起来速度十分不错的法拉利也将加入角逐之中。

    维特尔此时依然处于巅峰状态,Kimi也不是老得开不动,属于是尚能食的阶段。

    想到正赛要和这三位竞争,吴轼也是满头大汗了,别到时候乱成一团糟啊!

    PS:各位读者大大很抱歉,最近事情比较多,加上作者没有存稿,所以基本上更新无法稳定在之前的八点五十和九点五十了,以后更新只能往后推推,基本在十点五十的样子,特此说明下,非常抱歉。

    

    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59/1111093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