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又是一场轮胎战
吴轼离开后,自然不知道汉密尔顿还在搞罗斯伯格的心态,该说不说,老汉绝不如他对外展现的那样人畜无害。
在围场里,每个车手都有自己的生存哲学、竞争哲学,车手们的性格也很分明。
不少记者拍到这幕,有些迫不及待等待接下来的采访,可惜不管是老汉还是吴轼嘴巴里几乎都不会漏出什么。
经历过三站比赛,吴轼也早就适应了今年采访的节奏,能说的和不能说,要说几分真话、几分假话,他都心里有数。
反正威廉姆斯的车辆就是不如梅奔和法拉利,排位的优势能不能守到底,还要看情况。
这种站站都几乎一样的打太极说法,令不少记者都有些无语,怎么年龄这么小,说话就这么滴水不漏了。
排位赛后,威队照常对明天的策略进行了预演。
哪怕是现在巴林大奖赛将在六点落日后举行,气温没有以往那么高了,赛道对轮胎的磨损依然让大家没法去做一停策略。
这主要是因为赛道上细沙的影响,毕竟是在一片沙漠中间,再怎么保障到位,还是不可避免被大风吹来场外的沙子。
说到风向,策略组表示只能大致估算几级风,至于风怎么吹,就几乎无法预测,风在这里的自由程度实在是太高,没法预测。
次日傍晚,温度26℃,湿度51%,风速32km/h。
天空有些灰蒙蒙,落日在天边显得巨大无比,倒是有几分“长河落日圆”的意味。
车手们跑完勘察圈,将车辆停在发车格上并熄火。
因为气温低了,所以暖胎毯还是十分必要的。
“巴顿的车辆无法启动,将无法参加正赛。”乔纳森跟吴轼说道。
“好。”
铃声响起,车组人员退出赛道。
各车手开始点火,吴轼照常按下启动按钮,结果引擎没有反应,他一愣,立即开始寻找问题。
“油压不够,启动不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吴轼急促的声音在TR里响起。
“easy,easy!”乔纳森安抚的声音响起。
嗡!
突然,在吴轼自己的调节下,车辆又成功启动了。
这时,汉密尔顿的车动了起来,暖胎圈开始。
他立即跟上,算是松了口气,不用维修区起步了。
结果这时候乔纳森说道:“马萨的车辆无法启动引擎,问题可能跟你的一致,不过他已经错过了发车机会。”
吴轼看了眼后视镜,果然没有看到另外一辆白色的威廉姆斯。
他本准备将自己的操作说出去,转念一想,乔纳森都没有问,肯定是不需要他说的。
毕竟TR是公共频段,一些参数不能乱说。
威廉姆斯的技师们在其余十八辆赛车驶离后,立即跑回赛道,将马萨推回了维修区。
因为有着吴轼的说法作为参考,他们首先检查的就是油压,然后就发现了问题确实在这里。
找出问题,想办法启动引擎对于技师们来说不是难事。
因此很快马萨的车辆就启动了,操作的手段无非就是加压或者更改管路参数。
“马萨的引擎成功启动了,他能够参加比赛。”乔纳森说道。
“他将在队尾吗?”
“是的,维修区起步。”乔纳森顿了下,滋滋的电流麦又响起:“赛恩斯因为车速过快,被罚时5秒。”
车辆一一就位。
当第二名不是罗斯伯格的时候,汉密尔顿的赛车就不会偏向于一侧,而是停得稳稳当当。
这既体现汉密尔顿对队友的防备,更体现出了汉密尔顿对其余赛车的无所谓。
吴轼自然察觉到这个小细节。
他舒张了下手掌。
队尾安全车到达压阵位置,马修挥动绿旗走过赛道。
而红灯足足等了将近三秒钟才亮起第一盏,有几分心焦的吴轼顿时屏住了呼吸,牢牢盯着指示灯。
五盏红灯陆续亮起,一秒不到的时间,瞬间熄灭。
2015年巴林大奖赛正式开始!
嗡嗡!
吴轼起跑相当迅速,几乎立即跟上了起跑同样十分出色的汉密尔顿。
他毫不犹豫的往左侧压位置,阻拦后方的维特尔和罗斯伯格,结果维特尔起步有些慢,已经被压过来的罗斯伯格挡住了。
‘1号弯暂时没有我的事情了。’
吴轼心中瞬间判断情况,立即将注意力放在了前方的汉密尔顿身上。
老汉今年的竞技状态也太好了!起步速度相当之快。
不过在进入1号弯刹车区前,他立即拐入中线,减缓了刹车时间,卡入了从外侧入弯的汉密尔顿内线。
然而老汉转弯的速度相当之快且果断,整辆车直接压了过来,吴轼不管不顾,放任自己的车辆往前,他又没有到达刹车点。
果然,汉密尔顿有了动作,不过他没有往外线回打,而是踩了脚油门,竟然加速往前窜了过去!
吴轼没想到汉密尔顿会这样,不过他从一开始就不准备两败俱伤的斗法,毕竟他这种鱼雷行为只会挨批,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早在1号弯前,他脑海里就进行过各种预演,再加上临场反应能力,几乎是在老汉加速的瞬间就直接右打入弯。
两辆车擦肩而过!
‘成功了。’
老汉被迫乱了入弯节奏,前面的油门让他没法去咬弯心,必须要稍稍减速。
而他这一减速,吴轼直接从路肩上越过,整辆车都完全出了白线,但左侧车轮还是压在路肩上的——当下F1的规则,路肩才是赛道边界,在路肩上就不算出界。
如此一切,纵使右侧边轮压到了绿色粘合剂黏合的沙子,却依然直接窜到了汉密尔顿的前面。
“卧槽!!!这是什么情况!”演播室里看着一幕,有人直接爆了粗口。
“能不能守住?!”
吴轼获得了短暂的领先,但2号弯是左弯,位于左侧的汉密尔顿天然占有优势。
嗡吼!
两台梅奔引擎都在嘶吼,想要抢占2号弯的先机。
结果还是W06占据了上风,即使入弯前FW37还是领先的,但内线的优势加上梅奔更强的车辆稳定性,直接又将位置夺了回去。
再前面的3号弯又变成了右弯,本来将由吴轼占据优势,结果W06发起飙来,直接拉开了三分之一个车身的距离,再加上这个弯幅度小,吴轼根本没有得利。
嗡吼!
老汉一脚油门,稳稳往前拉开了些许差距。
这就是W06的变速箱牛逼了。
“哎呀!太可惜了。”兵哥感慨。
威廉姆斯P房里,众人也是叹气摇头。
吴轼此时的心跳已经突破了190多,这不仅是驾驶的刺激,更是差点压制老汉抢到头排的激动。
可惜了,巅峰老汉不是开着慢车的他可以碰瓷的。
而在他后方,Kimi咬住了罗斯伯格,在1号弯采用了同样的方式,完美复刻了对另外一辆梅奔的超越。
并且Kimi随即开始挤压罗斯伯格,竟然在2号弯依靠稳稳跟着维特尔的车屁股,组成了法拉利小火车,彻底封死了罗斯伯格的最佳赛车线,守住了得来的位置。
Kimi在发车抢到了第四名!
罗斯伯格滑落至第五!
梅奔P房里,托托脸色不太好看,只是双臂合抱在胸前,继续盯着赛场。
“吴轼在1号弯超出了赛道限制,这个是不需要处罚的吗?”汉密尔顿的声音滋啦响起。
“Yeah,我们会和赛会沟通,你只要专心驾驶吗,注意赛道温度31℃,轮胎还没有达到工作温度,需要注意接下来的弯道。”
Bono(彼得·邦宁顿)回复道。
吴轼对于规则有着深厚研究——主要是知道部分历史情况,他能够判断,赛会不会对此做出处罚。
再说了,切线的优势位置仅仅维持了一个弯道,也没有获利啊。
再再说了,他当时切个路肩,不就是因为汉密尔顿没有留足够空间吗?
所以他几乎和汉密尔顿同一时间在和车队诉苦:“他刚刚把我挤出了赛道,我的底板可能有着损伤。”
说完,油门继续深踩,抵达4号弯前循迹刹车,拐入弯道。
丝滑的样子压根不像是底板有损伤。
经过前半圈后,前排格局变成了梅奔、威廉姆斯、两辆法拉利、梅奔。
五辆车,一头一尾都是梅奔,两辆法拉利被三台梅奔引擎围在其中。
到了5、6、7组合弯,就要稍微慎重了,这里压到左侧的白线会被赛会处罚,至于为什么有这个规定,吴轼没有深究,遵从就好了。
“轮胎温度非常不妙,后方有多辆赛车打滑,你需要注意自己的情况。”乔纳森提醒。
吴轼关注了下轮胎,胎温确实还没有完全起来,再加上路面的沙,稍不注意就要滑出去倒是真的。
很快,第一圈结束。
汉密尔顿领跑无疑,这点儿功夫,他已经拉开了吴轼0.7秒左右,实在是过于离谱。
而维特尔咬吴轼就非常紧了,秒差仅仅0.4。
往后的Kimi、罗斯伯格都差不多是这个样子。
可以预见,等会儿一定会斗起来。
第二圈,老汉再度刷紫,1分38秒955。
吴轼和他的差距已经拉开到了1.1秒,而后方的罗斯伯格也在追近Kimi,随时要发动攻势的样子。
“我和维特尔的情况?”
“你们现在的差距是0.369秒,0.369秒,他在第三计时段比你快。”乔纳森立即说道。
吴轼知道,自己一定要带开和法拉利的距离,可是此时重油状态要做到这点,注定导致轮胎磨损过度。
所以思考片刻,他就知道,与其发力带开,让维特尔以逸待劳,不如等会缠斗两把,互相消耗下。
“Kimi和罗斯伯格什么情况?”吴轼随即向乔纳森问道。
“罗斯伯格的速度很快,两人的秒差在0.1秒左右。”
吴轼听了默然,0.1秒,那是随时都可以吃尾流发起进攻的水平。
第三圈结束时,罗斯伯格1号弯的内线晚刹车,带着白烟杀过去后,成功抢占了位置,并且依靠出色的牵引力控制,在出弯时守住了战果。
相当果决的一次超越。
“罗斯伯格超越Kimi了。”乔纳森说道。
而在第二段直道,Kimi又紧紧吃住罗斯伯格的尾流,依靠弹弓效应想要超车,却被罗斯伯格中线一挡,Kimi只能让开位置。
反超回来的打算失败,Kimi也无奈,继续咬住罗斯伯格,期待能够撑到DRS。
看样子,两人还要僵持一段时间。
不过依靠计算模拟,威队这边得出来的结论是,Kimi会被甩开,撑不到DRS时,所以乔纳森立即告知吴轼:
“他们的缠斗会僵持半圈,随后罗斯伯就会带开距离。”
第五圈,DRS开启,在第一段DRS前,Kimi果然被拉开了1秒。
“注意下你的刹车有些过热。”梅奔车队跟罗斯伯格说道。
而此时,吴轼和维特尔距离并没有拉开到1秒外的距离,因此在第一组合弯之后的第一段DRS区,维特尔拿到了DRS,并且开始了飞速追近吴轼。
原本的点五差距眨眼就要消散,不过4号弯留给维特尔空间并不多,他没有办法进行超越。
“这么看下来,维特尔只要跟住吴轼,就会在10号弯后的DRS区发起进攻。”兵哥说道。
这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
“吴轼适当拉开距离,才能守住位置。”飞哥点评。
赛场上,吴轼并没有这么做,5-10号弯是个下坡,这段区间要拉开距离,损耗的轮胎会远远超过其余地方。
一时半会儿的领先并不能助力他赢得这场比赛。
在昨晚,罗德里戈和乔纳森给出的共同策略都是做好轮胎管理。
夜晚的巴林,布满细沙的赛道,一样损耗轮胎。
这场比赛,会和上赛一样,管理好轮胎者,占据最后的主动权。
在威廉姆斯的长距离本来就不如梅奔和法拉利的情况,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10号弯后,吴轼和维特尔的秒差仅仅0.23,纵使没有DRS,依靠尾流拉一拉,也能够发动进攻。
更何况,这里有段DRS。
火力全开的维特尔法拉利尾部磨出火星子,吴轼直接同步释放了全部电力,勉勉强强压榨出了更多的速度,而后在11号弯的时候,从中线往内压。
插入内线的维特尔虽然抢占了先机,却被控制了整个右侧的赛道空间。
11号弯后的12号弯,是右弯,右侧的吴轼将重新拿到内线权力。
这个时候就是拼出弯了!
吴轼的出弯向来是完全利用了抓地力,所展现出来的情况就是,威廉姆斯有着极佳的出弯牵引力。
当然对于威廉姆斯的出弯牵引力,马萨就有不同的话要说了。
两辆车并排进入12号弯,吴轼完全不饶人,依然挤占维特尔的空间,让他无法完成超越。
这一卡,足足将两人都卡慢了0.2秒。
“吴轼,罗斯伯格已经追上,距离维特尔0.987秒。”乔纳森在TR里提醒。
因为歪头没有完成超越,所以此时和罗斯伯格秒差对比的依然是歪头。
吴轼听到后,没有改变开法,依然将维特尔压着。
即将到来的13号弯和12号弯同样是右弯,他依然占据着赛道优势。
在入弯的时候,他继续向着维特尔施压,寸步不让,竟然直接挤开了维特尔。
结果出弯后,他果断拉到了最左侧的外线,完成了对维特尔的防守。
“精彩!”解说们拍手。
威廉姆斯P房里众人也是欢呼一声。
当一白一红两辆赛车驶入直道的时候,后面突然拐入一辆银箭。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59/1111093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