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追近超越(88k)
第201章 追近&超越(8.8k)
第15圈尾巴,汉密尔顿进站。
乔纳森握紧拳头,吴轼的保胎能力果然没让人失望,至少现在留在场上依然不会亏掉太多时间。
他紧紧盯着屏幕上梅奔P房的视角,只见车辆被抬起后,左前轮好似卡了下。
砰!
车辆被放下,换胎时间3.7秒,有些太慢了!
要知道换上新软胎的罗斯伯格和维特尔肯定都在拼命Push,很可能会被他们抓住机会的!
出站口后方,一辆法拉利疾驰而来,一辆梅奔紧随其后。
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大直道上,维特尔意识到罗斯伯格要抽头了,立即向右侧转向中线,而罗斯伯格则是一路右打到底,强硬完成了抽头。
6号梅奔车尾的火光闪耀冲天,罗斯伯格在DRS、尾流和弹弓效应的支撑下,以高出5km/h的时速,与维特尔并肩前行。
而在他们的前方,是刚刚出站的老汉,车慢、胎冷。
“漂亮啊!”兵哥鼓掌。
这一幕的压迫感和紧张感实在是过于强烈,以至于大家都忍不住心头一紧。
“现在汉密尔顿的轮胎状态还不如罗斯伯格吧。”
飞哥看着1号弯彻底完成了对维特尔超越的罗斯伯格说道。
“已经跑了两圈的软胎工作温度正好合适。”兵哥回应,而后提醒道:
“现在吴轼又在领跑了,汉密尔顿距离他有15秒多的差距。”
“不知道威廉姆斯的想法是什么,和Kimi保持步调一致吗?那岂不是去争夺第四的位置了,白白将领奖台让了出来。”飞哥有些摸不准。
“现在吴轼在积分总榜上的位置可是第二名,距离汉密尔顿14分,超过维特尔2分,超过罗斯伯格6分,还是追的很紧的。”
兵哥看了眼小屏幕上的数据说道。
“想要在梅奔手里拿到总冠军还是太难了,就看能不能守住年度亚军的位置。”
“年度亚军啊!新秀年拿到这个成就,那就直接追平汉密尔顿了。”
“不,不该这么说,应该是超越了汉密尔顿,吴轼现在才多少岁?”
“哦豁!你不说我还忘了,这家伙在国内连个C照都没有吧?哈哈哈,太不可思议了,国际汽联竟然会放他进入围场。”兵哥哈哈大笑。
“听说当时梅奔出了挺多力的。”
“因为新加坡练习赛的事情吧。”
说到这里,两人均是卡了下,意识到不能乱说了,毕竟他们的话传到国外,确实有可能影响到吴轼。
“罗斯伯格带开的速度的太快了,已经0.717秒了。”兵哥生硬带开话题。
“汉密尔顿追近Kimi的速度好快!一圈没跑完,已经追了快2秒了!”
飞哥看到数据后惊讶,这圈速差太逆天了!
“下一圈一定要进站的!不进站就是在害吴轼啊!”兵哥说道。
转播镜头回播了罗斯伯格的精彩超越后,又将镜头给到了领跑的吴轼。
此时空旷的赛道上,吴轼在前,Kimi在后,两人都默契的维持着自己的速度。
“汉密尔顿追近的非常快,你需要做好准备。”乔纳森的声音适时响起。
吴轼知道,这是全力让他Push了。
第16圈快要结束,第17圈刚刚开始。
轮胎的情况悉数传入大脑,这套胎跑还可以跑个四五圈,但是速度已经完全不行了。
如果要Push最后一圈,也是非常冒险的驾驶。
可开F1了,还讲究稳稳当当,那不如去驾校开教练车吧。
嗡!
引擎的声音明显更强雄浑了些,吴轼开始加速,滑不溜秋的轮胎,只有他还敢这样做!
“哇噢!吴轼和Kimi的秒差被拉大了,已经到1.5秒了。”
“看来是要进站了。”
“怎么Kimi不推啊?”
“不知道,总不能吴轼现在轮胎状态还不错吧?威廉姆斯什么时候这么擅长保胎了?看马萨的情况不像是能保胎的车啊?”兵哥三连问。
但不管怎么说,吴轼的行为立即引来了转播镜头。
几个弯道口的摄像机都锁定住了他。
嘶啦!
4号弯口,后轮出现小幅滑移,惊险的甩尾让人以为59威廉姆斯要直接滑出赛道了!
镜头随即给到威队P房,所有人都紧张,看到滑移的瞬间,就有人要站起来痛呼了。
结果吴轼一个拉扯,将车顺利带入了直道。
“太紧张了!你看看威廉姆斯这些机械师,几乎都不敢呼吸了。”兵哥摇摇头。
“难道你不紧张吗?”飞哥反问道。
“当然,我也很紧张,哈哈哈。”兵哥掩饰了自己的情绪。
接下来的转播镜头还没完,继续跟随着吴轼。
赛车在他手上,好似完全不怕撞一样,开的异常奔放,时刻能够看到挣扎的表现。
“秒差已经1.8秒了。”
跑到第三计时段的时候,兵哥提了嘴。
吴轼这一圈跑的实在是太惊险,解说们都完全被吸引了注意力,生怕自己的话语会影响到游走在微弱平衡之间的赛车。
簌簌簌!!!
转过14、15两个弯,59威廉姆斯一头转向了维修区。
过了大约两秒钟,后方的Kimi才进来。
这时候,大家的手又忍不住攥紧,乔纳森侧过身看向作业区的车组人员。
不管是抱着轮胎的,还是拿着轮枪的,所有机械师都紧紧盯着那辆驶入维修区里的威廉姆斯。
不能失误!
不能失误!
不能失误!
吴轼拼命跑法抢回来的2秒钟,说什么也不能在他们手中被浪费掉!
威廉姆斯率先就位,后进来的Kimi就停在吴轼前方,两家的P房是挨着的!
咔嗤!
四人打入轮枪,四人立即搬下旧胎,另外四人将准备的新白胎直接塞入。
砰嗤嗤咔!
螺丝打紧。
咔!
车辆放下。
2.7秒!
嗡吼!!
车辆落地瞬间,轮胎就转动起来带着车子冲入快速通道。
而另外一边,Kimi此时刚刚到扭紧螺丝的步骤。
“Yes!!!”
“芜湖!!!”
技师们激动的相互拥抱击掌,刚刚实在是太窒息了!
只要慢了一点,那就是眼睁睁看着Kimi在维修区里将吴轼超掉了啊!
“莱克宁的换胎时间是2.5秒,比你要快0.2秒,但是不用担心,你进入维修区时节省了更多时间。”乔纳森说道。
“你出去后,会落在维特尔的身后,秒差大约是9.781秒,莱克宁和你的秒差是1.9秒,1.9秒。”
一白一红两辆赛车接连驶出维修区,大直道上里卡多正在驶来,不过相差有差不多五秒的距离,完全构不成威胁。
第一个弯角,吴轼车辆后轮轻微打滑,Kimi同样是如此。
“中性胎太滑了,温度很难起来吧。”
不过第一个组合弯过去后,被磨开了外面一层皮的轮胎,稳定性就提高了不少。
吴轼看了眼后视镜,他并不知道Kimi的打算,是否准备进攻他呢?
如果Kimi发起进攻,那么前一个stint多跑的圈数将全部成为无用功。
毕竟两人用着中性胎竞争,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这套中性胎达不到目标圈速。
事实上,法拉利策略组此时也在犹豫这个问题,他们不知道给Kimi发什么指令。
如果是个一般新秀,或者再进一步说,前面是马萨,Kimi都是绝对会发起进攻的。
而此时前面是吴轼。
两人轮胎一样的情况,以吴轼那粘人的本事,几圈内别想好过。
这样的后果就是两败俱伤!
当然,如果说为了前方维特尔的安全,Kimi这么做一下,确实相当不错。
可是,Kimi的车组为什么要为了维特尔的安全去奋斗啊?
当阿里瓦贝内没有下达任何指令的时候,Kimi包括其车组都没有任何想要和吴轼缠斗的想法。
两辆车疾驰在赛道上,相安无事——前提是吴轼别有失误。
“白胎不太理想,里卡多在追近你们,有个好消息,马萨已经进入积分区。”两圈后,乔纳森说道。
“我圈速是多少?”
吴轼问道,他知道白胎确实不如黄胎,但要说慢,应该不会慢太多,不然岂不是白换了吗?
“1分38秒357。”
吴轼听后,记住了这个圈速,罗斯伯格新黄胎的圈速在1分37秒,看来软胎和中性胎的差距就在一两秒之间。
不,等到后半程比赛,软胎的性能还会提升,因为油量减少,车重下降,必然带来轮胎的性能提升。
既然这个轮胎策略看起来会更好,为什么前面的车队不这么去做呢?
这当然是因为他们需要守住自己的位置。
但凡老汉、公主、歪头有一人敢用白胎,这其中的位置必然会发生变化。
如果是第三名的用白胎,那么吴轼和Kimi可就不会在后面看戏了。
赛场上就是这样,所有的决策都不是依赖于单一情况,而是综合考虑。
并且因为变数太多,更多时候车队决策时会更倾向于保更好的位置。
吴轼和Kimi的异于前三位的决策,无非是这两人各有各的特殊情况。
前者车辆性能和梅奔和法拉利有差距,在可预见的范围内,会被强硬吃掉,因而不得不改变正常的策略。
后者则是受累于罗斯伯格的追击,被挤到第五名后与其毫无变通的走向结束,不如尝试新的策略。
第20圈,前五位的位置非常稳定。
汉密尔顿保持领跑。
罗斯伯格+1.747秒。
维特尔+2.983秒。
吴轼+11.932秒。
Kimi+12.979秒。
吴轼和Kimi还在被前三位的第一梯队拉开差距。
“尼科,你的刹车存在过热情况,在刚刚的追逐中,你过分使用了刹车,现在需要你节省点,还有,请节省你的燃油。”
梅奔的TR响起,跟罗斯伯格说了一长串。
第21圈,罗斯伯格竟然还没有节制驾驶,又追近了老汉0.2秒。
不过第22圈,罗斯伯格还是降低了速度,这让维特尔一圈追近了些。
然而此时维特尔的轮胎也用了将近十圈,寿命也过半了。
看看前排的情况就知道,从最初的1分37秒圈速降低到了1分38-39秒,甚至到1分40秒去了。
这让吴轼和Kimi在不断追近,刚刚跑了五圈的中性胎,温度极佳,正好处于性能高峰期。
第23圈,吴轼就已经追近到维特尔身后7.6秒的位置,不过很快他就在控制速度了,方便更好的管理轮胎。
“维特尔和罗斯伯格的斗争不会那么轻易结束,你需要维持住你的状态。”乔纳森在TR里说道。
“Cpoy。”
威廉姆斯队内TR被导播选择性播放出来,等到同传翻译后,飞哥说道:
“看来吴轼还是瞅着领奖台位置的。”
“那肯定啊!第二名发车,此时落在第四位,有机会怎么说也要追回去。”
兵哥嘴上这么说,心里其实没报多少希望。
当车辆在长距离性能落后的时候,一旦被超越,那基本就等同于彻底丢掉了排名。
第25圈,后方索伯的纳斯尔完成了对马萨超越了,将马萨挤出了积分区。
马萨顺势进站,结果没想到纳斯尔的决策也是进站。
两辆车上演了和吴轼、Kimi一样的情景。
不过这次威廉姆斯在后方。
2.7秒的换胎后,马萨立即烧胎发动。
索伯的P房在最后边,镜头跟着马萨的车辆一路追拍。
就间蓝色的索伯此时前千斤顶已经放下,而后方却迟钝了0.2秒。
当后千斤顶放下的时候,马萨已经过去了。
啪啪啪!
威廉姆斯P房里马萨的车组兴奋拥抱,依靠更快的进站换胎完成超越,远比车手在赛道上超越对手更让他们有成就感。
接下来数圈,中游开启了DRS小火车,头尾相连四辆车,谁也没法超越谁。
至于前排,罗斯伯格和老汉秒差已经到了3秒,歪头和罗斯伯格的秒差也到了3秒,吴轼和歪头的秒差也只有3秒了。
在第30圈,前排车手们的软胎衰减更为厉害。
第31圈,第二计时段突然黄旗。
“赛恩斯的车辆出现故障,在第二计时段6号弯之后,请注意情况。”乔纳森提醒。
这时候,赛恩斯的TR响起:“左前轮存在问题,无法继续驾驶了。”
第32圈尾,黄旗消失。
发车大直道上,汉密尔顿一骑绝尘,罗斯伯格落后大半个直道。
更后方的维特尔此时刚刚从弯道冒头,却突然转入了维修区。
“维特尔进站了,他将换上中性胎嗯,换胎时间2.4秒。”
乔纳森告知吴轼情况。
“他的中性胎要跑24圈。”吴轼听后说道。
“是的。”乔纳森应道。
两人对话结束不到一会儿,Bono又跟汉密尔顿说道:“Box,Box。”
33圈尾,汉密尔顿进站,换胎2.6秒。
Kimi TR:“我应该采用和队友一样的策略,这两者看来并没有什么区别,白胎的感觉真的很不错。”
乔纳森听到后皱眉,心里出现几分慌乱,他看向罗德里戈。
“冷静,这是Kimi的看法,不是法拉利的看法,法拉利让他继续保持,而且Kimi觉得黄白胎的寿命和圈速差异不大,可吴轼不一样。”罗德里戈强调。
乔纳森点点头,继续看着赛场情况。
果然,汉密尔顿一进站,34圈尾,罗斯伯格就进站了。
3.2秒的换胎略失水准,出站时,维特尔刚好过去。
和一停时的情况一模一样!
罗斯伯格不得不再次尝试去超越维特尔,可白胎的暖起较慢,出站第一圈不是进攻的好机会。
第35圈,本以为两人应该会安全度过,可是罗斯伯格今天已经超越了维特尔两次,第三次不也应该是手拿把掐?
想到这点,罗斯伯格有几分激动,心态也有了变化,并立即展现出了自己凌厉的一面。
他不断去给维特尔压力,像是吃人的猛兽。
而维特尔不时看向后视镜里的梅奔,只感觉到巨大的压力。
有个强劲对手在后面时时紧逼,谁都不能做到毫不在乎吧!
13号弯,罗斯伯格尝试了次超越,维特尔没有理会,此时两人间的秒差不足以超车,这不过是公主在给他施压而已。
一出弯后,大直道上,罗斯伯格紧随维特尔伸手,完完整整吃到了整段的尾流,迅速拉近距离。
维特尔知道,罗斯伯格要抽头了,他压住中线,并且不断扫视后视镜,尽量的去晚刹车。
而后,不好,刹车迟了!
他大力制动,车辆却还是不可避免的压到了白线外满是细沙的路肩,瞬间的滑动让他不能立即打转方向回到赛道。
他是能压过外侧一段细沙缓冲区,在重回赛道,这时候,罗斯伯格已经和他无比接近。
随即发车大直道,罗斯伯格DRS开启,轻而易举完成了超越。
维特尔只能打转方向,变换到罗斯伯格车后,吸他的尾流。
1号弯,维特尔尝试往外线抽头,可根本无法超越内线入弯的罗斯伯格。
罗斯伯格第三度超越维特尔。
第36圈,开了会的维特尔觉得不对劲,意识到刚刚驶出赛道造成了车辆损伤,于是立即在TR里说道:
“车子有些问题,应该是前鼻翼有损伤,我这圈要进站,需要更换前鼻翼。”
乔纳森脸色露出意外的惊喜,随即告知吴轼:“维特尔进站更换鼻翼。”
吴轼深吸了几口气,刚刚这两人斗得这么凶?
不过应该不是撞车,不然罗斯伯格应该也会有些问题。
他突然体会到捡皮夹的美妙,再度进站的维特尔已经对他构不成任何威胁。
“维特尔出站了,落后罗斯伯格34秒,落后你39秒。”乔纳森说道。
随着中性胎的衰减,吴轼的圈速也变得很慢,完成了二停的汉密尔顿在不断追近。
“我还需要坚持几圈?”
问完这个问题,他就意识到多问了。
“你继续保持圈速,汉密尔顿预计在三圈后追上你。”乔纳森没有说具体进站的时间。
第37、38、39圈,相安无事。
而到第40圈,汉密尔顿在13号弯完成了对Kimi的超越,顺势在大直道上进入了吴轼的DRS区间。
“Box,Box。”乔纳森呼叫。
吴轼提了口气,圈尾时顺势驶入维修区入口,能不能回到第二名,就看这最后一个stint了。
和上次进站一模一样,车组人员打起十二分精神。
咔嗤!
新软胎换好,3.1秒时间。
而另一边的Kimi,2.3秒换好胎。
原本在赛道上拉开的一秒差距,直接被拉回大半!
好在吴轼落地后车辆迅速冲向快速通道,超过了法拉利P房,赶在了Kimi前面。
他瞥了眼后视镜,出站后,Kimi肯定要发动进攻,此时争夺的名次,就是最后的名次了!
不过他不算太担心。
当车辆天线过了检测点的一瞬,预判好的吴轼即刻解锁限速设定。
嗡吼!
超绝的反应配上精准的操作,出站的档口吴轼就获得了将近0.2秒的优势。
镜头下,他和Kimi的距离无缘无故就拉开了些。
“年轻人反应就是快。”
“他不会提前解开了限速限制吧?”
兵哥和飞哥惊叹之余,有些担心。
随即Kimi就在TR里说道:“他提早解除了限速吗?”
“NO,遥感数据一切正常。”车队回应道。
0.5的秒差,让Kimi没法在1号弯发动太过凶猛的进攻,再加上吴轼非常极限的入弯,又在组合弯中拉开了两人0.2秒的差距。
这下子,所有人都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兵哥很快反应过来:
“他在这里可是超了下汉密尔顿的,有着这把表现也不足为奇。”
“哈哈哈,不足为奇都来了。”飞哥魔性的笑声响起。
这哪里是“不足为奇”啊!这分明是叹为观止。
“你距离罗斯伯格19.321秒,19.321秒,他的白胎已经使用6圈,现在剩余17圈。”
“他的圈速在1分39秒左右,你需要注意Kimi,他还在你的DRS区里。”
“OK。”
吴轼应道后,看了眼后视镜,知道暖胎圈没有暖胎的机会。
Kimi的绝对速度即使没有维特尔快,却也不是能够小觑的。
不过好在乔纳森前面也说到过,Kimi认为中性胎和软胎的感觉差不多。
那么现在,吴轼认为他要告诉Kimi,为什么他觉得中性胎比起软胎有着巨大的劣势。
在这条赛道上,每多一点的抓地力,就能够支撑他跑出更为极限的圈速。
来到5-7号弯,上上套软胎时,他顾忌轮胎管理,让了速度,最后被维特尔轻易赶上。
现在,他不需要顾忌了,守住Kimi再差也是领奖台。
下坡带来的势能转化为动能,赛车的加速性能仿佛得到了优化,压过5弯边线,轮胎略微沾染沙子,不过仅仅滚动三圈,沙子的影响就消失了。
这期间不能输出动力或转向,而一旦过来,那么就可以开始输出了,精准到极致的把握,不像是人能够做到的操作。
依靠更极限的走线与给油,吴轼更快杀入了6号弯的凸弯心,而后再左转吃进7号弯。
行云流水的操作,又拉开Kimi0.2秒。
可以预见,在9号弯之前,吴轼就可以拉到1秒的差距。
“这是排位赛的跑法了吧。”
“Kimi追啊!怎么没追呢?”
有观众不解。
这种极度细微的抓地力利用,没有人能够看出来,哪怕放到数据平台上分析,不去特意甄别,也难以发现端倪。
这就是吴轼能开着第三快的车次次跑进排位前三的原因!
吼!嗡咔咔!!
更大幅度和更快的转向,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每到转弯的时候,吴轼都得憋口气,抵抗G力。
三场比赛过去,他已经更为适应F1的赛道压力了。
8号弯,吴轼晚刹车入弯,轮胎冒出几缕白烟,轻微的锁死并非失误,而是尽可能的利用了抓地力。
如此伤胎的跑法,也就这一圈敢这样了。
簌簌唰!
8号弯一过,直道飞速。
“很好!Kimi没有吃到你的DRS。”乔纳森说道。
吴轼却并没有放松,吃不到DRS,还可以吃到尾流啊!
所以他必须加速再加速!
电池的电量完全没有必要在这圈节省。
吼吼!!!
嗤嗤!
10号弯后的大直道上,吴轼车尾拉起漂亮的、一连串的火星子。
嗡嗤嗤嗤!
11号弯前重刹入弯,赛车转向一步到位,直接指向了12号弯,没有丝毫的调整,让威廉姆斯又快了法拉利细微。
差距就是在这其中逐步积累的。
等到13号弯的时候,Kimi已经被拉到了1.2秒,连等会儿大直道上的尾流都难以完全吸到了。
乔纳森每隔一个小计时段,都会给吴轼报上Kimi的差距。
吴轼则根据这些差距来考虑极端的控车,他不仅要快,还要快的合理,正赛毕竟不是排位赛,轮胎管理永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13号弯后的大直道,法拉利在尾速上相较于威廉姆斯并没有优势。
而等到14、15号弯,本来应该是法拉利的优势弯道,却见吴轼完全没有让Kimi追近丝毫。
嗡吼吼!!
引擎咆哮,吴轼疾驰冲过发车直道。
圈速,1分36秒521。
相应的,Kimi圈速,1分37秒435。
最快圈落在了吴轼头上。
凭借一圈,吴轼追近罗斯伯格3秒,两人间秒差只有16.741秒了。
梅奔P房里,托托神情变得严肃。
威廉姆斯P房里,乔纳森用富有磁性的声音,不厌其烦的播报赛道上的各种情况,特别是罗斯伯格和Kimi的情况。
“他的软胎怎么会这么快?”
法拉利P房里,Kimi车组的工程师看到这个圈速后面露难色。
心里只能当吴轼这是在透支未来的圈速。
但第42圈,吴轼的圈速继续维持在1分36秒头,倒是和Kimi的1分36秒311不相上下。
可是不相上下就已经说明吴轼是在有意控制圈速,将轮胎余量预留到和罗斯伯格的斗争。
是的,不管是法拉利还是威廉姆斯,亦或者是梅奔,都已经测算出来,吴轼和Kimi都将在50圈后抵近罗斯伯格。
转播也是很快察觉到了这个情况,将几人的秒差列了入出来。
第43圈,吴轼和Kimi的圈速再度下跌,已经到了1分36秒尾。
但罗斯伯格的圈速只有1分38秒,马上连这个圈速都要赶不上了!
第44圈,吴轼距离罗斯伯格仅仅12秒。
“目前吴轼的速度非常快,大概会在第52圈追上你,你应当保持更快的速度。”梅奔对罗斯伯格说道。
这下子,罗斯伯格被头盔软包死死压着的脸颊都抽搐了下。
这特么是什么情况啊?!
第45圈,吴轼距离罗斯伯格9.986秒,Kimi+1.6秒。
换胎后,仅仅5圈,吴轼就已经来到了罗斯伯格十秒内。
而按照预测,软胎长续航的巅峰圈速,依然可以支撑三到四圈。
“轻油状态下,我们的直道速度比起法拉利更快,你在带开和法拉利的距离。”乔纳森通知吴轼。
梅奔引擎发力了!
而梅奔正主呢?梅奔正在告诉罗斯伯格:
“你现在和吴轼的秒差还在缩小,现在已经缩小到10秒,你要跑好每一圈。”
第50圈,吴轼转过15号弯来到大直道,已经可以看到前方的罗斯伯格了。
两人此时的秒差4.1秒,再过两圈,吴轼便有机会进入DRS区。
梅奔仍旧不厌其烦给罗斯伯格说着吴轼的情况的。
“嘿!请让我安静下好吗?你们告知我的情况太多了,我无法专心驾驶了。”罗斯伯格在TR里忍不住抱怨了起来。
托托脸色可见的变得不太好看,上一站也是这样,罗斯伯格面临威胁时,在TR里气愤抱怨汉密尔顿压车。
可这一场比赛呢?车组只是在尽职尽责而已。
车手在面临任何情况时合理管理情绪,也是车手能力的体现。
赛道上,吴轼过掉一辆慢车后,前方再没有其余车辆阻挡。
第52圈,13号弯后,吴轼已经来到了罗斯伯格的尾巴处。
梅奔车队没有理会罗斯伯格之前的抱怨,继续播报情况。
“尼科,现在吴轼已经追近到1.12秒,他很可能吃到发车大直道的DRS。”
“Yeah!Yeah!我知道,我都知道!我已经在放电了!我在全力加速!”
罗斯伯格的声音显得非常急躁,事实上也是,此时的情况相当糟糕。
他身后是吴轼,而吴轼身后3秒是Kimi,他不仅仅是亚军不保,剩下几圈,他连季军都可能保不住!
一想到这个结果可能导致他在积分榜上大幅落后汉密尔顿,他内心烦躁的如同要炸裂的炸弹,心脏砰砰直跳的声音不断在脑海里回荡。
大直道上,轻油软胎的威廉姆斯展现出了极快的速度。
吴轼知道还不到发动进攻的时候,但他依然毫不犹豫的将车辆对准了内线,展现出想要极度晚刹车进攻的姿态。
1秒不到的差距,在高尾速晚刹车的视界中连眨眼都来不及。
罗斯伯格看到了后视镜里的变动,咬牙握着方向盘,他也要尽可能的晚刹车,将吴轼挡住!
簌簌簌!嗡嗡嗡!!!
吴轼的晚刹车带起轮胎上的白烟。
而罗斯伯格的晚刹车却复刻了维特尔刚刚的样子,压到白线外的的路肩,滑动中完全没有抓地力支撑他完成转向。
“跑大了!罗斯伯格跑大了!”
大卫大吼着,难以想象仅仅一逼罗斯伯格就会露出如此大的空档!
吴轼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转入弯中,虽然还是落后罗斯伯格,可却从将近1秒变成了0.6秒!
罗斯伯格重新回到赛道,后视镜里的只看得到白色威廉姆斯的身侧。
这家伙正开着DRS吸尾流!
两人的距离在飞速追近。
0.5秒、0.4秒、0.2秒!
1号弯刹车区即将到达!
吴轼右拉车辆,想要切入内弯超越,罗斯伯格立即往右侧挡去,竟然守的不是中线!
“罗斯伯格太慌了!”托托摇摇头。
见到左侧大段空间全部漏了出来,吴轼自然变道外线,依靠高尾速在刹车前完成了和罗斯伯格车腰并排。
嗤嗤呀!!
两辆车挨着向右转向。
吴轼轮胎的抓地力远优于罗斯伯格,出弯牵引力又控制的更好,竟然在外线完成了和罗斯伯格的完全并排。
随后的2号弯是个左弯,双方内外线交换,吴轼处在了内弯之中。
罗斯伯格死死盯着吴轼,却见威廉姆斯屁股在2号弯出弯时轻微滑动。
他心中一喜!这家伙终于失误了!
嗡吼!!
梅奔引擎发力,罗斯伯格重新回到了第二位,并进入了3号假弯。
可惜,在1号弯前的DRS检测点,吴轼已经获得了DRS。
3号弯的大直道上,吴轼DRS一开,吸了口尾流,借助着弹弓效应,轻易完成了对罗斯伯格的超越。
“Yes!!!”
威廉姆斯P房里众人欢欣雀跃。
而完成超越后,吴轼毫不犹豫继续压榨性能,和带开Kimi一样,在4-8号弯直接拉出了0.8秒的差距。
可惜,还差一些。
不过没关系,轮胎的差距注定了罗斯伯格追不上。
后半圈,14号前的DRS检测前,吴轼彻底拉开了1秒的差距,巩固了自己的第二位。
他却没有松气,刚刚的轮胎、油量都消耗很严重,他必须规划好接下来几圈能够安稳带回车辆。
比赛仍在继续。
罗斯伯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Kimi距离他仅仅2秒钟了。
预计还有一两圈,Kimi也将要发起对他的进攻。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59/1111093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